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心”
——包達三愛國一生的傳奇故事
發布時間:2014-12-18 10:24:25
|
作者: 程煒
年長的同志一定會記得我省有一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包達三先生,他曾任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民建浙江省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工商聯合會主任委員、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等職。
今年8月,香港包達三基金會和鳳凰衛視攝制組來到我省杭州、寧波等地拍攝一部包達三專題片。省政協副主席、省民建主委陳小平會見了他們,與他們進行了親切交談。專題片攝制完成后,于9月27-28日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我的中國心》欄目播出,各方面反響很好。影片生動地記錄了他的愛國一生事跡。(注:網絡收看可點擊鳳凰衛視中文臺v.ifeng.com搜索《我的中國心:民建先驅包達三》)
包達三(1884-1957)浙江鎮海人,出身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當過學徒。青年時代追求進步,考取公費赴日本留學,日本明治大學商科畢業。在日期間,結識了孫中山、周佛海、蔣介石等人,因不滿清政府統治加入了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前秘密回國,參加“敢死團”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和光復杭州的戰斗。包達三因不滿蔣介石要刺殺光復會領袖陶成章以及以后指使人向包敲詐勒索的事兩人政見分歧而斷交。爾后他棄政從商,走上了“實業救國”道路。他參與創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任常務理事,開辦地產公司,建江灣引翔港跑馬廳、遠東新村住宅,成為上海聞名的房地產商,任上海寧商總商會理事等職。在蘇北從事鹽墾,在河南開封、上海創辦蛋粉廠、黃海漁船公司,后又創辦永達藥廠、雷石化學公司等。他是一個愛國民族工商業家,敵偽漢奸軟硬兼施、威脅利誘拉他做官,被他嚴正拒絕,保持了一個堂堂中國人的民族氣節。抗日戰爭勝利后,加入了民主建國會,和黃炎培、胡厥文、盛丕華等人一起,積極投身反帝愛國民主運動,參加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斗爭。上海各界人士組織“和平請愿團”赴南京向國民黨政府呼吁“停止內戰、要求和平”,他是代表團成員之一。行前接到裝有子彈的恐嚇信,但他意志堅決,堅持參加。當代表團列車抵達南京下關車站時,遭到一批特務包圍毆打,他和馬敘倫、雷潔瓊、閻寶航等人被打成重傷。周恩來、鄧穎超聞訊趕往醫院進行慰問,送去水果點心,周恩來說“你們的血是不會白流的”,并代表中共向國民黨當局提出嚴正抗議。包是“下關慘案”的見證者。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接連遭到失敗,蔣介石一面調兵遣將作垂死掙扎,一面瘋狂鎮壓愛國民主運動,暗殺民主人士。1947年悍然宣布民盟、民建等組織是“非法團體”,下令取締。為保存實力,民建轉入地下斗爭。包達三在上海的“大通別墅”就成了進步人士秘密聯絡點。在這里商討工作,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穩定工商界情緒,做好迎接上海解放的準備。
包達三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節儉,但慷慨解囊,變賣房地產、黃金支持革命事業。資助遭到迫害的進步教授、工人、學生,資助宋慶齡發起的文藝界福利基金會。包達三是中國共產黨的諍友,早年就結識周恩來,當時中共駐上海辦事處地點與包家相近,周恩來化名“伍豪”經常秘密到包家作客,和包達三促膝談心,包對周恩來的遠見卓識、睿智氣度人格魅力留下深刻印象,堅定了他一生要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包達三說,“我之所以贊成社會主義,是自己切身體驗出來的。中國人包括工商業者在內,無論從國家、從個人打算,除了社會主義之外,是沒有光明大道可走的。”
新中國成立時,包達三是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參加新中國開國大典。曾任中央人民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民建第一屆中央委員會常委,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民建浙江省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工商聯主任委員等職。他積極參加新中國建設事業,擁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方針,他把個人企業包括房地產、古董、玉器、字畫全部捐獻給了國家,不愿將財產留給子女。他對子女說給你們讀書求學,就是給你們財產,你們要靠自己努力奮斗,不能做寄生蟲。1957年4月6日因心臟病突發病故,走完了從“實業救國”到“革命救國”的一生,享年74歲。在省人民委員會隆重舉行的公祭儀式上,沙文漢省長在悼詞中充分肯定了包達三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事業的光榮一生,稱他“對工作有很強的責任感,尤其是富有認真學習精神,即使在病中仍關心國家大事和省人民委員會的工作,他的逝世不能不令人痛悼的。”
