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08年5期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2008年5期
我的位置:主頁  > 2008年5期
醫學志愿者黃煒援川散記(二)
發布時間:2009-12-08 15:25:08
  |  
作者:
                           諾亞方舟——九洲體育館
    綿陽,四川第二大城市,一個中國院士比例最高,最宜居的城市之一,由于唐家山堰塞湖的橙色警報,卻一度幾乎成了一座空城。我們來到離市中心二十公里的綿陽最大災民安置點———九洲體育館。在震驚寰宇的“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前,這里一直十分冷清,一年到頭,由于交通不便,除少數幾場比賽引起短時熱鬧外,這座占地2.4萬平方米,相當于18個足球場大小,造價1.5億元的“西南第一館”,平日里幾乎見不到幾個人。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災難發生,使這個清靜之地一夜之間成為全球關注的一個“焦點”。災難突發,惶恐的人群從川西北各個方向涌出,揪心的哀號和撕心裂肺的呼喚在天地間回蕩……驚魂初定,幸存者們開始向綿陽轉移,13日下午,這里已匯集上萬名災民,他們來自北川等七、八個重災縣。最高峰時九洲體育館聚集了受災群眾達5萬人,學生都集中安置在內館,其他人住在場館的環形屋檐下或場外空地數千頂帳篷里。樓上、樓下、廣場上、草地上,有空的地方就住人,媒體稱“這里成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災民避難所”,到處擠滿形色憔悴的災民,小山般堆積著礦泉水、各色食品等,墻壁上、電桿上、木板上貼滿了尋人啟事,廣播也在持續播放尋找親人的消息。這里成為數萬受災群眾臨時的“家”。數萬災民的面孔或悲傷、或茫然、或痛苦、或期待,一直牽動了全世界的神經,揪緊了全國人民的心。據事后統計,約2000多名中外媒體記者來到九洲體育館采訪,體驗痛苦、焦慮和期待,也見證堅強、勇敢和關愛。
    汶川大地震至今仍有1.8萬人失蹤,在萬人失蹤的背后,是不言放棄的尋親隊伍。體育館國旗下方的灰色大理石墻,平時擦得干干凈凈,震后這里變成被各種尺寸和色彩的尋親紙條貼滿的“尋親墻”。有父母找孩子、有兒女找雙親、有妻子找丈夫……在這里,失去一人的家庭已屬幸運,多數是痛失二、三人以上。密密麻麻的紙條,對一些人來說,是最后的家書,是最后的希望,而對所有人來說,則是大災大難的歷史記錄,是深深的悲情和感動。成百上千人尋到親人后相擁而泣,但更多尋親者只能悵然若失,那失望的目光就像鋼針扎心!記住“尋親墻”,它是一座“紀念碑”,銘刻了人類愛與被愛的情感,也告訴我們守望與堅持的責任!
    我們對這里的災民進行慰問、體檢,并與幸存的北川孩子們交流,進行心理安撫。一位正在紅巾書屋畫畫的孩子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位兩歲的羌族小姑娘名叫唐鈺涵,是北川幼兒園的孩子,強震中500名幼兒全部被埋,而她在緊接著的余震中被幸運地從廢墟中震出,成為幼兒園存活下來的五個孩子之一,且僅受輕傷。我們仔細檢查了她的身體,目前她背部及腳上傷口已愈合,但小鈺涵每天都做噩夢,性格也由開朗變成抑郁,眼神呆滯不與人交談,畫的圖也是簡單而雜亂的黑色線條。大家耐心地與小鈺涵交談,教她畫畫,給她講故事,一起做游戲。終于,小鈺涵在拿到獎勵她的可愛小熊娃娃時,露出了高興的笑容。第二天,6月12日,正是大地震后一個月,在去其它安置點途中,我們巧遇外出購物的小鈺涵一家。在親人的懷里,小鈺涵今天睡得非常安詳。我們給小鈺涵掛上來自杭州良渚的玉佩,祝福小鈺涵這位不幸中萬幸的小天使,今后好夢永遠伴隨著她!
