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引領組織建設 凝心聚力服務發展
——記民建全國先進集體溫州市第一總支部
發布時間:2017-01-23 16:08:53
|
作者: 溫一建
溫州市委會第一總支建立于1994年,1997年升格為機關總支,2003年市委會統一調整基層組織名稱,改名為第一總支,現有會員106人,下設五個支部。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第一總支始終堅持優良傳統,不斷推進規范化建設,有效提高參政議政、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水平,并涌現出一批為黨派事業作出積極貢獻的優秀會員,在各基層組織中充分發揮了標桿引領作用,先后被民建浙江省委會評為社會服務先進總支、先進基層組織。
一、以規范制度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基礎
溫州市委會第一總支是機關總支,不斷健全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基層組織運行機制既是長期以來的優良傳統,也是引領其它兄弟基層組織規范建設的示范標桿。近年來,根據省委會對基層組織開展活動的要求,第一總支加強完善了會議制度、財務制度、辦公室工作規則、慰問活動辦法、印鑒管理辦法、總支委員分工負責制、總支活動和組織生活制度等7個工作制度,有效規范了組織生活和會員行為,切實為開展組織活動提供了堅實保障。以總支會議制度為例,第一總支按季度召開總支擴大會議,就重大活動、重要人事、重要決策進行安排和部署,并特邀支部主任參加,高效貫徹了上級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了上級決策部署。目前,下設的5個支部均根據要求完善了規范化制度建設。因為規范管理和高效運作,2011年溫州市委會將全國民建地方組織交流協作年會交由第一總支承辦,取得良好反響。
二、以選拔培養人才激發基層組織活力
近年來,第一總支積極優化會員結構,按照熱心民建事業、年輕有活力有特長、突出民建界別的特點和優勢等條件,嚴格發展新會員。經過優中選優,5年新增會員43名,會員結構逐漸趨向年輕化、高學歷化。其中既有全國機械500強企業、溫州網絡互聯領軍企業等明星企業董事長,也有政府職能部門的科級干部等。同時,主動調整組織架構,大膽識才用才。在近年來的人事調整中,通過民主選舉,一批年輕優秀會員脫穎而出,出任總支主委、副主委、委員等職務,5個支部的主要崗位也大部分由年輕優秀會員擔任。新會員的加入和組織架構的優化,進一步增強了第一總支的組織力量,有效激發了組織活力,并極大豐富了組織生活形式。通過組織全體會員到金華施復亮故居、南湖一大會址等地參觀學習,考察會員企業以及每年舉辦迎春聯歡晚會等一系列活動,第一總支的凝聚力愈發增強,逐漸形成團結向上的良好氛圍。
三、以盡責履職發揮基層組織重要作用
第一總支始終把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為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加快溫州經濟轉型升級、大都市圈建設等重大問題上積極履行黨派職能,有效促進了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目前總支共有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0人,年均提出10篇提案議案。積極組織會員報送各級社情民意信息,參與市委統戰部諍友建言調研活動,開展課題調研。此外,還有多名特約監督員、評議員積極參與市安監局、環保局等職能部門的監督活動,有效促進政府行政能力提高。
四、以社會服務促進經濟社會和諧進步
第一總支把社會服務工作作為發揮參政黨職能和自身建設的重要任務,通過搭建慰問、資助等活動平臺,組織開展了“思源·圓夢”等一系列社會服務活動。如2011年籌集3萬元購置電腦13臺幫助泰順雙排鄉中心小學建立“民建愛心電腦室”,新浪網、溫州網等媒體都進行了報道;2014年為云南魯甸地震災區捐款12000元;舉辦“為環保工人送午餐”活動,為龍灣、甌海、鹿城三區1200名環衛工人送午餐;會員陳春平、王任每年向省級扶貧點捐款10萬元等等。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來,總支會員共參與助學、救災等公益事業捐款達230余萬元。充分發揮會員企業優勢,積極搭建企業扶持平臺。如會員金歐陽的國技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同類公司中排名全省前三,全國前二十,而溫州部分企業在信息化方面較為滯后,總支積極聯系市商務局、溫州中小企業協會,為國技互聯技術扶持中小企業搭建了平臺,共免費為溫州2000家企業提供信息化建設、網絡營銷方式、現代化企業培訓,為5000名個人提供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和經營管理培訓。
