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農到從政
——記民建會員、浙江省工商聯原副會長陳豹年
發布時間:2014-11-20 11:30:28
|
作者: 虞志芳
在5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從一名鄉村獸醫干起,到家禽加工廠廠長,再到寧波市工商聯會長、寧波市政協副秘書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浙江省工商聯副會長,每一次工作調整,都是一次完美轉身,并且他以專業的技術、真誠的服務、創新的領導力,在他任職過的鄉村、工廠、機關留下美譽,贏得社會與組織的尊敬。他就是民建會員陳豹年。
當一名合格的畜牧獸醫工作者
1962年5月,他從金華農業專科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當時由于國家經濟困難、自然災害以及極“左”路線的影響,他與全國中專畢業生一樣,均回原地自謀職業或回鄉務農。期間,陳豹年面對現實,絕不在家依靠父母吃干飯。他當過代課教師,拉過大板車,并去郭巨海邊征過糧。1963年4月在寧波市農業局畜牧科的推薦下,他到市郊費市公社獸醫站工作,從此開始了長達10年的農村獸醫生涯。
畜牧獸醫是一種又苦、又臟、又累的工作,家畜得病后,農民上門求醫,不論白天黑夜,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隨時要出診。由于當時條件差,沒有自行車,每天要往返步行幾十公里,走的是田埂路。為了給病畜診治,常與豬牛糞便打交道,經常弄臟衣服鞋帽。由于他能吃苦又技術優良,深受方圓十幾里農民的贊揚與認可,農民們親熱地稱他為“阿拉的小陳醫生”。他對貧窮的農民常給以同情之心,經常減免出診費與醫藥費,有時還自掏腰包給予幫助,他在當地公社加入了共青團,并擔任了公社獸醫站站長、街道團支部副書記,雖然出身成份不好,但仍作為公社入黨青年的培養對象。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他經受住了政治考驗,他不參加造反派活動,刻苦鉆研技術。為了解決當時缺醫少藥的狀況,他與當地幾位好友共同辦起“寧波市費市紅衛獸藥廠”,為當地公社安排勞動就業,積累集體資金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在農村期間,他還為各大隊培養了一批“赤腳獸醫”,為做好農村畜牧業防疫工作,幫助農民就近求醫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做一名稱職的企業技術干部
1972年7月,隨著寧波凍鵝、北京鴨、肉用雞等凍禽產品的大量出口創匯,他回到寧波家禽加工廠任獸醫肉檢技術工作,不久調入基地生產科,負責家禽飼養基地的引種、飼養技術、疾病防治等的輔導工作,經單位培養和他自身的努力,在短短的幾年里,他成為家禽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的行家,廠里主要的技術骨干之一,并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或生產積極份子。他有關家禽的疾病防治臨床經驗文章,經常在省內外刊物上發表。
1984年初因工作需要,他從生產基地的副科長調入到分廠任廠長。為了開拓業務,他積極聯系與上海獸藥廠簽訂了在寧波建立特約經銷處的合作協議,從此寧波市第一家專營獸藥商店在鄞奉路開張。當時他堅持門診與咨詢相結合,零售與批發相結合,獸藥與飼料添加劑銷售相結合,分廠營業額逐年上升,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1984年11月,他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第二年介紹了廠里幾位中層骨干和技術員陸續加入民建組織。經民建市委會批準,在廠黨支部的大力支持下,該廠成立了第一批民建企業支部,他被大家推選為首任支部主任。12月底他作為代表參加了民建寧波市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后被任命為民建組織處副處長。當年還作為浙江省先進民建會員事跡宣講團成員,到全省各地市進行巡回宣講。1985年底他有幸參加了浙江省首期民建骨干會員培訓班,學習了統戰理論,聆聽了省民建老領導湯元炳和省委統戰部領導的教誨,使他對參加民建組織更加堅定。
成一位黨的諍友和社會熱心工作者
1987年6月經組織安排,他調到寧波市工商業聯合會任業務處處長。以后歷任市工商聯常委,副秘書長,副會長,會長。期間曾任市政協委員,副秘書長,市政協農經委副主任,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等。他兩次被組織輸送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進行深造培訓,不斷提高他的統戰理論和參政議政的水平。在工商聯工作期間,他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91年還被評為市級機關干部先進工作者,獎勵晉升工資一級。
1998年4月他被選舉為第十一屆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后連任十二屆副主任),成為一名正廳級國家干部,同時兼任全國工商聯執委,省工商聯副會長。
