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進取 團結協作
——記省先進基層組織臺州市直總支
發布時間:2013-09-02 10:57:16
|
作者:
近年來,臺州市直總支始終堅持貫徹中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結合臺州經濟社會建設,切實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積極開展各項社會服務活動,開拓進取,團結協作,為振興臺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了應有的積極貢獻。
參政議政,是各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也是最重要的職能。幾年來,市直總支一直認真地履行著作為民主黨派的這一職責,并為履行這一職責而不斷研究調研的定位和基點。
比如,如何推動臺州“可持續發展”。事實上“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它涉及許多微觀領域。它包含三大板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近十多年來臺州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這快速發展的勢頭下,“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日益突出。
因此,市直支部會員們與時俱進、積極思維,從臺州實際出發,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不少有較大影響的調研報告,為市政府提供較有價值的決策支持。比如:趙躍進的《讓臺州機械制造業走向國際化的建設》、集體提案《要切實解決“菜籃子”放心工程》、王軍祥的《統籌規劃、促進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何賽英起草的《打造節約型社會,實現全市代收費“一卡通”》、林堅剛起草的《關于科學編制臺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馮根聰起草的《關于促進臺州市沿海產業帶又好又快發展的建議》等等調研文章和提案,均分別被選送政協大會發言,得到市政府的高度評價和采納。
近年來,由市直支部會員參與的調研和提案在數量(每年均有數十個之多)和質量上均上了新臺階,成為臺州市委會調研工作的骨干力量。除以上舉例外,郭和金、周夏龍、謝繼莉、孫麗萍、孫正興、趙瑛、施群力等會員都積極投入提案工作,并且不斷涌現出新的人才,市直支部的參政議政工作呈現出蒸蒸日上,朝氣蓬勃的態勢。
把握形勢,積極組織各種學習教育活動,提高團隊的政治理論水平。思想建設是民建組織加強參政黨能力建設的核心內容。幾年來,市直支部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任務要求,并結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采取多種形式積極組織會員參與各種政治學習和理論學習,比如支部生活會形式學,與兄弟支部聯手學,推薦會員參加市委市政府(如統戰部)舉辦的培訓班,以及省委會培訓班等。通過各種學習和培訓活動,市直支部的整體隊伍素質得到不斷地提高。
適應需要,積極吸收高素質的年輕新會員,提高團隊的人才力量。市直總支不斷在市直機關、經濟界和企業界中發現和挖掘高素質人才,并積極配合做好溝通和考察工作,為引進人才、提升市直組織力量奠定基礎,會員素質和會員年齡結構不斷趨優,隊伍的整體特色優勢不斷顯現,大大強化了市直總支的團隊合力。
體現特色,積極組織各項調研和交流活動。近年來,市直支部結合臺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努力克服市直總支在經費上的困難,每年組織各項調研活動和交流活動。通過調研,積極發揮黨派基礎組織的參政議政作用;通過交流,提高市直總支的自我完善能力,從而提高戰斗力,努力構建生動活潑、積極和諧的市直團隊。
比如,考慮到與臺州經濟模式的可比性,赴金華考察和調研義烏小商品市場,并與當地民建支部進行座談和交流。又比如,組織全體會員與溫州平陽支部進行友好切磋和交流,并進行溫州經濟增長方式調研,形成調研報告《臺州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其他突出問題(與溫州、嘉興、紹興比較)》奠定基礎。為宏揚先人革命精神,組織全體會員到號稱“我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三門亭旁鎮,緬懷革命老區,參觀亭旁鎮博覽館,接受革命教育。
發揮優勢,積極參與臺州市委會工作,推薦骨干會員加入市委會參政議政研究會和婦女委員會,并擔任了參政議政研究會和婦委會的領導成員,為市委會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輸送了人才,貢獻了力量。
社會服務是參政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市委會鼓勵民建會員積極投身經濟建設和社會服務的實踐,涌現出一批優秀人物和先進事跡。比如:近年來,總支會員周夏龍及其領導下的玉宏房地產集團,熱心致力于臺州的現代化城市開發建設事業,年繳納稅金均超4000萬元。作為一位普通的民營房產企業家,周夏龍會員近年來先后為“獻真情、送溫暖、捐資助學、扶貧解困、救難濟危、擁軍擁政及推動地方文化體育事業”慷慨解囊捐贈達500多萬元,為臺州社會和各黨派樹立了形象和榜樣。
又如,何賽英會員積極鼓勵國外的兩個弟弟回國工作、報效祖國科學事業。他們放棄國外優厚的收入和待遇,以較強的實力,經教育部批準,受聘于母校(報聘單位)浙江大學,成為浙江大學最有實力的教授、博士導師、以及學科領頭人。
