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人心聚力量 建諍言獻良策 為我省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在中國民主建國會浙江省第九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0-08-05 15:33:22
|
作者: 陳小平
(2020年1月6日)
各位委員、同志們:
我受民建浙江省第九屆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全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民建浙江省常務委員會在中共浙江省委和民建中央的領導下,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民建十一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升履職能力,為我省“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和“兩個高水平”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扎實開展,思想政治建設全面推進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民建中央關于加強會的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精神,和“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部署,將思想政治建設貫穿各項工作始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把理論武裝擺在首位,認真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新型政黨制度理論和對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省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和省委會機關加強常態化學習,堅持集中學習和平時自學相結合,日常學習和專題研討相結合。堅持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印發學習書目,匯編學習資料,交流學習心得。邀請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國賢作題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畫好“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的思想同心圓》專題學習輔導報告。各級組織舉辦各類學習會、座談會、宣講會、培訓會等,切實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扎實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及時制定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召開省九屆四次全會專題部署“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省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兩輪集中學習,省委會常委每人提交學習交流材料并作交流發言。據統計,主題教育活動期間,全省共舉辦各類學習、報告、培訓會408場次,各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65次;開展會史宣講91場,聽眾3376人次;組織赴各類傳統教育基地134次,參加會員3073人次;樹立各類先進典型54人。由省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帶隊赴各自所聯系的地市開展調研,并走訪當地統戰部門征求意見建議,共計走訪11次,召開座談會13次。共收集意見建議171條,匯總成7個方面45項意見建議和整改措施清單,并召開省委會主委會議、機關辦公會議逐項研究整改落實措施。以慶祝三個70周年為契機,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征文和座談會、藝術作品展等系列活動,排演情景劇《愛在黔西》參加省統一戰線經典回聲活動,開展“和合天下70年記憶”人物訪談和多黨合作人物訪談。各市委會分別舉辦歌詠會、故事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書畫展等活動。抒發廣大會員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之情,進一步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挖掘歷史資源深化優良傳統教育。舉行紀念施復亮誕辰120周年座談會、藝術作品展和學術研討會,制作《施復亮生平》專題片,舉行《施復亮年譜》首發式,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出席座談會并講話。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施復亮故居全年接待各地參觀人數1萬多人次,被命名為浙江省首批多黨合作教育基地,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包達三生平陳列館被命名為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親臨掛牌。章乃器史料陳列館建成對外開放,并申報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編印《會史微課堂》《民建會員口述會史》,作為開展會史和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完成《浙江通志》民建會史編撰。
加強參政黨理論研究。圍繞“新型政黨制度”“民建思想政治建設”和“履職提質增效”“工匠精神與創新發展”等開展理論研究,共形成研究成果62篇,其中3篇獲民建中央一、二等獎;6篇獲民建中央工匠精神優秀征文并參加研討會。召開民建省委會理論研究委員會全會暨理論研討會,進行論文研討交流。開展“紀念施復亮誕辰120周年征文活動”,舉辦“施復亮生平學術思想研討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研究論文46篇,其中我省民建會員提交論文21篇,11篇論文獲獎。積極探索理論研究成果向參政議政和社情民意信息轉化工作,5篇成果被省委統戰部信息采用。
提升新聞宣傳影響力。舉辦全省宣傳工作研討班,加強宣傳隊伍建設。開展浙江民建年度人物評選和推薦宣傳展示,樹立優秀會員典范。鐘其、孫威、陳相瑜、蘇孝鋒、武建偉、劉瓊、鄧柳青、鄭仁嬌、陸小健、余斌等10名會員被評為2019浙江民建年度人物。開展《浙江民建》創刊30周年征文活動,提高浙江民建網站更新速度,加強微信公眾號新聞的規劃性、專題性、系列性,推出“獻禮70周年”系列報道,累計編發人物篇、成果篇、歷史篇等70余篇。積極拓展外宣渠道,發出民建好聲音。多篇展示浙江民建工作亮點的綜述性報道在《浙江日報》《團結報》《聯誼報》和省政協同心苑、民建中央微信公眾號上刊登,獲得較高閱讀量和較好反響。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報刊、雜志、電臺、電視臺和主要網絡媒體上發表民建相關報道近800篇,省委會獲民建中央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一等獎。
(二)組織建設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基礎進一步夯實
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等三個文件精神。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以代表人士和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為根本,以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為基礎,扎實推進各級組織建設,為參政黨建設和履行參政黨職能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組織保障。
加強領導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設。召開省委會主委會議、常委會議集體學習《意見》,研究貫徹落實的措施。進一步明確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制度和議事規則。召開主委會議7次,常委會議6次,全會3次。凡屬重大問題都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經集體討論決定。重大決策、重點工作、重要事項做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認真開好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定《民主生活會(談心會)方案》,規范民主生活會內容和程序。會前征集意見建議共6個方面58條。領導班子成員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開展自我批評和相互批評,剖析根源,列出整改清單、落實整改措施。認真執行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市委會、基層組織和骨干會員制度。省委會班子成員聯系走訪市委會37次,參加基層組織活動151次,走訪會員企業143次、代表人士27人次。領銜省委會重點課題9個,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成果。指導10個市委會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屆中增補省委會委員1名、常委1名,專職副主委1名。指導金華市委會順利完成換屆、麗水市委會主委屆中調整、舟山市工委增補主委。
