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書面發言摘錄
發布時間:2015-05-15 10:22:17
|
作者:
關于推進我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發言人】 郭吉豐
【背 景】 我省在發展大數據產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缺乏統籌規劃,二是“信息孤島”現象十分突出,三是信息化應用不平衡,四是與發達省市比差距大。
【建 議】 1、成立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全面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成立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從總體上制定我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統籌協調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2、推動數據開放,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政府應該采取相關措施,掃除數據資源共享的障礙,推動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數據資源流動與共享,同時注重對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保護。3、組建產業聯盟,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聯合發展機制。成立大數據產業聯盟,加速實現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推動企業、高校和研究院所等機構在戰略層面的有效結合。4、出臺專項支持政策,解決產業資本瓶頸。一是加強土地政策支持,二是出臺財政稅收優惠政策,三是在科技創新政策方面,優先支持大數據產業相關企業參與申報863計劃項目、科技支撐項目等國家科技專項,四是通過政策和資金引導,將民間資本更多地引進大數據投資基金。5、積極引進和培養大數據產業專業人才。圍繞大數據產業所需的專業人才,建設大數據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構筑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面向產業的人才培養機制。6、結合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完善各類數據中心。
(課題組組長:張明華,起草人:俞立平、屠光啟等)
關于加快發展我省國際會展業的建議
【發言人】 黃小杭
【背 景】我省是外向型經濟大省,國際會展業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和渠道。目前我省國際會展業呈現可喜發展特點,但如何加強規劃、協調和自律,提高會展質量,仍是亟待研究的問題。
【建 議】 1、高度重視并大力推進出國(境)會展。加強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加快形成統一開放、優勢集聚的“大會展”格局。重點扶持我省在國(境)外的自辦展,支持參加世界一流的、適合浙江產業的專業展。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企業參展的支持力度。2、國家外交重點到哪里,我省對外友好省州開辟到哪里,會展就要辦到哪里。一要為外交、政府服務。隨著國家大力開拓外交外經貿新天地,為會展提供了廣闊舞臺。我省已經與50多個國外的省州建立了友好關系,各市縣對外友城更多,要運用會展平臺,加深聯系。二要促進經貿和企業發展。從傳統的展館產品交易,擴展到與經貿洽談會、合作交流會的結合,與我省所需的原材料、產品等的進口同步,外貿、外資、外經、外包的“四外”并舉,資金、技術、人才、品牌、銷售網絡、產業園區等要素合力,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信息、環保領域等進軍,實現線下看貨與線上交易的融合,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3、大力運用國際會展的區域、專業和品牌優勢。要適應全球會展業向新興市場轉移的趨勢,努力鞏固歐美等傳統市場,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更多體現我省企業和產品的優勢。近年來成為主流的專業展,特別適合我省塊狀經濟和現代產業集群,我省出展重點要放在各種專業展上,一是大力扶持浙江自辦展品牌,二是出國(境)展要與國內展互相促進,三是加強與各界的合作交流。
(起草人:黃小杭)
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大力提升我省對外開放水平的建議
【發言人】 徐育斐
【背 景】 “一帶一路”戰略對我省的重要意義,一是加快建設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的需要,二是加快開創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需要,三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
