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親清政商關系 服務民建會員企業
——跟隨民建省委會領導深入基層調研側記
發布時間:2016-11-18 10:51:43
|
作者: 朱修萍
——“民建領導與企業家會員也是一種政商關系,要深入企業了解情況、聽取意見、表達訴求,力所能及幫助解決困難”
今年三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型政商關系就是“親”、“清”二字。3月21日,民建浙江省委會通過關于深入開展會員企業調研服務活動的決定,拉開了一場緊鑼密鼓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的序幕。
3月28~29日寧波舟山,4月13日杭州,4月18日紹興嵊州,4月26~27日杭州高新區、西湖區,5月5日衢州江山,5月11日麗水縉云,5月12~13日杭州上城區、下城區,5月16日余杭區,6月1日江干區,6月3日富陽區,6月6日臨安市,6月8日寧波高新區,6月22~23日溫州、平陽,7月1日湖州安吉……省政協副主席、省委會主委陳小平到各地民建組織調研的日程排得密密麻麻,除了省政協的日常工作,只要有時間,就抓緊安排民建的調研。每到一地,都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支部工作交流會,實地走訪2-3家會員企業。
副主委車曉端、郭吉豐、黃小杭、張明華、徐育斐、鄭亞莉,一是立足本人所在市委會深入基層組織和企業調研,二是依托所聯系市委會開展跨市調研。專職副主委郭吉豐,將調研與省委會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等工作密切結合,足跡深入杭州、寧波、溫州、湖州、麗水等地。副主委黃小杭充分利用省貿促會、省國際商會的平臺,走訪一大批民建企業,鼓勵企業進一步走出去,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各市委會主委、副主委也在本市開展了一系列調研走訪活動。
6月3日在富陽調研座談會上,陳小平說:“民建領導與企業家會員也是一種政商關系。最近這一系列調研,是民建省市級領導踐行親清政商關系,服務會員企業的實際行動。通過調研既走訪了企業,又看望了會員;既傾聽了企業家的真實呼聲,也發現了民建基層組織工作新的亮點。”
——“企業家們不要被一時的困難嚇倒,也不要為暫時的形勢而迷惑,要堅定信心,放眼長遠,把握好三個大邏輯”
調研座談會上,陳小平始終鼓勵會員們不講套話好話,多講真話實話,多反映問題。
會員們紛紛打開心扉,拋卻顧慮,真誠交流,對民建這個娘家人傾訴自己的心聲。
“為了辦學我放棄了移民美國、加拿大,憑著我的一顆愛國心,堅持民辦學校23年。但是,這條路非常艱辛,我們的民辦教育還面臨著很大的困境”。
“小企業承擔不起節假日雙倍工資,雙休日、節假日只好把員工放掉關門停業。這種現象并不正常,應該要合理修訂《勞動法》,讓中小企業擺脫困境”。
“我的企業發展校車業務,很有前景,政府也很支持,但是受到地方保護主義和原有利益團體的阻礙”。
“現在科技型企業運營成本很高,人招不到,區里的補貼能不能不到企業改到個人呢”?
“我是做保溫材料的,現在房地產不景氣,人工成本高,項目款拖欠嚴重,金融機構又不支持,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多關心我這樣底層的小企業的困難”。
“我原來做國有企業,銀行都是找上門的,現在做民營企業,得不到銀行支持,企業的問題主要就是財務成本高”。
“作為律師,通過多年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服務,親眼見證一個個企業的興衰變化,很多都是企業家缺乏風險防范能力、管理能力引起的。我深感民建可以更多地加強對會員企業家這方面的培訓,搭建平臺為他們提供法律服務”。
……
對于大家的問題和建議,陳小平主委一一予以及時回應。有的現場答疑,講解相關政策;有的加油鼓勁,提出思路和建議;有的提示當地組織跟進關注,幫助解決。他對大家提出殷切希望:
“企業家們不要被一時的困難嚇倒,也不要為暫時的形勢而迷惑,要把握定位,放眼長遠,很好地判斷形勢,把握好三個大邏輯。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努力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力;加強培訓,提升自身素質能力。”
——“民建參政議政就要反映基層、一線的聲音,反映當前企業的真實發展情況,要通過調研獲取第一手的數據和案例”
每次調研,陳小平主委都帶上省委會各職能處室負責人參加,要求他們認真聽取會員反映的問題。對于帶有規律性、共性的問題,要重點關注,作為省、市委會參政議政的課題加以研究。對于企業家碰到的困難、挫折,要力所能及地予以關心,幫助渡過難關。
來到企業,陳小平帶領大家走進不同的辦公區,了解企業整體情況和發展規劃;走進機器轟鳴的車間,仔細觀察生產流程,與一線工人握手交談;走進產品展示區,認真詢問產品的工藝和銷售;頂著烈日走進田頭,查看農作物生長和農機具使用情況,了解農業企業發展態勢……