持續抓好代表人士和優秀年輕干部隊伍培養。貫徹組織發展工作座談會《紀要》和民主黨派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文件精神,制定《2018-2022年新會員發展規劃》,增強發展計劃性、主動性。在會情分析基礎上,制定《2019年度會員發展指導計劃》,明確發展重點和結構性指標,統籌全省會員發展。嚴格執行《會員發展規程》,突出質量優先,嚴格標準、規范程序,嚴把政治關、廉潔關、質量關。建立骨干梯隊,強化人才儲備。初步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會員10130人,全年入會561人,發展率5.8%,凈增率5.2%。對全省骨干會員名庫實行動態管理,每半年整理更新,定期分析研判。著眼長遠,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選拔一批優秀中青年會員充實會內年輕干部隊伍,抓好中青年骨干梯隊布局。實施新一輪《會員教育培訓規劃》。突出思想政治和能力素質,強化教育培訓。舉辦省市領導干部培訓班、參政議政骨干培訓班、宣傳骨干培訓班、青年企業家培訓班、基層組織主委培訓班等6個班次,315人參加培訓。選送會員參加中央統戰部、民建中央、省委統戰部等舉辦的各類培訓班24人。省、市舉辦培訓班(學習會)28期,參訓2609人次。對重點培養的優秀年輕干部,省委會主要領導和各市主委親自出面與有關部門溝通,向各級黨委推薦擔任政府部門實職、政協領導職務。截至2019年底,擔任政府及司法機關處級以上職務121人,其中設區市政府副市長1人,政府副廳1人。擔任省屬高校、社團、國企副廳以上職務6人,設區市政府部門正職4人。省委會被民建中央評為2019年省級組織管理信息系統工作一等獎。
“民建之家”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省建成“民建之家”78個,其中省直屬工委“民建之家”1個,市級組織“民建之家”9個,40個區(縣)級組織建成“民建之家”。湖州、嘉興、衢州、麗水已實現市縣兩級“民建之家”全覆蓋。初步實現了民建會員活動有場所、學習有陣地、組織有形象、內心有歸屬的目標。在江山市召開全省“民建之家”建設推進現場會,總結交流民建之家建設經驗,持續推進建家工作。在民建全國組織建設工作會議上,省委會作《建好“民建之家”共筑精神家園》的大會交流發言。省委會獲民建中央“堅持強基固本,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主題征文活動優秀組織獎。
推進各級機關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落實主題教育整改意見,修訂完善省委會機關內部管理制度。在湖南大學舉辦民建全省機關干部暑期讀書會,交流推廣各市委會工作亮點和經驗。加強清廉機關建設,壓實機關紀律作風建設責任。堅持機關干部聯系省直屬基層組織制度,加強與會員的聯系與溝通。加強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制定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實施方案,核定職級職數,完成機關非領導職務職級套轉工作。
發揮專委會履職平臺作用。省委會副主委分工聯系專委會,省委會機關工作人員擔任聯絡員(秘書長),加強對專委會的聯絡和服務,專委會工作活力進一步增強。一年來,參政議政專委會和各市委會共申報課題92個,立項課題50項,全部結項。理論研究委員會組織兩次理論課題立項、征集和評選。婦女委員會加強對女會員的服務。老齡委員會召開“70年歷程、70年成就”老同志座談會,不忘合作初心,傳承光榮傳統。青企委開展走進區、縣(市)走訪會員企業,開展困難會員暖心行動等活動。制訂省屬工委換屆指導意見和嚴肅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的意見,積極穩妥規范有序推進換屆工作。
(三)圍繞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積極建言資政
緊緊圍繞我省“兩個高水平”建設,發揮民建特色優勢、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創新工作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提高建言獻策質量。
政治協商成果豐碩。注重協商前的調研和論證,提高調研成果轉化,從力量上、程序上保證協商工作有序規范開展,提升協商建言質量。省委會領導參加省委省政府高層協商會、省政協專題協商會、省“兩院”協商會、省紀檢通報會等協商會議十余次,圍繞推動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重大決策、“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坦誠建言。《創新體制機制推動開發區、工業園區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建議》《以更大的改革力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的建議》《關于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學 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建議》專題調研報告獲得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等省領導批示。參加民建中央“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助推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經濟形勢分析會、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重點課題調研等活動。參與民建中央優秀成果征選,推薦報送優秀調研成果18篇,關于進一步推動創業投資健康發展的建議、加大支持力度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的建議等6篇成果被會中央綜合錄用轉化為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團體提案。
“兩會”履職成效顯著。聚焦中心工作和熱點難點問題,發揮民建代表委員作用,提交全國人大代表建議22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6件。全國人大代表鄭亞莉《關于擴大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建議》被確定為教育部辦理的重點建議,并應邀參加教育部召開的高職擴招專項工作集中辦公會,做專題發言。向省人大提交代表建議26件,楊麗華代表《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建議》《關于推進我省跨境電商與制造業集群協同發展的建議》、郭清曄代表《關于加強我省保健品行業監管的建議》被確定為2019年省人大重點建議,分別由袁家軍省長等省領導領辦。向省政協大會提交省委會團體提案11件、民建界別提案2件、委員提案44件。《進一步推進我省數字經濟發展補短板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關于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搶占產業技術制高點的建議》《推進我省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作省政協大會發言。《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的建議》《關于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建議》《關于加快構建“互聯網+政務”信息共享體系的建議》《加快全面推進浙江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建議》《關于系統謀劃深化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建議》《進一步加快推進環杭州灣區發展的建議》《關于我省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幾點建議》7件團體和委員提案被評為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以來的優秀提案。《關于盡快啟動我省“未來社區”試點建設的建議》《加快多元化社區養老照護機構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搶占產業技術制高點的建議》3件團體提案,鄭冰、郭峰委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改變我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的現狀》、范淵委員《關于重視網絡安全與數字經濟產業嘗試整合發展的建議》、朱茂丹委員《加強服務供給,完善0至3歲托幼服務體系》3件委員提案被確定為省政協重點提案。這6個提案和盛況委員《關于推進我省城市智慧停車系統設計、實施工作的建議》被省政協評為十二屆二次會議以來的優秀提案。其中關于盡快啟動我省“未來社區”試點建設的重點提案由袁家軍省長領辦、葛慧君主席協辦,省委會跟進調研提出的《關于深化推進我省未來社區建設的建議》,獲得袁家軍省長、葛慧君主席的批示,并就土地等方面改革創新設想向民建中央報送專報,有力助推我省未來社區建設。毛立民、陳桂秋、金克明等3位獲2018-2019年度省政協履職成績突出委員。
