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雅安蘆山抗震救災第一線
——民建會員、永康志愿者應敏在雅安災區親歷軍民抗震救災
發布時間:2013-06-04 09:47:21
|
作者: 金 建
4•20雅安蘆山7級強震,又一次牽動億萬中國人民的心。我市民建會員、永康市藝術攝影學會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應敏得知地震消息的第一時間,立即拿起相機,前往災區。他說,我既當一個志愿者,又當一個攝影師,準備用相機盡可能多的紀錄下全國各地軍民抗震救災的感人畫面。截止目前,應敏所拍攝圖片有部分被《金華晚報》、新華社等新聞媒體采用,其感人事跡也在《金華晚報》上報道。
一路艱辛一路情
20日得知四川雅安地震消息后,應敏約同一位影友一起帶著攝影器材從永康出發,下午就到杭州機場,成都雙流機場也有過關閉管制,在路上原定的好幾班航班被取消了,到了機場才確定航班,因為航班延誤,他們到成都時,已經是21日凌晨零點30分。
應敏下機后就立即打出租車前往雅安,由于交通管制所有的車輛都在名山縣出口下了,進出災區的高速出口所有的車輛全部免費。成雅高速,應敏看到的一幕幕令人感動,公路上車子雖然很多但不擁擠,大多是去災區方向的,運送救援物資的、各地的救援隊伍的,運送的物資基本是帳逢、礦泉水、藥品食品等。一車車的貨物,一批批救援的隊伍,有北京的、上海的,還有是香港的。讓他看到了一股股中國抗震救災的力量。
到雅安已是凌晨5點,除部隊及救護車外,其它物資、救援的汽車已經無法再向前通行,他們只能分頭選擇搭乘摩托車前往地震蘆山縣重災區,由于通訊信號不暢,應敏和楊鳴放到蘆山就分開了。
上車之前,應敏找了四十多歲的摩托車司機,為他加了油,因為路程很難估計,再加上路上邊開邊拍,同意談好到目的地后再付錢。一路上應敏依稀可見殘垣斷壁,當地人和新聞上說蘆山縣城老城和龍門鄉損壞最嚴重,應敏就直奔震中龍門鄉。
在隆興村山溪溝,有一農戶農家叫四十多歲的婦女叫王瓊遇難了,母親哭得很傷心,家里的樓子也全塌了,還有來到了寶勝鄉的,農戶也由于損毀嚴重。除了維持日常開銷外,應敏把身帶不多的錢一一捐給了他們,他說:“能夠為災區人民盡點心力,跟災區人民的困苦比起來,這點艱難也就沒什么了。”
這一幕幕,摩托車駕駛員都看在眼里,到了目的地之后,這位曾經答應要收錢的司機執意不肯收車錢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先后在重災區的三個鄉的公路沿線,七八個村采訪拍攝,搭乘了6次摩托車5次汽車,開車的當地人都不肯收一分錢。
幕幕畫面暖人心
接下來的幾天里,應敏奔波于蘆山縣內鄉村,用相機真實紀錄下了災區救援中一個個感動的瞬間。
在回蘆山縣龍門鄉,應敏就看到了十幾個子弟兵抬著一張席夢思床墊在行走,床墊上是一位受驚嚇后無法行動的老人,腳下的是亂石橫斜的山坡上,子弟兵們一步一步把老人抬到了平地帶。
瀘州消防支隊派出四十余名官兵赴蘆山縣的龍門鄉、雙石鎮、公路沿線的多個鄉村進行搜救,一直奮戰到天亮,可愛的子弟兵正在政府所在地就地休息。
在救災物資發放點,應敏看到了井然的秩序,災民們都自覺的排起了隊伍,沒有擁擠,志愿者們忙碌地工作著。當地的群眾看到忙碌拍攝照片的應敏,都主動的問他要不要喝水,肚子餓不餓。
下午五時少許,應敏來到了蘆山縣人民醫院,住院部已是一片狼藉,天花板,電視機等醫療器械灑落一地,正在拍攝時候,一場強烈的余震又來了,頭頂的石灰也掉落在應敏身上,大約持續了有三、五秒鐘的時間,后來在電臺上報道是5.4級的余震。這棟醫院辦公樓已無法使用,就在外面的空地上搭著一頂頂數十個帳蓬,十多個醫療單位在救援和等待傷員。
