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那些情系的熱土
——記省委會助力脫貧攻堅系列行動
發布時間:2021-01-22 12:22:07
|
作者: 宣傳部
多年以來,省委會把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舉全省民建組織之力,調動會內外資源,發揮全體會員作用,采取教育扶貧、科技扶貧和產業扶貧等綜合舉措,打好精準脫貧組合拳,提升幫扶質量。在貴州黔西,浙江民建幫扶16年的成效正在持續迸發;在河北豐寧,浙江民建跨越千里的愛心傳遞正在火熱進行;在浙江省內,浙江民建助力兩個結對村“消薄”的成果正煥發著勃勃生機……
黔西——
十六年跨越千里情相系
在黔西縣鐵石鄉,若要問哪里的建筑最好看?當屬浙江民建援建的民族小學的“同心·思源”教學樓,它不僅僅是村里一道美麗的風景,更是孩子們心靈成長的一股清泉。
16年來跨越千里情相系。為了打脫貧硬仗,浙江民建全方位參與黔西縣定點扶貧工作,打造“三二一”長效幫扶機制,將幫扶黔西的力量全部激發出來:借助省民建企業家協會、省民建青年企業家工作委員會和社會服務志愿者協會三個平臺,把熱心會員尤其是企業家會員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與相關單位合作,開設人生彩虹幫困基金、民建“同心·思源”慈善基金兩個基金,通過基金先后援建了黔西縣鐵石鄉民族小學“同心·思源”教學樓、烏騾壩鎮民族村文化中心等;組建了由民建杭州、寧波市委會牽頭,其他8個市級組織和省屬工委參與的對口幫扶集團,募集全省民建會員的愛心捐款207萬元投入產業幫扶,實現黔西縣觀音洞鎮元慶村和新仁鄉化屋村2個深度貧困村的精準脫貧。
尤其近10年來,省委會將黔西扶貧列入每年工作的重點,主委會議經常聽取幫扶工作進展報告,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多次赴黔西開展扶貧考察和捐助活動。省委會主委陳小平等民建省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專程赴黔西開展對接考察扶貧工作、落實項目等活動近20;累計組織企業家100多人次到黔西縣進行投資考察,通過牽線搭橋、招商引資幫助引進各種項目,共協調引進資金100多億元,帶動就業2萬多人;設立定點幫扶資金,發動全員參與,直接捐款捐物捐建項目約600多萬元……
2018年9月,黔西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成功實現穩定脫貧出列目標,黔西也是畢節市十個貧困區縣中第一個“脫貧摘帽”的縣。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浙江民建會員很是歡欣,但這并不意味著幫扶征程已經結束。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浙江民建繼續深化著對黔西化屋村和元慶村的幫扶,協調會員企業設立助學基金50萬元,實施4個產業扶貧項目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豐寧——
我們不在現場,但我們參與現場
不知從何時起,在浙江民建會員中刮起了一陣又一陣消費風,黃小米、杏仁粉、草原羊肉……這些來自河北豐寧的特產,通過浙江民建為豐寧特產特別搭建的網上銷售平臺,一路南下,源源不斷地進入浙江民建會員家中或會員企業中。這是會員們踴躍踐行民建中央“捧著初心而來、為決勝脫貧下單”號召,以熱情地“買買買”,為扶貧貢獻力量。
2019年,省委會主委陳小平率浙江省互聯網、農業、旅游方面的企業家到河北豐寧進行了實地考察。隨后,省委會專門召開主委會、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幫扶豐寧脫貧攻堅工作,并結合考察實際制定了《關于幫扶河北豐寧縣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方案》,成立以陳小平為組長的幫扶領導小組,組建了由溫州市委會和省直屬工委牽頭、其他市委會與舟山工委全力配合的豐寧結對幫扶組團。根據實施方案,浙江民建將籌集一筆幫扶資金、落實一批幫扶項目、確定一批貧困戶和困難學生,即落實一些短平快項目的資金,設立不少于150萬元的幫扶專項資金;開展產業幫扶、就業扶貧、消費幫扶,堅持扶志扶智相結合;鼓勵全省會員企業家與西官營鄉15戶43名深度貧困人口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助力“小黑屋”危房改造等等。
方案完善了,機制健全了,幫扶工作便有了行穩致遠的基礎。浙江民建各級組織精心謀劃,調動資源,細化任務分配,建立任務清單,明確責任主體、落實時間和標準。今年以來,一項項幫扶舉措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浙江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也紛紛通過“以買代幫”“愛心捐款”等方式,參與豐寧扶貧。