專項民主監督持續深化。圍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監督主題,成立監督調研組,對相關廳局及市區進行調研,發動地方和基層組織開展調研反映問題。撰寫多份調研報告和信息,報送民建中央和省級部門。以“促進小微企業園建設”為題召開同舟·經濟圓桌論壇。在袁家軍省長主持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會上,作《關于推進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 打造小微企業發展新生態的建議》發言;專報獲車俊書記批示“要規劃科學、標準規范、服務綜合,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小微園區”。繼續開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民主監督。省委會領導和會內專家參加省委統戰部組織的“最多跑一次”民主監督活動,提出進一步建議。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會員積極提交提案、議案,參加人大、政協組織的執法檢查、委員視察活動。擔任各類特約員的會員認真參與政風效能建設、審計回訪等工作,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成績突出。加大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組織和培訓力度,在參政議政培訓班、新會員培訓班、基層組織主委培訓班進行專題講課。到杭州、紹興、臺州、衢州等市委會開展信息工作交流輔導。建立省市信息員微信群,加強各地信息員互動交流,探討信息熱點,不定期編發信息征集要點,及時發布信息錄用情況。全年共收到來稿1056篇,編發報送信息820篇,被上級錄用和領導批示302篇次。其中,46篇信息被全國政協采用,10篇信息被中央統戰部《零訊》采用,報送中央領導。《提高環保稅實施的專業及智慧化程度的建議》獲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批示,作者作為全國唯一的基層政協委員代表參加相關座談會。《溫嶺5·12農用車側翻事故教訓深刻,建議報廢淘汰變型拖拉機》,獲常務副省長馮飛批示,被有關部門采納,進入省政府決策部署。信息專報《關于設立之江創投研究院的建議》獲副省長朱從玖批示:“之江創投研究院的建議很有意義,與我省創新創業需要有較高的匹配度。請各方積極予以支持。”省委會獲民建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一等獎。
(四)積極開展“三服務”,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貫徹落實中共省委“三服務”活動文件精神,在促進“兩個健康”,服務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等方面持續發力。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社會服務系列化、品牌化、基地化初步形成,服務實效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一是保質按時完成黔西縣化屋村、元慶村對口幫扶脫貧攻堅任務。協調會員企業設立助學基金50萬元,實施4個產業扶貧項目,帶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二是開展對河北豐寧縣的幫扶,以消費扶貧采購15萬元農副產品,投資80萬元幫助黃旗鎮樂國窩鋪村培育果蔬產業和美麗鄉村整治提升。三是與龍游沐塵鄉梧村和遂昌三仁鄉好川村簽訂幫扶協議,爭取有關部門支持修建好川村通村道路,投入10萬元為梧村建設200畝紅花油茶基地。四是積極參加抗臺救災。2019年8月臺風“利奇馬”重創我省,省委會第一時間向永嘉縣山早村捐助20萬元,并向全省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發出捐款倡議。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會員及會員企業通過各種方式捐款捐物1000多萬元,支持災區重建家園、恢復生產。五是持續做好困難會員“暖心行動”。會員企業東華鏈條連續第7年資助困難會員11名,累計資助資金120萬多元。青企委籌措資金12.3萬元資助41名困難會員。省委會和張明華獲民建中央脫貧攻堅突出貢獻獎,另有8個集體、22名個人獲民建中央表彰。召開全省社會服務工作交流研討會,表彰全省12個浙江民建“思源工程”社會服務品牌項目優秀獎,9個鼓勵獎,10個提名獎。
深入開展“兩個健康”工程。認真組織實施《民建浙江省委會關于促進會員企業健康發展和會員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若干意見》。持續開展“走進縣市區”活動。組織青年會員企業家赴金華婺城、金東區,湖州吳興、衢州開化考察調研、對接項目。建立促進“兩個健康”法律服務團,開展法律服務工作。全省共開展法律咨詢服務活動10多場次,專項法律對接20余次,幫助處理法律維權等各類案件近30件,維護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助力改善營商環境。成立浙江民建企業未來科技城創新中心,引進創業創新項目20多個,其中民建企業4家。組織參加各類講座論壇,提升企業家素質。組織600多人次參加中國風險投資論壇、非公經濟論壇、長三角民營經濟論壇、非公經濟圓桌會議、上海浦江論壇等各類高端講座和論壇。聯合江蘇、浙江、江西、福建、上海、北京四省兩市舉辦“建華課堂”企業家培訓交流活動。協辦中德(紹興)高端制造峰會,與浙江金融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不忘初心、共贏未來”創新創業論壇。指導成立衢州市委會企業家協會,基本實現民建企業家協會全覆蓋。組織會員企業科創板上市輔導講座3次,近200多人次參加。杭州安恒信息、寧波長陽科技2家會員企業科創板上市。省委會獲民建中央社會服務工作優秀單位。
做好對外聯誼交流活動。組織會員企業家參加“浙江-奧地利”商務洽談活動、“浙江-靜岡”投資座談會,隨團赴意大利、西班牙開展產業對接洽談和項目考察活動。推動與兄弟省市民建企業的交流合作,接待安徽、遼寧等省民建企業家10余批次。協調會員企業合盛硅業與云南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綠色水電硅材加工一體化基地。與包達三基金會合作,連續3年舉辦“共創未來”香港大學生赴內地公益交流活動,促進香港與內地青年交流。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省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共同努力,勤勉工作,為會的自身建設和履行參政黨職能作出了積極貢獻,我謹代表省常委會向各位委員和全體會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政治性是政黨的根本屬性,思想政治建設是會的根本性建設。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履職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這是民建以黨為師,從嚴治會的首要舉措。加強會的思想政治建設必須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必須既堅持自我教育的優良傳統,又加強主動的政治引領,打好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仗;必須堅持抓好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必須把政治素質放在隊伍建設第一位;必須在服務兩個高水平當中具體地歷史地展現政治擔當、歷史擔當和責任擔當;必須把政治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馳而不息正作風,扎緊制度的籠子,全面推進建設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常委會工作中還存在著不足:自身建設方面,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的載體和抓手還需進一步增強;高層次代表性人士發展和年輕干部的培養工作仍是較突出的短板,會內監督的共識和實質性監督有待加強改進,機關建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履行職能方面,常態化和應急研究工作機制有待完善,建言資政的質量還需要提高;社會服務的長效機制有待健全。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高度重視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力爭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0年工作任務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和我省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75周年,我省民建成立65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圍繞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目標,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圍繞決勝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凝聚共識、貢獻力量。
(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著力深化思想政治建設
加強理論武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深邃的歷史洞察、強烈的責任擔當深刻揭示了強黨之路、強國之路、復興之路,是全國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們必須始終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放在思想政治建設的首位,做好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認真貫徹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立足新時代、以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應對“大變局”的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發出的不斷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的莊嚴宣示,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提出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統領,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當前要重點學習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共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我省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凝心聚力,建言獻策。