【建 議】 1、加快推進國際港口聯盟建設。一是積極發揮寧波作為APEC港口服務網絡秘書處成員單位的作用,二是建立互聯互通的海上通道,三是完善各類口岸信息系統,四是爭取將聯盟秘書處設在浙江。2、加快推進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建設。一是積極申報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二是大力拓展對外通道建設,三是推進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四是面向美國、歐盟等地區,開辟國際客貨運航線。3、加快推進多邊經貿合作。一是積極打造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二是利用相關國家勞動力、資源、市場等方面優勢,支持有實力企業參與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爭取在境外設立浙江工業園和生產制造基地。三是鼓勵資本、技術“引進來”,全面推進浙江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平臺建設,4、加快推進人文交流合作。一是加強友城結對。二是加強人文交流。三是搭建平臺載體。5、加快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一是建立日用消費品、大宗商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和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二是準確選擇一批特定市場和特定產品,打造國家級的貿易平臺。三是建立統一高效的口岸通關環境。
(起草人:張雨)
關于科學推進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建議
【發言人】 方新旗
【背 景】 目前我省城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處理方式還是焚燒和衛生填埋,許多城市和地區還沒有實行垃圾分類處理。我省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分類不科學,二是系統不完備,三是推廣不同步,四是推進難度較大,五是居民素質有待提高。
【建 議】 1、科學確立垃圾分類終極目標。建議將國外奧地利做法作為我省城市垃圾分類處理的經驗樣本,將資源化利用為導向的深度分類方法作為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利用的頂層設計目標。2、研究探索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實施路徑。根據我省目前的城市垃圾處理體系的現實條件,按照頂層設計的垃圾分類方法,不一定能一步到位,可以考慮分兩步實施。3、出臺鼓勵民間企業參與城市垃圾處理產業的具體政策。根據國際經驗,城市垃圾處理要靠民間企業的高度參與,建立起“政府監管—企業主導—社區輔助—居民負責”相結合的責任體系。4、加大省級層面對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推進力度。將城市垃圾處理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力爭建立起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利用體系5、創造公眾輿論宣傳監督氛圍。發動社區和執法部門的作用,加強不定期抽查監控,對垃圾未進行分類的居民進行監督教育和懲罰,對認真分類的居民進行獎勵。6、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的教育與宣傳。
(課題組組長:方新旗,起草人:陳桂秋)
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助推我省法治政府建設
【發言人】 金克明
【背 景】 目前我國政府法律顧問主要存在問題有:制度缺失,導致政府法律顧問的職能定位不明確;程序缺乏,法律顧問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不健全;認識偏差,導致法律顧問制度作用發揮不充分;法律顧問水平良莠不齊,整體素質有待加強;法律顧問報酬支付標準不一,支付名目不規范。
【建 議】 1、明確政府法律顧問的職責定位。通過法定形式將法律顧問的職責予以明確,充分發揮其職能。2、完善法律顧問工作機制,強化法律顧問全過程參與決策、行政過程的作用。要完善法律顧問工作機制,保障法律顧問職能落實,創造條件讓法律介入到政府權力運行之中。3、嚴格資質,規范管理,構建法律顧問專業體系。從政府工作實際和轉變政府職能出發,結合政府工作領域和法律專業構成,構建科學完備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專業體系,實現專業崗位化、崗位固定化。4、建立公開透明的選聘機制,健全評價考核體系。政府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單位實際情況,選聘專長與本單位工作內容相一致的專業法律人員。遵守公平公開原則,采取公開選聘方式。建立工作評估機制和激勵考核機制,對參與法律顧問工作情況作出綜合評價,獎優汰劣。5、設立法律顧問專項經費,加強經費保障。
(起草人:金克明)
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省健康服務業
【發言人】 馬梅芝
【背 景】 當前經濟轉型出現了兩大變化:一是投資、出口、消費結構更為合理;二是經濟增速在放緩,就業在上升。這表明服務業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來源,其中健康服務業最被看好,有著強大的未來需求支撐。健康服務業是“財富第五波”,已得到全球認可,而且國家大力鼓勵健康服務業發展,發展健康服務業是順應消費稅改革取向的需要。
