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莉代表:持續推動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提質增效
發布時間:2020-11-12 17:05:38
|
作者:
2019年2月,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回顧梳理一年來百萬擴招工作,現就如何進一步推動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提質增效提出建議。
一、擴招完成概況
2019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對擴招工作作出具體部署,至2019年11月,年度擴招任務超額完成,分別錄取退役軍人2700余人、下崗失業人員1100余人、農民工2300余人,以及高中階段畢業生和社會人員15萬余人。
二、擴招后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面臨的挑戰和困境
1. 辦學資源須完善。據調查,許多高水平高職院校原就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學校生均教學用房、占地面積、宿舍、實訓基地等硬件條件難以滿足目前需求。
2. 職教師資缺口大。2019年10月,教育部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考慮到現有老師還有自然減員的情況,假設每年正常減員是1萬人,每年大概有6.5萬老師的工作量要能補上,才能把擴招的任務基本應付下來”。
3. 培養與管理新挑戰。擴招對象基礎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個體發展方向差異較大,無法使用完全統一的人才培養方案;非傳統生源學習投入時間有限,統一教育及管理無法全面推行。
4. 相關支持政策仍需加快落實。針對百萬擴招,廣東、江蘇、山東、四川等省份陸續制定了配套政策,但優惠性政策的全面覆蓋、學費減免等相關經費落實不夠及時性。
三、擴招后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提質增效的建議
1. 落實因材施教培養理念。要結合辦學特色,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確定教學計劃,提升學習育人的成效。相關行政部門要給予學校政策指導;引導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給予學校更多辦學自主權及政策支持。
2. 推動分類管理服務模式。要尊重生源個性化差異制訂教育管理制度,鼓勵開展線上教學、分散教學。積極推進1+X證書制度改革,服務學生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助力終身學習。
3. 深化校企合作辦學路徑。鼓勵企業參與辦學,讓企業獲得有效人力資源;在制度保障、經費投入、成果共享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更實的政策、經濟支持。
4. 加大師資隊伍培養力度。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出臺關于職業教育教師資格準入、兼職教師聘用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共育,指導、推廣一批有效的“校企互聘、成本分攤、績效激勵”師資隊伍建設方法。
5. 推動保障措施及時落實。支持高職院校合理擴大校園面積、教室校舍,完善硬性辦學條件,適應擴招需求;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將高職擴招保障措施落實落細。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浙江省中華職教社副主任)
一、擴招完成概況
2019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下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對擴招工作作出具體部署,至2019年11月,年度擴招任務超額完成,分別錄取退役軍人2700余人、下崗失業人員1100余人、農民工2300余人,以及高中階段畢業生和社會人員15萬余人。
二、擴招后高等職業教育教學面臨的挑戰和困境
1. 辦學資源須完善。據調查,許多高水平高職院校原就處于滿負荷運轉狀態,學校生均教學用房、占地面積、宿舍、實訓基地等硬件條件難以滿足目前需求。
2. 職教師資缺口大。2019年10月,教育部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考慮到現有老師還有自然減員的情況,假設每年正常減員是1萬人,每年大概有6.5萬老師的工作量要能補上,才能把擴招的任務基本應付下來”。
3. 培養與管理新挑戰。擴招對象基礎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個體發展方向差異較大,無法使用完全統一的人才培養方案;非傳統生源學習投入時間有限,統一教育及管理無法全面推行。
4. 相關支持政策仍需加快落實。針對百萬擴招,廣東、江蘇、山東、四川等省份陸續制定了配套政策,但優惠性政策的全面覆蓋、學費減免等相關經費落實不夠及時性。
三、擴招后高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提質增效的建議
1. 落實因材施教培養理念。要結合辦學特色,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確定教學計劃,提升學習育人的成效。相關行政部門要給予學校政策指導;引導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給予學校更多辦學自主權及政策支持。
2. 推動分類管理服務模式。要尊重生源個性化差異制訂教育管理制度,鼓勵開展線上教學、分散教學。積極推進1+X證書制度改革,服務學生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助力終身學習。
3. 深化校企合作辦學路徑。鼓勵企業參與辦學,讓企業獲得有效人力資源;在制度保障、經費投入、成果共享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更實的政策、經濟支持。
4. 加大師資隊伍培養力度。完善政策制度保障,出臺關于職業教育教師資格準入、兼職教師聘用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共育,指導、推廣一批有效的“校企互聘、成本分攤、績效激勵”師資隊伍建設方法。
5. 推動保障措施及時落實。支持高職院校合理擴大校園面積、教室校舍,完善硬性辦學條件,適應擴招需求;各級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將高職擴招保障措施落實落細。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浙江省中華職教社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