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社情民意集萃
發布時間:2014-11-19 10:42:23
|
作者:
鼓勵社會力量主動參與污泥處置的建議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為了節約污泥處置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建議對污泥進行分類管理、處置,采用財政補貼和稅費減免的形式,鼓勵農業生產單位、個人和相關企業主動參與污泥處置工作:1、由縣(市)區政府統一確定污泥處置中的挖掘費、搬運費、處置費補貼標準;2、鼓勵農業生產單位、個人將無公害池塘溝渠污泥用于苗木和花卉等種植生產。由農業部門按其利用污泥土方數量給予搬運費、處置費補貼。自行挖掘污泥的,給予挖掘費補貼;3、鼓勵磚瓦行業利用污泥進行生產。4、是對于利用污泥進行生產的農業單位和磚瓦、水泥、貴重金屬提煉等其它企業,給予城建稅、土地使用稅、水利建設基金減免優惠。
(作者:方肖川,副省長批示)
應把農村養殖業污染治理工作
放在“五水共治”的重要位置
把農村養殖污染的治理,放在五水共治的重要位置,是抓好行動的關鍵,也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水源,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當前農村老百姓的迫切要求和期望,為此建議:1、農業主管部門要做好統籌,從政策上嚴格控制無序養殖。一方面,用政策鼓勵新發展養殖戶進行規模養殖,建好糞便處理設施;另一方面,凡集中、上規模的養殖范圍,一定要建設和完善養殖區內的雨、污分離系統和配套污染物收集系統,為工廠化無害化處理提供基礎。2、積極引導農村使用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合理利用畜禽糞便。3、積極扶持養殖小區和企業投資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政府一方面要鼓勵養殖小區必須建立養殖污染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扶持企業發展高效生物有機肥的加工生產。4、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強化監督管理。
(作者:葉志蓮)
建議我省設立五水共治“大禹獎”
為表彰為“五水共治”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推動這項工作深入開展,建議省委、省政府設立五水共治“大禹獎”。理由如下:1、把“大禹獎”作為浙江“五水共治”的最高獎項,是因為大禹因治理洪水而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我省可以參照我國建設工程的最高獎“魯班獎”,設立“五水共治”最高獎“大禹獎”。同時,稍次等級的獎項可以命名為“朱軾獎”和“元瑋獎”,以紀念浙江巡撫朱軾在海寧老鹽倉海岸修筑五百丈的為民治水實事工程事跡,以及王元瑋在鄞江修建的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的先進事跡。2、把“大禹獎”作為浙江“五水共治”的最高獎項,是浙江緊密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工作的具體體現。當前全國正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浙江也認真貫徹中央要求,深入實施“五水共治”重要戰略決策。設立“五水共治”大禹獎,以此教育引導全省廣大干部深入學習大禹治水精神,正是浙江把中央要求與自身實際相結合的具體生動體現。 (作者:王巍)
推進“五水共治”要做到“三要三防止”
由于“五水共治”關系到巨額財政資金的投入和使用,關系到浙江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基層群眾也期盼“五水共治”能夠做到“三要三防止”。建議:1、要科學治水,防止治標不治本。要把“科學治水”的理念擺在首要位置。要進一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加大農村環境監測和農村水環境保護投入,加大對環境污染犯罪的打擊和執法力度。2、要廉潔治水,防止成為腐敗溫床。進一步完善“五水共治”項目的多層監管體系,一是將“五水共治”項目的決算審計納入該項目歸屬政府的上一級紀委的監督體系,或者在各級紀委專門設立監督下一級政府項目審計的監管部門。二是強化審計監督,三是強化人大監督。3、要長效治水,防止出現先熱后冷。科學設置“五水共治”實績的考核體系,建議一是改變以往“官考官”的考核機制,二是健全和完善政績考核的評價指標體系,三是建立政績成本的科學分析機制。 (作者:張雨)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為了節約污泥處置成本,提高治污效率,建議對污泥進行分類管理、處置,采用財政補貼和稅費減免的形式,鼓勵農業生產單位、個人和相關企業主動參與污泥處置工作:1、由縣(市)區政府統一確定污泥處置中的挖掘費、搬運費、處置費補貼標準;2、鼓勵農業生產單位、個人將無公害池塘溝渠污泥用于苗木和花卉等種植生產。由農業部門按其利用污泥土方數量給予搬運費、處置費補貼。自行挖掘污泥的,給予挖掘費補貼;3、鼓勵磚瓦行業利用污泥進行生產。4、是對于利用污泥進行生產的農業單位和磚瓦、水泥、貴重金屬提煉等其它企業,給予城建稅、土地使用稅、水利建設基金減免優惠。
(作者:方肖川,副省長批示)
應把農村養殖業污染治理工作
放在“五水共治”的重要位置
把農村養殖污染的治理,放在五水共治的重要位置,是抓好行動的關鍵,也是改善生態環境,保護水源,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促進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是當前農村老百姓的迫切要求和期望,為此建議:1、農業主管部門要做好統籌,從政策上嚴格控制無序養殖。一方面,用政策鼓勵新發展養殖戶進行規模養殖,建好糞便處理設施;另一方面,凡集中、上規模的養殖范圍,一定要建設和完善養殖區內的雨、污分離系統和配套污染物收集系統,為工廠化無害化處理提供基礎。2、積極引導農村使用經無害化處理的有機肥,合理利用畜禽糞便。3、積極扶持養殖小區和企業投資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政府一方面要鼓勵養殖小區必須建立養殖污染物無害化處理設施,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扶持企業發展高效生物有機肥的加工生產。4、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強化監督管理。
(作者:葉志蓮)
建議我省設立五水共治“大禹獎”
為表彰為“五水共治”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推動這項工作深入開展,建議省委、省政府設立五水共治“大禹獎”。理由如下:1、把“大禹獎”作為浙江“五水共治”的最高獎項,是因為大禹因治理洪水而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我省可以參照我國建設工程的最高獎“魯班獎”,設立“五水共治”最高獎“大禹獎”。同時,稍次等級的獎項可以命名為“朱軾獎”和“元瑋獎”,以紀念浙江巡撫朱軾在海寧老鹽倉海岸修筑五百丈的為民治水實事工程事跡,以及王元瑋在鄞江修建的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的先進事跡。2、把“大禹獎”作為浙江“五水共治”的最高獎項,是浙江緊密圍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工作的具體體現。當前全國正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浙江也認真貫徹中央要求,深入實施“五水共治”重要戰略決策。設立“五水共治”大禹獎,以此教育引導全省廣大干部深入學習大禹治水精神,正是浙江把中央要求與自身實際相結合的具體生動體現。 (作者:王巍)
推進“五水共治”要做到“三要三防止”
由于“五水共治”關系到巨額財政資金的投入和使用,關系到浙江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基層群眾也期盼“五水共治”能夠做到“三要三防止”。建議:1、要科學治水,防止治標不治本。要把“科學治水”的理念擺在首要位置。要進一步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加大農村環境監測和農村水環境保護投入,加大對環境污染犯罪的打擊和執法力度。2、要廉潔治水,防止成為腐敗溫床。進一步完善“五水共治”項目的多層監管體系,一是將“五水共治”項目的決算審計納入該項目歸屬政府的上一級紀委的監督體系,或者在各級紀委專門設立監督下一級政府項目審計的監管部門。二是強化審計監督,三是強化人大監督。3、要長效治水,防止出現先熱后冷。科學設置“五水共治”實績的考核體系,建議一是改變以往“官考官”的考核機制,二是健全和完善政績考核的評價指標體系,三是建立政績成本的科學分析機制。 (作者: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