【建 議】 1、要制定專項規劃,做到規劃引領下的有序競爭,進一步明確全區域內各地發展分工。2、要盡快摸清家底,搭好產業骨架。省統計局等相關部門要抓緊建立健康服務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盡快摸清全省健康服務業家底。發展中發揮長處,補齊短板,盡快搭起健康服務產業框架。3、要出臺實施細則,確保可操作。省政府要盡快出臺實施細則,將政策層面落實到執行層面,將營利性的醫療服務真正交由社會資本,依據市場配置資源,進一步創新商業模式。4、要理順管理機制,推進整合融合式發展。全省上下要統一認識,凝聚共識,切實提高對發展健康服務業重要性的認識,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要理順管理體制機制,統籌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形成整合融合發展的格局。5、要走錯位發展、特色競爭之路。要圍繞健康服務業產業鏈,建立健全多層次、多元化、國際化的健康服務業產業體系,打造多種所有制并存、大中小企業共存、高中低產業層次兼顧與共生的健康服務產業生態。6、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7、營造發展健康服務業的良好氛圍。利用廣播電視、平面媒體及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深入宣傳健康知識,形成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市場高地。
(課題組組長:馬梅芝,起草人:周曉燕)
關于發展壯大我省山區生態經濟的建議
【發言人】 張 英
【背 景】 我省生態經濟的主戰場在山區,已經得到了顯著發展,但也累積了一系列問題。必須緊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旨,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從創新理念、創造制度政策和促進六大平臺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推進我省山區生態經濟的發展壯大。
【建 議】 1、創新生態經濟發展壯大的價值理念。一是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二是突出集聚發展的理念。一方面,要加快城鎮化建設,促進人口下山入城、異地轉移和勞動力轉移,推進人口集聚。另一方面,要以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為指導,構建好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基本框架。三是重新認識現有的財富結構。2、完善生態經濟發展壯大的制度環境。一是完善區域生態環境法規體系。二是尋求更加合理的產業發展政策。3、探索助推生態經濟發展壯大的平臺與機制。一是加強財政轉移支付平臺建設。二是探索建設生態交易市場平臺。三是構筑生態信息技術支撐平臺。四是試行更加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五是形成社會資本進入生態市場的暢通機制。六是加快探索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
(起草人:鐘其)
關于建立“五水共治”長效機制的建議
【發言人】 陳智敏
【背 景】 我省開展“五水共治”工作,為民辦實事,大得人心。但在抓“五水共治”的同時,要注意經濟建設、長效治理、優化環境、文化保護、城市建筑、全民健身等六個方面相結合,才能真正體現出“五水共治”造福為民的執政宗旨。
【建 議】 1、要進行地方立法或出臺地方政府管理條例,鞏固“五水共治”成果。不斷增強城鄉居民相關的法治意識,對污染水域環境和破壞防洪排澇防污設施的行為要嚴格追究法律責任。2、要建立“五水共治”的轄區政府首長負責制。在“五水共治”取得成效的基礎上,要一級管一級。出現管理不嚴導致的轄區居民住宅遭水淹或洪澇致使道路癱瘓、交通中斷等問題,要追究轄區政府領導責任。3、要對城鄉重要河道建立“河長”責任制。對治理好的河流要進一步加強監督保護和管理,確保河道暢通、河水清潔。既要確定專人擔任“河長”,給予一定的管轄權限,又要有相關部門對其進行經常的檢查監督。4、要廣泛開展宣傳。在全省形成“五水共治”的濃厚氛圍,使城鄉居民深刻認識鞏固“五水共治”成果的艱巨性、復雜性、必要性,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通過宣傳教育使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不能躺在垃圾堆上數錢、在醫院花錢的道理,從而進一步增強開展“五水共治”和保護鞏固治理成果的自覺性。
(起草人:陳智敏)
進一步引導民間資本參與“五水共治”的建議
【發言人】 戴銘
【背 景】 目前各地吸引民間資本參與“五水共治”的政策在不斷完善,但是其投資現狀、規模與政府的預期、“五水共治”領域資金需求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民間資本投資“五水共治”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一是行政體制障礙。二是市場制度缺失。三是民間資本投資動力不足。
