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愛心匯聚力量
杭州市委會支援抗震救災紀實
發布時間:2009-12-07 12:19:03
|
作者: 杭宣、建德市委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杭州市委會在民建中央、省委會和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緊急動員全體會員投入支援抗震救災工作。據不完全統計,截止6月4日,廣大會員和會員企業累計捐款捐物價值2790.5482萬元(含各類物資價值179.4萬元),涌現出許多感人事跡。
響應倡議 情系災區
5月14日,市委會發出“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援助地震災區”倡議書,得到了基層組織和廣大會員的積極響應。
在基層組織中,醫藥支部第一個開展抗震救災捐款活動。5月19日上午,蕭山區總支在區文化中心舉行賑災捐款儀式,總支主任趙忠炎帶領全體會員為災區人民捐款共計120萬元,此次活動募集的所有善款將用于幫助災區建設希望小學。余杭區支部主任何可成得知災情后,立即通過電話呼吁支部所有會員,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顆愛心,支部會員共計捐款約150萬元。
會員陳滿銀送來第一筆捐款5000元現金,委托市委會捐往災區;在會員企業中,會員沈肅麗的企業杭州鑫晨服飾有限公司第一個通過市委會向紅十字會捐款15萬元;在會員企業家中,朱奕文第一個將3萬元捐贈款匯到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
慷慨解囊 情暖災區
浙江顧家工藝沙發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江生借公司運營中心辦公大樓啟用之機,帶領員工為四川災區捐款獻愛心,共捐善款70.85萬元;嚴州府董事長王擁軍將原計劃用于店慶十周年活動的10萬余元全部作為“四川地震孤兒成長助力金”捐獻給災區,并組織不同形式的捐款活動,共籌得救災款130余萬元;會員企業家王發明緊急采購價值80余萬元的2400多臺收音機,第一時間捐往災區;浙江世紀康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新軍向災區捐款捐物70萬元,包括災區急需的價值50萬元的醫療器械;建德市夢蝶家紡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毅得知災區連日大雨給群眾生活帶來了很大困難,親自帶領公司員工,連夜趕制2萬條毛毯送往災區。杭州誠信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優兒組織公司17名員工赴武林廣場獻血,用自己的鮮血為救災出一份力。浙江紅樓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寶良計劃投資500萬元為甘肅省援建一所能抗八級地震的希望學校。會員企業家王忠向災區群眾捐款14萬元,并捐贈了價值20萬元實物。會員企業家何友富向災區捐贈價值25.8萬元的澳毛毛衣,并積極參與災民安置工作,為四川綿陽的18位受災群眾免費提供食宿。會員朱新風給市委會送來5萬元現金,并要求以民建會員的名義捐給災區。郭建一、潘羅佳、沈英英等會員紛紛聯系市委會,希望認養災區孤兒。
義賣賑災 情寄丹青
上城二支部與杭州錢塘書畫研究社共同舉辦了賑災書畫義賣活動,組織藝術家們用藝術向災區人民奉獻愛心,此次義賣活動共募集善款10070元,上城二支部會員盧若蓉和李建德當場購買了書畫作品。會員段蓓華和吳云向多個賑災義賣活動捐贈了4幅畫作,共價值62800元,其中一副九寨溝水粉畫是段蓓華已珍藏20余年的心血之作。
會員企業家管建平與浙江電視臺經視頻道聯合承辦了全省著名書畫家抗震救災義賣活動,現場募集善款2100萬元,本人現場捐贈30萬元購買書畫作品。
趕赴災區一線搶險救災
地震發生后,浙江省公路局組織了一支由32人組成的浙江交通架橋突擊隊,趕赴四川地震災區搶險救災,承擔架設橋梁、恢復交通的重任。會員桑雨克服困難,積極報名參加了突擊隊,赴地震災區搶險。在地震災區的9天時間里,這支交通架橋突擊隊風餐露宿,幕天席地,輾轉1000多公里,頂著不下20次余震,在青川和什邡兩個重災區架起了沙洲橋、觀通橋等3座戰備鋼橋,以“浙江速度”打通生命線,向上級部門和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情系災區 關愛學子
6月12日,杭州市委會機關將代表全體機關干部愛心的價值3500元的100個書包送到了杭州市慈善總會,捐給四川地震災區的學生。這100個書包是市委會機關在得知地震災區當前急需教學設施和文具之后,當即組織人員購置的。
在浙江電視臺“1818黃金眼”欄目開展的為災區學生募捐教學設備的活動中,浙江海內外商務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政奇捐助了100套課桌椅,為災區學生早日復課獻上一份愛心。
杭州天長小學教師周紅積極組織學生為災區兒童獻愛心,在“六一”兒童節前舉行了一場義賣活動,用籌得的善款購置收音機、玩具、書籍等,為災區學生送上兒童節禮物。
綿薄之力 情深意厚
老會員馮大森患癌癥,且老伴重病在身,需要接受血透治療,經濟拮據,生活艱苦,但他執意通過支部向慈善總會捐款100元。
老會員方學良已87歲高齡,無任何收入,當他得知災情后,第一時間直接向四川慈善總會捐款5000元。
諸葛槐會員把準備用于治療耳疾的1000元也捐給了災區人民,他說:“我的一只耳朵聽不太清楚了,醫生讓我住院治療,我不愿意。和災區人民相比,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要把這些錢捐給災區人民。”