    6月29日,在民間喪事“七七”49天的前一天,九洲體育館臨時安置點的最后一批災民全部撤離。當作別九洲體育館的時候,人們深切感到這里就是抗震救災最生動的縮影,最悲傷和最幸運在這里匯集,最痛苦和最動人在這里交織。在慘烈大難發生的短短48天里,這里匯集了太多閃耀人性大愛光芒的英雄和故事,在人們心中矗立起一座永遠的人性大愛的豐碑。 
                                  特殊的班
    這是一個特殊的班,全稱叫綿陽安縣黃土鎮紅巖村學生活動營,還不能稱為學校。
    這是一個在玉米地里的特殊的班,無法跟那些電視里看到的活動板房相媲美。即便是那些炎熱的帳蓬學校,也會讓班上的孩子羨慕不已。
    這是一個從幼兒園到初中都混在一起,甚至每天的人數都在不斷變化的班。
    這是一個沒有專職老師的班。因為孩子們的學校沒有復課,志愿者們就地取材建起了這個臨時學校。暫時管理這個班的是一位西南科大的大學生志愿者,和一位震后從山東趕來的患唇腭裂的志愿者,不過講課的兩位“老師”,卻是從極重災區北川過來的兩位高中和初中女生,她們的學校沒有復課,家全被毀了,就來這里當志愿者。
    盡管條件惡劣、衛生狀況糟糕,這里的孩子們一點都不缺乏快樂。并且,他們更加真誠、懂事。當我們沿著田埂走向“學校”的時候,正逢兩個中學生帶領孩子們唱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的同伴……”齊聲的合唱,讓我們在臨近他們的時候,一絲悲壯的浪漫涌上心頭。而當我們來到他們身邊時,同行的志愿者支吾一聲“好熱啊!”迅速地,一本書扇著的風向他吹來,“我給你煽扇!”說這話的是一個孩子。這些可愛的孩子熱情、樂觀,他們參與每一項活動都非常投入,尤其是有獎品的活動,那就更熱鬧了。他們學習非常認真,完成我們布置的衛生健康知識競賽作業時,字跡端正、整齊劃一,根本看不出是在沒有桌子、凳子,沒有尺子、沒有專用格子紙,坐在鋪上塑料布的玉米地上完成的。原來,他們用書本當墊子,以書邊為標尺,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交出了令城里孩子也不及的整齊答卷!這種環境下,這種認真勁,令我們這些大人也臉上發燙。我至今仍珍藏著這些特殊的紀念品。
    還有一件事,本來我們帶了2000元錢的捐款,想買點東西給孩子們,但臨時產生一種想法,想“教”孩子們自己做預算,買他們自己想要的東西。當我們問孩子們最想要什么時,50多位孩子竟異口同聲地說:“書包!”。原來,大部分孩子的書包在地震中都被砸壞了,只挖出一些書,最缺書包。后來大家推舉5位小朋友組成捐款使用管理委員會。他們做了一個精確的預算,超過我們的想象,買了幾樣東西,給每位孩子一人一份。由于安置點的孩子來自差不多8、9個學校,年齡層次又不相同,所以他們按照二年級以下,二年級至六年級和初中三個階段,按男女分開,分別選擇不同大小的書包。最后由三位同學代表大家去綿陽為大家買東西。在綿陽火車站批發市場,孩子們仔細選購、還價。“姐姐好,姐姐”、“姐姐最漂亮了,最有愛心……”。在孩子們的夸贊聲中,做小本生意的幾位女老板總共給孩子們便宜了60元錢,實際使用1993元。我們感嘆于這樣一種捐款形式,2000元錢原來可以這么花!今天,孩子們教我們這些成年人怎樣花錢。
    這次赴川之行,我們特別關注5月12日以后的孩子們。大震之后余震不斷,災區的孩子感到害怕、困惑和不安,需要心理疏導和心理安撫。我們通過學習和游戲的方式,分散兒童對災情的注意力,幫助他們放松,逐漸遠離恐懼和害怕,重新建立起安全感。讓孩子們一起游戲,彼此間相互幫助和支持,消除孤獨感,緩解自身的焦慮和恐懼。我們還對孩子們進行了專業性的輔導,教孩子們基本醫療和自救知識、衛生防疫及食品營養安全知識,并進行心理健康輔導:教孩子們進行頭腦風暴、通過圖畫來進行肢體模仿、自己組織及主持文藝聯歡,用專業器材讓他們自己去拍攝、去感受,記錄下自己眼中的四川震后生活……
    這是一群純樸、樂觀的孩子,這是一群懂得感恩又自強不息的孩子。他們帶給我許多值得珍藏的記憶,許多深深的感悟。衷心祝福這個玉米地里特殊的班,祝福這群可愛的孩子們!
