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杭州市政協原副主席、民建杭州市委會原副主委邵義彬,浙江鄞縣人,1921年1月出生,1955年1月加入中國民主建國會。曾任杭州茶廠副廠長;民建杭州市委會第六、七、八屆副主委,第九、十屆名譽副主委;第五屆杭州市政協副主席,第四、五、六、七屆省政協委員等職。2019年3月16日,邵義彬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杭州逝世。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委會原主委程煒撰寫了懷念文章,現予以刊登。
邵義彬同志走過了不平凡的99個春秋,于3月16日因病醫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人們以崇敬的心情懷念他。
我和邵義彬同志都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加入民建的老會員,并在民建機關一起共事,彼此間比較熟悉。邵義彬同志政治上追求進步,愛黨愛國,工作上認真踏實,責任性強,實事求是,勤于思考,敢于發表不同意見,是中國共產黨的諍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邵老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同志。長期以來,邵老養成了天天讀報看書、收看電視時政新聞,關心國家大事的好習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邵老不是僅僅是看報,還把重要資料剪下來保存,或作學習筆記。省民建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成立老同志學習組,邵老是學習組成員,除了有重要會議或身體不適外,幾乎每次都準時參加,而且在學習組會上帶頭發言,他思路清晰,圍繞學習主題,聯系思想實際,暢談學習體會。邵義彬在杭州市政協也是如此,政協同志說邵老是“有請必到”,雖然他領導職務已經退下來,但他不顧自己年高體弱,只要走得動,絕不放棄一切學習的機會。就在今年一月,他還應邀出席杭州市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在主席臺上就坐。學習已成為他政治生命的一部分。
邵老一生敬業務實。他在《我的回憶錄》中寫道,“我從15歲當學徒,到60歲退休,45年就是搞茶葉”。他一生從事茶葉業,與茶葉結下了不解之緣,為推動發展我國傳統經典產業茶葉業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從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學徒工,當上了私營茶葉行經理,其中經歷了抗日戰爭時期戰亂,國際國內資本市場大魚吃小魚的激烈競爭,飽嘗了舊社會的甜酸苦辣,在解放前三年當上了資本家。他先在上海與人合伙開設春成茶行,后來遷到杭州獨資經營,改為大成茶行。
新中國成立后,邵義彬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1951年他響應政府號召,帶頭參加私私合營,將3家茶行和7家茶廠合并成立杭州市私私合營第一制茶公司。在這10家企業中以他經營的大成茶行實力最強,私私合營后生產規模擴大了,有利于增加國營公司加工業務。邵義彬任合營公司業務部經理。1953年,國家頒布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的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邵義彬通過過渡時期總路線和毛主席關于“認清社會發展規律,掌握自己命運”重要講話的學習,提高了思想認識。認識到社會主義替代資本主義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是正確的光明大道,思想轉變后,他積極帶頭申請公私合營,在1956年初獲得了政府的批準。邵義彬被安排為公私合營杭州制茶總廠副廠長,具體負責第二車間生產管理。他工作踏實,作出了成績,被評為廠先進工作者。1956年9月,他出席了杭州市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10月出席浙江省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后又出席全國群英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等人接見。回到杭州不久,邵義彬被政府任命為杭州茶廠副廠長,同時選為江干區和杭州市人大代表。1980年他在企業退休后,繼續留廠工作三年。他仍關心杭州茶廠的發展。1991年,杭州市政府根據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原則,開展企業清理整頓。國營杭州罐頭食品廠是一家虧損企業,市政府決定由民營企業娃哈哈兼并重組,杭州茶廠廠長樓蘋蘋得知這消息思想緊張,想到下一個可能被兼并的是茶廠,特邀請邵義彬等人共同商量對策,大家商議結果,一致認為,茶廠改革是非改不可,但是“杭州茶廠”這塊牌子最好能保留下來,具體意見是,茶廠的內銷部分可以維持,外銷部分因虧損嚴重,要設法轉出去。問題誰來接收呢?最理想的是省茶葉公司。但是此前省茶葉公司及其主營的供銷社曾為此事拒絕過,樓蘋蘋廠長希望邵義彬出面與省茶葉公司商量。雙方整整談了一個下午,邵以外銷茶出口前必須經過整理,才能達到茶葉質量標準,而茶葉整理需要由工廠來完成,在這一點上說動了省茶葉公司經理。省茶葉公司最后同意接收杭州茶廠外銷部分。這樣使杭州茶廠渡過了改革難關,杭州茶廠的廠牌和企業得以保留下來。