回顧過去,我們深知責任重大;展望未來,我們倍感任重道遠。21世紀充滿了機遇和挑戰,也給我們為振興臺州經濟服務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不斷成長的市直總支一定會在民建市委會的領導下,與時俱進、奮發有為,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臺州市直總支)
參政議政,是各民主黨派的基本職能,也是最重要的職能。幾年來,市直總支一直認真地履行著作為民主黨派的這一職責,并為履行這一職責而不斷研究調研的定位和基點。
比如,如何推動臺州“可持續發展”。事實上“可持續發展”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它涉及許多微觀領域。它包含三大板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近十多年來臺州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這快速發展的勢頭下,“可持續發展”問題也日益突出。
因此,市直支部會員們與時俱進、積極思維,從臺州實際出發,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不少有較大影響的調研報告,為市政府提供較有價值的決策支持。比如:趙躍進的《讓臺州機械制造業走向國際化的建設》、集體提案《要切實解決“菜籃子”放心工程》、王軍祥的《統籌規劃、促進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何賽英起草的《打造節約型社會,實現全市代收費“一卡通”》、林堅剛起草的《關于科學編制臺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馮根聰起草的《關于促進臺州市沿海產業帶又好又快發展的建議》等等調研文章和提案,均分別被選送政協大會發言,得到市政府的高度評價和采納。
近年來,由市直支部會員參與的調研和提案在數量(每年均有數十個之多)和質量上均上了新臺階,成為臺州市委會調研工作的骨干力量。除以上舉例外,郭和金、周夏龍、謝繼莉、孫麗萍、孫正興、趙瑛、施群力等會員都積極投入提案工作,并且不斷涌現出新的人才,市直支部的參政議政工作呈現出蒸蒸日上,朝氣蓬勃的態勢。
把握形勢,積極組織各種學習教育活動,提高團隊的政治理論水平。思想建設是民建組織加強參政黨能力建設的核心內容。幾年來,市直支部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任務要求,并結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采取多種形式積極組織會員參與各種政治學習和理論學習,比如支部生活會形式學,與兄弟支部聯手學,推薦會員參加市委市政府(如統戰部)舉辦的培訓班,以及省委會培訓班等。通過各種學習和培訓活動,市直支部的整體隊伍素質得到不斷地提高。
適應需要,積極吸收高素質的年輕新會員,提高團隊的人才力量。市直總支不斷在市直機關、經濟界和企業界中發現和挖掘高素質人才,并積極配合做好溝通和考察工作,為引進人才、提升市直組織力量奠定基礎,會員素質和會員年齡結構不斷趨優,隊伍的整體特色優勢不斷顯現,大大強化了市直總支的團隊合力。
體現特色,積極組織各項調研和交流活動。近年來,市直支部結合臺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努力克服市直總支在經費上的困難,每年組織各項調研活動和交流活動。通過調研,積極發揮黨派基礎組織的參政議政作用;通過交流,提高市直總支的自我完善能力,從而提高戰斗力,努力構建生動活潑、積極和諧的市直團隊。
比如,考慮到與臺州經濟模式的可比性,赴金華考察和調研義烏小商品市場,并與當地民建支部進行座談和交流。又比如,組織全體會員與溫州平陽支部進行友好切磋和交流,并進行溫州經濟增長方式調研,形成調研報告《臺州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其他突出問題(與溫州、嘉興、紹興比較)》奠定基礎。為宏揚先人革命精神,組織全體會員到號稱“我省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三門亭旁鎮,緬懷革命老區,參觀亭旁鎮博覽館,接受革命教育。
發揮優勢,積極參與臺州市委會工作,推薦骨干會員加入市委會參政議政研究會和婦女委員會,并擔任了參政議政研究會和婦委會的領導成員,為市委會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輸送了人才,貢獻了力量。
社會服務是參政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市委會鼓勵民建會員積極投身經濟建設和社會服務的實踐,涌現出一批優秀人物和先進事跡。比如:近年來,總支會員周夏龍及其領導下的玉宏房地產集團,熱心致力于臺州的現代化城市開發建設事業,年繳納稅金均超4000萬元。作為一位普通的民營房產企業家,周夏龍會員近年來先后為“獻真情、送溫暖、捐資助學、扶貧解困、救難濟危、擁軍擁政及推動地方文化體育事業”慷慨解囊捐贈達500多萬元,為臺州社會和各黨派樹立了形象和榜樣。
又如,何賽英會員積極鼓勵國外的兩個弟弟回國工作、報效祖國科學事業。他們放棄國外優厚的收入和待遇,以較強的實力,經教育部批準,受聘于母校(報聘單位)浙江大學,成為浙江大學最有實力的教授、博士導師、以及學科領頭人。
回顧過去,我們深知責任重大;展望未來,我們倍感任重道遠。21世紀充滿了機遇和挑戰,也給我們為振興臺州經濟服務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不斷成長的市直總支一定會在民建市委會的領導下,與時俱進、奮發有為,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臺州市直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