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轉型升級主題 做好參政履職主業
——寧波市委會創建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綜述
發布時間:2015-12-10 15:05:46
|
作者: 龍筱勤
圍繞轉型升級主題,做好參政履職主業,近年來寧波市委會高度重視參政議政能力建設,對原參政議政專委會進行改組擴容,與寧波大學合作建立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著力打造研究型與實務型互補的參政人才高地,著力構建規范化與專業化并重的參政工作平臺,著力形成前瞻性與操作性兼顧的建言獻策成果,使一大批對策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重視,轉化為促發展、惠民生、保穩定的政策舉措。
打造人才高地
參政議政要見真功,人才是關鍵。
如何從分散在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眾多成員中遴選鍛造一支熱心、能力強的參政議政骨干隊伍,成立參政議政專委會是一種通行的做法。2011年9月,剛剛換屆不久的寧波市委會首先調整了新一屆專門委員會。然而,隨著多黨合作日益受到黨政領導重視和社會各界關注,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更高要求,在“兩會”、民主協商會等參政履職平臺上,如何拿出真正有價值夠分量的對策建議,僅靠黨派內部力量確實已顯得不夠“給力”。為此,寧波市委會積極探尋強化人才智力支撐的外部途徑。
此前,市委會曾經嘗試從黨政重要職能部門或“智庫”部門聘請參政議政顧問來提升參政履職工作能級,三位受聘專家分別來自市發改委、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市委黨史研究室,多次在重要選題和調研報告成文方面給予指導,起到了畫龍點睛式的作用。
換屆后,如何在外部借力中進一步拓展空間,市委會主委張明華有著長遠而切實的考量——寧波民建在寧波大學建有支部,擁有20多位教研骨干,是否能借助寧波大學的學術、人才優勢,構建參政議政與學術研究聯動共贏的平臺。市委會與寧波大學黨委主動溝通協商,得到學校的積極呼應,雙方達成共識:合作建立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實現黨派地方組織與地方高校在參政議政領域的人才資源整合。2012年3月,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特邀顧問為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和寧波大學校長聶秋華,張明華擔任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寧波大學校長助理徐鐵峰擔任中心主任,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張雨和寧波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市委會副主委楊麗華任副主任,20多位參政議政骨干成員成為戰略研究中心成員。2014年4月,市委會召開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年度第一次會議,又特別聘請民建寧波大學支部主委、商學院教授俞立平為中心執行主任。
參政議政委員會和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為民建寧波市委會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初步構筑起一個人才高地。
完善履職機制
參政議政要出成果,機制是保障。
在完善內部機制方面,寧波市委會以提升參政議政工作實效為原則,出臺或調整了一系列參政議政工作的規章制度。從制度上對參政議政先進評選的標準和程序作了明確規定,建立并完善《基層組織工作年度考評辦法》,將參政議政作為基層支部評優的重要方面。在參政議政經費保障方面,市委會每年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做出科學合理的預算安排,為參政議政工作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在獎勵激勵方面,將參政議政工作納入基層組織年度考評內容,每年表彰一批參政議政工作先進集體、優秀成果和信息工作先進個人,在堅持政治標準的前提下對參政議政能力和貢獻突出的會員優先推薦后備干部、政治安排人選,或是安排擔任基層支部班子成員。
隨著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的建立,如何以中心為大平臺充分整合會內會外參政議政資源,市委會也在積極探索構建切實可行的運作機制。經過兩年的摸索實踐,中心漸漸步入規范化運作軌道。
——嘗試成員登記機制,中心向所有寧波民建會員敞開大門,只要有意愿有能力承擔調研課題任務的會員均可以登記加入,同時申報自己的研究意向和課題,而一旦在一定時期內無所作為,則自動退出,這樣的做法旨在擴大成員參與面,并確保參政議政骨干隊伍的整體素質;
——初步形成課題申報和團隊研究機制,由中心提出選題方向,由參政議政專委會委員和中心成員自愿申報課題,經市委會篩選研究擇優立項,對確定的重點立項課題由市委會副主委牽頭,組建課題組,合理分工,落實執筆人,并由市委會機關干部擔任聯絡員;
