用心察民情、聽民聲、傳民愿
——在全省參政議政工作會議上的交流發言
發布時間:2013-06-04 09:41:20
|
作者: 辛 涌
我是一名基層的民建會員,現將自己在收集、撰寫、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中的一些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從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需要我們細心發現社情,耐心傾聽民意,用心思考民愿,向黨委政府以及有關單位提出合理可行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委政府了解民情、掌握輿情、研判社情、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資政建議。
為什么?因為我們就生活工作在所聯系的群眾中間,知道他們的冷暖安危,了解他們的所急、所怨、所盼,也最清楚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困難和問題。因為我們是民主黨派成員,有責任、有使命、也有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期待。
做社情民意信息員要下接地氣、上聯天線,做黨和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
我們常說,信息員是黨政領導看社情的眼睛,聽民意的耳朵,是人民群眾傳遞民愿的喉舌!我們的工作就是將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愿,進行匯集、整理,用黨派信息員的參政智慧,通過黨派和政協的渠道向黨委政府提出真知灼見;我們通過參政活動,了解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心任務以及民生關切,收集反映黨和政府亟需了解的社情民意,作為他們科學決策的參考。我們是在用基層群眾的聲音與黨和政府的關切在對話!
我去年寫了20多篇社區民意信息,全國政協采用了3篇,民建中央和我們省民建也各采用了10多篇。
我體會最深的是民生性的社情民意信息采用得越來最多,層級也越來越高。全國政協采用的3篇信息,2篇是民生性的法律修改方面的,如農業保險的立法建議、保密法的修訂完善;還有一篇是關于完善沿海漁民漁業生產柴油補貼政策的建議。關于柴油補貼的信息,是我們在基層漁業鄉鎮調研海洋漁業資源保護中得知,我國在中央財政中通過轉移支付形式,對從事漁業生產的漁船作業進行柴油補貼,但該政策在基層執行中存在許多問題,亟待向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以得到科學合理的調整規范。1.船東拿柴油補貼,實際從事漁業生產的漁民卻無法獲得補貼,造成通過補貼油價降低漁業生產成本的初衷無法實現;2.柴油補貼和漁船功率掛鉤,油補政策實際在鼓勵漁民上大功率的漁船獲取更多的貼補,漁船大捕撈量就大,有違科學捕撈方針。同時也未能利用好油補政策引導鼓勵改傳統捕撈為釣流作業的作用。3.近年來漁業資源衰退、近海漁業作業向遠洋捕撈轉型是趨勢,漁業生產的分工越來越細,漁業生產海產品隨船加工、儲藏、運輸等保障用船廣泛應用,但油補政策除漁業捕撈船外無法獲得柴油補貼。國家的柴油補貼政策在實施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基層反響較大,亟待引起決策部門的重視,并適時作出微調。該民生關切的信息報送后得到民建中央和全國政協的采用。
做社情民意信息員還應該踏踏實實做好以下3件事:
深入調研發現民情。要深入基層走進群眾,了解人民群眾亟需讓黨政領導知道的愿望和呼聲。如被征地農民對政府盡早出臺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新標準新政策的期盼,特別是對提高土地出讓后村留地比例以及能夠參與土地出讓后二次分配比例的期待;如何讓群眾不再憂心我們的食品安全的愿望;如何讓我們的城市空氣不再灰霾籠罩、城市的交通不再這樣擁堵的呼吁。還有社會弱勢群體、特殊困難群體的實際困難;源頭性民生、個體性民生問題等,這些都是我們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后需要發現收集的重要的民意信息。
走近群眾傾聽民聲。在黨政各個時期出臺的重大方針中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為方針政策更加科學和完善提出真知灼見。在法律政策施行中、在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時代碰撞中發現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這樣,才會使我們的法律更加權威嚴肅,政策更加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使我們對是非善惡分得更清看得更明。我們尤其要注重關乎界別群眾的具體利益訴求、關乎少數特殊群體的合理訴求、關乎困難群體的突出需求。