鞏固主題教育活動成果。堅持并深化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認真總結主題教育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切實抓好意見建議清單整改落實到位,及時進行“回頭看”。結合開展慶祝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75周年和浙江民建成立65周年活動,加強會史和優良傳統教育,創新會史教育形式,整合會史教育內容。推進民建先賢故居和陳列館建設,發揮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拓展相關人物研究。圍繞新型政黨制度和會的建設經驗規律等開展理論研究,完善課題立項和評審制度,加強橫向合作交流,探索更多理論成果應用途徑,更好地指導會務實踐。
加大新聞宣傳平臺融合。加強各級組織宣傳平臺融合互動,加大典型宣傳力度。進一步完善新聞宣傳工作制度,規范新聞報道編審程序。探索創新宣傳形式,運用更多新媒體新技術,增加新聞的生動性、傳播力。加強宣傳隊伍建設,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二)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夯實組織基礎
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建設政治堅定、履職有力、作風優良的領導集體。落實民主生活會和述職評議會制度,高質量開好省市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和述職評議會。著眼今后5-10年省市領導班子建設和換屆工作需要,制定浙江民建《代表人士隊伍建設規劃》,建立代表人士數據庫,強化動態管理,支持、推動各市做好代表人士相關工作,儲備既有一定數量、又有較高質量的會內人才隊伍。
嚴格會員的發展和培養。嚴格把握會員發展標準條件,規范工作程序,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嚴把會員發展政治關。貫徹民建中央對組織發展的總體規劃,按照年凈增率4.5%,把握好會員發展數量。強化主動發展、爭搶人才意識,加大省直單位、高校、科研院所、新階層代表人士發展力度,注重抓好新拓展領域的發展工作。對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的發展要注重代表性,落實好占新會員總數25%的比例要求。重點辦好省市領導班子和骨干會員培訓班,強化政治培訓。
推進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落實《省各民主黨派關于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紀要》,以民建之家建設為抓手,提升基層組織規范化水平。召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評選先進基層組織,推動組織建設強基固本。
(三)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履職能力建設
完善履職工作機制。堅持完善領導班子重點課題領銜制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制度、立項課題申報評審制度、政治協商配套工作機制、省市聯動工作機制、信息工作考核機制,推動履職常態化、高質量發展。整合資源,邀請相關部門和會外專家參與調研,形成多形式、分階段參政議政材料。發揮參政議政各專委會主體作用,建立履職檔案,充實隊伍力量,提升專委會參政議政水平。探索建立適應履職需要、切合民建特色的專家智庫型團隊。
切實改進履職工作作風。堅持不調查不建言、先調查后建言的履職要求,重點圍繞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規劃制定,全方位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鄉村人才振興、防災減災體系能力建設、推進社會治理“最多跑一地”等方面建言資政,以質量為導向推動成果轉化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升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政治協商能力和實效。
(四)深入開展兩個健康工程,著力推進社會服務工作
促進創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建設。助推嘉善縣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和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的“雙示范”建設,舉辦好“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創業投資論壇”。發揮浙江民建未來科技城創新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為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化招才引智。辦好創業創新公益論壇,助推公益創業。與在杭高校聯合舉辦一期民建會員企業專場招聘會,為穩就業貢獻力量。
推動“兩個健康”工程深入開展。建立完善各級組織走訪聯系會員企業家制度和會員企業家輿情信息搜集反映機制。充分發揮民建法律服務團的作用,加強為會員企業的法律服務,增強會員企業家法律意識,維護合法權益。加強培訓引領,做好民建企業家的培訓工作。依托民建中央建華課堂開展各類培訓,赴省外考察。舉辦1期青年企業家培訓班。協同做好“四省兩市”和長三角民建會員企業家培訓交流活動,組織企業家參加民建中央“非公論壇”、“風險投資論壇”等。加強與省貿促會等單位合作,組織1-2次一帶一路投資考察,助力企業“走出去”。深化與包達三基金會的合作,繼續實施香港大學生內地交流實踐計劃。
有計劃開展走進縣市區“三服務”活動。繼續發揮省、市民建企業家協會(聯誼會)和省青年企業家工作委員會平臺的作用。完善協會和青企委的工作機制。加強上下聯動、橫向互動,提高行業專委會的積極性,共同開展走進縣市區“三服務”活動。
助力四個幫扶點的脫貧攻堅和持續增效。積極參與會中央黔西縣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和河北豐寧縣定點扶貧工作,落實好幫扶項目。實施好新一輪省內“雙百村”結對定點衢州龍游沐塵鄉梧村和麗水遂昌三仁鄉好川村幫扶工作,助力低收入群體持續增收。打響“思源工程”社會服務品牌。鼓勵倡建社會服務志愿者隊伍。繼續做好“暖心行動”等會內幫扶。
(五)從嚴治會,全面加強作風制度建設
反“四風”轉作風。從作風建設入手,推進從嚴治會。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遵守八項規定;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按政策規定辦事,按制度程序辦事;堅決反對“四風”,既抓住盯牢領導班子、“一把手”、會員骨干等“關鍵少數”,又全面覆蓋,帶動面上的“絕大多數”。端正思想作風,進一步振奮各級領導班子的精神狀態,增強奔跑新時代責任擔當。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敢于講真話、勇于建諍言、善于謀良策,以嚴實的精神真抓實干,務求履職出實效。
切實加強會內監督。提高會內監督工作的政治站位,切實發揮監督委員會的實質性監督作用。把加強會內監督作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加強自身建設、發揚會內民主、嚴肅會的紀律、維護會的團結、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重要舉措。突出監督重點,增強監督實效。持續強化對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的監督。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和述職評議制度。開展對主題教育整改清單落實情況的專項檢查,抓好“回頭看”,確保主題教育活動成果。繼續加強對機關干部的監督,推動“清廉機關”建設。堅持省委會監督委員會委員聯系各市制度,強化執紀監督,以會內監督促進會的作風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省級組織建設提供重要保障。
推進制度建設的“立”與“行”。進一步推動省、市和縣級地方組織領導班子健全完善理論學習、民主決策、述職評議、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做執行制度的表率。進一步規范組織工作制度。按照有關紀要和民建中央修訂的《會員發展規程》等,修訂組織發展制度,促進組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進一步完善各級機關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和修訂各級機關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機關工作機制,細化落實措施,順暢工作流程。推進各級機關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建立崗位責任制度和科學考核考評體系。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機關干部隊伍。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共省委提出了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新目標。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領導下,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戮力同心、砥礪前行,為推進“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為我省“兩個高水平”建設和省域治理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各位委員、同志們:
