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建
2008年6期
專題專欄
《浙江民建》
2008年6期
我的位置:主頁  > 2008年6期
強化服務與時俱進銳意創新驅動發展
記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
發布時間:2009-12-14 16:45:11
  |  
作者: 紹興縣總支
    2008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省委副書記、省長呂祖善等陪同下,來到紹興輕紡城的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實地考察紡織技術及裝備創新情況,饒有興趣地察看了這個民營紡織技術創新平臺的若干新成果。習近平參觀了研究院的新技術新產品展廳、數碼印花中心和花樣設計中心。在花樣設計中心,當習近平得知從事布料花樣創意的設計師金曾善是從韓國來的,就與之攀談起來。金曾善告訴習近平,紹興的紡織企業眾多,特別需要好的創意設計。他能在這里找到用武之地,很高興。習近平希望金曾善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好好為企業服務。考察中,習近平充分肯定了研究院從紡織原材料到終端產品設計、從工藝技術到裝備,為中小企業提供的全程服務,使研究院全體員工感受到莫大的鼓舞。
    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2006年10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以全國首個民營生產力促進中心、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紹興輕紡科技中心為主體,聯合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加盟共建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與裝備創新服務平臺”的實施單位,由民建紹興市委會委員胡克勤任院長。近兩年多來,研究院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院校支撐、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的思路,以項目為紐帶,融合省內外相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的優秀人才和技術力量,通過廣泛合作,形成了強大的紡織產業科技創新攻關和服務力量,有力地引領了紡織行業的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
                       整合科技資源 為紡織產業提供科技支撐
    研究院著眼紡織產業創新發展,注重紡織共性和前沿技術難題攻關。2006年以來,作為牽頭單位,負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紡織用合成纖維功能化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的組織實施,在項目組織實施過程中,打破行政、地域、行業的界限,融合浙江省10多家紡織龍頭企業和省內外近1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秀人才和技術力量,進行聯合攻關。項目內容涵蓋了紡絲、織造、染整等整個產業鏈,實現了跨學科、跨地區聯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紡織產業科研體系。項目總投資3.5億元,科技部配套經費4170萬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小試試驗。該項目的實施,確立了研究院在紡織用合成纖維功能化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發領域中的領先地位。迄今為止,研究院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部、浙江省科技廳等17項科研項目,科研總經費達1500多萬元。
今年,在紡織行業遭受來自國際、國內諸多不利因素影響的背景下,研究院立足紡織技術與裝備創新服務平臺,在國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充分發揮“小平臺、大網絡”的優勢,利用已有資源和人才優勢,通過與上海、江蘇等省市聯系,以長三角兩省一市紡織院校、科研單位、技術服務機構為基礎,共同組建“跨地區紡織產業創新支撐平臺”。研究院為平臺總牽頭單位和理事會秘書處掛靠單位,同時牽頭負責紡織產品創意設計、紡織新材料技術、紡織信息技術等三大中心的主要建設工作;參與紡織加工技術、紡織裝備技術、標準與檢測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平臺計劃總投入4.65億元,其中申請國撥經費2.17億元,目前,平臺已通過科技部、財政部組織的專家評審。
    在科技資源整合上,研究院堅持走產學研合作發展道路,依靠院校強大的科研力量,實現優勢互補,除與浙江理工大學和浙江大學緊密合作外,還與15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特別是與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了一批研發中心,與東華大學合作成立了“東華大學———浙江紡織研究中心”以及“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東華研究中心”;與嘉興學院合作共建“新型成紗技術研究所”;與紹興文理學院藝術設計系共同創建“現代藝術設計中心”,有效地集聚了專家團隊、儀器設備、信息技術等資源,具備了較強的開展紡織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的基礎條件和人才資源。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引進開發新技術新產品
    近年來,研究院充分發揮自身在人才、技術、裝備等方面的綜合優勢,以產學研合作的方式,“想企業所需、解企業之難”,積極承擔企業技術開發委托項目,切實解決企業技術難題,為企業實現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僅2007年為企業解決了15項共性技術難題,如在功能纖維領域,成功開發生產尼龍抗菌母粒并取得較好效益;與企業合作開發成功了環保型滌綸珍珠纖維;為企業研制出薰衣草香型纖維、清涼油纖維等實用新型纖維;以及舒適性可染丙綸纖維、吸濕排汗抗菌復合纖維等系列產品開發。這些項目的開發成功,不僅為企業解決了難題,而且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目前,研究院已與國內著名企業“浪莎”襪業就新型纖維和內衣設計等方面達成全面合作協議。
    創新出效益,創新促發展,創新是研究院發展的原動力。沒有創新就談不上發展,沒有創新就不能持續,沒有創新就失掉了立足之本。研究院在實施縱向項目的同時,著眼于關系紡織業創新發展和研究院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項目,自主組織開發了高檔山羊絨家紡產品系列、芳香纖維、環保型珍珠纖維、導電纖維、廣譜型抗菌尼龍母粒的工藝及其產業化、分散染料可染丙綸切片及纖維、全電驅動織機小樣機、高速電子提花機等10多個工程化項目,開發了“金昌EX9000高精度大幅面發排軟件、印染過程控制策略生成器”等2個紡織行業應用軟件。2007年申請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2件、外觀設計專利200件,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件、實用新型專利1件、外觀設計專利80件。目前,研究院在印花分色制版領域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不僅開發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D和數控印花激光制網機,其軟件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激光制網機更是改變了荷蘭STOCK公司壟斷國際市場的局面,性價比遠勝于國外公司,目前,除國內一些印花頂級企業采用外,東南亞的一些紡織企業也大量應用此設備,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