十多年來,他積極參與人大地方立法工作和執法檢查,進一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他關心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基層搞調查研究,積極參政議政。據不完全統計,共撰寫調研報告20多篇,向市人大、政協遞交意見建議及團體提案近80多件,得到了市有關領導和政府部門的肯定及重視采納。如制訂“寧波市私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條例”、“加快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推進科教興市戰略”、“關于加強對內河的治理”、“關于規范路林水產市場交易問題的建議”、“關于對鼓樓小商品市場的治理整頓”等,特別對發展寧波的民營經濟,加大政策扶助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作提出許多好的建議。
身為市工商聯第十一屆、十二屆會長,他積極配合工商聯黨組,較好履行工商聯職能,努力開拓工商聯工作新局面,并親自下基層努力做好會員的組織發展工作。如組建街道(鄉鎮)商會,異地商會,發展行業商會,同業公會等。同時想方設法積極開展各種活動為會員服務,如融資活動,成立寧波首家“民營企業貸款擔保公司”,成立“寧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積極開展“光彩事業”和引導企業家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評選活動”,積極開拓與海內外商會組織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積極組織開展下崗職工再就業招聘活動和民營企業進校園招聘大學生活動等。同時還積極籌建了“商會大廈”,為樹立工商聯新形象奠定了基礎。
退休后的陳豹年,仍積極熱心參與社會活動。他先后擔任了寧波市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寧波市甬商發展研究會會長、寧波市名牌產品促進會會長。同時受聘于幾家行業協會的高級顧問、名譽會長等。世界中華寧波總商會還聘他為資深顧問。2008年他擔任了寧波甬江財經學校執行校長(任期五年),這五年來,他一心撲在成人教育事業上,以身作則,勤儉辦學,堅持“質量立校、服務社會”的宗旨,把原中專學科的學校辦成與寧波大學合作開辦大專、本科專業學校。最多時在校學生2000多人。財務會計類培訓全市領先,每年培訓超萬人。學校獲得全國成人教育先進單位,市五A級社團組織,寧波大學優秀教育點,寧波市首屆十佳培訓機構等十余項光榮稱號。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把事業比作河流,之所以滾滾向前,川流不息,是因為源頭有蘊育活水的動力,這動力,就叫“敬業奉獻”。
當一名合格的畜牧獸醫工作者
1962年5月,他從金華農業專科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畢業。當時由于國家經濟困難、自然災害以及極“左”路線的影響,他與全國中專畢業生一樣,均回原地自謀職業或回鄉務農。期間,陳豹年面對現實,絕不在家依靠父母吃干飯。他當過代課教師,拉過大板車,并去郭巨海邊征過糧。1963年4月在寧波市農業局畜牧科的推薦下,他到市郊費市公社獸醫站工作,從此開始了長達10年的農村獸醫生涯。
畜牧獸醫是一種又苦、又臟、又累的工作,家畜得病后,農民上門求醫,不論白天黑夜,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隨時要出診。由于當時條件差,沒有自行車,每天要往返步行幾十公里,走的是田埂路。為了給病畜診治,常與豬牛糞便打交道,經常弄臟衣服鞋帽。由于他能吃苦又技術優良,深受方圓十幾里農民的贊揚與認可,農民們親熱地稱他為“阿拉的小陳醫生”。他對貧窮的農民常給以同情之心,經常減免出診費與醫藥費,有時還自掏腰包給予幫助,他在當地公社加入了共青團,并擔任了公社獸醫站站長、街道團支部副書記,雖然出身成份不好,但仍作為公社入黨青年的培養對象。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他經受住了政治考驗,他不參加造反派活動,刻苦鉆研技術。為了解決當時缺醫少藥的狀況,他與當地幾位好友共同辦起“寧波市費市紅衛獸藥廠”,為當地公社安排勞動就業,積累集體資金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在農村期間,他還為各大隊培養了一批“赤腳獸醫”,為做好農村畜牧業防疫工作,幫助農民就近求醫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做一名稱職的企業技術干部
1972年7月,隨著寧波凍鵝、北京鴨、肉用雞等凍禽產品的大量出口創匯,他回到寧波家禽加工廠任獸醫肉檢技術工作,不久調入基地生產科,負責家禽飼養基地的引種、飼養技術、疾病防治等的輔導工作,經單位培養和他自身的努力,在短短的幾年里,他成為家禽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的行家,廠里主要的技術骨干之一,并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或生產積極份子。他有關家禽的疾病防治臨床經驗文章,經常在省內外刊物上發表。
