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黃巖總支參與社會慈善事業紀實
發布時間:2014-11-19 11:11:03
|
作者: 戴法友
黃巖總支自成立以來,始終把“思源工程”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始終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實際行動緊密結合,牢記社會責任,關心社會慈善事業,積極弘揚扶貧濟困的中華傳統美德,17年來,黃巖總支向社會的捐款達300多萬元。該總支的慈善之舉主要采取以下三種形式來實現:
一是為自然災害捐款。早在1998年夏天,當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時,黃巖總支立即發動會員開展賑災捐款活動,共捐現金36016.8元,捐贈物資28000元,并專程把捐款和救災物資送到江西九江,受到災區人民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得到了中共臺州市委領導的表揚。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后,該總支在第一時間向會員發出信息,全體會員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慷慨解囊,踴躍為災區群眾捐款,共籌捐資金50多萬元。在玉樹發生地震后,總支會員施菊蘭又立即捐贈2萬元,充分體現了民主黨派人士的慈善之心。
二是為新農村建設捐款。隨著農村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該總支的聯系鄉——上鄭鄉,了解到該鄉的大溪村,一個叫龍潭的自然村落,只有60多戶人家,但由于這個自然村在一個小山坡上,前面橫著一條幾十米寬的溪流,一到下雨,溪水直沖而下,加上沒有橋梁,村民無法通過,學生無法上學,群眾要求造橋的心愿十分強烈。為此,該總支經實地察看,先后三次赴大溪村扶貧,資助3萬元為該村造橋,同時慰問了4戶特困戶。寧溪坦頭等村搞美麗鄉村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資金,總支企業家會員又慷慨解囊,資助了10多萬元。還有會員汪正國長期資助9個貧困學生讀書,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
三是為黃巖區慈善總會籌款。黃巖區慈善總會是我區唯一的一家慈善機構,為社會的慈善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曾得到國家慈善組織的表彰,被評為全國慈善工作先進集體。幾年來,民建會員積極為慈善總會籌款,把錢用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據區慈善總會公布的2013年募捐收入中獲悉,在單位留本冠名基金利息收入中,會員單位市下控股,三葉集團和自力建設集團各捐贈5萬元;在定向專項收入中,會員單位市下控股公司捐贈37.38萬元,臺州嘉麗房產捐贈2萬元,亞星工貿集團捐贈2500元。古人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做公益事業,不但受到群眾的敬佩,而且使個人的價值也得到升華。
由于黃巖總支重視慈善,熱心公益,曾被省委會授予“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先進集體”稱號。
一是為自然災害捐款。早在1998年夏天,當長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發生特大洪災時,黃巖總支立即發動會員開展賑災捐款活動,共捐現金36016.8元,捐贈物資28000元,并專程把捐款和救災物資送到江西九江,受到災區人民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得到了中共臺州市委領導的表揚。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后,該總支在第一時間向會員發出信息,全體會員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慷慨解囊,踴躍為災區群眾捐款,共籌捐資金50多萬元。在玉樹發生地震后,總支會員施菊蘭又立即捐贈2萬元,充分體現了民主黨派人士的慈善之心。
二是為新農村建設捐款。隨著農村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該總支的聯系鄉——上鄭鄉,了解到該鄉的大溪村,一個叫龍潭的自然村落,只有60多戶人家,但由于這個自然村在一個小山坡上,前面橫著一條幾十米寬的溪流,一到下雨,溪水直沖而下,加上沒有橋梁,村民無法通過,學生無法上學,群眾要求造橋的心愿十分強烈。為此,該總支經實地察看,先后三次赴大溪村扶貧,資助3萬元為該村造橋,同時慰問了4戶特困戶。寧溪坦頭等村搞美麗鄉村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資金,總支企業家會員又慷慨解囊,資助了10多萬元。還有會員汪正國長期資助9個貧困學生讀書,受到社會的一致好評。
三是為黃巖區慈善總會籌款。黃巖區慈善總會是我區唯一的一家慈善機構,為社會的慈善事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曾得到國家慈善組織的表彰,被評為全國慈善工作先進集體。幾年來,民建會員積極為慈善總會籌款,把錢用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據區慈善總會公布的2013年募捐收入中獲悉,在單位留本冠名基金利息收入中,會員單位市下控股,三葉集團和自力建設集團各捐贈5萬元;在定向專項收入中,會員單位市下控股公司捐贈37.38萬元,臺州嘉麗房產捐贈2萬元,亞星工貿集團捐贈2500元。古人云:“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做公益事業,不但受到群眾的敬佩,而且使個人的價值也得到升華。
由于黃巖總支重視慈善,熱心公益,曾被省委會授予“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先進集體”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