——建立經費保障機制,通過承接市發改委、市文廣局、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招標課題,獲得了較為充足的經費保障,同時在市委會辦公經費中為參政議政工作給予充足合理的預算安排;
——完善成果轉化機制,通過定期舉行課題研討會,請參政議政顧問來把關,對于成員提交的調研報告給予多種形式的運用。
結出豐碩成果
參政議政要有實效,成果來證明。
寧波市委會成立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以來,圍繞寧波建設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問題,確立專項課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了豐碩的建言成果:4篇調研報告被選定為省政協大會發言和團體提案,在市政協全會上入選大會發言12篇、集體提案25件,以專報形式向中共寧波市委、市政府領導報送調研報告9篇,向各級部門報送社情民意信息160余期,完成市政府、市政協、市發改委等委托或招標課題10項。這些調研成果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獲國務院副總理批示2人次,被確定為副省長領辦的省政協重點提案1件,被確定為市政協重點督辦或重要提案3件,獲市領導批示12人次。市委會也因為參政議政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表現突出多次榮獲省委會、寧波市政協和寧波市委統戰部的表彰。
盤點這份成績單不難發現,寧波市委會把參政議政的主攻方向放在助推寧波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上,抓住了黨政工作重點、民生保障難點和部門工作盲點,做到了參政參到點子上。
對寧波發展戰略層面的持續關注體現了民建聯系經濟界的優勢和特色,一批調研報告均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其中“關于加快發展寧波城市經濟的建議”在50余件申報提案中一舉中標,成為寧波市政協首次設立的唯一一件全會提案,以市政協文件形式提交市政府研究辦理,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在“關于設立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的建議”這份調研報告得到時任市委書記王輝忠批示,并要求分管副書記牽頭就此建議作出研究。
參政為民,不能不關注民生保障方面的問題。“關于寧波市區備用水源地環境保護的建議”獲得市委書記劉奇批示辦理,該提案由分管副市長牽頭落實,市水利、環保等相關部門采納建議。
在部門工作盲點方面的建言則體現出拾遺補缺的作用。“關于全面整治或全面禁止散裝食用油銷售的建議”以信息上報后被全國政協采用,并獲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回良玉批示,“關于‘三改一拆’行動中加強道路兩側圍墻社會化管理的建議”和“鄞州古林鎮‘三改一拆’行動存在群體抗法苗頭需重視”均獲市委書記批示辦理,“關于解除我市建筑渣土消納瓶頸的建議”和“關于堆山造景建設祖關山公園的建議”均獲副市長批示辦理。
打造人才高地
參政議政要見真功,人才是關鍵。
如何從分散在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眾多成員中遴選鍛造一支熱心、能力強的參政議政骨干隊伍,成立參政議政專委會是一種通行的做法。2011年9月,剛剛換屆不久的寧波市委會首先調整了新一屆專門委員會。然而,隨著多黨合作日益受到黨政領導重視和社會各界關注,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更高要求,在“兩會”、民主協商會等參政履職平臺上,如何拿出真正有價值夠分量的對策建議,僅靠黨派內部力量確實已顯得不夠“給力”。為此,寧波市委會積極探尋強化人才智力支撐的外部途徑。
此前,市委會曾經嘗試從黨政重要職能部門或“智庫”部門聘請參政議政顧問來提升參政履職工作能級,三位受聘專家分別來自市發改委、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市委黨史研究室,多次在重要選題和調研報告成文方面給予指導,起到了畫龍點睛式的作用。
換屆后,如何在外部借力中進一步拓展空間,市委會主委張明華有著長遠而切實的考量——寧波民建在寧波大學建有支部,擁有20多位教研骨干,是否能借助寧波大學的學術、人才優勢,構建參政議政與學術研究聯動共贏的平臺。市委會與寧波大學黨委主動溝通協商,得到學校的積極呼應,雙方達成共識:合作建立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實現黨派地方組織與地方高校在參政議政領域的人才資源整合。2012年3月,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特邀顧問為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和寧波大學校長聶秋華,張明華擔任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寧波大學校長助理徐鐵峰擔任中心主任,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張雨和寧波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市委會副主委楊麗華任副主任,20多位參政議政骨干成員成為戰略研究中心成員。2014年4月,市委會召開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年度第一次會議,又特別聘請民建寧波大學支部主委、商學院教授俞立平為中心執行主任。
