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 任
——記民建會員、寧波思逸倍欣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斌
發布時間:2013-09-02 11:01:46
|
作者: 王無鋒
民建會員、寧波思逸倍欣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斌,1993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經過二十年的風風雨雨,現在是寧波一個擁有100余名員工的外貿企業掌門人。李斌的公司與世界多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貿易關系,依靠專業、務實、創新的外銷團隊,不僅創建了完善的日用品和輕工產品出口體系,更為地方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架起了便捷的橋梁。2012年,在國際貿易低迷時期,其企業經過調整,出口總額將近一個億,比上年增加30%。
全力發展企業 為員工撐起一片綠蔭
李斌在大學學的是動力機械工程專業,也許是出于他對文學的愛好,《詩經》中“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的故事吸引了他。正當中國的改革開放,“春天的故事”感染了他,畢業時他毅然選擇了從事外貿行業,決意一步一個腳印,闖闖自己的事業。
頭頂名牌大學畢業的光環,李斌很順利地進入寧波當地一家國企做起了外貿業務。他認為,大學里學的是專業知識,而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主要靠在實踐中學習和提升。所以,初進公司時,他從跟單員做起,由師傅帶著,不懂的地方多問多看,做的事情越多,學到的東西也越多。在國企干了3年,李斌憑著自己的智慧、穩重和大氣得到了領導的賞識和同事的認可,很快被提升為出口業務部的負責人,開始駕馭一個團隊在商海中奮進。
幾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李斌加盟浙江遠大進出口有限公司,擔任部門經理,并被吸納為公司決策層的聯席會議成員。遠大是浙江省集出口、進口、內貿于一體的綜合性貿易流通商,公司主營產品為石化、鋼鐵等大宗商品,并根據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不斷優化自身的業務結構。遠大的這幾年讓李斌為今后經營和發展自己的團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003年初,在經歷商海十年打拼后,走向成熟的李斌放棄了遠大公司的股權,創辦了寧波美博進出口公司并出任總經理。這時候的他,受寧波商幫傳統理念的影響,已經懂得了一個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為企業創造利潤,為國家創造利稅是責任;安排員工就業,為他們安居樂業撐起一片綠蔭,更是一份責任。當時的美博起步才不久,規模也不大,李斌在管理日常事務,拓展新業務的同時,沒有忘記他的員工。他一方面分批輸出業務骨干和管理人才去清華、浙大等名校攻讀EMBA,為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培訓平臺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制訂出一套健全的薪酬管理體系,除了國家規定統繳社保、公積金等保障外,每年還提供定期的旅游、體檢、年休假、員工交通補貼、通訊補貼、節假日、生日、結婚、生子的福利及工作餐。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機沖擊下,他依然恪守著對公司員工的“不裁員、不減薪”承諾,并通過降低下游廠商生產成本等手段保持了公司的逆勢而上。
關注社會熱點 讓生活充滿陽光 “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我今年準備的提案就是關于在北侖引入監測和公布PM2.5狀況的建議”。這是李斌2012年在區政協八屆一次會議上告訴記者的話。“在我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集聚了一批大企業,工業生產導致PM2.5增加。通過合理配置人工和自動檢測點,結合固定和移動檢測點,能及時有效發現污染產生源,尤其是對督促主要污染產生企業的轉型升級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給區委、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的未來產業發展和部署提供有效的參考和依據。目前,已經有不少的省市表示要啟動PM2.5的監測,我區相關工作啟動宜早不宜遲”。
作為一個企業家,身兼數職是普遍現象,他不僅是民建北侖總支副主任委員,民建寧波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還是區政協委員、大港社區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聯誼會會長、區工商聯新碶街道分會副會長、區地稅局行風監督員等。他深知這些既是榮譽,也是責任,既然兼了職,那就要積極地參政履職,充分利用這些平臺,關注社會熱點,讓人民群眾擁有藍天碧水;反映社情民意,讓人民生活充滿陽光。他是那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今年,在寧波推行新交規過程中,他發現北侖區的一些路段交通信號燈設置存在問題,于是馬上向區政協遞交了《關于改進交通信號燈位置的建議》提案。早在2011年,李斌作為區政協七屆特邀委員時,根據自己在外貿領域工作的實踐和體會,在區政協七屆五次會議中就“當前我區外貿企業面臨的形勢和應對策略”做了大會即席發言。讓李斌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每件建議都得到了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且件件都得到了落實。
心系困難群眾 投身慈善事業
李斌,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在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的同時,心系困難群眾,積極投身慈善事業,熱心回報社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民建會員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走近李斌,你會被他熱心慈善的精神所感染;了解李斌,你會被他熾熱的真誠和無私的愛心所打動。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份愛心,能映射出一個人的情懷。翻開他投身于慈善事業的記錄:從2006年至今,他持續資助20名浙西貧困山區的學生直至初中畢業;2008年汶川遭受地震災害后,他以美博公司的名義向災區捐獻款物總值達47萬元;2010年4月,玉樹遭受地震災害,他通過慈善總會捐款26萬元;8月,甘肅舟曲遭遇特大泥石流災害,李斌第一時間向災區捐贈1000只書包,讓受災的小朋友能背著新書包去上學;2010年和貴州希望小學的8名孩子結對,并多次向貴州貧困地區捐贈學習用品。去年他與區政協副主席胡國光等專程去新碶街道看望外來民工子弟學校,為他們帶去了1000份精美的書包和文具。在視察外來務民工子弟幼兒園,發現其缺少戶外大型玩具時,馬上出資8000元幫助解決困難。今年,在民建北侖總支部發起的五百萬“民建易通慈善基金”時,李斌出資響應,成為首批發起會員之一。
