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行業前沿 圓夢花甲之年
——記民建會員、浙江聯能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杰
發布時間:2019-11-22 17:11:49
|
作者: 毛朝陽 姚磊
經歷過知識青年下鄉,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擔任過政法口干部,任職過企業職工,創辦了民營企業……61歲的他,飽經風雨、歷久彌堅。他就是民建會員、浙江聯能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杰。
經過十年的艱苦創業,他創辦的浙江聯能電氣有限公司通過為用戶提供具有“一站式技術服務”的交鑰匙工程,累積創造了超10億的產值,站立在了國內電氣行業的前沿;特別是近幾年,公司融入“一帶一路”行列中,企業更是如虎添翼!
六旬老翁圓了入會夢
2019年6月28日,61歲的浙江聯能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杰收到一份粉紅色的《入會通知書》。
這位堅強的硬漢子,眼眶濕潤了:“我終于加入了民建組織了!”
李杰,1959年10月出生,廣西柳州人。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他辭掉安逸的機關公務員工作,下海經商。2010年,他又從廣西柳州來到浙江衢州,創辦了浙江聯能電氣有限公司。
創業的艱辛不言而喻。
2018年,李杰投資600萬左右引進的自動化設備投入使用后,每天至少可生產50臺智能開關柜的二次導線,相當于10余個工人十天左右的工作量,每個月給企業帶來300萬元增值。
這是為響應國家“中國制造2025計劃”,李杰著手實施的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工作。企業開展了軟、硬件升級改造工程,通過自動化生產線的投入、ERP管理系統的接入、三維智能化設計軟件的運用以及借助施耐德的千里眼模塊化,推動工業信息化、智能化兩化融合,實現產業優化布局,確保產品向高質量、高科技邁進。
通過近兩年的轉型升級,聯能電氣取得了優異成績,2017年、2018年實現納稅近1500萬元。2018年產值、利潤同比雙超百,同時與西門子、施耐德、三菱電機等國際電氣巨頭達成了技術合作。
“兩年時間,企業完成智能化、信息化融合實現智能工廠轉型升級。如今,三菱電機正在為我們設計工業機器人,機器換人指日可待。”李杰對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2017年、2018年企業先后獲得了“浙江省信用示范企業”“浙江省創新型示范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衢州賽區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在企業取得輝煌成績時,李杰似乎感到還缺憾點什么?
原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在與外界交往中,他看見許多企業家都紛紛加入組織,或加入中共組織,或加入其他民主黨派。
李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這幾年,自己在外拼搏多年,雖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沒有加入組織,終感覺到缺少一個主心骨。而且,他還了解到,中國民主建國會是以經濟界為主體的民主黨派。如果加入民建組織,自己就有新的視野和更高境界,企業就有一個新的交流平臺。
于是,李杰有了加入民建組織的愿望。但六旬老翁要加入民建組織,卻遭到部分會員的不解和反對。有的認為,應該吸引年輕的同志加入民建組織。但李杰并不泄氣,他三次向會遞交了入會申請。而且當衢州市委會和基層支部前去考察時,發現李杰竟將會章會史背得滾瓜爛熟;講起老一輩民建創始人的故事,他聲情并茂,記憶力超強,使人誤以為他已是一名“老民建會員”了。
民建衢州市委會副主委鄧柳青說,憑著他對加入民建組織的赤膽忠心,憑著他的愛國情懷和創業創新、奉獻精神,以及連續幾年榮獲“市長特別獎”,民建組織十分歡迎這樣的六旬老翁加入!
融入“一帶一路”
在國家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的大環境下,電氣制造業由于產能過剩,很多企業舉步維艱。李杰審時度勢,將發展的目光又投向國外市場。
李杰帶領聯能電氣技術團隊多次走出國門,致力于“一帶一路”市場布局。他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重大機遇,憑借企業自身軟硬實力,一步一腳印,從早期積極與設計院和外方溝通,外聘國內資深E-HOUSE電氣專家,優化整合多方資源,最終在與法國施耐德、德國西門子等國際知名品牌激烈的競標過程中,以較大優勢中標了澳大利亞奧斯蘭稀土礦E-HOUSE工程項目的總包合同。該產品首次進入發達國家,打破了長期由西門子、施耐德等國際跨國公司壟斷的局面。目前,聯能電氣自主研發的E-HOUSE產品累計申請專利50余項,填補了E-HOUSE產品在國內設計、生產、制造和集成的技術空白,獲得了浙江省科技廳、衢州市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經過十年的努力,如今的聯能產品通過與央企、國企等大型工程項目配套和服務,產品已遠銷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澳大利亞、哥倫比亞、南非和阿爾及利亞等25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面對國內、國際經濟發展嚴峻的形勢,聯能電氣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年產值以15%-30%的增長率穩步上升,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毅然前行。
雖然聯能電氣已經融入了“一帶一路”建設中,但李杰了解到大部分民營企業沒有有效的信息渠道,缺乏相關信息平臺和具體的扶持政策可供參考,難以搭上“一帶一路”的“大船”。
一花獨放不是春。身為政協委員的他撰寫了《浙江省民營企業如何盡快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議》,提出民營企業想要成功搭上國家發展的“大船”,順利融入到“一帶一路”的經濟建設中去,需要浙江省政府通過為民營企業多提供能讓企業“有戲可唱”的戲臺,積極鼓勵民營企業融入“一帶一路”產業鏈,組成強大的“聯合體”等有效手段,實現“整合資源、抱團出海、互利共贏、助推發展”的美好愿景。
(作者毛朝陽系衢州市總工會新聞中心主任,姚磊系衢州市總工會新聞中心職工)
經過十年的艱苦創業,他創辦的浙江聯能電氣有限公司通過為用戶提供具有“一站式技術服務”的交鑰匙工程,累積創造了超10億的產值,站立在了國內電氣行業的前沿;特別是近幾年,公司融入“一帶一路”行列中,企業更是如虎添翼!