棉紡支部的沈寶源、張維耕、吳承基等老會員,都已過耄耋之年,有的還身體多病,但仍堅持從微薄的積蓄中捐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有的甚至已捐款多次。
響應倡議 情系災區
5月14日,市委會發出“眾志成城,抗震救災,援助地震災區”倡議書,得到了基層組織和廣大會員的積極響應。
在基層組織中,醫藥支部第一個開展抗震救災捐款活動。5月19日上午,蕭山區總支在區文化中心舉行賑災捐款儀式,總支主任趙忠炎帶領全體會員為災區人民捐款共計120萬元,此次活動募集的所有善款將用于幫助災區建設希望小學。余杭區支部主任何可成得知災情后,立即通過電話呼吁支部所有會員,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伸出援助之手,奉獻一顆愛心,支部會員共計捐款約150萬元。
會員陳滿銀送來第一筆捐款5000元現金,委托市委會捐往災區;在會員企業中,會員沈肅麗的企業杭州鑫晨服飾有限公司第一個通過市委會向紅十字會捐款15萬元;在會員企業家中,朱奕文第一個將3萬元捐贈款匯到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
慷慨解囊 情暖災區
浙江顧家工藝沙發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江生借公司運營中心辦公大樓啟用之機,帶領員工為四川災區捐款獻愛心,共捐善款70.85萬元;嚴州府董事長王擁軍將原計劃用于店慶十周年活動的10萬余元全部作為“四川地震孤兒成長助力金”捐獻給災區,并組織不同形式的捐款活動,共籌得救災款130余萬元;會員企業家王發明緊急采購價值80余萬元的2400多臺收音機,第一時間捐往災區;浙江世紀康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新軍向災區捐款捐物70萬元,包括災區急需的價值50萬元的醫療器械;建德市夢蝶家紡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毅得知災區連日大雨給群眾生活帶來了很大困難,親自帶領公司員工,連夜趕制2萬條毛毯送往災區。杭州誠信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優兒組織公司17名員工赴武林廣場獻血,用自己的鮮血為救災出一份力。浙江紅樓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寶良計劃投資500萬元為甘肅省援建一所能抗八級地震的希望學校。會員企業家王忠向災區群眾捐款14萬元,并捐贈了價值20萬元實物。會員企業家何友富向災區捐贈價值25.8萬元的澳毛毛衣,并積極參與災民安置工作,為四川綿陽的18位受災群眾免費提供食宿。會員朱新風給市委會送來5萬元現金,并要求以民建會員的名義捐給災區。郭建一、潘羅佳、沈英英等會員紛紛聯系市委會,希望認養災區孤兒。
義賣賑災 情寄丹青
上城二支部與杭州錢塘書畫研究社共同舉辦了賑災書畫義賣活動,組織藝術家們用藝術向災區人民奉獻愛心,此次義賣活動共募集善款10070元,上城二支部會員盧若蓉和李建德當場購買了書畫作品。會員段蓓華和吳云向多個賑災義賣活動捐贈了4幅畫作,共價值62800元,其中一副九寨溝水粉畫是段蓓華已珍藏20余年的心血之作。
會員企業家管建平與浙江電視臺經視頻道聯合承辦了全省著名書畫家抗震救災義賣活動,現場募集善款2100萬元,本人現場捐贈30萬元購買書畫作品。
趕赴災區一線搶險救災
地震發生后,浙江省公路局組織了一支由32人組成的浙江交通架橋突擊隊,趕赴四川地震災區搶險救災,承擔架設橋梁、恢復交通的重任。會員桑雨克服困難,積極報名參加了突擊隊,赴地震災區搶險。在地震災區的9天時間里,這支交通架橋突擊隊風餐露宿,幕天席地,輾轉1000多公里,頂著不下20次余震,在青川和什邡兩個重災區架起了沙洲橋、觀通橋等3座戰備鋼橋,以“浙江速度”打通生命線,向上級部門和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情系災區 關愛學子
6月12日,杭州市委會機關將代表全體機關干部愛心的價值3500元的100個書包送到了杭州市慈善總會,捐給四川地震災區的學生。這100個書包是市委會機關在得知地震災區當前急需教學設施和文具之后,當即組織人員購置的。
在浙江電視臺“1818黃金眼”欄目開展的為災區學生募捐教學設備的活動中,浙江海內外商務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政奇捐助了100套課桌椅,為災區學生早日復課獻上一份愛心。
杭州天長小學教師周紅積極組織學生為災區兒童獻愛心,在“六一”兒童節前舉行了一場義賣活動,用籌得的善款購置收音機、玩具、書籍等,為災區學生送上兒童節禮物。
綿薄之力 情深意厚
老會員馮大森患癌癥,且老伴重病在身,需要接受血透治療,經濟拮據,生活艱苦,但他執意通過支部向慈善總會捐款100元。
老會員方學良已87歲高齡,無任何收入,當他得知災情后,第一時間直接向四川慈善總會捐款5000元。
諸葛槐會員把準備用于治療耳疾的1000元也捐給了災區人民,他說:“我的一只耳朵聽不太清楚了,醫生讓我住院治療,我不愿意。和災區人民相比,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要把這些錢捐給災區人民。”
棉紡支部的沈寶源、張維耕、吳承基等老會員,都已過耄耋之年,有的還身體多病,但仍堅持從微薄的積蓄中捐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有的甚至已捐款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