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帶隊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民主監督
發布時間:2019-11-22 14:44:48
|
作者: 文/圖 調研部
圍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專項民主監督,是今年中共浙江省委交給民主黨派的重點任務。根據中共浙江省委統戰部的統一安排和部署,省商務廳、省司法廳、省證監局和紹興市、衢州市被列為民建省委會對口專項民主監督單位。5月和6月,省政協副主席、省委會主委陳小平帶領省委會監督調研組成員,分別赴省商務廳、省證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以及衢州、紹興等地,就“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專項民主監督。省委會副主委、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參加在紹興的調研。省委會秘書長高波參加全程調研。
省商務廳
5月10日,陳小平帶隊赴省商務廳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民主監督并召開專題座談會。省商務廳廳長盛秋平、副廳長張錢江率有關處室負責人參加了專題座談會。張錢江介紹了省商務廳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情況,有關處室負責人介紹了具體情況。調研組成員重點了解了商務廳在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10個方面31條政策的情況和助力民營企業創辦境外產業園的政策措施、存在的困難問題及意見建議,并就關心的產業轉移、法律服務等問題與商務廳方面展開互動探討。
陳小平代表省委會對省商務廳長期以來對民建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指出,通過調研更加強烈感受到浙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一要提高站位,在更廣闊的背景和全球視野下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專項民主監督活動達成廣泛共識,為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有價值的建議。二要進一步分析民營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好的經驗,要考慮節奏、科學布局,用全面發展聯系的思路加強研究分析,提出的建議要有操作性。三要加強民建與商務廳的對口聯系工作,面上的通報、合作調研要進一步深化,實現深度合作。
紹興
5月20日至21日,陳小平一行赴諸暨市、嵊州市、上虞區和紹興市,實地考察了萬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并就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民營企業國內外并購、民企紓困等主題召開四場部門和企業座談會。中共紹興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葉衛紅,紹興市副市長、民建紹興市委會主委陳德洪,紹興市政協副主席何小玲等陪同調研。
座談中,陳小平對紹興在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成效表示肯定,并指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把改善營商環境作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二要進一步深化各領域改革,三要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和重中之重。
省證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5月23日,陳小平一行赴浙江證監局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就民企融資和紓困主題進行了座談和交流。浙江證監局局長田向陽、副局長盛春紅,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副書記盛益軍、副巡視員徐素榮參加座談并介紹相關情況。陳小平指出,資本市場的監管是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監管就是支持,監管就是服務,合規監管就是促進高質量發展,要加強協同監管,通過完善監管體系,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衢州
6月24日,陳小平率調研組赴衢州市開展專項民主監督。衢州市委會主委馬梅芝,衢州市政協主席吳國升等陪同調研。
上午,陳小平一行前往衢州市禮賢街片區,實地走訪調研該片區“未來社區”試點建設情況。下午,監督調研組一行赴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走訪考察了兩家園區代表性企業聯能電氣和金維克,仔細參觀了兩家企業的生產線。
隨后,監督調研組召開集聚區管委會和企業家座談會。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劉根宏介紹了集聚區產業發展情況、下一步工作計劃等。開山集團、中天氟硅等8家企業介紹企業發展情況、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改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的希望和建議。調研組成員就政策落實、企業發展中的問題等展開交流討論。聽完大家的交流發言,陳小平表示,會認真梳理企業提到的融資難、人才缺、減費降稅等方面的問題,以調研清單的形式反饋省里,進一步推進支持政策的落實,吸納和梳理好建議,為省委省政府改善營商環境積極建言獻策。
6月25日上午,監督調研組召開了市級層面的調研座談會,與衢州市營商辦、市工商聯等9家相關單位進行了座談交流。座談中,相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匯報交流了衢州市在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
陳小平聽取介紹和交流后,對近年來衢州市在改善營商環境上出真招實招,取得很好實效表示充分肯定。陳小平表示,改善營商環境要從三方面持續深化發力,一是著力抓好各級黨委政府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政策落地見效。要抓好政策的落實,讓民營企業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要把政策精準推送到企業,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要結合地方實際,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政策。二是著力優化創業創新生態。繼續推進創業創新,傳統產業要改造提升,新興戰略性產業要培育壯大,要集聚創業創新的資源要素,把政府的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有機結合起來,改善人才創新生態,解決企業關心的融資難題、政策難題等。三是著力推進“放管服”的改革。要把放、管、服三者有機結合,建立長效化、常態化機制。弘揚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切實搞好“三服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省商務廳