六旬老翁圓了入會夢
2019年6月28日,61歲的浙江聯能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杰收到一份粉紅色的《入會通知書》。
這位堅強的硬漢子,眼眶濕潤了:“我終于加入了民建組織了!”
李杰,1959年10月出生,廣西柳州人。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他辭掉安逸的機關公務員工作,下海經商。2010年,他又從廣西柳州來到浙江衢州,創辦了浙江聯能電氣有限公司。
創業的艱辛不言而喻。
2018年,李杰投資600萬左右引進的自動化設備投入使用后,每天至少可生產50臺智能開關柜的二次導線,相當于10余個工人十天左右的工作量,每個月給企業帶來300萬元增值。
這是為響應國家“中國制造2025計劃”,李杰著手實施的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工作。企業開展了軟、硬件升級改造工程,通過自動化生產線的投入、ERP管理系統的接入、三維智能化設計軟件的運用以及借助施耐德的千里眼模塊化,推動工業信息化、智能化兩化融合,實現產業優化布局,確保產品向高質量、高科技邁進。
通過近兩年的轉型升級,聯能電氣取得了優異成績,2017年、2018年實現納稅近1500萬元。2018年產值、利潤同比雙超百,同時與西門子、施耐德、三菱電機等國際電氣巨頭達成了技術合作。
“兩年時間,企業完成智能化、信息化融合實現智能工廠轉型升級。如今,三菱電機正在為我們設計工業機器人,機器換人指日可待。”李杰對企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2017年、2018年企業先后獲得了“浙江省信用示范企業”“浙江省創新型示范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創業大賽衢州賽區一等獎”等榮譽稱號。
在企業取得輝煌成績時,李杰似乎感到還缺憾點什么?
原來,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在與外界交往中,他看見許多企業家都紛紛加入組織,或加入中共組織,或加入其他民主黨派。
李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這幾年,自己在外拼搏多年,雖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沒有加入組織,終感覺到缺少一個主心骨。而且,他還了解到,中國民主建國會是以經濟界為主體的民主黨派。如果加入民建組織,自己就有新的視野和更高境界,企業就有一個新的交流平臺。
于是,李杰有了加入民建組織的愿望。但六旬老翁要加入民建組織,卻遭到部分會員的不解和反對。有的認為,應該吸引年輕的同志加入民建組織。但李杰并不泄氣,他三次向會遞交了入會申請。而且當衢州市委會和基層支部前去考察時,發現李杰竟將會章會史背得滾瓜爛熟;講起老一輩民建創始人的故事,他聲情并茂,記憶力超強,使人誤以為他已是一名“老民建會員”了。
民建衢州市委會副主委鄧柳青說,憑著他對加入民建組織的赤膽忠心,憑著他的愛國情懷和創業創新、奉獻精神,以及連續幾年榮獲“市長特別獎”,民建組織十分歡迎這樣的六旬老翁加入!
融入“一帶一路”
在國家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的大環境下,電氣制造業由于產能過剩,很多企業舉步維艱。李杰審時度勢,將發展的目光又投向國外市場。
李杰帶領聯能電氣技術團隊多次走出國門,致力于“一帶一路”市場布局。他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重大機遇,憑借企業自身軟硬實力,一步一腳印,從早期積極與設計院和外方溝通,外聘國內資深E-HOUSE電氣專家,優化整合多方資源,最終在與法國施耐德、德國西門子等國際知名品牌激烈的競標過程中,以較大優勢中標了澳大利亞奧斯蘭稀土礦E-HOUSE工程項目的總包合同。該產品首次進入發達國家,打破了長期由西門子、施耐德等國際跨國公司壟斷的局面。目前,聯能電氣自主研發的E-HOUSE產品累計申請專利50余項,填補了E-HOUSE產品在國內設計、生產、制造和集成的技術空白,獲得了浙江省科技廳、衢州市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經過十年的努力,如今的聯能產品通過與央企、國企等大型工程項目配套和服務,產品已遠銷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土耳其、澳大利亞、哥倫比亞、南非和阿爾及利亞等25個國家和地區。
如今,面對國內、國際經濟發展嚴峻的形勢,聯能電氣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年產值以15%-30%的增長率穩步上升,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毅然前行。
雖然聯能電氣已經融入了“一帶一路”建設中,但李杰了解到大部分民營企業沒有有效的信息渠道,缺乏相關信息平臺和具體的扶持政策可供參考,難以搭上“一帶一路”的“大船”。
一花獨放不是春。身為政協委員的他撰寫了《浙江省民營企業如何盡快融入“一帶一路”的建議》,提出民營企業想要成功搭上國家發展的“大船”,順利融入到“一帶一路”的經濟建設中去,需要浙江省政府通過為民營企業多提供能讓企業“有戲可唱”的戲臺,積極鼓勵民營企業融入“一帶一路”產業鏈,組成強大的“聯合體”等有效手段,實現“整合資源、抱團出海、互利共贏、助推發展”的美好愿景。
(作者毛朝陽系衢州市總工會新聞中心主任,姚磊系衢州市總工會新聞中心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