(作者系省政協原副主委、省委會原主委)
今年8月,香港包達三基金會和鳳凰衛視攝制組來到我省杭州、寧波等地拍攝一部包達三專題片。省政協副主席、省民建主委陳小平會見了他們,與他們進行了親切交談。專題片攝制完成后,于9月27-28日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我的中國心》欄目播出,各方面反響很好。影片生動地記錄了他的愛國一生事跡。(注:網絡收看可點擊鳳凰衛視中文臺v.ifeng.com搜索《我的中國心:民建先驅包達三》)
包達三(1884-1957)浙江鎮海人,出身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當過學徒。青年時代追求進步,考取公費赴日本留學,日本明治大學商科畢業。在日期間,結識了孫中山、周佛海、蔣介石等人,因不滿清政府統治加入了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前秘密回國,參加“敢死團”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和光復杭州的戰斗。包達三因不滿蔣介石要刺殺光復會領袖陶成章以及以后指使人向包敲詐勒索的事兩人政見分歧而斷交。爾后他棄政從商,走上了“實業救國”道路。他參與創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任常務理事,開辦地產公司,建江灣引翔港跑馬廳、遠東新村住宅,成為上海聞名的房地產商,任上海寧商總商會理事等職。在蘇北從事鹽墾,在河南開封、上海創辦蛋粉廠、黃海漁船公司,后又創辦永達藥廠、雷石化學公司等。他是一個愛國民族工商業家,敵偽漢奸軟硬兼施、威脅利誘拉他做官,被他嚴正拒絕,保持了一個堂堂中國人的民族氣節。抗日戰爭勝利后,加入了民主建國會,和黃炎培、胡厥文、盛丕華等人一起,積極投身反帝愛國民主運動,參加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斗爭。上海各界人士組織“和平請愿團”赴南京向國民黨政府呼吁“停止內戰、要求和平”,他是代表團成員之一。行前接到裝有子彈的恐嚇信,但他意志堅決,堅持參加。當代表團列車抵達南京下關車站時,遭到一批特務包圍毆打,他和馬敘倫、雷潔瓊、閻寶航等人被打成重傷。周恩來、鄧穎超聞訊趕往醫院進行慰問,送去水果點心,周恩來說“你們的血是不會白流的”,并代表中共向國民黨當局提出嚴正抗議。包是“下關慘案”的見證者。1946年下半年,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接連遭到失敗,蔣介石一面調兵遣將作垂死掙扎,一面瘋狂鎮壓愛國民主運動,暗殺民主人士。1947年悍然宣布民盟、民建等組織是“非法團體”,下令取締。為保存實力,民建轉入地下斗爭。包達三在上海的“大通別墅”就成了進步人士秘密聯絡點。在這里商討工作,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穩定工商界情緒,做好迎接上海解放的準備。
包達三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節儉,但慷慨解囊,變賣房地產、黃金支持革命事業。資助遭到迫害的進步教授、工人、學生,資助宋慶齡發起的文藝界福利基金會。包達三是中國共產黨的諍友,早年就結識周恩來,當時中共駐上海辦事處地點與包家相近,周恩來化名“伍豪”經常秘密到包家作客,和包達三促膝談心,包對周恩來的遠見卓識、睿智氣度人格魅力留下深刻印象,堅定了他一生要跟共產黨走,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包達三說,“我之所以贊成社會主義,是自己切身體驗出來的。中國人包括工商業者在內,無論從國家、從個人打算,除了社會主義之外,是沒有光明大道可走的。”
新中國成立時,包達三是第一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參加新中國開國大典。曾任中央人民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民建第一屆中央委員會常委,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監察委員,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民建浙江省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省工商聯主任委員等職。他積極參加新中國建設事業,擁護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方針,他把個人企業包括房地產、古董、玉器、字畫全部捐獻給了國家,不愿將財產留給子女。他對子女說給你們讀書求學,就是給你們財產,你們要靠自己努力奮斗,不能做寄生蟲。1957年4月6日因心臟病突發病故,走完了從“實業救國”到“革命救國”的一生,享年74歲。在省人民委員會隆重舉行的公祭儀式上,沙文漢省長在悼詞中充分肯定了包達三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事業的光榮一生,稱他“對工作有很強的責任感,尤其是富有認真學習精神,即使在病中仍關心國家大事和省人民委員會的工作,他的逝世不能不令人痛悼的。”
(作者系省政協原副主委、省委會原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