精心撰寫傳遞民愿。我們撰寫的社情民意信息,應針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道德規范等在基層施行中與現行的理念、有效的經驗、可行的實踐的碰撞、沖突、矛盾的現狀,如何進行細心的分析,科學的比較,深入的思考后,去發現、梳理、完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推進這些方針、政策、法律、道德規范有效執行的可行建議。切不可只反映某些問題,只抱怨某些現象,而不作全局的思考全面的分析,不提解決問題的可行意見建議。否則,就不能做到反映情況言之有物、說理言之有據、分析言之有理、建議言之有益。
做社情民意信息員,要有看問題、分析現象、解決矛盾的實戰能力。
一是觀察社會的能力。實踐證明,信息員聯系人民群眾越廣泛,調查研究開展得越深入,掌握的社情民意就越有價值,意見建議的資政作用就越突出。我們尤其要在黨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大事、要事上多關注;要在苗頭性傾向性的社情民意上多留意,為黨和政府知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提供信息來源和智力支持。
二是分析問題的能力??疵袂檩浨椴荒軆H看表象,要深入分析其發生的內在必然性。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要預見將發生的必然。
三是探尋對策的能力。社情民意信息關鍵還是社情民意的可行性、建設性、可操作性的建議。我們除了洞察社情,潛心剖析,還要換位思考,也就是說,信息提出的建議除了是群眾所期望的,也應該是領導決策可以吸納的。
社情民意信息員要寫出一篇好信息,還得做好8字文章。
一是“獨特”。看問題的角度、立場,解決問題的辦法、建議要有特色、有新意,避免人云亦云。我們要及時捕捉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發現重大問題背后的新癥結、新趨勢,及時反映基層各界別的新呼聲、新要求,使我們的信息讓人眼睛一亮,為決策提供新參考。
二要“敢寫”。要敢于反映尖銳性、敏感性問題,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敢于發出批評性意見。要利用位置超脫的優勢,著眼于特殊性、敏感性、報憂性的現象,做到秉筆直書、不遮不掩,客觀反映情況,負責任提出建議。
三要“能寫”。寫自己有感觸的事、自己熟悉領域的事、自己的困惑和矛盾。在專業上經得起推敲,力求內容準確、分析到位、建議合理可行。
四是“快報”。對發現問題快寫快編快報,特別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向黨政領導要早提醒早建議,不做事后諸葛亮。
(作者系臺州市委會副主委、臺州椒江區政協經科委副主任)
從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需要我們細心發現社情,耐心傾聽民意,用心思考民愿,向黨委政府以及有關單位提出合理可行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委政府了解民情、掌握輿情、研判社情、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資政建議。
為什么?因為我們就生活工作在所聯系的群眾中間,知道他們的冷暖安危,了解他們的所急、所怨、所盼,也最清楚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困難和問題。因為我們是民主黨派成員,有責任、有使命、也有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期待。
做社情民意信息員要下接地氣、上聯天線,做黨和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
我們常說,信息員是黨政領導看社情的眼睛,聽民意的耳朵,是人民群眾傳遞民愿的喉舌!我們的工作就是將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愿,進行匯集、整理,用黨派信息員的參政智慧,通過黨派和政協的渠道向黨委政府提出真知灼見;我們通過參政活動,了解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心任務以及民生關切,收集反映黨和政府亟需了解的社情民意,作為他們科學決策的參考。我們是在用基層群眾的聲音與黨和政府的關切在對話!