我受民建浙江省第九屆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全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確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民建浙江省常務委員會在中共浙江省委和民建中央的領導下,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民建十一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升履職能力,為我省“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和“兩個高水平”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扎實開展,思想政治建設全面推進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民建中央關于加強會的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精神,和“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部署,將思想政治建設貫穿各項工作始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把理論武裝擺在首位,認真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新型政黨制度理論和對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省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和省委會機關加強常態化學習,堅持集中學習和平時自學相結合,日常學習和專題研討相結合。堅持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印發學習書目,匯編學習資料,交流學習心得。邀請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國賢作題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畫好“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的思想同心圓》專題學習輔導報告。各級組織舉辦各類學習會、座談會、宣講會、培訓會等,切實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扎實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及時制定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召開省九屆四次全會專題部署“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省委會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兩輪集中學習,省委會常委每人提交學習交流材料并作交流發言。據統計,主題教育活動期間,全省共舉辦各類學習、報告、培訓會408場次,各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65次;開展會史宣講91場,聽眾3376人次;組織赴各類傳統教育基地134次,參加會員3073人次;樹立各類先進典型54人。由省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帶隊赴各自所聯系的地市開展調研,并走訪當地統戰部門征求意見建議,共計走訪11次,召開座談會13次。共收集意見建議171條,匯總成7個方面45項意見建議和整改措施清單,并召開省委會主委會議、機關辦公會議逐項研究整改落實措施。以慶祝三個70周年為契機,開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征文和座談會、藝術作品展等系列活動,排演情景劇《愛在黔西》參加省統一戰線經典回聲活動,開展“和合天下70年記憶”人物訪談和多黨合作人物訪談。各市委會分別舉辦歌詠會、故事會、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書畫展等活動。抒發廣大會員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之情,進一步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挖掘歷史資源深化優良傳統教育。舉行紀念施復亮誕辰120周年座談會、藝術作品展和學術研討會,制作《施復亮生平》專題片,舉行《施復亮年譜》首發式,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漢民出席座談會并講話。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施復亮故居全年接待各地參觀人數1萬多人次,被命名為浙江省首批多黨合作教育基地,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包達三生平陳列館被命名為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親臨掛牌。章乃器史料陳列館建成對外開放,并申報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編印《會史微課堂》《民建會員口述會史》,作為開展會史和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完成《浙江通志》民建會史編撰。
加強參政黨理論研究。圍繞“新型政黨制度”“民建思想政治建設”和“履職提質增效”“工匠精神與創新發展”等開展理論研究,共形成研究成果62篇,其中3篇獲民建中央一、二等獎;6篇獲民建中央工匠精神優秀征文并參加研討會。召開民建省委會理論研究委員會全會暨理論研討會,進行論文研討交流。開展“紀念施復亮誕辰120周年征文活動”,舉辦“施復亮生平學術思想研討會”,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研究論文46篇,其中我省民建會員提交論文21篇,11篇論文獲獎。積極探索理論研究成果向參政議政和社情民意信息轉化工作,5篇成果被省委統戰部信息采用。
提升新聞宣傳影響力。舉辦全省宣傳工作研討班,加強宣傳隊伍建設。開展浙江民建年度人物評選和推薦宣傳展示,樹立優秀會員典范。鐘其、孫威、陳相瑜、蘇孝鋒、武建偉、劉瓊、鄧柳青、鄭仁嬌、陸小健、余斌等10名會員被評為2019浙江民建年度人物。開展《浙江民建》創刊30周年征文活動,提高浙江民建網站更新速度,加強微信公眾號新聞的規劃性、專題性、系列性,推出“獻禮70周年”系列報道,累計編發人物篇、成果篇、歷史篇等70余篇。積極拓展外宣渠道,發出民建好聲音。多篇展示浙江民建工作亮點的綜述性報道在《浙江日報》《團結報》《聯誼報》和省政協同心苑、民建中央微信公眾號上刊登,獲得較高閱讀量和較好反響。據不完全統計,全年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報刊、雜志、電臺、電視臺和主要網絡媒體上發表民建相關報道近800篇,省委會獲民建中央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單位一等獎。
(二)組織建設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基礎進一步夯實
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等三個文件精神。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為重點,以代表人士和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為根本,以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為基礎,扎實推進各級組織建設,為參政黨建設和履行參政黨職能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組織保障。
加強領導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設。召開省委會主委會議、常委會議集體學習《意見》,研究貫徹落實的措施。進一步明確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制度和議事規則。召開主委會議7次,常委會議6次,全會3次。凡屬重大問題都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經集體討論決定。重大決策、重點工作、重要事項做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認真開好班子民主生活會。制定《民主生活會(談心會)方案》,規范民主生活會內容和程序。會前征集意見建議共6個方面58條。領導班子成員認真撰寫對照檢查材料,開展自我批評和相互批評,剖析根源,列出整改清單、落實整改措施。認真執行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市委會、基層組織和骨干會員制度。省委會班子成員聯系走訪市委會37次,參加基層組織活動151次,走訪會員企業143次、代表人士27人次。領銜省委會重點課題9個,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的調研成果。指導10個市委會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屆中增補省委會委員1名、常委1名,專職副主委1名。指導金華市委會順利完成換屆、麗水市委會主委屆中調整、舟山市工委增補主委。
