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恩 盡心履職
——一位政協委員的履職感悟
發布時間:2016-01-21 16:39:32
|
作者: 潘錦仁
自1993年擔任紹興市政協委員以來,至今已有二十余年。2012年又被推薦擔任省政協委員,始終不忘自己能任委員是組織的信任和推薦,懷著感恩之心;始終不忘履職情況會影響到組織的聲譽,俗話說得好,“打鐵需要自身硬”。因此,我把認真履行委員職責作為生活中一項常態化的責任來擔當,不斷提高自身履職能力。通過組織的學習培訓,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每年確定2-3個課題,制訂工作計劃,深入調研精心思考,撰寫調研報告,并以組織和個人名義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積極向各級政府部門建言獻策。
提案履職情況回眸
政協委員履職的重點是利用政協平臺,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積極建言獻策。政協委員具有界別特色,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反映所聯系的一部分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建言獻策才具有針對性。
近四年來,針對當地金融企業快速發展,但金融政策調控的延續,使得民營企業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紹興民營企業原始積累相對薄弱,只能依靠銀行信貸這根“救命稻草”。金融機構為降低信貸風險,往往要求借貸企業間相互擔保,“抱團過冬”形成的互保鏈潛在著難以預測的風險。民間高利貸借款由此產生,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圍繞這一主題連續四年做好系列調研,并轉化成政協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2011年撰寫《規范銀行業經營,促進銀企協調發展》調研報告。認真分析銀行業利用信貸資金緊張,違規不合理收費,貸款附加回報條件等行業不正之風,提出加強對銀行業經營的執法檢查監督,降低民企不合理費用支出,建立考評和激勵機制,規范行業自律等建議,分別作為省、市政協提案,被紹興市政協評為年度重點提案和優秀提案。
2012年撰寫《扶持發展融資擔保業,化解企業互保風險》調研報告。針對近年來企業間相互擔保,一家企業破產產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通過調研走訪,要阻斷互保鏈,扶持發展融資擔保業是一良策。為此,建議政府加大對融資擔保企業的扶持和激勵,營造發展環境,強化規范運作,積極推動銀企合作等建議,轉化為省、市政協提案后,作為民建省委會提交的民建界別提案,被《聯誼報》刊發,評為省民建參政議政二等獎,被紹興市政協評為年度優秀提案。
2013年撰寫《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調研報告。小貸公司是金融體制改革的產物,在金融調控政策下,一方面信貸資金滿足不了民企快速發展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民間資金高利貸風險頻發,政府鼓勵發展小貸公司在探索實踐中,存在著定位不明確、信息不暢通、監管體系不成熟、小額貸款不小額、稅負過重等問題。建議各級政府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大扶持,完善監管體系,強化行業自律等建議,作為省、市政協提案,并代表省委會在省政協大會上發言,被紹興市政協評為年度重點提案和優秀提案。
2014年撰寫《創新機制,做大做強本土銀行業》調研報告。針對金融企業核算體制與國家稅收屬地征管的不一致,國有控股、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利稅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而本土銀行發揮人緣、地緣、城鄉網點分布廣、方便服務中小企業優勢,對當地財政收入貢獻度和留利資金擴張體內循環,有利于本地經濟的發展,建議政府重視和研究本土銀行的擴張,本土銀行管理行政化逐步向現代企業制度改制,服務地方經濟體現價值,也將轉化為省、市政協提案和信息。
此外,近幾年,圍繞社會熱點難點撰寫了一些有影響的調研報告。《淺析民營企業上市融資之利弊》等發表于民建中央《經濟界》,《關于建立房產倒按揭機制,解決養老資金不足的建議》被《聯誼報》刊登。《關于建立新提任干部財產申報公示制度》等分別作為個人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民建評為參政議政三等獎,相關建議被政府部門采納參考。
