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會史微課堂·第14課】民建代表人士到達解放區
發布時間:2019-11-25 12:13:42
|
作者:
1948年11月和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兩次致電中共華南分局,邀請在上海和香港響應“五一口號”的各民主黨派和愛國民主人士代表進入解放區,共同商討籌備召開人民政協和組織聯合政府等問題。民建總會接到邀請后,黃炎培、胡厥文、盛丕華協商決定,推派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代表民建到解放區參加新政協的籌備工作。
1948年12月26日晚,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30余位民主人士在中共安排下,登上蘇聯貨船“阿爾丹”號駛離香港,開始北上,1949年1月10日到達沈陽,2月25日由沈陽乘“天津解放號”專車抵達北平。3月14日,黃炎培離開香港,25日到達北平。至3月底,民建的主要負責人都已陸續到達北平。4月初,民建恢復了總會常務理事會。9月20日,舉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成立全國會務推進委員會,組成會務推進綜合領導小組,由胡厥文為召集人,吳羹梅、施復亮為干事。9月27日,總會理監事會議決定,民建總會由上海遷往北平。
在沈陽期間,還留下了一個至今被津津樂道的故事。民主人士到達東北之后,先后參觀了大連、旅順、沈陽、哈爾濱等地的工廠、農村、學校、煤礦、電站,大家感到耳目一新,心情非常激動。在一次參觀途中,同行的人們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這支歌,優美的旋律深深感動了大家。然而,當聽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這一句時,一向嚴謹認真的章乃器感到美中不足,他說:“總是先有中國后有共產黨的,加上一個‘新’字,道理上講得通,還可以表明新舊中國的不同。”他這一番話得到了在場人們的贊同。不久,人們將這事報告了毛澤東。1949年初,毛澤東在北平與章乃器見面,親切地說:“你提的建議很好,我們已讓作者把歌詞改了。”
1948年12月26日晚,章乃器、施復亮、孫起孟等30余位民主人士在中共安排下,登上蘇聯貨船“阿爾丹”號駛離香港,開始北上,1949年1月10日到達沈陽,2月25日由沈陽乘“天津解放號”專車抵達北平。3月14日,黃炎培離開香港,25日到達北平。至3月底,民建的主要負責人都已陸續到達北平。4月初,民建恢復了總會常務理事會。9月20日,舉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成立全國會務推進委員會,組成會務推進綜合領導小組,由胡厥文為召集人,吳羹梅、施復亮為干事。9月27日,總會理監事會議決定,民建總會由上海遷往北平。
在沈陽期間,還留下了一個至今被津津樂道的故事。民主人士到達東北之后,先后參觀了大連、旅順、沈陽、哈爾濱等地的工廠、農村、學校、煤礦、電站,大家感到耳目一新,心情非常激動。在一次參觀途中,同行的人們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這支歌,優美的旋律深深感動了大家。然而,當聽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這一句時,一向嚴謹認真的章乃器感到美中不足,他說:“總是先有中國后有共產黨的,加上一個‘新’字,道理上講得通,還可以表明新舊中國的不同。”他這一番話得到了在場人們的贊同。不久,人們將這事報告了毛澤東。1949年初,毛澤東在北平與章乃器見面,親切地說:“你提的建議很好,我們已讓作者把歌詞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