                                       四川,雄起!
    災區的災情超過我們的想象,災區生活的艱苦超過我們的想象,但在災區度過的每時每刻我們都在感動,在學會堅強,學會樂觀,學會互助……
    當我們下了到成都的飛機,當地的志愿者來接站,一位11歲的小女孩高舉著寫有“浙江———四川心連心,眾志成城,災后重建”的自制牌子。原來她是當地志愿者的孩子,正休息在家,自告奮勇地要一起到機場來迎接,還說要是不上課,她一定要跟叔叔阿姨們去參加志愿活動。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她經常打電話發短信詢問我們的活動情況,我們稱她為“這次活動最年輕的志愿者”。當我們離開機場,開著車準備交費時,誰知一看到我們擋風玻璃前擱著那張接站牌,收費員告訴我們,救災車不收費。災難中的四川人民是堅強的,忍辱負重的。大災面前他們犧牲了很多個人利益,卻時時為救助他們的人著想,強忍著心中的傷痛,帶著感恩的心回報社會。他們用自己的雙手開始了重建家園的自救之路。
    善良、淳樸、熱情,這是四川人民留給我們的深刻印象。一次在從北川至安縣的長途車上,坐滿了從北川方向來的當地乘客,天色已晚,車速很快,同行一位志愿者原定在途中一個安置點臨時下車,取回上午遺失的相機,由于對路線不熟,一直到車已過60多米,才意識到車已超過安置點。司機知道后立即停車,為了方便志愿者,開倒車一直到安置點,并耐心等志愿者取回相機。全車人好像約好了似的,都關切地默默地看著,沒有任何怨言和議論。當我們的志愿者表示感謝時,他們只是謙遜地笑笑。這種情景在其它地方,在有些所謂的經濟發達城市真是難以想象。
    一位中年男子在“5•12”大地震中失去了母親、妻子、兒子等5位親人。當我們慰問他時,他表現出的堅強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料理完后事,他不是等待政府救濟,而是準備外出打工。他一再感謝我們,并談到非常思念他唯一的侄女,當我們告訴他災民安置點有免費的電話可以撥打時,他卻說打電話的人多,留給更需要的人去用吧,別人比我更需要。樸實的語言、關愛他人的行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類似這樣的堅強、互助、感恩,我們在災區隨處可見……
    有一封北川中學學生給武警的感謝信,摘抄如下:
    “親愛的武警叔叔:你們好!感謝您對我們的幫助,在這次災難中,我們能夠幸運地生存下來,全都是你們對我們的幫助。在這無情的災難中,你們用自己的雙手,刨出一個又一個生命,當我被您們救起時,我當時就有一個體會,我暗說‘我今后要更努力學習,當一名發明家,我要發明一種房子,再大的地震,這個房子也不怕……’”
    走在四川災區,經常會從災民,從當地百姓、干部及志愿者嘴里聽到“四川,雄起!”這個川語。歷史上的天府之國美麗富饒,人杰地靈。巴蜀文化,博大精深。三星堆文化驚世璀璨;川劇神秘莫測;川菜聞名天下;道教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淵源流長。這是一片產生大禹、諸葛亮、鄧小平等一代代偉人的地方;這是一片哺育李白、杜甫、蘇東坡等文壇巨匠的地方。每當民族有大難時,天府之國總是雄起,總是守護著祖國母親。八年抗戰,川人作出了最大的貢獻,使我們民族取得了近代中國反抗侵略的第一個勝利。可以說,四川是中國的脊梁,四川在,中國不滅。改革開放后,這個人口最多的省份又形成了全國最多的民工隊伍,以聰明勤勞為人稱道;四川商人在商場上素以誠實守信為口碑……
    “四川,雄起!”這句川語平凡而豪邁,反映出四川人堅強樂觀、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卓越品質。如今這句話已被國外媒體譯成英文“Sichuan,just-be strong!”而廣泛傳頌。這次大災對川人是空前考驗,但也是空前機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四川大地震,震動了中國,震動了亞洲,震動了世界;地震大救援,感動了全中國,感動了全世界。當全國全世界的目光都聚向四川,我們沒有理由懷疑,一個嶄新的四川一定會雄起!給中國一個驚喜!給世界一個驚喜!
