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會在西湖大學舉辦第四期同舟經濟圓桌會
發布時間:2021-01-22 12:16:06
|
作者: 董益飛
7月9日,省委會在西湖大學舉行以“人才&創新——首位戰略下的民營企業發展機遇”為主題的同舟經濟圓桌會。省政協副主席、省委會主委陳小平,中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王利月,省委會專職副主委計勇強,中共杭州市委組織部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主任施明銘,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黨委書記董清源、副校長仇旻等出席圓桌會。來自全省30余位民建企業家參加活動。
施一公在致詞時熱烈歡迎民建企業家蒞臨西湖大學參訪,介紹了西湖大學的緣起以及未來人才的培養模式。副校長仇旻對西湖大學目前兩個校區的項目建設和區塊定位進行了詳細說明,并就西湖大學在科技創新和前沿領域的愿景規劃及發展目標作了闡釋。
與會人員參觀了西湖大學云棲校區內的各重點實驗室,了解西湖教育基金會的建設與發展情況。鄭鉅圣、張彪彪、張紫陽等三位西湖大學學科帶頭人,分別帶來了糖尿病與腸道菌群、太陽能燃料探索、三維異質光子集成技術等前沿領域的科研成果。企業家們對這些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充滿了濃厚興趣。施國榮、朱勇、方園、孫威分別結合各自行業,從企業角度談對項目投資、人才保障、園區運維、產業鏈打造等科研成果轉化關鍵環節的意見和建議。
施明銘在論壇上談到,人才不僅僅是海歸,不僅僅是高學歷人士,杭州快遞小哥也能成為杭州市D類人才。要善于挖掘各類人才,每一個奉獻者都是人才,在出臺各類人才政策的同時,也應該做好人才服務平臺建設。
王利月表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來自于高薪聘請人才,急于讓人才價值轉化成經濟價值。更值得企業思考的是以什么心態對待科學技術和人才,理性對待人才創新,創造寬松寬容的環境,給人才機會和時間創造成果,用好人才,民營企業才能拿到真正一流的成果。
陳小平指出,希望“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西湖大學,充分發揮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優勢,在人才科研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在西湖大學搭建圓桌會這樣的學習交流平臺,對民建企業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民建會員企業家作為企業家群體中的優秀份子,應當站在創新的“潮頭”,尊重人才、支持教育,為建立良好創新生態系統共同努力。
施一公在致詞時熱烈歡迎民建企業家蒞臨西湖大學參訪,介紹了西湖大學的緣起以及未來人才的培養模式。副校長仇旻對西湖大學目前兩個校區的項目建設和區塊定位進行了詳細說明,并就西湖大學在科技創新和前沿領域的愿景規劃及發展目標作了闡釋。
與會人員參觀了西湖大學云棲校區內的各重點實驗室,了解西湖教育基金會的建設與發展情況。鄭鉅圣、張彪彪、張紫陽等三位西湖大學學科帶頭人,分別帶來了糖尿病與腸道菌群、太陽能燃料探索、三維異質光子集成技術等前沿領域的科研成果。企業家們對這些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充滿了濃厚興趣。施國榮、朱勇、方園、孫威分別結合各自行業,從企業角度談對項目投資、人才保障、園區運維、產業鏈打造等科研成果轉化關鍵環節的意見和建議。
施明銘在論壇上談到,人才不僅僅是海歸,不僅僅是高學歷人士,杭州快遞小哥也能成為杭州市D類人才。要善于挖掘各類人才,每一個奉獻者都是人才,在出臺各類人才政策的同時,也應該做好人才服務平臺建設。
王利月表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來自于高薪聘請人才,急于讓人才價值轉化成經濟價值。更值得企業思考的是以什么心態對待科學技術和人才,理性對待人才創新,創造寬松寬容的環境,給人才機會和時間創造成果,用好人才,民營企業才能拿到真正一流的成果。
陳小平指出,希望“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西湖大學,充分發揮靈活高效的體制機制優勢,在人才科研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在西湖大學搭建圓桌會這樣的學習交流平臺,對民建企業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民建會員企業家作為企業家群體中的優秀份子,應當站在創新的“潮頭”,尊重人才、支持教育,為建立良好創新生態系統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