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讓我生命綻放得更美
發布時間:2019-02-20 10:41:42
|
作者: 江衍妙
偉大戲劇學家亨利克·約翰·易卜生曾說“你最大的責任是把你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我常常捫心自問怎樣最大化地實現我的人生價值。作為社會人,我們都注定會落在某個平臺上,常言說,平臺價值決定你的價值。我很慶幸自己有緣加入了民建這個大家庭。2010年入會以來短短的八年多時間里,我發現我們可以站在黨派的肩膀上,擁有一個更高更大的平臺。如我們能通過黨派平臺用心用力發揮自己聰明才智推動行業進步,這或許是各知識分子孜孜以求的價值實現最佳路徑。
我偶然結緣民建
2010年6月的某次西南財經大學溫州校友會聚會,我有幸認識了在市政協工作的何哲宇師兄,在喝茶閑談中,他發現我還挺有想法的,而且還寫過一些作品,就說可以試試介紹我去入民主黨派。因為我是做金融相關工作的,屬于經濟界人士,可能中國民主建國會比較適合我。我回到單位后,詳細了解了民建的發展歷史,看到很多知名偶像級的人物都是民建會員,我心里“暖流涌動”。后來,在入會前參加了幾次活動,體驗了民建平臺的魅力。
就這樣,我提交了入會申請書,2010年底正式獲得批準入會,并參加了新會員培訓班,對民建組織有更進一步認識。后被分配到鹿城區基委員會,老會員們其樂融融的交流,讓我感到很舒服。
我開始認識“信息是什么”
2011年11月,民建地方組織交流協作年會在溫州召開,我有幸作為大會接待工作人員,在市委會領導介紹下結識了省委會做信息工作兩位老師。在大會之余,他們給我簡要輔導了怎樣寫信息?,F在看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鼓勵——叫我大膽去寫。期間我也抓住短暫的時間,交流了幾個選題,其中有個選題便是生活中每天都看到的報刊雜志上的廣告刊花,實在擾亂秩序。于是我寫出了入民建以來的第一篇信息《應遏制報刊分類信息廣告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經過兩輪的修改成文,很快就被民建中央采用了。這大大增強了我的信心。我心里想“原來寫信息也沒有那么難”,就這樣開啟了我寫信息之旅。2012那一年我就寫了11篇信息和調研文章,涉及的內容大多是民生相關問題。
我開始感受“信息的力量”
2013年1月的浙江省兩會前夕,在會員方巖的“名堂”會所里,和幾位企業家一起交流得知,最近溫州的互保聯保事情比較麻煩了,按這樣速度發展下去,溫州的中小企業都要倒閉了。在當晚的討論中仍覺得這是屬于商業化行為,對策不是很好提,但總覺的是個問題。
后來我抽空就到市金融辦、銀監局和銀行機構找相關朋友溝通,發現他們也已開始關注互保聯保問題了,但并沒有很重視,也沒有采取特別的措施。后在浙江省兩會期間,仍有多位委員提出互保聯保的問題。1月28日下午,省委會王志強老師就專門電話我溝通探討該問題,并說能否當天寫出一篇信息建議?我當天還在成都出差,回到溫州家里已是晚上11點多,熬夜到3點半寫出了一篇信息稿件發給了王志強。后又經探討多次修改成《新一波“互保聯保”危機顯現,應盡快采取措施防止情況惡化》的建議。該信息被省委會主委陳小平帶到了全國兩會上,其中有幾個互保聯保的增長數據,又多次向我求證落實后報給國家領導人。
幸運的是該篇信息獲得李克強、俞正聲兩位國家領導人的同時批示?,F在看來,互保聯保問題的確是個大問題,亟待政府、銀行、企業等多方主體的合力解決,而且影響企業發展的面很廣、很深遠。民建中央還把我完善后的《防范和化解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鏈風險》建議列入2014年全國兩會的集體提案。后來,溫州市政府也專門組織研究溫州互保聯保的破解問題,形成專報報送給市委市政府領導,獲得時任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的批示,后出臺了系列政策。當年,我寫的《建議以“資產證券化”為突破口推進金融改改》《警惕小貸公司涉訴問題暴露出的嚴重信貸風險 小貸公司的發展亟待進一步研究》等其他兩篇信息獲得馬凱副總理的重要批示,并出臺了具體的政策。按省委會領導的說法,我們的會員一年有三篇信息獲得國家領導人批示實屬罕見。當年我共寫了10多篇信息,其中有多篇信息獲得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民建中央的采用,相關問題的提出促使了相關政策的出臺,有的是直接看到建議內容的體現,有的也看到個人建議的影子。我開始感受到我們平民百姓的建議,如把握好真問題、列對建議,通過黨派的平臺上去,能“直通中央”,我的心境有點“洶涌澎湃”。