履職感悟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是各級政協組織的主要職能,委員履職圍繞職能來展開。在擔任政協委員期間,利用自己的專業,開展課題系列調研的動因來自履職實踐,來自基層群眾對委員的期望,履職取得的實效更能激勵自己履職的信心。
感悟之一:發揮特長,做深做透熱點課題,作為履職的基本功。
我有從事企業財務核算和管理二十年的會計經歷,有近六年銀行業從業資格和一線業務工作經歷,對銀行與工商企業彼此之間發展,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的作用深有體會。因此,發揮專業的特長,在金融危機持續影響,信貸政策調控,民營企業發展舉步維艱,撰寫《規范銀行業經營,促進銀企協調發展》作為民建紹興市委會提交政協的集體提案,并代表組織在政協大會上發言時,五分鐘發言時間雖短,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與臺下企業界政協委員產生了共鳴,掌聲熱烈時,我感受到“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在關鍵處”的社會效果,增強了履好委員之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我連續五年圍繞民企發展中的“融資難、融資貴”開展系列調研,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肯定,這是對我履行委員之責的最好詮釋。
感悟之二:關注民生,貼近生活服務群眾,作為履職的出發點。政協委員通過組織推薦產生,職責重于榮譽。真誠履職,必須做有心人,辦誠實事。自擔任政協委員起,每年初自定年度調研計劃和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留意搜集信息資料。作為市政協界別召集人,每年組織2-3次下鄉社區議政調研,關注人民群眾熱議的問題,如2003年撰寫《實施大城市戰略,應充分考慮蔬菜基地建設問題》調研課題,五次騎車到遠離城市的郊區蔬菜基地走訪,了解菜農種植、銷售和收入情況,傾聽市民對“菜籃子”工程的意見。一位遠在濱海新區菜農被我的深度調研所感動。2013年我撰寫《多舉措并重著力解決農村社會化養老問題的建議》的提案,針對當前生活、醫療條件的改善,人們健康長壽,另一方面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當我走訪失獨家庭和農村孤寡老人的養老問題時,老年人的期待和擔憂,對我觸動很大,深感責任之重。正是由于我們一線委員的共同呼吁,近年來各級政府重視關注人口老齡化問題,為人民群眾鼓與呼,為政府決策部門建言獻策,才是我國政協組織在政治體制中的特色和優勢,也是委員應認真履職的真諦。
(作者系紹興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
提案履職情況回眸
政協委員履職的重點是利用政協平臺,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積極建言獻策。政協委員具有界別特色,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反映所聯系的一部分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建言獻策才具有針對性。
近四年來,針對當地金融企業快速發展,但金融政策調控的延續,使得民營企業出現融資難、融資貴。紹興民營企業原始積累相對薄弱,只能依靠銀行信貸這根“救命稻草”。金融機構為降低信貸風險,往往要求借貸企業間相互擔保,“抱團過冬”形成的互保鏈潛在著難以預測的風險。民間高利貸借款由此產生,成為社會熱議的焦點。圍繞這一主題連續四年做好系列調研,并轉化成政協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2011年撰寫《規范銀行業經營,促進銀企協調發展》調研報告。認真分析銀行業利用信貸資金緊張,違規不合理收費,貸款附加回報條件等行業不正之風,提出加強對銀行業經營的執法檢查監督,降低民企不合理費用支出,建立考評和激勵機制,規范行業自律等建議,分別作為省、市政協提案,被紹興市政協評為年度重點提案和優秀提案。
2012年撰寫《扶持發展融資擔保業,化解企業互保風險》調研報告。針對近年來企業間相互擔保,一家企業破產產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通過調研走訪,要阻斷互保鏈,扶持發展融資擔保業是一良策。為此,建議政府加大對融資擔保企業的扶持和激勵,營造發展環境,強化規范運作,積極推動銀企合作等建議,轉化為省、市政協提案后,作為民建省委會提交的民建界別提案,被《聯誼報》刊發,評為省民建參政議政二等獎,被紹興市政協評為年度優秀提案。