5月10日,陳小平帶隊赴省商務廳開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民主監督并召開專題座談會。省商務廳廳長盛秋平、副廳長張錢江率有關處室負責人參加了專題座談會。張錢江介紹了省商務廳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情況,有關處室負責人介紹了具體情況。調研組成員重點了解了商務廳在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10個方面31條政策的情況和助力民營企業創辦境外產業園的政策措施、存在的困難問題及意見建議,并就關心的產業轉移、法律服務等問題與商務廳方面展開互動探討。
陳小平代表省委會對省商務廳長期以來對民建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指出,通過調研更加強烈感受到浙江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一要提高站位,在更廣闊的背景和全球視野下看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專項民主監督活動達成廣泛共識,為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有價值的建議。二要進一步分析民營企業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好的經驗,要考慮節奏、科學布局,用全面發展聯系的思路加強研究分析,提出的建議要有操作性。三要加強民建與商務廳的對口聯系工作,面上的通報、合作調研要進一步深化,實現深度合作。
紹興
5月20日至21日,陳小平一行赴諸暨市、嵊州市、上虞區和紹興市,實地考察了萬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并就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民營企業直接融資、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民營企業國內外并購、民企紓困等主題召開四場部門和企業座談會。中共紹興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葉衛紅,紹興市副市長、民建紹興市委會主委陳德洪,紹興市政協副主席何小玲等陪同調研。
座談中,陳小平對紹興在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成效表示肯定,并指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把改善營商環境作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二要進一步深化各領域改革,三要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和重中之重。
省證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
5月23日,陳小平一行赴浙江證監局和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就民企融資和紓困主題進行了座談和交流。浙江證監局局長田向陽、副局長盛春紅,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副書記盛益軍、副巡視員徐素榮參加座談并介紹相關情況。陳小平指出,資本市場的監管是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監管就是支持,監管就是服務,合規監管就是促進高質量發展,要加強協同監管,通過完善監管體系,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衢州
6月24日,陳小平率調研組赴衢州市開展專項民主監督。衢州市委會主委馬梅芝,衢州市政協主席吳國升等陪同調研。
上午,陳小平一行前往衢州市禮賢街片區,實地走訪調研該片區“未來社區”試點建設情況。下午,監督調研組一行赴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走訪考察了兩家園區代表性企業聯能電氣和金維克,仔細參觀了兩家企業的生產線。
隨后,監督調研組召開集聚區管委會和企業家座談會。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劉根宏介紹了集聚區產業發展情況、下一步工作計劃等。開山集團、中天氟硅等8家企業介紹企業發展情況、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改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的希望和建議。調研組成員就政策落實、企業發展中的問題等展開交流討論。聽完大家的交流發言,陳小平表示,會認真梳理企業提到的融資難、人才缺、減費降稅等方面的問題,以調研清單的形式反饋省里,進一步推進支持政策的落實,吸納和梳理好建議,為省委省政府改善營商環境積極建言獻策。
6月25日上午,監督調研組召開了市級層面的調研座談會,與衢州市營商辦、市工商聯等9家相關單位進行了座談交流。座談中,相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匯報交流了衢州市在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開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意見建議。
陳小平聽取介紹和交流后,對近年來衢州市在改善營商環境上出真招實招,取得很好實效表示充分肯定。陳小平表示,改善營商環境要從三方面持續深化發力,一是著力抓好各級黨委政府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政策落地見效。要抓好政策的落實,讓民營企業有真真切切的獲得感;要把政策精準推送到企業,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要結合地方實際,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政策。二是著力優化創業創新生態。繼續推進創業創新,傳統產業要改造提升,新興戰略性產業要培育壯大,要集聚創業創新的資源要素,把政府的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有機結合起來,改善人才創新生態,解決企業關心的融資難題、政策難題等。三是著力推進“放管服”的改革。要把放、管、服三者有機結合,建立長效化、常態化機制。弘揚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切實搞好“三服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幫助企業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