參政議政委員會和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為民建寧波市委會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初步構筑起一個人才高地。
完善履職機制
參政議政要出成果,機制是保障。
在完善內部機制方面,寧波市委會以提升參政議政工作實效為原則,出臺或調整了一系列參政議政工作的規章制度。從制度上對參政議政先進評選的標準和程序作了明確規定,建立并完善《基層組織工作年度考評辦法》,將參政議政作為基層支部評優的重要方面。在參政議政經費保障方面,市委會每年根據年度工作計劃做出科學合理的預算安排,為參政議政工作提供堅實的財力保障。在獎勵激勵方面,將參政議政工作納入基層組織年度考評內容,每年表彰一批參政議政工作先進集體、優秀成果和信息工作先進個人,在堅持政治標準的前提下對參政議政能力和貢獻突出的會員優先推薦后備干部、政治安排人選,或是安排擔任基層支部班子成員。
隨著寧波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的建立,如何以中心為大平臺充分整合會內會外參政議政資源,市委會也在積極探索構建切實可行的運作機制。經過兩年的摸索實踐,中心漸漸步入規范化運作軌道。
——嘗試成員登記機制,中心向所有寧波民建會員敞開大門,只要有意愿有能力承擔調研課題任務的會員均可以登記加入,同時申報自己的研究意向和課題,而一旦在一定時期內無所作為,則自動退出,這樣的做法旨在擴大成員參與面,并確保參政議政骨干隊伍的整體素質;
——初步形成課題申報和團隊研究機制,由中心提出選題方向,由參政議政專委會委員和中心成員自愿申報課題,經市委會篩選研究擇優立項,對確定的重點立項課題由市委會副主委牽頭,組建課題組,合理分工,落實執筆人,并由市委會機關干部擔任聯絡員;
——建立經費保障機制,通過承接市發改委、市文廣局、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的招標課題,獲得了較為充足的經費保障,同時在市委會辦公經費中為參政議政工作給予充足合理的預算安排;
——完善成果轉化機制,通過定期舉行課題研討會,請參政議政顧問來把關,對于成員提交的調研報告給予多種形式的運用。
結出豐碩成果
參政議政要有實效,成果來證明。
寧波市委會成立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以來,圍繞寧波建設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問題,確立專項課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了豐碩的建言成果:4篇調研報告被選定為省政協大會發言和團體提案,在市政協全會上入選大會發言12篇、集體提案25件,以專報形式向中共寧波市委、市政府領導報送調研報告9篇,向各級部門報送社情民意信息160余期,完成市政府、市政協、市發改委等委托或招標課題10項。這些調研成果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獲國務院副總理批示2人次,被確定為副省長領辦的省政協重點提案1件,被確定為市政協重點督辦或重要提案3件,獲市領導批示12人次。市委會也因為參政議政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表現突出多次榮獲省委會、寧波市政協和寧波市委統戰部的表彰。
盤點這份成績單不難發現,寧波市委會把參政議政的主攻方向放在助推寧波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上,抓住了黨政工作重點、民生保障難點和部門工作盲點,做到了參政參到點子上。
對寧波發展戰略層面的持續關注體現了民建聯系經濟界的優勢和特色,一批調研報告均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其中“關于加快發展寧波城市經濟的建議”在50余件申報提案中一舉中標,成為寧波市政協首次設立的唯一一件全會提案,以市政協文件形式提交市政府研究辦理,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在“關于設立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的建議”這份調研報告得到時任市委書記王輝忠批示,并要求分管副書記牽頭就此建議作出研究。
參政為民,不能不關注民生保障方面的問題。“關于寧波市區備用水源地環境保護的建議”獲得市委書記劉奇批示辦理,該提案由分管副市長牽頭落實,市水利、環保等相關部門采納建議。
在部門工作盲點方面的建言則體現出拾遺補缺的作用。“關于全面整治或全面禁止散裝食用油銷售的建議”以信息上報后被全國政協采用,并獲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回良玉批示,“關于‘三改一拆’行動中加強道路兩側圍墻社會化管理的建議”和“鄞州古林鎮‘三改一拆’行動存在群體抗法苗頭需重視”均獲市委書記批示辦理,“關于解除我市建筑渣土消納瓶頸的建議”和“關于堆山造景建設祖關山公園的建議”均獲副市長批示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