                         不算結束的結束語
    為期一周的災區志愿者行動暫已結束。這趟四川之行,帶給我太多的感動,太多的人生感悟,太多的心靈洗滌。有些東西,你不親臨現場,不去親身觸摸,不待下去切身感受,根本體會不到個中的滋味。雖然初到四川,但仿佛這里有種久違的熟悉!雖然只是短短7天,卻經歷了太多的事,太多的情,仿佛待了7周,7月,甚至更長!我們是去慰問、幫助別人,每時每刻,每處每地更多的卻是被感動、被教育。我們學到了堅強,學到了樂觀;學到了互助,學到了感恩;學到了誠實,學到了寬容……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次西行是一次心靈的旅行,是一次靈魂的朝圣,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汶川大地震,其破壞程度、受災范圍和救援難度超乎想象,據悉,這種地質類型破壞為3000年一遇,真是空前絕后。大災中有大愛,“5•12就是我要愛”,這是世上最動人的口號!這場大地震讓我們重新認識愛,愛親人,愛自己,愛自然,愛國家,愛生命。災難之后,來自各方的暖流匯成了幫助受災者樹立勇氣、信心與力量的長河。在這場人與自然的抗爭中,感受的不僅是生命的脆弱與堅強,也同樣感受到人世間融融的大愛之情。“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學到的肯定會比平時更多。”對于個人來說也是這樣。從這次大地震中所提煉及升華的抗震救災精神,必將成為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成為現代公民的寶貴素質。
    回到杭州后,仍然會收到這樣的短信“黃醫師,這些天你們在災區辛苦了,相信四川會永遠記住你們這樣的好人。期待著你們下次再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再見了,難忘的災區!暫別了,親愛的災民!保佑災區,祝福災區,我們的心已留在四川災區,我們的心將永遠為他們而感動。我還會再來!西行之旅還會繼續!志愿者行動只有開始,沒有結束!
(完,作者系省屬支部會員、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国模gogo中国人体私拍视频| 18末成年禁止观看试看一分钟| 色妞www精品视频观看软件| 日韩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催眠医生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丁香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三上悠亚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寡妇偷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黑人巨大战冲田杏梨| 97夜夜澡人人双人人人喊|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视频 |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heisiav1| 清早可以吃西瓜吗|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 国产91中文剧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村上里沙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91粉色视频在线导航| 欧美亚洲第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理论电影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九九九国产视频| 美女视频黄频大全免费| 小信的干洗店1~4|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