邵義彬的一生,聽黨話跟黨走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響應民建中央“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行動綱領的號召,意氣風發,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獻計出力,作為省市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履職盡責,表現出色,有幾件事令人印象深刻。
積極參與市場調查,為搞活流通開拓新的市場作出貢獻。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于十年文革影響,生產停滯發展,我省不少商品一時銷不出去。杭州民建、工商聯響應政府號召,決定成立一個由熟悉經濟工作同志組成的小組,邵義彬積極參與其中,他們帶著我省絲綢、棉織品和茶葉等樣品,到東北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城市走訪,歷時一個月,在地方兩會(即民建、工商聯——編者注)組織的協助下,與各專業公司、大商場進行洽談,了解市場需求情況,尋求建立雙方合作關系。回杭后寫下了一份調查報告,提出意見建議,送政府等有關部門參考,這次外出市場調查收獲很大,達到了預期目的。由于參加調查的五位同志年齡都在60歲以上,人們稱他們為“五老出關”。
組建杭州民建、工商聯經濟技術咨詢服務部,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為社會服務。根據鄧小平關于“工商界的錢要用起來、人也要用起來”的指示,邵義彬在民建、工商聯兩會成員中物色學有專長的有經營技術經驗的各類人才,組成咨詢服務部,幫助老少邊窮地區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經濟技術咨詢部還組織一批既熟悉建筑行業又精通財務的同志成立基本建設預決算審核組,代表基建方審核預決算,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人稱他們是“鐵算盤”。邵義彬從1984年至1996年兼任兩會經濟技術咨詢公司經理期間,全身心投入工作,認真負責,表現出色。
參加省政協經濟調查組,對我省茶葉業的產銷情況作深入調查,積極建言獻策。邵義彬是省政協委員兼任工商工作組副組長,他又是茶葉業行家,參加了這次調查。當時背景是茶葉業出現萎縮,內銷打不開局面,調查組深入余杭、諸暨、紹興、臨安等地,向茶農、供銷社、茶廠和政府有關部門調查,歷時二個多月,了解收集有關產供銷全面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找到問題癥結,提出意見建議。報送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此時民建中央和全國工商聯也準備召開全國茶葉會議,由于浙江已先走一步,有現成資料,就委派邵義彬代表浙江省參加全國茶葉會議。邵義彬還應省委統戰部邀請,參加全省統戰系統有關落實政策調查組,他深感責任重大,在工作中認真負責,較好地完成了任務。
認真負責地做好杭州民建、工商聯“為四化建設服務匯報展覽”工作。1985年為慶祝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40周年,為展示民建會在“堅定不移跟黨走,盡心竭力為四化”行動綱領的指引下,為四化建設服務風采。杭州市民建、工商聯決定共同舉辦為四化服務匯報展出。邵義彬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由于時間短,工作量大,缺乏經驗,他克服了許多困難,完成了設計、布展、培訓、接待等一系列工作。共展出彩色圖版118塊,包括文字、照片、實物。展出歷時半個月,應邀參觀指導的有時任省政協主席王家揚、民建中央副主席馮梯云等領導同志以及會員1600余人。這次匯報展出取得了圓滿成功,廣大會員深受鼓舞和教育,擴大了民建在社會上的影響。
晚年的邵義彬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2010年前后他每年參加杭州“春風行動”和社區服務活動,為公益事業捐錢出力,累計捐款10萬余元。
(作者系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委會原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