【建 議】 1、實行統一市場準入,創造平等投資機會。營造公平市場環境,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實行統一市場準入。實行項目分類管理。2、完善政策引導,有效拓寬融資渠道。首先是研究制定政府采購負面清單制度。其次是優化行政審批。正確引導投資方向。3、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價格杠桿作用。設定合理回報機制,回報率可設置為高于銀行存款利率而低于銀行貸款利率的合理區間。4、建立科學監管機制。一要明確政府的監管職能。二要構建有效的互動機制。5、公開信息發布,構建更多信息渠道。利用政府信息網絡,定期向社會發布政策信息、投資信息、市場供求狀況信息等,大力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到“五水共治”領域。建立完善的、社會化的信息服務體系,鼓勵信息中介服務企業的發展,為民間資本提供有效的投資信息。加強服務對接,建立民營企業家的聯誼交流平臺,使投資意愿強烈的民營企業更好地共享投資信息。
(課題組組長:戴銘,起草人:章純)
關于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建議
【發言人】 隗斌賢
【背 景】 新一輪產業與技術革命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的協同創新。利用商業模式創新來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已成為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重要舉措。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貫穿于企業資源開發、研發模式、制造方式、營銷體系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的創新都可能塑造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
【建 議】 要使這些模式創新在科技成果產業化中起到推動作用,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1、健全工作機制,專門出臺鼓勵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政策體系。一要在科技項目立項領域中扶持商業模式創新項目,二要在科技成果獎勵領域中扶持商業模式創新成果。2、實行典型引導,科技和商務部門要著力培育示范企業。省、市兩級政府應啟動商業模式創新典型評選。3、加強中介服務,充分發揮咨詢機構和專業人才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科技中介等平臺作用,注意引進行業知名專家。要在全國范圍內引進商業模式創新領域優質中介機構在我省創辦分支機構,及時了解前沿動態。與長三角地區的高校合作,為經濟管理部門和骨干企業培養專業人才。4、關注最新動向,把握商業模式創新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的主動權。針對商業模式創新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出現諸如仿冒侵權等一些新動向,企業在從事外貿和境外投資活動中應關注其商業模式創新的專利保護。要強化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
(起草人:隗斌賢)
【發言人】 郭吉豐
【背 景】 我省在發展大數據產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缺乏統籌規劃,二是“信息孤島”現象十分突出,三是信息化應用不平衡,四是與發達省市比差距大。
【建 議】 1、成立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全面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成立大數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從總體上制定我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統籌協調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2、推動數據開放,實現數據資源共享。政府應該采取相關措施,掃除數據資源共享的障礙,推動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數據資源流動與共享,同時注重對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保護。3、組建產業聯盟,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聯合發展機制。成立大數據產業聯盟,加速實現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推動企業、高校和研究院所等機構在戰略層面的有效結合。4、出臺專項支持政策,解決產業資本瓶頸。一是加強土地政策支持,二是出臺財政稅收優惠政策,三是在科技創新政策方面,優先支持大數據產業相關企業參與申報863計劃項目、科技支撐項目等國家科技專項,四是通過政策和資金引導,將民間資本更多地引進大數據投資基金。5、積極引進和培養大數據產業專業人才。圍繞大數據產業所需的專業人才,建設大數據專業人才培養基地,構筑合理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面向產業的人才培養機制。6、結合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完善各類數據中心。
(課題組組長:張明華,起草人:俞立平、屠光啟等)
關于加快發展我省國際會展業的建議