他強調,民主黨派的調研報告要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必須要有第一手的詳實數據,要反映基層最真實的情況。
為此,省委會在調研、服務會員企業活動中,專門建立企業輿情反映制度,每年分四次,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信息或專題報告。信息來源,正是各級組織的基層調研活動。截止發稿時,省委會已經整理匯總2期輿情專報,既有對當前企業發展形勢的綜合報告,也有針對民間投資下滑的專題報告。
——“除了要有有形的‘民建之家’,還要有無形的精神的紐帶。要用民建共同價值理念凝聚人心;用‘家’的氛圍凝聚人心;通過關心每位會員的發展凝聚人心”
調研組每到一地,必聽當地民建基層組織的工作情況匯報。陳小平對各地基層組織的工作創新和支部成員的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同時對進一步加強民建自身建設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其中說得最多的四個字,就是“凝聚人心”。
他說,基層組織首先要著力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用“愛國、民主、建設、團結、創新、奉獻”的民建共同價值理念凝聚人心;要營造‘家"的氛圍凝聚人心;要通過關心每個會員的發展凝聚人心。其次要著力做好組織建設,加強基層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三要著力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加強參政議政機制建設和骨干隊伍建設。四要著力提升社會服務水平,打民建牌、“思源”牌,實現社會服務系列化、品牌化、基地化,擴大民建社會影響力。
每次調研,當地黨委、政府、政協都有相應領導參加,省委會領導與他們進行坦誠溝通,就如何支持當地民建組織發展問題交流意見。
這是一次上下聯動、有規劃有部署的大調研,也是一次面向會員和會員企業的直接服務,其本身正是一次凝聚人心的過程。通過調研,架起了省委會領導和基層組織的溝通橋梁,架起了民建機關干部和基層會員的交流紐帶,架起了民建組織和黨委、政府以及社會的交流通道。
這樣的調研,正在持續……
今年三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型政商關系就是“親”、“清”二字。3月21日,民建浙江省委會通過關于深入開展會員企業調研服務活動的決定,拉開了一場緊鑼密鼓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的序幕。
3月28~29日寧波舟山,4月13日杭州,4月18日紹興嵊州,4月26~27日杭州高新區、西湖區,5月5日衢州江山,5月11日麗水縉云,5月12~13日杭州上城區、下城區,5月16日余杭區,6月1日江干區,6月3日富陽區,6月6日臨安市,6月8日寧波高新區,6月22~23日溫州、平陽,7月1日湖州安吉……省政協副主席、省委會主委陳小平到各地民建組織調研的日程排得密密麻麻,除了省政協的日常工作,只要有時間,就抓緊安排民建的調研。每到一地,都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支部工作交流會,實地走訪2-3家會員企業。
副主委車曉端、郭吉豐、黃小杭、張明華、徐育斐、鄭亞莉,一是立足本人所在市委會深入基層組織和企業調研,二是依托所聯系市委會開展跨市調研。專職副主委郭吉豐,將調研與省委會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等工作密切結合,足跡深入杭州、寧波、溫州、湖州、麗水等地。副主委黃小杭充分利用省貿促會、省國際商會的平臺,走訪一大批民建企業,鼓勵企業進一步走出去,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各市委會主委、副主委也在本市開展了一系列調研走訪活動。
6月3日在富陽調研座談會上,陳小平說:“民建領導與企業家會員也是一種政商關系。最近這一系列調研,是民建省市級領導踐行親清政商關系,服務會員企業的實際行動。通過調研既走訪了企業,又看望了會員;既傾聽了企業家的真實呼聲,也發現了民建基層組織工作新的亮點。”
——“企業家們不要被一時的困難嚇倒,也不要為暫時的形勢而迷惑,要堅定信心,放眼長遠,把握好三個大邏輯”
調研座談會上,陳小平始終鼓勵會員們不講套話好話,多講真話實話,多反映問題。
會員們紛紛打開心扉,拋卻顧慮,真誠交流,對民建這個娘家人傾訴自己的心聲。
“為了辦學我放棄了移民美國、加拿大,憑著我的一顆愛國心,堅持民辦學校23年。但是,這條路非常艱辛,我們的民辦教育還面臨著很大的困境”。
“小企業承擔不起節假日雙倍工資,雙休日、節假日只好把員工放掉關門停業。這種現象并不正常,應該要合理修訂《勞動法》,讓中小企業擺脫困境”。
“我的企業發展校車業務,很有前景,政府也很支持,但是受到地方保護主義和原有利益團體的阻礙”。
“現在科技型企業運營成本很高,人招不到,區里的補貼能不能不到企業改到個人呢”?