我開始對信息工作“流連忘返”
2014年開始,在民建省、市委會及其調研團隊的支持下,我秉承“用專心、巧借力、抓機遇”的工作心得,立足本職工作和專長,日常積極參與省委會、市政協組織的多種調研活動,積極與各級部門領導或朋友保持動態交流,積極與我所在單位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的研究員們保持求教溝通,積極與我求學時的老師、同學們保持聯系探討,思路進一步開闊,視野進一步提升。以前我堅持平均每個月寫一篇,現在由于工作忙碌關系,也想要往精品方向發展,信息量有所減少,但我仍堅持勤思考、多探討、廣集材料,做到下筆如有神。我經常捫心自問“今天我寫了嗎?”“我的下一篇呢?”。回顧近五年多時間以來,我共寫有60多篇信息建議,其中有30多篇獲得民建中央、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采用,有5篇信息分別獲得李克強、俞正聲、張高麗、馬凱等國家領導人重要批示,連續四年都有信息被民建中央、省委會轉化為全國政協兩會、省政協集體提案和委員個人提案,另外每年都有一篇信息獲得溫州市主要領導的批示。只要是我們自己所見的社會弊病、所思的真知灼見、所想的解決路徑,我們就有不同方式“直通中央”,將自己的思想上升到黨派集體的思想,再轉化為國家的相關政策落地,這是其他任何社會團體、組織無法比擬的優勢。誠然,我覺得用心用力發揮自己的專業影響力推動行業進步,服務溫州金融生態的優化,做一名有思想力的智庫成員,站在舞臺上綻放最美的自己是件人生樂事。
(作者系申萬宏源證券溫州分公司機構金融部總經理兼溫州營業部副總經理、民建鹿城基層委員會副主委)
我常常捫心自問怎樣最大化地實現我的人生價值。作為社會人,我們都注定會落在某個平臺上,常言說,平臺價值決定你的價值。我很慶幸自己有緣加入了民建這個大家庭。2010年入會以來短短的八年多時間里,我發現我們可以站在黨派的肩膀上,擁有一個更高更大的平臺。如我們能通過黨派平臺用心用力發揮自己聰明才智推動行業進步,這或許是各知識分子孜孜以求的價值實現最佳路徑。
我偶然結緣民建
2010年6月的某次西南財經大學溫州校友會聚會,我有幸認識了在市政協工作的何哲宇師兄,在喝茶閑談中,他發現我還挺有想法的,而且還寫過一些作品,就說可以試試介紹我去入民主黨派。因為我是做金融相關工作的,屬于經濟界人士,可能中國民主建國會比較適合我。我回到單位后,詳細了解了民建的發展歷史,看到很多知名偶像級的人物都是民建會員,我心里“暖流涌動”。后來,在入會前參加了幾次活動,體驗了民建平臺的魅力。
就這樣,我提交了入會申請書,2010年底正式獲得批準入會,并參加了新會員培訓班,對民建組織有更進一步認識。后被分配到鹿城區基委員會,老會員們其樂融融的交流,讓我感到很舒服。
我開始認識“信息是什么”
2011年11月,民建地方組織交流協作年會在溫州召開,我有幸作為大會接待工作人員,在市委會領導介紹下結識了省委會做信息工作兩位老師。在大會之余,他們給我簡要輔導了怎樣寫信息?,F在看來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鼓勵——叫我大膽去寫。期間我也抓住短暫的時間,交流了幾個選題,其中有個選題便是生活中每天都看到的報刊雜志上的廣告刊花,實在擾亂秩序。于是我寫出了入民建以來的第一篇信息《應遏制報刊分類信息廣告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經過兩輪的修改成文,很快就被民建中央采用了。這大大增強了我的信心。我心里想“原來寫信息也沒有那么難”,就這樣開啟了我寫信息之旅。2012那一年我就寫了11篇信息和調研文章,涉及的內容大多是民生相關問題。