【發言人】 黃小杭
【背 景】我省是外向型經濟大省,國際會展業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和渠道。目前我省國際會展業呈現可喜發展特點,但如何加強規劃、協調和自律,提高會展質量,仍是亟待研究的問題。
【建 議】 1、高度重視并大力推進出國(境)會展。加強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加快形成統一開放、優勢集聚的“大會展”格局。重點扶持我省在國(境)外的自辦展,支持參加世界一流的、適合浙江產業的專業展。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企業參展的支持力度。2、國家外交重點到哪里,我省對外友好省州開辟到哪里,會展就要辦到哪里。一要為外交、政府服務。隨著國家大力開拓外交外經貿新天地,為會展提供了廣闊舞臺。我省已經與50多個國外的省州建立了友好關系,各市縣對外友城更多,要運用會展平臺,加深聯系。二要促進經貿和企業發展。從傳統的展館產品交易,擴展到與經貿洽談會、合作交流會的結合,與我省所需的原材料、產品等的進口同步,外貿、外資、外經、外包的“四外”并舉,資金、技術、人才、品牌、銷售網絡、產業園區等要素合力,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信息、環保領域等進軍,實現線下看貨與線上交易的融合,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3、大力運用國際會展的區域、專業和品牌優勢。要適應全球會展業向新興市場轉移的趨勢,努力鞏固歐美等傳統市場,大力開拓新興市場,更多體現我省企業和產品的優勢。近年來成為主流的專業展,特別適合我省塊狀經濟和現代產業集群,我省出展重點要放在各種專業展上,一是大力扶持浙江自辦展品牌,二是出國(境)展要與國內展互相促進,三是加強與各界的合作交流。
(起草人:黃小杭)
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大力提升我省對外開放水平的建議
【發言人】 徐育斐
【背 景】 “一帶一路”戰略對我省的重要意義,一是加快建設浙江海洋經濟示范區的需要,二是加快開創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需要,三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
【建 議】 1、加快推進國際港口聯盟建設。一是積極發揮寧波作為APEC港口服務網絡秘書處成員單位的作用,二是建立互聯互通的海上通道,三是完善各類口岸信息系統,四是爭取將聯盟秘書處設在浙江。2、加快推進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建設。一是積極申報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二是大力拓展對外通道建設,三是推進集裝箱海鐵聯運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四是面向美國、歐盟等地區,開辟國際客貨運航線。3、加快推進多邊經貿合作。一是積極打造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二是利用相關國家勞動力、資源、市場等方面優勢,支持有實力企業參與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爭取在境外設立浙江工業園和生產制造基地。三是鼓勵資本、技術“引進來”,全面推進浙江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平臺建設,4、加快推進人文交流合作。一是加強友城結對。二是加強人文交流。三是搭建平臺載體。5、加快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一是建立日用消費品、大宗商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平臺和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二是準確選擇一批特定市場和特定產品,打造國家級的貿易平臺。三是建立統一高效的口岸通關環境。
(起草人:張雨)
關于科學推進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建議
【發言人】 方新旗
【背 景】 目前我省城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處理方式還是焚燒和衛生填埋,許多城市和地區還沒有實行垃圾分類處理。我省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分類不科學,二是系統不完備,三是推廣不同步,四是推進難度較大,五是居民素質有待提高。
【建 議】 1、科學確立垃圾分類終極目標。建議將國外奧地利做法作為我省城市垃圾分類處理的經驗樣本,將資源化利用為導向的深度分類方法作為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利用的頂層設計目標。2、研究探索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實施路徑。根據我省目前的城市垃圾處理體系的現實條件,按照頂層設計的垃圾分類方法,不一定能一步到位,可以考慮分兩步實施。3、出臺鼓勵民間企業參與城市垃圾處理產業的具體政策。根據國際經驗,城市垃圾處理要靠民間企業的高度參與,建立起“政府監管—企業主導—社區輔助—居民負責”相結合的責任體系。4、加大省級層面對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推進力度。將城市垃圾處理工作納入為民辦實事工程,力爭建立起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利用體系5、創造公眾輿論宣傳監督氛圍。發動社區和執法部門的作用,加強不定期抽查監控,對垃圾未進行分類的居民進行監督教育和懲罰,對認真分類的居民進行獎勵。6、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的教育與宣傳。