持續抓好代表人士和優秀年輕干部隊伍培養。貫徹組織發展工作座談會《紀要》和民主黨派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文件精神,制定《2018-2022年新會員發展規劃》,增強發展計劃性、主動性。在會情分析基礎上,制定《2019年度會員發展指導計劃》,明確發展重點和結構性指標,統籌全省會員發展。嚴格執行《會員發展規程》,突出質量優先,嚴格標準、規范程序,嚴把政治關、廉潔關、質量關。建立骨干梯隊,強化人才儲備。初步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會員10130人,全年入會561人,發展率5.8%,凈增率5.2%。對全省骨干會員名庫實行動態管理,每半年整理更新,定期分析研判。著眼長遠,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選拔一批優秀中青年會員充實會內年輕干部隊伍,抓好中青年骨干梯隊布局。實施新一輪《會員教育培訓規劃》。突出思想政治和能力素質,強化教育培訓。舉辦省市領導干部培訓班、參政議政骨干培訓班、宣傳骨干培訓班、青年企業家培訓班、基層組織主委培訓班等6個班次,315人參加培訓。選送會員參加中央統戰部、民建中央、省委統戰部等舉辦的各類培訓班24人。省、市舉辦培訓班(學習會)28期,參訓2609人次。對重點培養的優秀年輕干部,省委會主要領導和各市主委親自出面與有關部門溝通,向各級黨委推薦擔任政府部門實職、政協領導職務。截至2019年底,擔任政府及司法機關處級以上職務121人,其中設區市政府副市長1人,政府副廳1人。擔任省屬高校、社團、國企副廳以上職務6人,設區市政府部門正職4人。省委會被民建中央評為2019年省級組織管理信息系統工作一等獎。
“民建之家”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省建成“民建之家”78個,其中省直屬工委“民建之家”1個,市級組織“民建之家”9個,40個區(縣)級組織建成“民建之家”。湖州、嘉興、衢州、麗水已實現市縣兩級“民建之家”全覆蓋。初步實現了民建會員活動有場所、學習有陣地、組織有形象、內心有歸屬的目標。在江山市召開全省“民建之家”建設推進現場會,總結交流民建之家建設經驗,持續推進建家工作。在民建全國組織建設工作會議上,省委會作《建好“民建之家”共筑精神家園》的大會交流發言。省委會獲民建中央“堅持強基固本,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主題征文活動優秀組織獎。
推進各級機關工作的規范化程序化。落實主題教育整改意見,修訂完善省委會機關內部管理制度。在湖南大學舉辦民建全省機關干部暑期讀書會,交流推廣各市委會工作亮點和經驗。加強清廉機關建設,壓實機關紀律作風建設責任。堅持機關干部聯系省直屬基層組織制度,加強與會員的聯系與溝通。加強機關干部隊伍建設。制定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實施方案,核定職級職數,完成機關非領導職務職級套轉工作。
發揮專委會履職平臺作用。省委會副主委分工聯系專委會,省委會機關工作人員擔任聯絡員(秘書長),加強對專委會的聯絡和服務,專委會工作活力進一步增強。一年來,參政議政專委會和各市委會共申報課題92個,立項課題50項,全部結項。理論研究委員會組織兩次理論課題立項、征集和評選。婦女委員會加強對女會員的服務。老齡委員會召開“70年歷程、70年成就”老同志座談會,不忘合作初心,傳承光榮傳統。青企委開展走進區、縣(市)走訪會員企業,開展困難會員暖心行動等活動。制訂省屬工委換屆指導意見和嚴肅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的意見,積極穩妥規范有序推進換屆工作。
(三)圍繞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積極建言資政
緊緊圍繞我省“兩個高水平”建設,發揮民建特色優勢、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創新工作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提高建言獻策質量。
政治協商成果豐碩。注重協商前的調研和論證,提高調研成果轉化,從力量上、程序上保證協商工作有序規范開展,提升協商建言質量。省委會領導參加省委省政府高層協商會、省政協專題協商會、省“兩院”協商會、省紀檢通報會等協商會議十余次,圍繞推動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重大決策、“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坦誠建言。《創新體制機制推動開發區、工業園區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建議》《以更大的改革力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的建議》《關于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學 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建議》專題調研報告獲得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等省領導批示。參加民建中央“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力助推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經濟形勢分析會、長江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重點課題調研等活動。參與民建中央優秀成果征選,推薦報送優秀調研成果18篇,關于進一步推動創業投資健康發展的建議、加大支持力度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的建議等6篇成果被會中央綜合錄用轉化為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團體提案。
“兩會”履職成效顯著。聚焦中心工作和熱點難點問題,發揮民建代表委員作用,提交全國人大代表建議22件、全國政協委員提案6件。全國人大代表鄭亞莉《關于擴大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建議》被確定為教育部辦理的重點建議,并應邀參加教育部召開的高職擴招專項工作集中辦公會,做專題發言。向省人大提交代表建議26件,楊麗華代表《關于進一步加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建議》《關于推進我省跨境電商與制造業集群協同發展的建議》、郭清曄代表《關于加強我省保健品行業監管的建議》被確定為2019年省人大重點建議,分別由袁家軍省長等省領導領辦。向省政協大會提交省委會團體提案11件、民建界別提案2件、委員提案44件。《進一步推進我省數字經濟發展補短板助力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關于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搶占產業技術制高點的建議》《推進我省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作省政協大會發言。《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的建議》《關于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建議》《關于加快構建“互聯網+政務”信息共享體系的建議》《加快全面推進浙江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建議》《關于系統謀劃深化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建議》《進一步加快推進環杭州灣區發展的建議》《關于我省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幾點建議》7件團體和委員提案被評為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以來的優秀提案。《關于盡快啟動我省“未來社區”試點建設的建議》《加快多元化社區養老照護機構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搶占產業技術制高點的建議》3件團體提案,鄭冰、郭峰委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改變我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的現狀》、范淵委員《關于重視網絡安全與數字經濟產業嘗試整合發展的建議》、朱茂丹委員《加強服務供給,完善0至3歲托幼服務體系》3件委員提案被確定為省政協重點提案。這6個提案和盛況委員《關于推進我省城市智慧停車系統設計、實施工作的建議》被省政協評為十二屆二次會議以來的優秀提案。其中關于盡快啟動我省“未來社區”試點建設的重點提案由袁家軍省長領辦、葛慧君主席協辦,省委會跟進調研提出的《關于深化推進我省未來社區建設的建議》,獲得袁家軍省長、葛慧君主席的批示,并就土地等方面改革創新設想向民建中央報送專報,有力助推我省未來社區建設。毛立民、陳桂秋、金克明等3位獲2018-2019年度省政協履職成績突出委員。
專項民主監督持續深化。圍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監督主題,成立監督調研組,對相關廳局及市區進行調研,發動地方和基層組織開展調研反映問題。撰寫多份調研報告和信息,報送民建中央和省級部門。以“促進小微企業園建設”為題召開同舟·經濟圓桌論壇。在袁家軍省長主持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會上,作《關于推進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 打造小微企業發展新生態的建議》發言;專報獲車俊書記批示“要規劃科學、標準規范、服務綜合,建設高質量、高水平的小微園區”。繼續開展深化“最多跑一次”民主監督。省委會領導和會內專家參加省委統戰部組織的“最多跑一次”民主監督活動,提出進一步建議。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會員積極提交提案、議案,參加人大、政協組織的執法檢查、委員視察活動。擔任各類特約員的會員認真參與政風效能建設、審計回訪等工作,發揮民主監督作用。