我開始感受“信息的力量”
2013年1月的浙江省兩會前夕,在會員方巖的“名堂”會所里,和幾位企業家一起交流得知,最近溫州的互保聯保事情比較麻煩了,按這樣速度發展下去,溫州的中小企業都要倒閉了。在當晚的討論中仍覺得這是屬于商業化行為,對策不是很好提,但總覺的是個問題。
后來我抽空就到市金融辦、銀監局和銀行機構找相關朋友溝通,發現他們也已開始關注互保聯保問題了,但并沒有很重視,也沒有采取特別的措施。后在浙江省兩會期間,仍有多位委員提出互保聯保的問題。1月28日下午,省委會王志強老師就專門電話我溝通探討該問題,并說能否當天寫出一篇信息建議?我當天還在成都出差,回到溫州家里已是晚上11點多,熬夜到3點半寫出了一篇信息稿件發給了王志強。后又經探討多次修改成《新一波“互保聯保”危機顯現,應盡快采取措施防止情況惡化》的建議。該信息被省委會主委陳小平帶到了全國兩會上,其中有幾個互保聯保的增長數據,又多次向我求證落實后報給國家領導人。
幸運的是該篇信息獲得李克強、俞正聲兩位國家領導人的同時批示?,F在看來,互保聯保問題的確是個大問題,亟待政府、銀行、企業等多方主體的合力解決,而且影響企業發展的面很廣、很深遠。民建中央還把我完善后的《防范和化解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鏈風險》建議列入2014年全國兩會的集體提案。后來,溫州市政府也專門組織研究溫州互保聯保的破解問題,形成專報報送給市委市政府領導,獲得時任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的批示,后出臺了系列政策。當年,我寫的《建議以“資產證券化”為突破口推進金融改改》《警惕小貸公司涉訴問題暴露出的嚴重信貸風險 小貸公司的發展亟待進一步研究》等其他兩篇信息獲得馬凱副總理的重要批示,并出臺了具體的政策。按省委會領導的說法,我們的會員一年有三篇信息獲得國家領導人批示實屬罕見。當年我共寫了10多篇信息,其中有多篇信息獲得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民建中央的采用,相關問題的提出促使了相關政策的出臺,有的是直接看到建議內容的體現,有的也看到個人建議的影子。我開始感受到我們平民百姓的建議,如把握好真問題、列對建議,通過黨派的平臺上去,能“直通中央”,我的心境有點“洶涌澎湃”。
我開始對信息工作“流連忘返”
2014年開始,在民建省、市委會及其調研團隊的支持下,我秉承“用專心、巧借力、抓機遇”的工作心得,立足本職工作和專長,日常積極參與省委會、市政協組織的多種調研活動,積極與各級部門領導或朋友保持動態交流,積極與我所在單位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的研究員們保持求教溝通,積極與我求學時的老師、同學們保持聯系探討,思路進一步開闊,視野進一步提升。以前我堅持平均每個月寫一篇,現在由于工作忙碌關系,也想要往精品方向發展,信息量有所減少,但我仍堅持勤思考、多探討、廣集材料,做到下筆如有神。我經常捫心自問“今天我寫了嗎?”“我的下一篇呢?”。回顧近五年多時間以來,我共寫有60多篇信息建議,其中有30多篇獲得民建中央、中央統戰部、全國政協采用,有5篇信息分別獲得李克強、俞正聲、張高麗、馬凱等國家領導人重要批示,連續四年都有信息被民建中央、省委會轉化為全國政協兩會、省政協集體提案和委員個人提案,另外每年都有一篇信息獲得溫州市主要領導的批示。只要是我們自己所見的社會弊病、所思的真知灼見、所想的解決路徑,我們就有不同方式“直通中央”,將自己的思想上升到黨派集體的思想,再轉化為國家的相關政策落地,這是其他任何社會團體、組織無法比擬的優勢。誠然,我覺得用心用力發揮自己的專業影響力推動行業進步,服務溫州金融生態的優化,做一名有思想力的智庫成員,站在舞臺上綻放最美的自己是件人生樂事。
(作者系申萬宏源證券溫州分公司機構金融部總經理兼溫州營業部副總經理、民建鹿城基層委員會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