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記者訪峰會
發布時間:2016-12-07 10:29:05
|
作者:
G20峰會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各國媒體都在期間進行了密集報道,上演一場沒有硝煙的“媒體大戰”。這其中,活躍著一位民建會員的身影,他就是民建省直屬六支部會員、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財經部主任汪恩民。峰會結束,他與我們分享了自己的采訪手記。
汪恩民:民建記者的G20峰會手記
無論是之前隨千島湖軍艦奔赴澳大利亞參與馬航搜尋,還是參與“兩會”報道,從來沒有一次采訪像G20杭州峰會這樣,如此真切感受到,與全世界正“面對面”。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一樓,11000多平方米的新聞中心內,五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記者在此聚集,同臺競技。各國領導人在此頻頻會面,世界的格局在這里被書寫出新的篇章。
會前:專訪B20參會企業家做好功課
作為民建會員,同時也是一名財經記者,我的關注點重心就是經濟。在G20召開之前,按照社里的統一部署,我已經對參加B20的浙江企業家陸續進行了專訪。B20峰會是世界上參與國家最多、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工商峰會之一,旨在為G20提供經濟政策決策建議和導向。從娃哈哈宗慶后到海康威視陳宗年,再到思美傳媒的朱明虬,每當專訪完一個嘉賓,我就會在名單上打上一個勾,對于B20的印象也逐漸清晰起來。通過我的報道,也讓浙江企業家的呼聲傳到了全世界,充分發揮了民建會員聯系經濟界的作用。
會中:提問熱點話題聚焦國家最新政策
9月1日,中國代表團在G20新聞中心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就二十國集團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與貨幣金融體系改革向記者介紹中方看法和主張。
很榮幸,作為中新社此次參會G20峰會報道的首個提問記者,我向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提問關于SDR(特別提款權)債券的情況以及未來的規劃。
除了參與新聞發布會提問,我還參與場外線路的采訪,與境內外記者一道,到傳化與萬向,實地走訪了傳統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的樣本。無論是傳化的“綠科秀”農科示范園,還是萬向的全球化以及新能源上的發力,都引發隨行外媒的交口稱贊,也讓我對中國制造業未來充滿信心。來自于法新社的記者Aaron Berkovich一邊參觀,一邊用流利的中文對見到的新鮮技術予以贊嘆。“我在2011年曾來杭州旅游過一次,時隔幾年,杭州的發展和變化讓我很驚喜。”
在這次采訪稿的文章末尾,我寫下這么一段:世界是平的。無論是傳化還是萬向,都是深度契合G20杭州峰會主題的中國經濟成功范本。通過創新驅動,它們“點亮”了全球傳統產業轉型的摸索道路,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提供了生動的注腳。
會后:充滿期待跟進經濟轉型
G20閉幕了,給我的感覺是各項工作做到了極致。也有媒體記者認為,我們的規格太高了,超過了其他國際會議的水準,而我則認為,這是一次柔性彰顯國力的機會,恰到好處。
會后,我們的后續工作已經啟動。G20給企業家帶來了新的觸動,也為世界經濟格局帶來了新的氣象,這一切如何落地?未來,我將繼續與我的同事一起,見證G20的后續影響,發揮好民建會員應盡的作用。
汪恩民:民建記者的G20峰會手記
無論是之前隨千島湖軍艦奔赴澳大利亞參與馬航搜尋,還是參與“兩會”報道,從來沒有一次采訪像G20杭州峰會這樣,如此真切感受到,與全世界正“面對面”。杭州國際博覽中心一樓,11000多平方米的新聞中心內,五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新聞記者在此聚集,同臺競技。各國領導人在此頻頻會面,世界的格局在這里被書寫出新的篇章。
會前:專訪B20參會企業家做好功課
作為民建會員,同時也是一名財經記者,我的關注點重心就是經濟。在G20召開之前,按照社里的統一部署,我已經對參加B20的浙江企業家陸續進行了專訪。B20峰會是世界上參與國家最多、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工商峰會之一,旨在為G20提供經濟政策決策建議和導向。從娃哈哈宗慶后到海康威視陳宗年,再到思美傳媒的朱明虬,每當專訪完一個嘉賓,我就會在名單上打上一個勾,對于B20的印象也逐漸清晰起來。通過我的報道,也讓浙江企業家的呼聲傳到了全世界,充分發揮了民建會員聯系經濟界的作用。
會中:提問熱點話題聚焦國家最新政策
9月1日,中國代表團在G20新聞中心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就二十國集團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與貨幣金融體系改革向記者介紹中方看法和主張。
很榮幸,作為中新社此次參會G20峰會報道的首個提問記者,我向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提問關于SDR(特別提款權)債券的情況以及未來的規劃。
除了參與新聞發布會提問,我還參與場外線路的采訪,與境內外記者一道,到傳化與萬向,實地走訪了傳統實體企業轉型升級的樣本。無論是傳化的“綠科秀”農科示范園,還是萬向的全球化以及新能源上的發力,都引發隨行外媒的交口稱贊,也讓我對中國制造業未來充滿信心。來自于法新社的記者Aaron Berkovich一邊參觀,一邊用流利的中文對見到的新鮮技術予以贊嘆。“我在2011年曾來杭州旅游過一次,時隔幾年,杭州的發展和變化讓我很驚喜。”
在這次采訪稿的文章末尾,我寫下這么一段:世界是平的。無論是傳化還是萬向,都是深度契合G20杭州峰會主題的中國經濟成功范本。通過創新驅動,它們“點亮”了全球傳統產業轉型的摸索道路,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提供了生動的注腳。
會后:充滿期待跟進經濟轉型
G20閉幕了,給我的感覺是各項工作做到了極致。也有媒體記者認為,我們的規格太高了,超過了其他國際會議的水準,而我則認為,這是一次柔性彰顯國力的機會,恰到好處。
會后,我們的后續工作已經啟動。G20給企業家帶來了新的觸動,也為世界經濟格局帶來了新的氣象,這一切如何落地?未來,我將繼續與我的同事一起,見證G20的后續影響,發揮好民建會員應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