我去年寫了20多篇社區民意信息,全國政協采用了3篇,民建中央和我們省民建也各采用了10多篇。
我體會最深的是民生性的社情民意信息采用得越來最多,層級也越來越高。全國政協采用的3篇信息,2篇是民生性的法律修改方面的,如農業保險的立法建議、保密法的修訂完善;還有一篇是關于完善沿海漁民漁業生產柴油補貼政策的建議。關于柴油補貼的信息,是我們在基層漁業鄉鎮調研海洋漁業資源保護中得知,我國在中央財政中通過轉移支付形式,對從事漁業生產的漁船作業進行柴油補貼,但該政策在基層執行中存在許多問題,亟待向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反映,以得到科學合理的調整規范。1.船東拿柴油補貼,實際從事漁業生產的漁民卻無法獲得補貼,造成通過補貼油價降低漁業生產成本的初衷無法實現;2.柴油補貼和漁船功率掛鉤,油補政策實際在鼓勵漁民上大功率的漁船獲取更多的貼補,漁船大捕撈量就大,有違科學捕撈方針。同時也未能利用好油補政策引導鼓勵改傳統捕撈為釣流作業的作用。3.近年來漁業資源衰退、近海漁業作業向遠洋捕撈轉型是趨勢,漁業生產的分工越來越細,漁業生產海產品隨船加工、儲藏、運輸等保障用船廣泛應用,但油補政策除漁業捕撈船外無法獲得柴油補貼。國家的柴油補貼政策在實施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基層反響較大,亟待引起決策部門的重視,并適時作出微調。該民生關切的信息報送后得到民建中央和全國政協的采用。
做社情民意信息員還應該踏踏實實做好以下3件事:
深入調研發現民情。要深入基層走進群眾,了解人民群眾亟需讓黨政領導知道的愿望和呼聲。如被征地農民對政府盡早出臺農村土地征收補償新標準新政策的期盼,特別是對提高土地出讓后村留地比例以及能夠參與土地出讓后二次分配比例的期待;如何讓群眾不再憂心我們的食品安全的愿望;如何讓我們的城市空氣不再灰霾籠罩、城市的交通不再這樣擁堵的呼吁。還有社會弱勢群體、特殊困難群體的實際困難;源頭性民生、個體性民生問題等,這些都是我們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后需要發現收集的重要的民意信息。
走近群眾傾聽民聲。在黨政各個時期出臺的重大方針中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為方針政策更加科學和完善提出真知灼見。在法律政策施行中、在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時代碰撞中發現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這樣,才會使我們的法律更加權威嚴肅,政策更加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使我們對是非善惡分得更清看得更明。我們尤其要注重關乎界別群眾的具體利益訴求、關乎少數特殊群體的合理訴求、關乎困難群體的突出需求。
精心撰寫傳遞民愿。我們撰寫的社情民意信息,應針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道德規范等在基層施行中與現行的理念、有效的經驗、可行的實踐的碰撞、沖突、矛盾的現狀,如何進行細心的分析,科學的比較,深入的思考后,去發現、梳理、完善、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推進這些方針、政策、法律、道德規范有效執行的可行建議。切不可只反映某些問題,只抱怨某些現象,而不作全局的思考全面的分析,不提解決問題的可行意見建議。否則,就不能做到反映情況言之有物、說理言之有據、分析言之有理、建議言之有益。
做社情民意信息員,要有看問題、分析現象、解決矛盾的實戰能力。
一是觀察社會的能力。實踐證明,信息員聯系人民群眾越廣泛,調查研究開展得越深入,掌握的社情民意就越有價值,意見建議的資政作用就越突出。我們尤其要在黨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大事、要事上多關注;要在苗頭性傾向性的社情民意上多留意,為黨和政府知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提供信息來源和智力支持。
二是分析問題的能力??疵袂檩浨椴荒軆H看表象,要深入分析其發生的內在必然性。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要預見將發生的必然。
三是探尋對策的能力。社情民意信息關鍵還是社情民意的可行性、建設性、可操作性的建議。我們除了洞察社情,潛心剖析,還要換位思考,也就是說,信息提出的建議除了是群眾所期望的,也應該是領導決策可以吸納的。
社情民意信息員要寫出一篇好信息,還得做好8字文章。
一是“獨特”。看問題的角度、立場,解決問題的辦法、建議要有特色、有新意,避免人云亦云。我們要及時捕捉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發現重大問題背后的新癥結、新趨勢,及時反映基層各界別的新呼聲、新要求,使我們的信息讓人眼睛一亮,為決策提供新參考。
二要“敢寫”。要敢于反映尖銳性、敏感性問題,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敢于發出批評性意見。要利用位置超脫的優勢,著眼于特殊性、敏感性、報憂性的現象,做到秉筆直書、不遮不掩,客觀反映情況,負責任提出建議。
三要“能寫”。寫自己有感觸的事、自己熟悉領域的事、自己的困惑和矛盾。在專業上經得起推敲,力求內容準確、分析到位、建議合理可行。
四是“快報”。對發現問題快寫快編快報,特別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向黨政領導要早提醒早建議,不做事后諸葛亮。
(作者系臺州市委會副主委、臺州椒江區政協經科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