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成績突出。加大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組織和培訓力度,在參政議政培訓班、新會員培訓班、基層組織主委培訓班進行專題講課。到杭州、紹興、臺州、衢州等市委會開展信息工作交流輔導。建立省市信息員微信群,加強各地信息員互動交流,探討信息熱點,不定期編發信息征集要點,及時發布信息錄用情況。全年共收到來稿1056篇,編發報送信息820篇,被上級錄用和領導批示302篇次。其中,46篇信息被全國政協采用,10篇信息被中央統戰部《零訊》采用,報送中央領導。《提高環保稅實施的專業及智慧化程度的建議》獲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批示,作者作為全國唯一的基層政協委員代表參加相關座談會。《溫嶺5·12農用車側翻事故教訓深刻,建議報廢淘汰變型拖拉機》,獲常務副省長馮飛批示,被有關部門采納,進入省政府決策部署。信息專報《關于設立之江創投研究院的建議》獲副省長朱從玖批示:“之江創投研究院的建議很有意義,與我省創新創業需要有較高的匹配度。請各方積極予以支持。”省委會獲民建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一等獎。
(四)積極開展“三服務”,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貫徹落實中共省委“三服務”活動文件精神,在促進“兩個健康”,服務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等方面持續發力。發揮優勢、整合資源,社會服務系列化、品牌化、基地化初步形成,服務實效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一是保質按時完成黔西縣化屋村、元慶村對口幫扶脫貧攻堅任務。協調會員企業設立助學基金50萬元,實施4個產業扶貧項目,帶動當地農戶脫貧致富。二是開展對河北豐寧縣的幫扶,以消費扶貧采購15萬元農副產品,投資80萬元幫助黃旗鎮樂國窩鋪村培育果蔬產業和美麗鄉村整治提升。三是與龍游沐塵鄉梧村和遂昌三仁鄉好川村簽訂幫扶協議,爭取有關部門支持修建好川村通村道路,投入10萬元為梧村建設200畝紅花油茶基地。四是積極參加抗臺救災。2019年8月臺風“利奇馬”重創我省,省委會第一時間向永嘉縣山早村捐助20萬元,并向全省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發出捐款倡議。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會員及會員企業通過各種方式捐款捐物1000多萬元,支持災區重建家園、恢復生產。五是持續做好困難會員“暖心行動”。會員企業東華鏈條連續第7年資助困難會員11名,累計資助資金120萬多元。青企委籌措資金12.3萬元資助41名困難會員。省委會和張明華獲民建中央脫貧攻堅突出貢獻獎,另有8個集體、22名個人獲民建中央表彰。召開全省社會服務工作交流研討會,表彰全省12個浙江民建“思源工程”社會服務品牌項目優秀獎,9個鼓勵獎,10個提名獎。
深入開展“兩個健康”工程。認真組織實施《民建浙江省委會關于促進會員企業健康發展和會員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若干意見》。持續開展“走進縣市區”活動。組織青年會員企業家赴金華婺城、金東區,湖州吳興、衢州開化考察調研、對接項目。建立促進“兩個健康”法律服務團,開展法律服務工作。全省共開展法律咨詢服務活動10多場次,專項法律對接20余次,幫助處理法律維權等各類案件近30件,維護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助力改善營商環境。成立浙江民建企業未來科技城創新中心,引進創業創新項目20多個,其中民建企業4家。組織參加各類講座論壇,提升企業家素質。組織600多人次參加中國風險投資論壇、非公經濟論壇、長三角民營經濟論壇、非公經濟圓桌會議、上海浦江論壇等各類高端講座和論壇。聯合江蘇、浙江、江西、福建、上海、北京四省兩市舉辦“建華課堂”企業家培訓交流活動。協辦中德(紹興)高端制造峰會,與浙江金融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不忘初心、共贏未來”創新創業論壇。指導成立衢州市委會企業家協會,基本實現民建企業家協會全覆蓋。組織會員企業科創板上市輔導講座3次,近200多人次參加。杭州安恒信息、寧波長陽科技2家會員企業科創板上市。省委會獲民建中央社會服務工作優秀單位。
做好對外聯誼交流活動。組織會員企業家參加“浙江-奧地利”商務洽談活動、“浙江-靜岡”投資座談會,隨團赴意大利、西班牙開展產業對接洽談和項目考察活動。推動與兄弟省市民建企業的交流合作,接待安徽、遼寧等省民建企業家10余批次。協調會員企業合盛硅業與云南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綠色水電硅材加工一體化基地。與包達三基金會合作,連續3年舉辦“共創未來”香港大學生赴內地公益交流活動,促進香港與內地青年交流。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省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共同努力,勤勉工作,為會的自身建設和履行參政黨職能作出了積極貢獻,我謹代表省常委會向各位委員和全體會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開展“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主題教育活動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政治性是政黨的根本屬性,思想政治建設是會的根本性建設。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履職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這是民建以黨為師,從嚴治會的首要舉措。加強會的思想政治建設必須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必須既堅持自我教育的優良傳統,又加強主動的政治引領,打好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仗;必須堅持抓好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必須把政治素質放在隊伍建設第一位;必須在服務兩個高水平當中具體地歷史地展現政治擔當、歷史擔當和責任擔當;必須把政治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馳而不息正作風,扎緊制度的籠子,全面推進建設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常委會工作中還存在著不足:自身建設方面,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的載體和抓手還需進一步增強;高層次代表性人士發展和年輕干部的培養工作仍是較突出的短板,會內監督的共識和實質性監督有待加強改進,機關建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履行職能方面,常態化和應急研究工作機制有待完善,建言資政的質量還需要提高;社會服務的長效機制有待健全。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高度重視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力爭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0年工作任務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和我省高水平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75周年,我省民建成立65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新”“三好”要求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圍繞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目標,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圍繞決勝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凝聚共識、貢獻力量。
(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著力深化思想政治建設
加強理論武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深邃的歷史洞察、強烈的責任擔當深刻揭示了強黨之路、強國之路、復興之路,是全國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們必須始終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放在思想政治建設的首位,做好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認真貫徹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立足新時代、以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應對“大變局”的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發出的不斷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的莊嚴宣示,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共浙江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提出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統領,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當前要重點學習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共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我省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凝心聚力,建言獻策。
