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延年同志生平
發布時間:2013-10-30 11:13:26
|
作者: 組織處
孫延年同志,1922年12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51年3月加入民建。1954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1951年12月,任杭州民生藥廠副總經理。1954年11月,任公私合營民生藥廠副廠長。1956年10月,任杭州市輕工業局副局長。1957年4月,任民建杭州市委會副主委。1958年10月,任杭州民生藥廠副廠長。1962年5月起,歷任民建浙江省委會副秘書長、秘書長、副主委兼秘書長、副主委、代主委。1988年12月起,歷任民建浙江省第三屆、第四屆委員會主委。1997年4月起,歷任民建浙江省第五屆、第六屆委員會名譽主委。1999年12月退休。他是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浙江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杭州市第一屆、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浙江省委員會委員,第五屆、第六屆浙江省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杭州市委員會常務委員。
孫延年同志熱愛祖國,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結合實際,認真貫徹中共浙江省委和民建中央工作部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作風細致扎實,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他勤奮好學,恪盡職守。為人正直、關心群眾、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嚴于律己、生活簡樸、清正廉潔。他以多黨合作和民建事業為重,堅持原則,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得失。他的優良品質,受到了廣大民建會員的尊敬和愛戴。是廣大會員的良師益友和學習榜樣。
孫延年同志長期從事民建工作,熱愛民建事業,是我省民建組織的優秀領導。他出身于民族工商業者家庭,解放初就加入民建,進入“華東革大浙江分校學習”。在抗美援朝愛國運動中,他以高昂的愛國熱情,帶隊參加示威游行,帶頭組織捐獻物資。在民生藥廠工作期間,積極參加資本主義工商業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工作,1954年,民生藥廠成為杭州市第一批公私合營企業;1956年,他被推選為全國青年積極分子,赴京出席全國工商界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1962年,他調入民建浙江省委會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身處逆境,但仍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從未動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擔任民建浙江省委會領導職務,在“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行動綱領鼓舞下,積極開展經濟技術咨詢服務、工商專業培訓、安置待業青年、支邊扶貧、“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創辦錢江業余學校等,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十分重視調查研究,主持籌建了省委會政策研究委員會,并擔任第一任主任。當時他雖已年逾古稀,深入溫州、舟山等地考察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力求提出的意見建議切合實際,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他的主持下,以省委會名義提出的有關糧食十策、國企改革、發展生豬生產經營、股份合作制經濟、流通領域、旅游業發展等建議,受到了省委書記及有關部門的重視。他高度重視省委會組織建設,重視領導班子政治交接、新老交替,注重培養選拔年富力強、政治素質好、與中共真誠合作、德才兼備的中青年優秀干部,使民建組織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他高風亮節,1993年就致信民建中央孫起孟主席,主動懇請不再擔任省委會主要領導職務,孫起孟主席對此作高度評價,稱贊他在全會起了表率作用。在不再擔任省委會領導職務后,他一直關心支持省委會各項工作,關心國家大事,堅持參加省委會老同志學習組活動,忠實履行會員義務。
孫延年同志熱愛祖國,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結合實際,認真貫徹中共浙江省委和民建中央工作部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作風細致扎實,具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他勤奮好學,恪盡職守。為人正直、關心群眾、謙虛謹慎、平易近人。嚴于律己、生活簡樸、清正廉潔。他以多黨合作和民建事業為重,堅持原則,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得失。他的優良品質,受到了廣大民建會員的尊敬和愛戴。是廣大會員的良師益友和學習榜樣。
孫延年同志長期從事民建工作,熱愛民建事業,是我省民建組織的優秀領導。他出身于民族工商業者家庭,解放初就加入民建,進入“華東革大浙江分校學習”。在抗美援朝愛國運動中,他以高昂的愛國熱情,帶隊參加示威游行,帶頭組織捐獻物資。在民生藥廠工作期間,積極參加資本主義工商業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工作,1954年,民生藥廠成為杭州市第一批公私合營企業;1956年,他被推選為全國青年積極分子,赴京出席全國工商界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1962年,他調入民建浙江省委會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身處逆境,但仍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從未動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擔任民建浙江省委會領導職務,在“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行動綱領鼓舞下,積極開展經濟技術咨詢服務、工商專業培訓、安置待業青年、支邊扶貧、“質量、品種、效益年”活動,創辦錢江業余學校等,做出了積極貢獻。他十分重視調查研究,主持籌建了省委會政策研究委員會,并擔任第一任主任。當時他雖已年逾古稀,深入溫州、舟山等地考察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力求提出的意見建議切合實際,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他的主持下,以省委會名義提出的有關糧食十策、國企改革、發展生豬生產經營、股份合作制經濟、流通領域、旅游業發展等建議,受到了省委書記及有關部門的重視。他高度重視省委會組織建設,重視領導班子政治交接、新老交替,注重培養選拔年富力強、政治素質好、與中共真誠合作、德才兼備的中青年優秀干部,使民建組織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他高風亮節,1993年就致信民建中央孫起孟主席,主動懇請不再擔任省委會主要領導職務,孫起孟主席對此作高度評價,稱贊他在全會起了表率作用。在不再擔任省委會領導職務后,他一直關心支持省委會各項工作,關心國家大事,堅持參加省委會老同志學習組活動,忠實履行會員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