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國家重大戰(zhàn)略部署和‘十四五’規(guī)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400億元。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加大社會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
這兩天,在代表駐地,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平陽縣基層委員會副主委陳愛珠時常跟人聊到的,正是我省山區(qū)26縣的基礎設施補短板。“區(qū)域交通樞紐地位不凸顯,對外聯(lián)系通道不足,是山區(qū)26縣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主要瓶頸。”作為來自我省山區(qū)26縣的代表,陳愛珠在走訪調研中深感交通這塊短板必須盡早補上。
她以泰順縣舉例。“泰順地處浙南閩北交界,從區(qū)位來看,具備承浙啟閩、聯(lián)內通海的區(qū)位優(yōu)勢條件,是溫州西向輻射的重要橋頭堡。然而,當?shù)鼐硟冉煌òl(fā)展滯后,與周邊縣、市的通道,除一條省道、一條國道外,仍以農村公路為主;對外通道也很匱乏,直到2020年底才結束了境內無高速的歷史,但是鐵路、通航等聯(lián)系外部區(qū)域的快速、高端出行方式,都尚未形成。”
陳愛珠代表直言,正是長期以來交通發(fā)展的滯后,使泰順縣區(qū)域性交通樞紐地位一直沒能形成。“要想富,先修路。”陳愛珠代表疾呼,“加快交通發(fā)展,是山區(qū)26縣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陳愛珠代表也看到了嚴峻的現(xiàn)實問題:作為財力薄弱的山區(qū)26縣,項目資金缺口往往過大,難以保證交通項目特別是重大交通項目的正常推進。
修路的錢從哪里來?陳愛珠代表建議:“要抓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政府投資更多向民生項目傾斜’等契機,加大對浙江山區(qū)26縣交通建設項目的支持。”
具體而言,陳愛珠代表建議我省山區(qū)26縣在交通項目建設上,中央預算內投資參照西部地區(qū)政策,特別是將高速公路項目納入國家高速公路資金補助。
(來源:《浙江日報》2022年3月8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