“一個人活在世上,就應該盡自己所能,做一些對這個世界和人類有益的事情”。這是李斌的人生哲學。他說:“一名有抱負、有作為的民營企業家,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就必須常懷感恩之心,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熱心慈善,為公益事業多作貢獻”。
全力發展企業 為員工撐起一片綠蔭
李斌在大學學的是動力機械工程專業,也許是出于他對文學的愛好,《詩經》中“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的故事吸引了他。正當中國的改革開放,“春天的故事”感染了他,畢業時他毅然選擇了從事外貿行業,決意一步一個腳印,闖闖自己的事業。
頭頂名牌大學畢業的光環,李斌很順利地進入寧波當地一家國企做起了外貿業務。他認為,大學里學的是專業知識,而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主要靠在實踐中學習和提升。所以,初進公司時,他從跟單員做起,由師傅帶著,不懂的地方多問多看,做的事情越多,學到的東西也越多。在國企干了3年,李斌憑著自己的智慧、穩重和大氣得到了領導的賞識和同事的認可,很快被提升為出口業務部的負責人,開始駕馭一個團隊在商海中奮進。
幾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李斌加盟浙江遠大進出口有限公司,擔任部門經理,并被吸納為公司決策層的聯席會議成員。遠大是浙江省集出口、進口、內貿于一體的綜合性貿易流通商,公司主營產品為石化、鋼鐵等大宗商品,并根據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不斷優化自身的業務結構。遠大的這幾年讓李斌為今后經營和發展自己的團隊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003年初,在經歷商海十年打拼后,走向成熟的李斌放棄了遠大公司的股權,創辦了寧波美博進出口公司并出任總經理。這時候的他,受寧波商幫傳統理念的影響,已經懂得了一個企業家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為企業創造利潤,為國家創造利稅是責任;安排員工就業,為他們安居樂業撐起一片綠蔭,更是一份責任。當時的美博起步才不久,規模也不大,李斌在管理日常事務,拓展新業務的同時,沒有忘記他的員工。他一方面分批輸出業務骨干和管理人才去清華、浙大等名校攻讀EMBA,為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培訓平臺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制訂出一套健全的薪酬管理體系,除了國家規定統繳社保、公積金等保障外,每年還提供定期的旅游、體檢、年休假、員工交通補貼、通訊補貼、節假日、生日、結婚、生子的福利及工作餐。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機沖擊下,他依然恪守著對公司員工的“不裁員、不減薪”承諾,并通過降低下游廠商生產成本等手段保持了公司的逆勢而上。
關注社會熱點 讓生活充滿陽光 “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我今年準備的提案就是關于在北侖引入監測和公布PM2.5狀況的建議”。這是李斌2012年在區政協八屆一次會議上告訴記者的話。“在我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集聚了一批大企業,工業生產導致PM2.5增加。通過合理配置人工和自動檢測點,結合固定和移動檢測點,能及時有效發現污染產生源,尤其是對督促主要污染產生企業的轉型升級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能給區委、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的未來產業發展和部署提供有效的參考和依據。目前,已經有不少的省市表示要啟動PM2.5的監測,我區相關工作啟動宜早不宜遲”。
作為一個企業家,身兼數職是普遍現象,他不僅是民建北侖總支副主任委員,民建寧波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還是區政協委員、大港社區新的社會階層代表人士聯誼會會長、區工商聯新碶街道分會副會長、區地稅局行風監督員等。他深知這些既是榮譽,也是責任,既然兼了職,那就要積極地參政履職,充分利用這些平臺,關注社會熱點,讓人民群眾擁有藍天碧水;反映社情民意,讓人民生活充滿陽光。他是那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今年,在寧波推行新交規過程中,他發現北侖區的一些路段交通信號燈設置存在問題,于是馬上向區政協遞交了《關于改進交通信號燈位置的建議》提案。早在2011年,李斌作為區政協七屆特邀委員時,根據自己在外貿領域工作的實踐和體會,在區政協七屆五次會議中就“當前我區外貿企業面臨的形勢和應對策略”做了大會即席發言。讓李斌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每件建議都得到了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且件件都得到了落實。
心系困難群眾 投身慈善事業
李斌,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在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的同時,心系困難群眾,積極投身慈善事業,熱心回報社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民建會員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走近李斌,你會被他熱心慈善的精神所感染;了解李斌,你會被他熾熱的真誠和無私的愛心所打動。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份愛心,能映射出一個人的情懷。翻開他投身于慈善事業的記錄:從2006年至今,他持續資助20名浙西貧困山區的學生直至初中畢業;2008年汶川遭受地震災害后,他以美博公司的名義向災區捐獻款物總值達47萬元;2010年4月,玉樹遭受地震災害,他通過慈善總會捐款26萬元;8月,甘肅舟曲遭遇特大泥石流災害,李斌第一時間向災區捐贈1000只書包,讓受災的小朋友能背著新書包去上學;2010年和貴州希望小學的8名孩子結對,并多次向貴州貧困地區捐贈學習用品。去年他與區政協副主席胡國光等專程去新碶街道看望外來民工子弟學校,為他們帶去了1000份精美的書包和文具。在視察外來務民工子弟幼兒園,發現其缺少戶外大型玩具時,馬上出資8000元幫助解決困難。今年,在民建北侖總支部發起的五百萬“民建易通慈善基金”時,李斌出資響應,成為首批發起會員之一。
“一個人活在世上,就應該盡自己所能,做一些對這個世界和人類有益的事情”。這是李斌的人生哲學。他說:“一名有抱負、有作為的民營企業家,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就必須常懷感恩之心,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熱心慈善,為公益事業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