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辦雙語學校少先隊和團組織建設不規范問題
消除青少年家國情懷培養“真空”地帶
發布時間:2021-01-22 12:29:09
|
作者:
學校教育是培養人才的主要途徑,也是國家思想精神的傳承手段,是國之根本。民辦雙語(外國語或國際)學校承擔了較大體量青少年教育,這類學校由中國教育部批準,為體制內辦學,不同于完全采用外國的教育教學模式。民辦雙語(外國語或國際)學校主要招收中國籍學生,總體偏向于培養未來走出國路線的孩子,是中國“精英”階層的下一代。在調研中發現,民辦雙語(外國語或國際)學校少先隊和團組織建設不規范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中小學九年一貫制或中小學高中十二年一貫制在校學生,未加入少先隊或共青團情況嚴重,缺少共產主義精神教育,導致學生家國情懷不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薄弱;二是少先隊和團組織陣地建設薄弱,有的甚至沒有建立,入隊入團流于形式的現象嚴重;三是少先隊和團組織活動課程開展不規范,每周的隊課和團隊活動課學時安排不保證;四是少先隊輔導員、團干隊伍建設不規范,很多沒有設置大隊、中隊輔導員等崗位。
少年先鋒隊是少年兒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規范民辦雙語(外國語)學校的團、隊建設,對保障該類學校在校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至關重要,被西方教育荼毒了思想的香港“廢青”現象值得警醒!
為此建議:
1.監管考核要常態。教育主管部門對民辦雙語(外國語或國際)學校少先隊和團組織建設開展一次徹底的調研,及時發現當前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并督促整改。將少先隊活動和團組織建設納入每學年學校“德育”工作考核內容之一,確保少先隊和共青團活動有效開展。
2.課時安排要充足。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校教育全過程,要求民辦雙語(外國語或國際)學校落實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將少先隊活動作為國家規定的必修活動課。
3.組織建設要規范。嚴格按照《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少年先鋒隊組織工作條例(試行)》要求,規范設立少先隊和共青團組織。
4.陣地建設要保障。學校要建好、用好學校少先隊隊室、少先隊鼓號隊、紅領巾廣播站、電視臺、宣傳欄等陣地,發動少先隊員人人參與建好中隊角、中隊園地,自主管理各類校內外勞動和社會實踐基地。
5.隊伍建設要有力量。加強少先隊輔導員和團干隊伍建設,規范建設團支部委員等團員干部隊伍。學校要重視輔導員、團干隊伍建設,并將其工作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和評比表彰獎勵范疇。
(作者:翁閣谞,民建麗水市蓮都區委會專職副主委。)
少年先鋒隊是少年兒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規范民辦雙語(外國語)學校的團、隊建設,對保障該類學校在校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至關重要,被西方教育荼毒了思想的香港“廢青”現象值得警醒!
為此建議:
1.監管考核要常態。教育主管部門對民辦雙語(外國語或國際)學校少先隊和團組織建設開展一次徹底的調研,及時發現當前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并督促整改。將少先隊活動和團組織建設納入每學年學校“德育”工作考核內容之一,確保少先隊和共青團活動有效開展。
2.課時安排要充足。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校教育全過程,要求民辦雙語(外國語或國際)學校落實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將少先隊活動作為國家規定的必修活動課。
3.組織建設要規范。嚴格按照《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少年先鋒隊組織工作條例(試行)》要求,規范設立少先隊和共青團組織。
4.陣地建設要保障。學校要建好、用好學校少先隊隊室、少先隊鼓號隊、紅領巾廣播站、電視臺、宣傳欄等陣地,發動少先隊員人人參與建好中隊角、中隊園地,自主管理各類校內外勞動和社會實踐基地。
5.隊伍建設要有力量。加強少先隊輔導員和團干隊伍建設,規范建設團支部委員等團員干部隊伍。學校要重視輔導員、團干隊伍建設,并將其工作納入教師績效考核和評比表彰獎勵范疇。
(作者:翁閣谞,民建麗水市蓮都區委會專職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