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會史微課堂·第12課】 解放前夕民建轉入地下斗爭
發布時間:2019-11-25 12:18:03
|
作者:
1947年夏,隨著國民黨軍隊在全面進攻中節節敗退,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整個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國民黨為挽救其滅亡的命運,在其統治區更加瘋狂地鎮壓民主運動,迫害民主人士。當年5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捏造的《中共地下斗爭路線綱領》,并聲稱:“民盟及其化身民建、民進、民聯等黨派,已為中共所控制,其行動均遵循中共旨意”。10月,國民黨內政部宣布民盟為“非法團體”。民建從成立之時起,就沒有得到國民黨政府的承認,因而倍受迫害和鎮壓,民建會所數度被查抄。為保存實力、積蓄力量,民建總會決定由公開活動轉向秘密的地下斗爭。
為適應地下斗爭需要,總會采取了一系列應變措施。1947年11月18日,在滬的理監事秘密召開會議,決定把理監事和主要骨干分別編入以青建、英建、包建、寰建、康建、修建、核建、紀建、輪建等為代號的小組,每周采用聚餐、茶會等方式進行分散活動。當時的活動地點主要在盛丕華開設的紅棉酒家、上元公司,胡厥文、包達三、王艮仲等人的住宅,各同業公會的會所等。主要內容是交換情況,溝通信息,研討政局,商量會務,并謹慎地發展會員。
1948年11月15日,民建總會在上海紅棉酒家召開常務理事會,決定授權黃炎培、胡厥文、盛丕華全權處理總會會務。三人化名為任文華,代表民建總會。同時成立臨時干事會,以“民立公司”為代號,負責總會與上海分會的地下工作。干事會每周秘密集會,聯絡其他黨派和團體,并與中共上海地下黨保持聯系。
為適應地下斗爭需要,總會采取了一系列應變措施。1947年11月18日,在滬的理監事秘密召開會議,決定把理監事和主要骨干分別編入以青建、英建、包建、寰建、康建、修建、核建、紀建、輪建等為代號的小組,每周采用聚餐、茶會等方式進行分散活動。當時的活動地點主要在盛丕華開設的紅棉酒家、上元公司,胡厥文、包達三、王艮仲等人的住宅,各同業公會的會所等。主要內容是交換情況,溝通信息,研討政局,商量會務,并謹慎地發展會員。
1948年11月15日,民建總會在上海紅棉酒家召開常務理事會,決定授權黃炎培、胡厥文、盛丕華全權處理總會會務。三人化名為任文華,代表民建總會。同時成立臨時干事會,以“民立公司”為代號,負責總會與上海分會的地下工作。干事會每周秘密集會,聯絡其他黨派和團體,并與中共上海地下黨保持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