溫州市委會第一總支是一支有著優良傳統的隊伍,現在仍有一批老會員積極為黨派事業作出貢獻。在新一屆班子的有力組織下,在會員的積極參與下,第一總支以“樹立標桿、引領發展”為目標,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切實提高履職能力,竭誠開展社會服務,爭取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一、以規范制度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基礎
溫州市委會第一總支是機關總支,不斷健全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的基層組織運行機制既是長期以來的優良傳統,也是引領其它兄弟基層組織規范建設的示范標桿。近年來,根據省委會對基層組織開展活動的要求,第一總支加強完善了會議制度、財務制度、辦公室工作規則、慰問活動辦法、印鑒管理辦法、總支委員分工負責制、總支活動和組織生活制度等7個工作制度,有效規范了組織生活和會員行為,切實為開展組織活動提供了堅實保障。以總支會議制度為例,第一總支按季度召開總支擴大會議,就重大活動、重要人事、重要決策進行安排和部署,并特邀支部主任參加,高效貫徹了上級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了上級決策部署。目前,下設的5個支部均根據要求完善了規范化制度建設。因為規范管理和高效運作,2011年溫州市委會將全國民建地方組織交流協作年會交由第一總支承辦,取得良好反響。
二、以選拔培養人才激發基層組織活力
近年來,第一總支積極優化會員結構,按照熱心民建事業、年輕有活力有特長、突出民建界別的特點和優勢等條件,嚴格發展新會員。經過優中選優,5年新增會員43名,會員結構逐漸趨向年輕化、高學歷化。其中既有全國機械500強企業、溫州網絡互聯領軍企業等明星企業董事長,也有政府職能部門的科級干部等。同時,主動調整組織架構,大膽識才用才。在近年來的人事調整中,通過民主選舉,一批年輕優秀會員脫穎而出,出任總支主委、副主委、委員等職務,5個支部的主要崗位也大部分由年輕優秀會員擔任。新會員的加入和組織架構的優化,進一步增強了第一總支的組織力量,有效激發了組織活力,并極大豐富了組織生活形式。通過組織全體會員到金華施復亮故居、南湖一大會址等地參觀學習,考察會員企業以及每年舉辦迎春聯歡晚會等一系列活動,第一總支的凝聚力愈發增強,逐漸形成團結向上的良好氛圍。
三、以盡責履職發揮基層組織重要作用
第一總支始終把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作為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加快溫州經濟轉型升級、大都市圈建設等重大問題上積極履行黨派職能,有效促進了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目前總支共有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0人,年均提出10篇提案議案。積極組織會員報送各級社情民意信息,參與市委統戰部諍友建言調研活動,開展課題調研。此外,還有多名特約監督員、評議員積極參與市安監局、環保局等職能部門的監督活動,有效促進政府行政能力提高。
四、以社會服務促進經濟社會和諧進步
第一總支把社會服務工作作為發揮參政黨職能和自身建設的重要任務,通過搭建慰問、資助等活動平臺,組織開展了“思源·圓夢”等一系列社會服務活動。如2011年籌集3萬元購置電腦13臺幫助泰順雙排鄉中心小學建立“民建愛心電腦室”,新浪網、溫州網等媒體都進行了報道;2014年為云南魯甸地震災區捐款12000元;舉辦“為環保工人送午餐”活動,為龍灣、甌海、鹿城三區1200名環衛工人送午餐;會員陳春平、王任每年向省級扶貧點捐款10萬元等等。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來,總支會員共參與助學、救災等公益事業捐款達230余萬元。充分發揮會員企業優勢,積極搭建企業扶持平臺。如會員金歐陽的國技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同類公司中排名全省前三,全國前二十,而溫州部分企業在信息化方面較為滯后,總支積極聯系市商務局、溫州中小企業協會,為國技互聯技術扶持中小企業搭建了平臺,共免費為溫州2000家企業提供信息化建設、網絡營銷方式、現代化企業培訓,為5000名個人提供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和經營管理培訓。
溫州市委會第一總支是一支有著優良傳統的隊伍,現在仍有一批老會員積極為黨派事業作出貢獻。在新一屆班子的有力組織下,在會員的積極參與下,第一總支以“樹立標桿、引領發展”為目標,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切實提高履職能力,竭誠開展社會服務,爭取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