一位來自寶興縣隴東鎮先鋒村李明產婦,兒子17日出生,20日早上就遇上了大地震,連家里震后的情況都不清楚,在成都安琪兒國際婦產科醫院的幫助下,當天晚上就住進臨時帳篷,一位該院的是助產士張小琴無微不至的為這位出生四天的嬰兒用奶瓶喂奶。在地震重災區,應敏說看到這樣的場景,讓人感到特別的溫馨。
“我被救援人員和志愿者感動,也被災淳樸的災區人民感動。他們盡管有的房屋倒塌了,有的親人走了,但我依然看到他們善良和依然堅強的內心。”應敏說。
一路艱辛一路情
20日得知四川雅安地震消息后,應敏約同一位影友一起帶著攝影器材從永康出發,下午就到杭州機場,成都雙流機場也有過關閉管制,在路上原定的好幾班航班被取消了,到了機場才確定航班,因為航班延誤,他們到成都時,已經是21日凌晨零點30分。
應敏下機后就立即打出租車前往雅安,由于交通管制所有的車輛都在名山縣出口下了,進出災區的高速出口所有的車輛全部免費。成雅高速,應敏看到的一幕幕令人感動,公路上車子雖然很多但不擁擠,大多是去災區方向的,運送救援物資的、各地的救援隊伍的,運送的物資基本是帳逢、礦泉水、藥品食品等。一車車的貨物,一批批救援的隊伍,有北京的、上海的,還有是香港的。讓他看到了一股股中國抗震救災的力量。
到雅安已是凌晨5點,除部隊及救護車外,其它物資、救援的汽車已經無法再向前通行,他們只能分頭選擇搭乘摩托車前往地震蘆山縣重災區,由于通訊信號不暢,應敏和楊鳴放到蘆山就分開了。
上車之前,應敏找了四十多歲的摩托車司機,為他加了油,因為路程很難估計,再加上路上邊開邊拍,同意談好到目的地后再付錢。一路上應敏依稀可見殘垣斷壁,當地人和新聞上說蘆山縣城老城和龍門鄉損壞最嚴重,應敏就直奔震中龍門鄉。
在隆興村山溪溝,有一農戶農家叫四十多歲的婦女叫王瓊遇難了,母親哭得很傷心,家里的樓子也全塌了,還有來到了寶勝鄉的,農戶也由于損毀嚴重。除了維持日常開銷外,應敏把身帶不多的錢一一捐給了他們,他說:“能夠為災區人民盡點心力,跟災區人民的困苦比起來,這點艱難也就沒什么了。”
這一幕幕,摩托車駕駛員都看在眼里,到了目的地之后,這位曾經答應要收錢的司機執意不肯收車錢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先后在重災區的三個鄉的公路沿線,七八個村采訪拍攝,搭乘了6次摩托車5次汽車,開車的當地人都不肯收一分錢。
幕幕畫面暖人心
接下來的幾天里,應敏奔波于蘆山縣內鄉村,用相機真實紀錄下了災區救援中一個個感動的瞬間。
在回蘆山縣龍門鄉,應敏就看到了十幾個子弟兵抬著一張席夢思床墊在行走,床墊上是一位受驚嚇后無法行動的老人,腳下的是亂石橫斜的山坡上,子弟兵們一步一步把老人抬到了平地帶。
瀘州消防支隊派出四十余名官兵赴蘆山縣的龍門鄉、雙石鎮、公路沿線的多個鄉村進行搜救,一直奮戰到天亮,可愛的子弟兵正在政府所在地就地休息。
在救災物資發放點,應敏看到了井然的秩序,災民們都自覺的排起了隊伍,沒有擁擠,志愿者們忙碌地工作著。當地的群眾看到忙碌拍攝照片的應敏,都主動的問他要不要喝水,肚子餓不餓。
下午五時少許,應敏來到了蘆山縣人民醫院,住院部已是一片狼藉,天花板,電視機等醫療器械灑落一地,正在拍攝時候,一場強烈的余震又來了,頭頂的石灰也掉落在應敏身上,大約持續了有三、五秒鐘的時間,后來在電臺上報道是5.4級的余震。這棟醫院辦公樓已無法使用,就在外面的空地上搭著一頂頂數十個帳蓬,十多個醫療單位在救援和等待傷員。
一位來自寶興縣隴東鎮先鋒村李明產婦,兒子17日出生,20日早上就遇上了大地震,連家里震后的情況都不清楚,在成都安琪兒國際婦產科醫院的幫助下,當天晚上就住進臨時帳篷,一位該院的是助產士張小琴無微不至的為這位出生四天的嬰兒用奶瓶喂奶。在地震重災區,應敏說看到這樣的場景,讓人感到特別的溫馨。
“我被救援人員和志愿者感動,也被災淳樸的災區人民感動。他們盡管有的房屋倒塌了,有的親人走了,但我依然看到他們善良和依然堅強的內心。”應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