(課題組組長:方新旗,起草人:陳桂秋)
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 助推我省法治政府建設
【發言人】 金克明
【背 景】 目前我國政府法律顧問主要存在問題有:制度缺失,導致政府法律顧問的職能定位不明確;程序缺乏,法律顧問發揮作用的工作機制不健全;認識偏差,導致法律顧問制度作用發揮不充分;法律顧問水平良莠不齊,整體素質有待加強;法律顧問報酬支付標準不一,支付名目不規范。
【建 議】 1、明確政府法律顧問的職責定位。通過法定形式將法律顧問的職責予以明確,充分發揮其職能。2、完善法律顧問工作機制,強化法律顧問全過程參與決策、行政過程的作用。要完善法律顧問工作機制,保障法律顧問職能落實,創造條件讓法律介入到政府權力運行之中。3、嚴格資質,規范管理,構建法律顧問專業體系。從政府工作實際和轉變政府職能出發,結合政府工作領域和法律專業構成,構建科學完備的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專業體系,實現專業崗位化、崗位固定化。4、建立公開透明的選聘機制,健全評價考核體系。政府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單位實際情況,選聘專長與本單位工作內容相一致的專業法律人員。遵守公平公開原則,采取公開選聘方式。建立工作評估機制和激勵考核機制,對參與法律顧問工作情況作出綜合評價,獎優汰劣。5、設立法律顧問專項經費,加強經費保障。
(起草人:金克明)
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我省健康服務業
【發言人】 馬梅芝
【背 景】 當前經濟轉型出現了兩大變化:一是投資、出口、消費結構更為合理;二是經濟增速在放緩,就業在上升。這表明服務業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來源,其中健康服務業最被看好,有著強大的未來需求支撐。健康服務業是“財富第五波”,已得到全球認可,而且國家大力鼓勵健康服務業發展,發展健康服務業是順應消費稅改革取向的需要。
【建 議】 1、要制定專項規劃,做到規劃引領下的有序競爭,進一步明確全區域內各地發展分工。2、要盡快摸清家底,搭好產業骨架。省統計局等相關部門要抓緊建立健康服務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盡快摸清全省健康服務業家底。發展中發揮長處,補齊短板,盡快搭起健康服務產業框架。3、要出臺實施細則,確保可操作。省政府要盡快出臺實施細則,將政策層面落實到執行層面,將營利性的醫療服務真正交由社會資本,依據市場配置資源,進一步創新商業模式。4、要理順管理機制,推進整合融合式發展。全省上下要統一認識,凝聚共識,切實提高對發展健康服務業重要性的認識,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要理順管理體制機制,統籌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形成整合融合發展的格局。5、要走錯位發展、特色競爭之路。要圍繞健康服務業產業鏈,建立健全多層次、多元化、國際化的健康服務業產業體系,打造多種所有制并存、大中小企業共存、高中低產業層次兼顧與共生的健康服務產業生態。6、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7、營造發展健康服務業的良好氛圍。利用廣播電視、平面媒體及互聯網等新興媒體深入宣傳健康知識,形成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市場高地。
(課題組組長:馬梅芝,起草人:周曉燕)
關于發展壯大我省山區生態經濟的建議
【發言人】 張 英
【背 景】 我省生態經濟的主戰場在山區,已經得到了顯著發展,但也累積了一系列問題。必須緊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旨,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從創新理念、創造制度政策和促進六大平臺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推進我省山區生態經濟的發展壯大。
【建 議】 1、創新生態經濟發展壯大的價值理念。一是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二是突出集聚發展的理念。一方面,要加快城鎮化建設,促進人口下山入城、異地轉移和勞動力轉移,推進人口集聚。另一方面,要以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為指導,構建好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基本框架。三是重新認識現有的財富結構。2、完善生態經濟發展壯大的制度環境。一是完善區域生態環境法規體系。二是尋求更加合理的產業發展政策。3、探索助推生態經濟發展壯大的平臺與機制。一是加強財政轉移支付平臺建設。二是探索建設生態交易市場平臺。三是構筑生態信息技術支撐平臺。四是試行更加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五是形成社會資本進入生態市場的暢通機制。六是加快探索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
