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建立“四個緩沖區” 打破當前高利率困局的建議
觀察跨年前后的利率走勢,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前利率高企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周期性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
建議有關部門:1、加快建立完備影子銀行監管和風控制度的細則。2、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完善金融機構退出機制。一是加快推進建立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的法規體系;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模式;二是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和危機救助機制;三是建立市場退出問責制和后評價制度。3、加快編制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建立地方債務約束機制,防止出現“地方政府債務黑洞”。4、加快建立并完善市場化的地方融資機制。
(作者:江衍妙、李慧勇、魯籬,中央統戰部《零訊》采用)
關于建立完善不動產租賃登記法律制度的建議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情況、新問題的不斷出現,以及保障市場誠信交易的立法滯后等原因,出現了大量惡意“透支”使用權,嚴重影響不動產物權交易誠實信用和物權穩定秩序的案件,不斷挑戰“買賣不破租賃”的法律制度。這類糾紛案件還在呈不斷上升趨勢。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設立房屋租賃強制登記制度。2、在司法實踐中,以司法解釋形式確立,城鎮房屋使用權租賃合同不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原則。3、加大對進行欺詐行為的原房屋所有人的處罰,在原有民事責任的基礎上進行行政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
(作者:辛涌、鄭楚楠,民建中央采用)
關于取消對民營企業境外投資行政審批的建議
現行的境外投資行政審批體制,審批程序繁瑣、耗時較長、要求甚嚴,已經成為民營企業境外投資過程中的一個障礙。
建議:1、取消現行的對民營企業境外投資行政審批制度,改為境外投資備案制度。2、盡快明確境外投資管理責任部門。3、對于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前往未建交、受國際制裁國家,發生戰爭、動亂等國家和地區,或其他敏感國家和地區的投資項目;涉及基礎電信運營,跨界水資源開發利用,大規模土地開發,輸電干線、電網,新聞傳媒,或其他敏感行業的投資項目,仍執行原有的行政審批制度。
(作者:張明華,民建中央、省政協采用)
關于暫緩農村住房抵押貸款的建議
農村住房抵押貸款中存在的問題,在現有的制度設計和城鄉差別的情況下,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我們認為,在現階段,推行還不具備條件,這項政策宜暫緩。 土地制度一元化是趨勢,是市場規律的要求,是城鎮化發展的要求,所以推進農村房屋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制度設計是非常必要的,建議可以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市場培育和制度改革階段。在該階段,農村住房限制抵押、擔保和流轉。 第二階段:市場形成和制度完善階段。在該階段,有條件進行農村住房流轉,但不得進行抵押、擔保。第三階段:房地產市場一元化階段。在該階段,取消農村住房,實現住房全面抵押、擔保和流轉。
(作者:王小輝,民建中央采用)
建議加快啟用資產證券化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被視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趨勢和主要方式,但在當前缺乏細則的情況下,民營資本有熱情但沒行動。如何保證投資人的收益,既是有野心的民企認真思考和仔細評估的核心問題,也是信誓旦旦對民資開放的國企不能回避的現實問題。
建議: 1、通過資產證券化解決產權明晰問題,厘定單純的收益權、占有權和所有權等關系。2、建議通過資產證券化降低和分散各類風險,實現風險定價和轉移機制,激活各方活力。3、建議以資產證券化為抓手推進系列的配套改革。一是真正實現“國退民進”,資產證券化可以便捷實現大規模民資進入。二是自下而上推動政府行政職能轉變,資產證券化市場化的運作過程要求排除行政干預。三是有利于金融改革,優化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比重。四是通過直接或間接購買資產證券化的產品,可以使更廣泛民眾參與并受益,打通投融資兩端。4、建議推動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的相關制度銜接、法律規章和配套措施的進一步完善,以期更好服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率。
(作者:江衍妙,魯籬,民建中央采用)
建立銀行“市場退出”制度時需要注意的四個問題
7月25日,銀監會正式批復三家試點民營銀行的籌建工作,可以預計,銀行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未來也會與工商企業一樣,出現經營失敗、破產倒閉的情況。為確保銀行體系的穩健運行,著手制定銀行的“市場退出”法規勢在必行,應當制定一個成功的法規,需要注意四個具有“中國特色”問題:1、切實劃清政策性銀行與商業性銀行的界限,確保商業銀行真正做到“自擔風險”。2、在商業性銀行中,不同檔次銀行的“退出”門檻及操作方式應當有所差別。3、要妥善處理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的“退出”問題。4、商業性銀行的信息披露要有“大眾版”,以落實公眾的知情權。
(作者:應宜遜,民建中央采用)
建議因勢利導推進利率市場化和普惠金融進程
余額寶在過去一年多的橫空出世,已經對現有金融體系的結構造成了巨大影響。建議因勢利導促進利率市場化和普惠金融進程。
建議:1、鼓勵“寶”類產品合規“攪局”,發展貨幣市場基金。2、鼓勵銀行參與此類“通道”業務,加速利率市場化。3、大力拓展協議存款以外的高流動性貨幣市場產品。應加快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新產品的研究,擴大票據市場、債券市場的發展,增加市場中低風險、高流動性的產品,擴充貨幣基金可選擇投資標的的市場容量。4、指導其分散資產配置,重視流動性風險防范。此外,對于此類新型、巨額貨幣基金,應著重加強流動性管理,防范流動性風險。5、建立互聯網金融混業模式下的金融監管框架。隨著金融創新的層出不窮,監管部門應當盡快完善金融跨行業信息共享機制和監管協調機制,研究跨業務、跨行業、跨市場金融業務的監管規則和監管責任,探索設立具有前瞻性的金融混業監管框架。
(作者:陳一稀,民建中央采用)
當下中國產業轉移存在“三個阻止”
從國家層面來看,促進產業轉移和重點產業布局調整,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然要求。但從產業轉移的實際情況看,當前我國產業轉移存在三個阻止,即各地產業集聚區雷同化阻止產業轉移、企業老板投機化阻止產業轉移。對此建議:1、建立產業區域分工。2、經濟考核量化指標。當前,中央在對地方經濟考核重點放在經濟總量、增加值、稅收等要素,如果為了推動產業轉移,中央在對地方經濟考核方向上應該把企業轉移數量、行業轉移數據列為考核內容,這樣可以避免地方政府為了保增長而對產業轉移不支持或封殺態度。3、加強企業服務和支持。
(作者:徐鶴田,民建中央、省委統戰部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