1984年初因工作需要,他從生產基地的副科長調入到分廠任廠長。為了開拓業務,他積極聯系與上海獸藥廠簽訂了在寧波建立特約經銷處的合作協議,從此寧波市第一家專營獸藥商店在鄞奉路開張。當時他堅持門診與咨詢相結合,零售與批發相結合,獸藥與飼料添加劑銷售相結合,分廠營業額逐年上升,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與支持。
1984年11月,他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第二年介紹了廠里幾位中層骨干和技術員陸續加入民建組織。經民建市委會批準,在廠黨支部的大力支持下,該廠成立了第一批民建企業支部,他被大家推選為首任支部主任。12月底他作為代表參加了民建寧波市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后被任命為民建組織處副處長。當年還作為浙江省先進民建會員事跡宣講團成員,到全省各地市進行巡回宣講。1985年底他有幸參加了浙江省首期民建骨干會員培訓班,學習了統戰理論,聆聽了省民建老領導湯元炳和省委統戰部領導的教誨,使他對參加民建組織更加堅定。
成一位黨的諍友和社會熱心工作者
1987年6月經組織安排,他調到寧波市工商業聯合會任業務處處長。以后歷任市工商聯常委,副秘書長,副會長,會長。期間曾任市政協委員,副秘書長,市政協農經委副主任,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市人大常委會委員等。他兩次被組織輸送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進行深造培訓,不斷提高他的統戰理論和參政議政的水平。在工商聯工作期間,他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1991年還被評為市級機關干部先進工作者,獎勵晉升工資一級。
1998年4月他被選舉為第十一屆寧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后連任十二屆副主任),成為一名正廳級國家干部,同時兼任全國工商聯執委,省工商聯副會長。
十多年來,他積極參與人大地方立法工作和執法檢查,進一步推進民主法制建設,他關心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基層搞調查研究,積極參政議政。據不完全統計,共撰寫調研報告20多篇,向市人大、政協遞交意見建議及團體提案近80多件,得到了市有關領導和政府部門的肯定及重視采納。如制訂“寧波市私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條例”、“加快發展民營科技企業,推進科教興市戰略”、“關于加強對內河的治理”、“關于規范路林水產市場交易問題的建議”、“關于對鼓樓小商品市場的治理整頓”等,特別對發展寧波的民營經濟,加大政策扶助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作提出許多好的建議。
身為市工商聯第十一屆、十二屆會長,他積極配合工商聯黨組,較好履行工商聯職能,努力開拓工商聯工作新局面,并親自下基層努力做好會員的組織發展工作。如組建街道(鄉鎮)商會,異地商會,發展行業商會,同業公會等。同時想方設法積極開展各種活動為會員服務,如融資活動,成立寧波首家“民營企業貸款擔保公司”,成立“寧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積極開展“光彩事業”和引導企業家積極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評選活動”,積極開拓與海內外商會組織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積極組織開展下崗職工再就業招聘活動和民營企業進校園招聘大學生活動等。同時還積極籌建了“商會大廈”,為樹立工商聯新形象奠定了基礎。
退休后的陳豹年,仍積極熱心參與社會活動。他先后擔任了寧波市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寧波市甬商發展研究會會長、寧波市名牌產品促進會會長。同時受聘于幾家行業協會的高級顧問、名譽會長等。世界中華寧波總商會還聘他為資深顧問。2008年他擔任了寧波甬江財經學校執行校長(任期五年),這五年來,他一心撲在成人教育事業上,以身作則,勤儉辦學,堅持“質量立校、服務社會”的宗旨,把原中專學科的學校辦成與寧波大學合作開辦大專、本科專業學校。最多時在校學生2000多人。財務會計類培訓全市領先,每年培訓超萬人。學校獲得全國成人教育先進單位,市五A級社團組織,寧波大學優秀教育點,寧波市首屆十佳培訓機構等十余項光榮稱號。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把事業比作河流,之所以滾滾向前,川流不息,是因為源頭有蘊育活水的動力,這動力,就叫“敬業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