目前,全省已募集專項幫扶資金130多萬元,“浙江民建商城”線上線下助力豐寧消費扶貧100多萬元,省委會已投入50萬元幫助黃旗鎮樂國窩鋪村初步建成20畝大棚蔬菜瓜果產業基地。近期,省委會赴豐寧簽訂捐贈協議書,捐贈資金用于豐寧西官營鄉安裝光伏、打造扶貧車間、大病救助等。
好川村和梧村
——踐行承諾助“消薄”
在好川村,有一條特別的路。這條路不僅大大方便了群眾出行,村里的筍、竹、茶葉等特產也得以方便運輸出去,這是浙江民建爭取有關部門支持修建好的通村道路。在梧村,有一個“紅紅火火”的基地。在這個基地中,200畝紅花油茶正在茁壯成長,這是浙江民建為梧村投資建設的紅花油茶基地。
根據中共浙江省委統戰部雙百村結對幫扶計劃的要求,民建省委會結對幫扶麗水市遂昌縣三仁鄉好川村和衢州市龍游縣沐塵鄉梧村。與黔西和豐寧不同,對這兩個村的幫扶,主要任務是“消薄”,即消除集體經濟年收入低于10萬元的薄弱村。
為此,省委會分別與好川村與梧村簽訂了5年幫扶協議,根據協議,民建省、市委會通過項目幫扶、智力幫扶、民生幫扶等方式,同時發揮民建經濟界優勢和會員企業家的市場優勢,在產業培育、農特電商、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
“力爭把好川村和梧村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生態優美和風情濃郁的美麗鄉村!”省委會承諾說。
從開始幫扶至今,已兩年有余。兩年來,兩個村留下了省委會領導多次調研、考察的腳印和送溫暖的身影:省委會數次組織會內從事農業、旅游、規劃方面的會員企業家和專家赴村里實地走訪,在查看村容村貌的同時詳細了解村集體經濟情況、群眾收入來源和村主要產業狀況,并開展座談,為兩個村的發展“問診把脈”。每年春節前夕,省委會領導都會到村中開展“送溫暖”活動,慰問困難群眾,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等……
省委會募集了50萬資金為結對村謀劃幫扶項目,分別支持好川村投資發展光伏發電項目,支持梧村種植茶葉、改良油茶等項目,幫助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同時,依托浙江民建會員企業商城平臺,大力推廣當地茶葉、筍竹、中草藥等特色農產品。全省各級組織也紛紛自發赴兩個村組織開展了送健康、送溫暖、送法律及助學等活動。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倒計時。浙江民建組織必定全會動員,奮力而戰,在這些情系的熱土上,用實際行動,詮釋參政黨初心,踐行參政黨使命。
黔西——
十六年跨越千里情相系
在黔西縣鐵石鄉,若要問哪里的建筑最好看?當屬浙江民建援建的民族小學的“同心·思源”教學樓,它不僅僅是村里一道美麗的風景,更是孩子們心靈成長的一股清泉。
16年來跨越千里情相系。為了打脫貧硬仗,浙江民建全方位參與黔西縣定點扶貧工作,打造“三二一”長效幫扶機制,將幫扶黔西的力量全部激發出來:借助省民建企業家協會、省民建青年企業家工作委員會和社會服務志愿者協會三個平臺,把熱心會員尤其是企業家會員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與相關單位合作,開設人生彩虹幫困基金、民建“同心·思源”慈善基金兩個基金,通過基金先后援建了黔西縣鐵石鄉民族小學“同心·思源”教學樓、烏騾壩鎮民族村文化中心等;組建了由民建杭州、寧波市委會牽頭,其他8個市級組織和省屬工委參與的對口幫扶集團,募集全省民建會員的愛心捐款207萬元投入產業幫扶,實現黔西縣觀音洞鎮元慶村和新仁鄉化屋村2個深度貧困村的精準脫貧。
尤其近10年來,省委會將黔西扶貧列入每年工作的重點,主委會議經常聽取幫扶工作進展報告,召開常委會議專題研究,多次赴黔西開展扶貧考察和捐助活動。省委會主委陳小平等民建省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專程赴黔西開展對接考察扶貧工作、落實項目等活動近20;累計組織企業家100多人次到黔西縣進行投資考察,通過牽線搭橋、招商引資幫助引進各種項目,共協調引進資金100多億元,帶動就業2萬多人;設立定點幫扶資金,發動全員參與,直接捐款捐物捐建項目約600多萬元……
2018年9月,黔西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成功實現穩定脫貧出列目標,黔西也是畢節市十個貧困區縣中第一個“脫貧摘帽”的縣。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讓浙江民建會員很是歡欣,但這并不意味著幫扶征程已經結束。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浙江民建繼續深化著對黔西化屋村和元慶村的幫扶,協調會員企業設立助學基金50萬元,實施4個產業扶貧項目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豐寧——
