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黨合作制度是中國政黨制度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布時間:2009-12-07 15:16:49
|
作者: 張明華
多黨制度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在這種歷史條件下不可能產生政黨制度的萌芽。辛亥革命以后,中國政黨制度經歷了波瀾曲折的歷史演變,最終事實充分證明:不顧中國具體國情,盲目照搬西方政黨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實行一黨獨裁統治,違背歷史規律和人民意志,是必定要失敗的。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面臨著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選擇。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抗日救亡、爭取民主的過程中風雨同舟,結成了親密合作的關系。結束內戰、建立民主聯合政府,是站在正義一邊的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共同選擇。各民主黨派提出的政治綱領和政治主張與中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完全一致,同中國共產黨提出建設新民主主義國家的主張完全一致。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在共同探索適合國情的政黨制度時,達成了基本共識,即建立民主聯合政府,民主聯合政府才是中國實現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惟一途徑。正是在這樣一種歷史背景下,中共中央于1948年4月30日發布著名的“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道出了各民主黨派的心聲,反映了各民主黨派的意志,同時也使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因此,各民主黨派紛紛通電或發表公告,積極響應中共中央的歷史性號召,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共產黨團結合作,同中國共產黨一道為推翻國民黨統治和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斗,為建設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而共同奮斗。“五一口號”得到各民主黨派的擁護和響應,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公開、自覺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堅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道路,標志著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政黨制度建設揭開了新的篇章。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各民主黨派的自覺選擇,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在中國的新發展,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同其他政黨制度相比,這是人類有史以來以合作型為主的政黨關系的一種全新構架,是中國人民政治經驗和政治智慧的一個集中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共同完成的世界政黨演進史上的一次制度創新。
(作者系省委會副主委、寧波市委會主委)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面臨著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選擇。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抗日救亡、爭取民主的過程中風雨同舟,結成了親密合作的關系。結束內戰、建立民主聯合政府,是站在正義一邊的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的共同選擇。各民主黨派提出的政治綱領和政治主張與中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完全一致,同中國共產黨提出建設新民主主義國家的主張完全一致。各民主黨派同中國共產黨在共同探索適合國情的政黨制度時,達成了基本共識,即建立民主聯合政府,民主聯合政府才是中國實現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的惟一途徑。正是在這樣一種歷史背景下,中共中央于1948年4月30日發布著名的“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道出了各民主黨派的心聲,反映了各民主黨派的意志,同時也使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因此,各民主黨派紛紛通電或發表公告,積極響應中共中央的歷史性號召,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共產黨團結合作,同中國共產黨一道為推翻國民黨統治和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斗,為建設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而共同奮斗。“五一口號”得到各民主黨派的擁護和響應,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公開、自覺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標志著各民主黨派堅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道路,標志著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和政黨制度建設揭開了新的篇章。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是各民主黨派的自覺選擇,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在中國的新發展,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同其他政黨制度相比,這是人類有史以來以合作型為主的政黨關系的一種全新構架,是中國人民政治經驗和政治智慧的一個集中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共同完成的世界政黨演進史上的一次制度創新。
(作者系省委會副主委、寧波市委會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