2013年撰寫《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調研報告。小貸公司是金融體制改革的產物,在金融調控政策下,一方面信貸資金滿足不了民企快速發展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民間資金高利貸風險頻發,政府鼓勵發展小貸公司在探索實踐中,存在著定位不明確、信息不暢通、監管體系不成熟、小額貸款不小額、稅負過重等問題。建議各級政府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大扶持,完善監管體系,強化行業自律等建議,作為省、市政協提案,并代表省委會在省政協大會上發言,被紹興市政協評為年度重點提案和優秀提案。
2014年撰寫《創新機制,做大做強本土銀行業》調研報告。針對金融企業核算體制與國家稅收屬地征管的不一致,國有控股、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利稅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影響,而本土銀行發揮人緣、地緣、城鄉網點分布廣、方便服務中小企業優勢,對當地財政收入貢獻度和留利資金擴張體內循環,有利于本地經濟的發展,建議政府重視和研究本土銀行的擴張,本土銀行管理行政化逐步向現代企業制度改制,服務地方經濟體現價值,也將轉化為省、市政協提案和信息。
此外,近幾年,圍繞社會熱點難點撰寫了一些有影響的調研報告。《淺析民營企業上市融資之利弊》等發表于民建中央《經濟界》,《關于建立房產倒按揭機制,解決養老資金不足的建議》被《聯誼報》刊登。《關于建立新提任干部財產申報公示制度》等分別作為個人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被省民建評為參政議政三等獎,相關建議被政府部門采納參考。
履職感悟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是各級政協組織的主要職能,委員履職圍繞職能來展開。在擔任政協委員期間,利用自己的專業,開展課題系列調研的動因來自履職實踐,來自基層群眾對委員的期望,履職取得的實效更能激勵自己履職的信心。
感悟之一:發揮特長,做深做透熱點課題,作為履職的基本功。
我有從事企業財務核算和管理二十年的會計經歷,有近六年銀行業從業資格和一線業務工作經歷,對銀行與工商企業彼此之間發展,互為因果,相互促進的作用深有體會。因此,發揮專業的特長,在金融危機持續影響,信貸政策調控,民營企業發展舉步維艱,撰寫《規范銀行業經營,促進銀企協調發展》作為民建紹興市委會提交政協的集體提案,并代表組織在政協大會上發言時,五分鐘發言時間雖短,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與臺下企業界政協委員產生了共鳴,掌聲熱烈時,我感受到“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在關鍵處”的社會效果,增強了履好委員之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我連續五年圍繞民企發展中的“融資難、融資貴”開展系列調研,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肯定,這是對我履行委員之責的最好詮釋。
感悟之二:關注民生,貼近生活服務群眾,作為履職的出發點。政協委員通過組織推薦產生,職責重于榮譽。真誠履職,必須做有心人,辦誠實事。自擔任政協委員起,每年初自定年度調研計劃和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留意搜集信息資料。作為市政協界別召集人,每年組織2-3次下鄉社區議政調研,關注人民群眾熱議的問題,如2003年撰寫《實施大城市戰略,應充分考慮蔬菜基地建設問題》調研課題,五次騎車到遠離城市的郊區蔬菜基地走訪,了解菜農種植、銷售和收入情況,傾聽市民對“菜籃子”工程的意見。一位遠在濱海新區菜農被我的深度調研所感動。2013年我撰寫《多舉措并重著力解決農村社會化養老問題的建議》的提案,針對當前生活、醫療條件的改善,人們健康長壽,另一方面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當我走訪失獨家庭和農村孤寡老人的養老問題時,老年人的期待和擔憂,對我觸動很大,深感責任之重。正是由于我們一線委員的共同呼吁,近年來各級政府重視關注人口老齡化問題,為人民群眾鼓與呼,為政府決策部門建言獻策,才是我國政協組織在政治體制中的特色和優勢,也是委員應認真履職的真諦。
(作者系紹興市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