“我是做保溫材料的,現在房地產不景氣,人工成本高,項目款拖欠嚴重,金融機構又不支持,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多關心我這樣底層的小企業的困難”。
“我原來做國有企業,銀行都是找上門的,現在做民營企業,得不到銀行支持,企業的問題主要就是財務成本高”。
“作為律師,通過多年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服務,親眼見證一個個企業的興衰變化,很多都是企業家缺乏風險防范能力、管理能力引起的。我深感民建可以更多地加強對會員企業家這方面的培訓,搭建平臺為他們提供法律服務”。
……
對于大家的問題和建議,陳小平主委一一予以及時回應。有的現場答疑,講解相關政策;有的加油鼓勁,提出思路和建議;有的提示當地組織跟進關注,幫助解決。他對大家提出殷切希望:
“企業家們不要被一時的困難嚇倒,也不要為暫時的形勢而迷惑,要把握定位,放眼長遠,很好地判斷形勢,把握好三個大邏輯。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努力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力;加強培訓,提升自身素質能力。”
——“民建參政議政就要反映基層、一線的聲音,反映當前企業的真實發展情況,要通過調研獲取第一手的數據和案例”
每次調研,陳小平主委都帶上省委會各職能處室負責人參加,要求他們認真聽取會員反映的問題。對于帶有規律性、共性的問題,要重點關注,作為省、市委會參政議政的課題加以研究。對于企業家碰到的困難、挫折,要力所能及地予以關心,幫助渡過難關。
來到企業,陳小平帶領大家走進不同的辦公區,了解企業整體情況和發展規劃;走進機器轟鳴的車間,仔細觀察生產流程,與一線工人握手交談;走進產品展示區,認真詢問產品的工藝和銷售;頂著烈日走進田頭,查看農作物生長和農機具使用情況,了解農業企業發展態勢……
他強調,民主黨派的調研報告要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必須要有第一手的詳實數據,要反映基層最真實的情況。
為此,省委會在調研、服務會員企業活動中,專門建立企業輿情反映制度,每年分四次,向省委、省政府報送信息或專題報告。信息來源,正是各級組織的基層調研活動。截止發稿時,省委會已經整理匯總2期輿情專報,既有對當前企業發展形勢的綜合報告,也有針對民間投資下滑的專題報告。
——“除了要有有形的‘民建之家’,還要有無形的精神的紐帶。要用民建共同價值理念凝聚人心;用‘家’的氛圍凝聚人心;通過關心每位會員的發展凝聚人心”
調研組每到一地,必聽當地民建基層組織的工作情況匯報。陳小平對各地基層組織的工作創新和支部成員的付出予以充分肯定,同時對進一步加強民建自身建設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其中說得最多的四個字,就是“凝聚人心”。
他說,基層組織首先要著力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用“愛國、民主、建設、團結、創新、奉獻”的民建共同價值理念凝聚人心;要營造‘家"的氛圍凝聚人心;要通過關心每個會員的發展凝聚人心。其次要著力做好組織建設,加強基層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三要著力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加強參政議政機制建設和骨干隊伍建設。四要著力提升社會服務水平,打民建牌、“思源”牌,實現社會服務系列化、品牌化、基地化,擴大民建社會影響力。
每次調研,當地黨委、政府、政協都有相應領導參加,省委會領導與他們進行坦誠溝通,就如何支持當地民建組織發展問題交流意見。
這是一次上下聯動、有規劃有部署的大調研,也是一次面向會員和會員企業的直接服務,其本身正是一次凝聚人心的過程。通過調研,架起了省委會領導和基層組織的溝通橋梁,架起了民建機關干部和基層會員的交流紐帶,架起了民建組織和黨委、政府以及社會的交流通道。
這樣的調研,正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