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會員就“加快推進城鄉危舊房改造”在民生論壇上發言
發布時間:2017-12-11 09:41:56
|
作者:
8月28日,省政協舉行第37次“浙江政協·民生論壇”,圍繞“加快推進城鄉危舊房改造”協商議政。民建界別中的省政協委員戴銘、計時鳴、陳智敏及民建會員、界別群眾代表林東海在會上發言。9月2日《聯誼報》予以刊登。先摘錄如下,以供參閱。
戴銘委員:
多渠道籌集危舊房改造資金
危舊房的所有者大部分是弱勢群體,難以承受房屋改造的資金壓力,盡管各級政府都建立了財政補助,但缺口還是比較大的。建議縣市政府統籌安排小城鎮綜合整治、“三改一拆”、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彌補一部分危舊房改造資金;拓寬融資渠道,用好國開行時間長、利率低的政策性金融債以及省級的市政債等;在加大各級財政補助的同時,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與。
計時鳴委員:
建立城市危房拆遷制度
建立兼顧各方利益、規范化的城市危房拆遷制度十分必要。危房處置中的拆遷問題,與地產開發中的拆遷問題不同,必須立即采取搬遷行動,危房周邊居民也很可能被無端卷入原本與其無關的聯動搬遷之中,往往會導致許多合理或不合理的訴求。建議建立拆危與開發聯動機制,引入地產開發商進行營利性開發,所獲利潤一部分用于支付危房處置補償金。
陳智敏委員:
制度化執行危舊房改造
危舊房改造要制度化。危舊界定有明確標準,在執行時不應加入太多感情因素,該拆的要毫不猶豫拆了重建,拆后重建的面積、補償等,要通過制度明了。用專業的眼光來看,危舊房修建價格超過重建一半的話,就不值得維修,這也應該有個標準,通過制度來制約這一點。當然如果是文物,那就毫不猶豫,哪怕是危房,拆了重建也要把它恢復。
林東海(界別群眾代表):
加強危房安全鑒定監管工作
建議開放市場、規范行為、保障經費。將危房排查和房屋安全鑒定工作全面推向市場。政府設置的房屋安全鑒定機構轉變職能,從業務轉向監管。建立全省統一的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備案機制,對相關機構進行動態監管。還要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對鑒定機構的技術監管。
戴銘委員:
多渠道籌集危舊房改造資金
危舊房的所有者大部分是弱勢群體,難以承受房屋改造的資金壓力,盡管各級政府都建立了財政補助,但缺口還是比較大的。建議縣市政府統籌安排小城鎮綜合整治、“三改一拆”、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彌補一部分危舊房改造資金;拓寬融資渠道,用好國開行時間長、利率低的政策性金融債以及省級的市政債等;在加大各級財政補助的同時,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與。
計時鳴委員:
建立城市危房拆遷制度
建立兼顧各方利益、規范化的城市危房拆遷制度十分必要。危房處置中的拆遷問題,與地產開發中的拆遷問題不同,必須立即采取搬遷行動,危房周邊居民也很可能被無端卷入原本與其無關的聯動搬遷之中,往往會導致許多合理或不合理的訴求。建議建立拆危與開發聯動機制,引入地產開發商進行營利性開發,所獲利潤一部分用于支付危房處置補償金。
陳智敏委員:
制度化執行危舊房改造
危舊房改造要制度化。危舊界定有明確標準,在執行時不應加入太多感情因素,該拆的要毫不猶豫拆了重建,拆后重建的面積、補償等,要通過制度明了。用專業的眼光來看,危舊房修建價格超過重建一半的話,就不值得維修,這也應該有個標準,通過制度來制約這一點。當然如果是文物,那就毫不猶豫,哪怕是危房,拆了重建也要把它恢復。
林東海(界別群眾代表):
加強危房安全鑒定監管工作
建議開放市場、規范行為、保障經費。將危房排查和房屋安全鑒定工作全面推向市場。政府設置的房屋安全鑒定機構轉變職能,從業務轉向監管。建立全省統一的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備案機制,對相關機構進行動態監管。還要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對鑒定機構的技術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