                     “創新”與“服務”并舉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政府扶持平臺,平臺服務企業,企業自主創新”,歸根到底,研究院要為企業的自主創新服務,為行業的自主創新服務,這既是研究院建設的出發點,也是發展的方向。研究院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創新”與“服務”并舉的發展思路,在不斷投入軟硬件進行技術創新的同時,不斷拓寬服務領域。
    為了從源頭上把握紡織價值鏈高端,提高附加值和國際市場競爭力,研究院與韓國首爾紡織品設計公司(STD)共建花樣藝術設計中心,目前已有5名韓國資深設計師入駐中心,專業從事原創花樣設計工作。設計中心成立一年多以來,共為客戶提供1300余幅原創花樣作品。中心舉辦的“國際家紡設計作品推介會”,“國際紡織創新面料與創新花樣設計作品展”、“服裝印花設計作品推介會”引起了轟動,有600余幅作品被客商搶購。研究院還牽頭成立浙江省面料設計協會,力爭通過協會的力量,聯系廣大紡織面料企業,培養一大批面料設計創意人才,培育面料設計創意產業,建設面料創新基地,努力為促進紡織產業升級,增強紡織產業的競爭力作出貢獻。
    在提供原創花樣設計的基礎上,為優化和保護原創設計的知識產權,研究院于2008年5月建立了“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為委托單位提供專利、商標、版權、計算機軟件及其他知識產權事務的代理服務,提供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咨詢和培訓服務。
    近年來,隨著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滿足個性化的需求,適應紡織品的敏捷制造,研究院成立數碼印花技術中心,專業從事數碼印花生產、應用、研究、推廣及其相關服務,滿足企業個性化產品的生產要求。
紹興及周邊地區紡織企業眾多,需要大量的紡織品檢測服務。研究院在原有紡織測試實驗室基礎上成立了檢測中心,在人員配備和硬件建設上加大投入,已于2007年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CNAS)評審,成為紹興地區首家通過CNAS認可的第三方民營紡織品檢測實驗室,其出具的報告在美國、英國等46個國家和地區相互認可。為企業打破國際貿易壁壘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大大增強了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為適應企業科研人才培養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的需求,提升企業員工整體技術水平,研究院成立輕紡培訓中心,提供紡織專業技術的培訓,聘請一批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重點圍繞紡織CAD和面料設計等方面建設精品課程。僅2007年就提供就業上崗培訓近2000人次,包括培訓紡織專業技術人才820名。
    此外,為更好地為企業服務,研究院還專門建立了國際流行面料流行趨勢展示中心,與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多國的知名面料設計公司合作,以論壇、講座和培訓班等多種形式,為企業提供較好的面料創新設計素材和一系列的配套開發服務,使企業及時把握國際流行趨勢;編輯出版《今日紡織》雜志,向企業提供專業、時尚、權威、適時的紡織信息;通過國家863計劃項目建設了紡織ASP平臺《中國紡織制造網》,建立網上科技服務中心,借助Internet為用戶提供信息、軟件、花樣庫資源共享、技術溝通等網上服務,目前已吸納1100余家企業及個人成為專業會員。
    有作為才有地位。隨著研究院在行業中影響力的擴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上門尋求服務。目前,研究院已向紡織印染企業轉讓、推廣了“染料深染工藝與技術、印染水處理技術、形狀記憶纖維材料、國際紡織創新面料和創新花樣設計、紡紗機械與紡紗工藝”等5項國內外行業先進適用技術,提供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服務8510人次,紡織品設計、分析、試樣、檢測5000人次,信息技術咨詢和各類信息發布交流4500人次,得到企業的高度評價,媒體也給予了高度關注,有的以“中小企業的廉價科研團隊”為題報道平臺的服務,有的以“感受最時尚的驚艷”為題報道平臺的流行面料展示部門,有的則以醒目的標題介紹“浙江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讓2000家企業受益”。
    風風雨雨,多少次坎坷,多少次喜悅,研究院收獲了進步和成熟。正是不斷的創新和服務,成就了現在的研究院。今后,研究院將繼續牢固樹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照習近平在考察研究院時的指示:“紡織業為全國和浙江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也解決了大量城鄉勞動力就業問題,你們要與企業需求緊密結合,及時轉化更多的技術創新成果,為紡織業優化升級作出應有的貢獻。”繼續圍繞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創造性,提高紡織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并進一步整合資源、強化服務,增強對區域經濟的服務與支撐力度,為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作出更大的貢獻!
    (紹興縣總支)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 а√天堂中文在线资源bt在线|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91香蕉视频下载导航|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 一二三四视频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手机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高嫁肉柳1一4集中文| 免费传媒网站免费| jux434被公每天侵犯的我|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情欲小说app下载| 再深点灬舒服灬快h视频| yy11111光电影院手机版|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成年人网站黄色| 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极品美女一级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久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播放|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 在线一区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美女视频免费看一区二区| 女人把私密部位张开让男人桶|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看另类|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性欧美69式xxxxx|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