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會史微課堂·第1課 民建成立的時代背景
發布時間:2019-02-20 10:44:14
|
作者:
我們從民建70余年的歷史長河中,擷取了反映主要歷史進程的重要事件、人物,編撰成會史微課堂講稿,以微見著,以點窺面,在講述民建故事、介紹民建人物中,勾勒會史概貌,以方便會員更通俗易懂地學習會的簡史和基本知識,了解為會的事業作出貢獻的前輩先賢,繼承和弘揚會的共同價值理念,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迎接新時期的機遇和挑戰,不斷把會的事業推向前進。微課堂共60篇,每篇文字不長,均在千字以內,所以稱“微”。現通過會刊推送,邀您一起來上民建會史課!
中國各民主黨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殊歷史條件下產生,也是在國共兩黨對立斗爭的基本格局下逐步形成的。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對內實行內戰獨裁,對外實行妥協投降政策,不僅激起了共產黨人的武裝反抗,也激起了國民黨左派和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的堅決反對,一些民主黨派的早期組織開始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民族資產階級及愛國人士紛紛成立政黨組織,積極投入全國抗日救亡的洪流。抗日戰爭勝利后,我國面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決戰,又有一些新的民主黨派組織相繼成立,要求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
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同樣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并逐漸團結聯合起來,組成各類社團,其中有以黃炎培為領袖,由中華職業教育社聯系和團結起來的一批文教界和民族工商界愛國人士組成的“職教派”,和以胡厥文為代表,由抗戰時期從東部沿海遷往四川等地的民族工商企業組成的“遷川工廠聯合會”等。抗戰勝利后的中國民族工商業者,盼望國家走上和平統一、獨立富強、民主自由的道路,希望在良好的環境中振興民族工商業。但是,國民黨的倒行逆施使他們的希望最終成為泡影。面對嚴酷現實,民族工商界的代表人士感到靠實業救國的理想并不能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也不能為民族工商業拓展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因此,需要建立一個既能在民主團結、和平建國中發揮作用,又能維護切身利益的政治組織,開始醞釀成立政治團體。
1945年12月16日,一批民族工商業者、金融界代表人士,和與工商界有密切聯系的文教界中上層知識分子等聚集在重慶白象街西南實業大廈,舉行民主建國會成立大會,一個以民族工商實業家和其所聯系的文教界知識分子為主要成員的政黨,宣告誕生。
中國各民主黨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殊歷史條件下產生,也是在國共兩黨對立斗爭的基本格局下逐步形成的。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對內實行內戰獨裁,對外實行妥協投降政策,不僅激起了共產黨人的武裝反抗,也激起了國民黨左派和一大批愛國民主人士的堅決反對,一些民主黨派的早期組織開始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民族資產階級及愛國人士紛紛成立政黨組織,積極投入全國抗日救亡的洪流。抗日戰爭勝利后,我國面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決戰,又有一些新的民主黨派組織相繼成立,要求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
愛國的民族工商業者同樣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并逐漸團結聯合起來,組成各類社團,其中有以黃炎培為領袖,由中華職業教育社聯系和團結起來的一批文教界和民族工商界愛國人士組成的“職教派”,和以胡厥文為代表,由抗戰時期從東部沿海遷往四川等地的民族工商企業組成的“遷川工廠聯合會”等。抗戰勝利后的中國民族工商業者,盼望國家走上和平統一、獨立富強、民主自由的道路,希望在良好的環境中振興民族工商業。但是,國民黨的倒行逆施使他們的希望最終成為泡影。面對嚴酷現實,民族工商界的代表人士感到靠實業救國的理想并不能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也不能為民族工商業拓展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因此,需要建立一個既能在民主團結、和平建國中發揮作用,又能維護切身利益的政治組織,開始醞釀成立政治團體。
1945年12月16日,一批民族工商業者、金融界代表人士,和與工商界有密切聯系的文教界中上層知識分子等聚集在重慶白象街西南實業大廈,舉行民主建國會成立大會,一個以民族工商實業家和其所聯系的文教界知識分子為主要成員的政黨,宣告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