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 努力加強學習型參政黨建設
發布時間:2009-12-03 16:45:59
|
作者: 郭清曄
一、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內容和目的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目的是繼承和發揚民主黨派老一輩長期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和優良傳統,在中國為什么選擇社會主義,民主黨派為什么選擇共產黨,今天的中國為什么選擇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的政黨制度等根本問題上形成最大的共識,增強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保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得到可持續發展。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是全方位的交接。政治交接的內容有很多,不但包括繼承老一輩民主黨派成員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政治覺悟和洞察力,保證在重大政治問題上不迷失方向,而且包括繼承和發揚民主黨派老一輩的參政議政藝術,把握好參政議政的“度”,不斷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政治交接還應包括學習老一輩民主黨派成員維護社會穩定、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的能力、經驗和技巧,為化解當前社會的各種矛盾,協調社會關系,建設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二、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意義
從宏觀角度看,搞好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是維護穩定、鞏固政權的需要;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需要;是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保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全面勝利的需要。
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相比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民主黨派的思想建設顯得較為薄弱。主要表現為年輕成員多,缺少與中共患難與共的經歷和體會,對于多黨合作史和黨派發展史沒有切身體會,認知不夠,合作意識和政黨意識較薄弱。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就是要提高黨派成員尤其是年輕成員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保證民主黨派政治綱領和政治理念的持續性。因此,政治交接是提高民主黨派成員合作意識和政黨意識的需要,是縮短執政黨和參政黨的政治磨合期的需要。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也是民主黨派自身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某些具體原因,民主黨派思想建設處在不平衡狀態。一方面因大量新成員的加入而使黨派生機勃勃,另一方面因部分基層組織功能的退化而使黨派思想達不到高度統一。所以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是對黨派內不同價值觀的整合,是實現黨派自身建設“三化”的需要。
三、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落實和實施
政治交接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做到“四個必須”。一是必須始終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搞好政治交接、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根本。二是必須始終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是搞好政治交接、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關鍵。三是必須始終繼承和發揚民主黨派老一輩的堅定信念、優良傳統和高尚風尚。這是搞好政治交接、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重點。四是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在長期團結合作中形成的重要政治準則。這是搞好政治交接、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前提。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要從制度化、規范化入手,保證政治生活在法治軌道上運行,避免因人事更替可能導致的政黨活動過程的斷裂現象,使黨派成員能夠代代傳承優良傳統。
四、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的方法和措施
政治交接,并不只是各民主黨派高層領導的新陳代謝,也是民主黨派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發展進步的需要。應該結合各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學習教育計劃,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求取得好的效果。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共中央將建設學習型政黨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舉措。同樣,民主黨派也要建設學習型參政黨。在民主黨派的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正是各民主黨派建設學習型參政黨的重要抓手。總的來說,民主黨派各地方組織、基層組織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可采取集中學習、參觀考察、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
集中學習,可以組織成員學習中央、省委會開展學習教育活動的相關文件,學習多黨合作的重要文件和基本理論,以及民主黨派的發展史和章程等。參觀考察,可組織成員參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當地城鄉建設新成果等。座談和交流,可邀請省、市委會領導與基層成員座談;邀請老一輩黨派成員談他們與中共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經歷和體會;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特約人員座談參政議政的感想與心得;與兄弟黨派基層組織開展交流活動等。
(作者系杭州市委會專職副主委)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目的是繼承和發揚民主黨派老一輩長期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和優良傳統,在中國為什么選擇社會主義,民主黨派為什么選擇共產黨,今天的中國為什么選擇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的政黨制度等根本問題上形成最大的共識,增強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保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得到可持續發展。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是全方位的交接。政治交接的內容有很多,不但包括繼承老一輩民主黨派成員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政治覺悟和洞察力,保證在重大政治問題上不迷失方向,而且包括繼承和發揚民主黨派老一輩的參政議政藝術,把握好參政議政的“度”,不斷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和水平。政治交接還應包括學習老一輩民主黨派成員維護社會穩定、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的能力、經驗和技巧,為化解當前社會的各種矛盾,協調社會關系,建設新時期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二、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意義
從宏觀角度看,搞好民主黨派政治交接,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是維護穩定、鞏固政權的需要;是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需要;是協調社會關系,化解社會矛盾,保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全面勝利的需要。
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相比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民主黨派的思想建設顯得較為薄弱。主要表現為年輕成員多,缺少與中共患難與共的經歷和體會,對于多黨合作史和黨派發展史沒有切身體會,認知不夠,合作意識和政黨意識較薄弱。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就是要提高黨派成員尤其是年輕成員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保證民主黨派政治綱領和政治理念的持續性。因此,政治交接是提高民主黨派成員合作意識和政黨意識的需要,是縮短執政黨和參政黨的政治磨合期的需要。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也是民主黨派自身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某些具體原因,民主黨派思想建設處在不平衡狀態。一方面因大量新成員的加入而使黨派生機勃勃,另一方面因部分基層組織功能的退化而使黨派思想達不到高度統一。所以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是對黨派內不同價值觀的整合,是實現黨派自身建設“三化”的需要。
三、民主黨派政治交接的落實和實施
政治交接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做到“四個必須”。一是必須始終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搞好政治交接、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根本。二是必須始終堅持和完善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是搞好政治交接、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關鍵。三是必須始終繼承和發揚民主黨派老一輩的堅定信念、優良傳統和高尚風尚。這是搞好政治交接、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重點。四是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在長期團結合作中形成的重要政治準則。這是搞好政治交接、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前提。
民主黨派政治交接要從制度化、規范化入手,保證政治生活在法治軌道上運行,避免因人事更替可能導致的政黨活動過程的斷裂現象,使黨派成員能夠代代傳承優良傳統。
四、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的方法和措施
政治交接,并不只是各民主黨派高層領導的新陳代謝,也是民主黨派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發展進步的需要。應該結合各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的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學習教育計劃,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求取得好的效果。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共中央將建設學習型政黨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舉措。同樣,民主黨派也要建設學習型參政黨。在民主黨派的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正是各民主黨派建設學習型參政黨的重要抓手。總的來說,民主黨派各地方組織、基層組織開展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可采取集中學習、參觀考察、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
集中學習,可以組織成員學習中央、省委會開展學習教育活動的相關文件,學習多黨合作的重要文件和基本理論,以及民主黨派的發展史和章程等。參觀考察,可組織成員參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當地城鄉建設新成果等。座談和交流,可邀請省、市委會領導與基層成員座談;邀請老一輩黨派成員談他們與中共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經歷和體會;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特約人員座談參政議政的感想與心得;與兄弟黨派基層組織開展交流活動等。
(作者系杭州市委會專職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