我們不在現場,但我們參與現場
不知從何時起,在浙江民建會員中刮起了一陣又一陣消費風,黃小米、杏仁粉、草原羊肉……這些來自河北豐寧的特產,通過浙江民建為豐寧特產特別搭建的網上銷售平臺,一路南下,源源不斷地進入浙江民建會員家中或會員企業中。這是會員們踴躍踐行民建中央“捧著初心而來、為決勝脫貧下單”號召,以熱情地“買買買”,為扶貧貢獻力量。
2019年,省委會主委陳小平率浙江省互聯網、農業、旅游方面的企業家到河北豐寧進行了實地考察。隨后,省委會專門召開主委會、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幫扶豐寧脫貧攻堅工作,并結合考察實際制定了《關于幫扶河北豐寧縣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方案》,成立以陳小平為組長的幫扶領導小組,組建了由溫州市委會和省直屬工委牽頭、其他市委會與舟山工委全力配合的豐寧結對幫扶組團。根據實施方案,浙江民建將籌集一筆幫扶資金、落實一批幫扶項目、確定一批貧困戶和困難學生,即落實一些短平快項目的資金,設立不少于150萬元的幫扶專項資金;開展產業幫扶、就業扶貧、消費幫扶,堅持扶志扶智相結合;鼓勵全省會員企業家與西官營鄉15戶43名深度貧困人口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助力“小黑屋”危房改造等等。
方案完善了,機制健全了,幫扶工作便有了行穩致遠的基礎。浙江民建各級組織精心謀劃,調動資源,細化任務分配,建立任務清單,明確責任主體、落實時間和標準。今年以來,一項項幫扶舉措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浙江民建各級組織和廣大會員也紛紛通過“以買代幫”“愛心捐款”等方式,參與豐寧扶貧。
目前,全省已募集專項幫扶資金130多萬元,“浙江民建商城”線上線下助力豐寧消費扶貧100多萬元,省委會已投入50萬元幫助黃旗鎮樂國窩鋪村初步建成20畝大棚蔬菜瓜果產業基地。近期,省委會赴豐寧簽訂捐贈協議書,捐贈資金用于豐寧西官營鄉安裝光伏、打造扶貧車間、大病救助等。
好川村和梧村
——踐行承諾助“消薄”
在好川村,有一條特別的路。這條路不僅大大方便了群眾出行,村里的筍、竹、茶葉等特產也得以方便運輸出去,這是浙江民建爭取有關部門支持修建好的通村道路。在梧村,有一個“紅紅火火”的基地。在這個基地中,200畝紅花油茶正在茁壯成長,這是浙江民建為梧村投資建設的紅花油茶基地。
根據中共浙江省委統戰部雙百村結對幫扶計劃的要求,民建省委會結對幫扶麗水市遂昌縣三仁鄉好川村和衢州市龍游縣沐塵鄉梧村。與黔西和豐寧不同,對這兩個村的幫扶,主要任務是“消薄”,即消除集體經濟年收入低于10萬元的薄弱村。
為此,省委會分別與好川村與梧村簽訂了5年幫扶協議,根據協議,民建省、市委會通過項目幫扶、智力幫扶、民生幫扶等方式,同時發揮民建經濟界優勢和會員企業家的市場優勢,在產業培育、農特電商、技能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
“力爭把好川村和梧村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生態優美和風情濃郁的美麗鄉村!”省委會承諾說。
從開始幫扶至今,已兩年有余。兩年來,兩個村留下了省委會領導多次調研、考察的腳印和送溫暖的身影:省委會數次組織會內從事農業、旅游、規劃方面的會員企業家和專家赴村里實地走訪,在查看村容村貌的同時詳細了解村集體經濟情況、群眾收入來源和村主要產業狀況,并開展座談,為兩個村的發展“問診把脈”。每年春節前夕,省委會領導都會到村中開展“送溫暖”活動,慰問困難群眾,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等……
省委會募集了50萬資金為結對村謀劃幫扶項目,分別支持好川村投資發展光伏發電項目,支持梧村種植茶葉、改良油茶等項目,幫助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同時,依托浙江民建會員企業商城平臺,大力推廣當地茶葉、筍竹、中草藥等特色農產品。全省各級組織也紛紛自發赴兩個村組織開展了送健康、送溫暖、送法律及助學等活動。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倒計時。浙江民建組織必定全會動員,奮力而戰,在這些情系的熱土上,用實際行動,詮釋參政黨初心,踐行參政黨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