鞏固主題教育活動成果。堅持并深化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認真總結主題教育活動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切實抓好意見建議清單整改落實到位,及時進行“回頭看”。結合開展慶祝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75周年和浙江民建成立65周年活動,加強會史和優良傳統教育,創新會史教育形式,整合會史教育內容。推進民建先賢故居和陳列館建設,發揮民建中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拓展相關人物研究。圍繞新型政黨制度和會的建設經驗規律等開展理論研究,完善課題立項和評審制度,加強橫向合作交流,探索更多理論成果應用途徑,更好地指導會務實踐。
加大新聞宣傳平臺融合。加強各級組織宣傳平臺融合互動,加大典型宣傳力度。進一步完善新聞宣傳工作制度,規范新聞報道編審程序。探索創新宣傳形式,運用更多新媒體新技術,增加新聞的生動性、傳播力。加強宣傳隊伍建設,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二)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夯實組織基礎
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建設政治堅定、履職有力、作風優良的領導集體。落實民主生活會和述職評議會制度,高質量開好省市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和述職評議會。著眼今后5-10年省市領導班子建設和換屆工作需要,制定浙江民建《代表人士隊伍建設規劃》,建立代表人士數據庫,強化動態管理,支持、推動各市做好代表人士相關工作,儲備既有一定數量、又有較高質量的會內人才隊伍。
嚴格會員的發展和培養。嚴格把握會員發展標準條件,規范工作程序,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嚴把會員發展政治關。貫徹民建中央對組織發展的總體規劃,按照年凈增率4.5%,把握好會員發展數量。強化主動發展、爭搶人才意識,加大省直單位、高校、科研院所、新階層代表人士發展力度,注重抓好新拓展領域的發展工作。對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的發展要注重代表性,落實好占新會員總數25%的比例要求。重點辦好省市領導班子和骨干會員培訓班,強化政治培訓。
推進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落實《省各民主黨派關于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紀要》,以民建之家建設為抓手,提升基層組織規范化水平。召開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評選先進基層組織,推動組織建設強基固本。
(三)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履職能力建設
完善履職工作機制。堅持完善領導班子重點課題領銜制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制度、立項課題申報評審制度、政治協商配套工作機制、省市聯動工作機制、信息工作考核機制,推動履職常態化、高質量發展。整合資源,邀請相關部門和會外專家參與調研,形成多形式、分階段參政議政材料。發揮參政議政各專委會主體作用,建立履職檔案,充實隊伍力量,提升專委會參政議政水平。探索建立適應履職需要、切合民建特色的專家智庫型團隊。
切實改進履職工作作風。堅持不調查不建言、先調查后建言的履職要求,重點圍繞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規劃制定,全方位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鄉村人才振興、防災減災體系能力建設、推進社會治理“最多跑一地”等方面建言資政,以質量為導向推動成果轉化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提升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和政治協商能力和實效。
(四)深入開展兩個健康工程,著力推進社會服務工作
促進創投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建設。助推嘉善縣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和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的“雙示范”建設,舉辦好“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創業投資論壇”。發揮浙江民建未來科技城創新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為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化招才引智。辦好創業創新公益論壇,助推公益創業。與在杭高校聯合舉辦一期民建會員企業專場招聘會,為穩就業貢獻力量。
推動“兩個健康”工程深入開展。建立完善各級組織走訪聯系會員企業家制度和會員企業家輿情信息搜集反映機制。充分發揮民建法律服務團的作用,加強為會員企業的法律服務,增強會員企業家法律意識,維護合法權益。加強培訓引領,做好民建企業家的培訓工作。依托民建中央建華課堂開展各類培訓,赴省外考察。舉辦1期青年企業家培訓班。協同做好“四省兩市”和長三角民建會員企業家培訓交流活動,組織企業家參加民建中央“非公論壇”、“風險投資論壇”等。加強與省貿促會等單位合作,組織1-2次一帶一路投資考察,助力企業“走出去”。深化與包達三基金會的合作,繼續實施香港大學生內地交流實踐計劃。
有計劃開展走進縣市區“三服務”活動。繼續發揮省、市民建企業家協會(聯誼會)和省青年企業家工作委員會平臺的作用。完善協會和青企委的工作機制。加強上下聯動、橫向互動,提高行業專委會的積極性,共同開展走進縣市區“三服務”活動。
助力四個幫扶點的脫貧攻堅和持續增效。積極參與會中央黔西縣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和河北豐寧縣定點扶貧工作,落實好幫扶項目。實施好新一輪省內“雙百村”結對定點衢州龍游沐塵鄉梧村和麗水遂昌三仁鄉好川村幫扶工作,助力低收入群體持續增收。打響“思源工程”社會服務品牌。鼓勵倡建社會服務志愿者隊伍。繼續做好“暖心行動”等會內幫扶。
(五)從嚴治會,全面加強作風制度建設
反“四風”轉作風。從作風建設入手,推進從嚴治會。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遵守八項規定;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按政策規定辦事,按制度程序辦事;堅決反對“四風”,既抓住盯牢領導班子、“一把手”、會員骨干等“關鍵少數”,又全面覆蓋,帶動面上的“絕大多數”。端正思想作風,進一步振奮各級領導班子的精神狀態,增強奔跑新時代責任擔當。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敢于講真話、勇于建諍言、善于謀良策,以嚴實的精神真抓實干,務求履職出實效。
切實加強會內監督。提高會內監督工作的政治站位,切實發揮監督委員會的實質性監督作用。把加強會內監督作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加強自身建設、發揚會內民主、嚴肅會的紀律、維護會的團結、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重要舉措。突出監督重點,增強監督實效。持續強化對民主集中制貫徹執行的監督。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和述職評議制度。開展對主題教育整改清單落實情況的專項檢查,抓好“回頭看”,確保主題教育活動成果。繼續加強對機關干部的監督,推動“清廉機關”建設。堅持省委會監督委員會委員聯系各市制度,強化執紀監督,以會內監督促進會的作風建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省級組織建設提供重要保障。
推進制度建設的“立”與“行”。進一步推動省、市和縣級地方組織領導班子健全完善理論學習、民主決策、述職評議、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做執行制度的表率。進一步規范組織工作制度。按照有關紀要和民建中央修訂的《會員發展規程》等,修訂組織發展制度,促進組織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進一步完善各級機關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和修訂各級機關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機關工作機制,細化落實措施,順暢工作流程。推進各級機關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建立崗位責任制度和科學考核考評體系。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機關干部隊伍。
各位委員、各位同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共省委提出了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新目標。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領導下,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戮力同心、砥礪前行,為推進“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為我省“兩個高水平”建設和省域治理現代化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