(起草人:鐘其)
關于建立“五水共治”長效機制的建議
【發言人】 陳智敏
【背 景】 我省開展“五水共治”工作,為民辦實事,大得人心。但在抓“五水共治”的同時,要注意經濟建設、長效治理、優化環境、文化保護、城市建筑、全民健身等六個方面相結合,才能真正體現出“五水共治”造福為民的執政宗旨。
【建 議】 1、要進行地方立法或出臺地方政府管理條例,鞏固“五水共治”成果。不斷增強城鄉居民相關的法治意識,對污染水域環境和破壞防洪排澇防污設施的行為要嚴格追究法律責任。2、要建立“五水共治”的轄區政府首長負責制。在“五水共治”取得成效的基礎上,要一級管一級。出現管理不嚴導致的轄區居民住宅遭水淹或洪澇致使道路癱瘓、交通中斷等問題,要追究轄區政府領導責任。3、要對城鄉重要河道建立“河長”責任制。對治理好的河流要進一步加強監督保護和管理,確保河道暢通、河水清潔。既要確定專人擔任“河長”,給予一定的管轄權限,又要有相關部門對其進行經常的檢查監督。4、要廣泛開展宣傳。在全省形成“五水共治”的濃厚氛圍,使城鄉居民深刻認識鞏固“五水共治”成果的艱巨性、復雜性、必要性,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通過宣傳教育使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不能躺在垃圾堆上數錢、在醫院花錢的道理,從而進一步增強開展“五水共治”和保護鞏固治理成果的自覺性。
(起草人:陳智敏)
進一步引導民間資本參與“五水共治”的建議
【發言人】 戴銘
【背 景】 目前各地吸引民間資本參與“五水共治”的政策在不斷完善,但是其投資現狀、規模與政府的預期、“五水共治”領域資金需求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民間資本投資“五水共治”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一是行政體制障礙。二是市場制度缺失。三是民間資本投資動力不足。
【建 議】 1、實行統一市場準入,創造平等投資機會。營造公平市場環境,打破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實行統一市場準入。實行項目分類管理。2、完善政策引導,有效拓寬融資渠道。首先是研究制定政府采購負面清單制度。其次是優化行政審批。正確引導投資方向。3、完善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價格杠桿作用。設定合理回報機制,回報率可設置為高于銀行存款利率而低于銀行貸款利率的合理區間。4、建立科學監管機制。一要明確政府的監管職能。二要構建有效的互動機制。5、公開信息發布,構建更多信息渠道。利用政府信息網絡,定期向社會發布政策信息、投資信息、市場供求狀況信息等,大力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到“五水共治”領域。建立完善的、社會化的信息服務體系,鼓勵信息中介服務企業的發展,為民間資本提供有效的投資信息。加強服務對接,建立民營企業家的聯誼交流平臺,使投資意愿強烈的民營企業更好地共享投資信息。
(課題組組長:戴銘,起草人:章純)
關于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建議
【發言人】 隗斌賢
【背 景】 新一輪產業與技術革命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的協同創新。利用商業模式創新來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已成為科技與經濟結合的重要舉措。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貫穿于企業資源開發、研發模式、制造方式、營銷體系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的創新都可能塑造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
【建 議】 要使這些模式創新在科技成果產業化中起到推動作用,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1、健全工作機制,專門出臺鼓勵商業模式創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政策體系。一要在科技項目立項領域中扶持商業模式創新項目,二要在科技成果獎勵領域中扶持商業模式創新成果。2、實行典型引導,科技和商務部門要著力培育示范企業。省、市兩級政府應啟動商業模式創新典型評選。3、加強中介服務,充分發揮咨詢機構和專業人才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科技中介等平臺作用,注意引進行業知名專家。要在全國范圍內引進商業模式創新領域優質中介機構在我省創辦分支機構,及時了解前沿動態。與長三角地區的高校合作,為經濟管理部門和骨干企業培養專業人才。4、關注最新動向,把握商業模式創新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的主動權。針對商業模式創新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出現諸如仿冒侵權等一些新動向,企業在從事外貿和境外投資活動中應關注其商業模式創新的專利保護。要強化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保護。
(起草人:隗斌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