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市場需求減少的大背景,部分民營出口企業面臨困境。但在位于北侖的寧波勛輝電器有限公司,來自跨國公司的大客戶依然絡繹不絕。
不久前,某知名跨國公司專門派出采購、技術等部門的經理趕到“勛輝”,追加訂單;一批新的“潛在客戶”———德、美等國的汽車零部件大公司也紛紛前來考察詢價,對勛輝公司的管理水平和配套能力表現出濃厚興趣。他們說:“在中國,很難找到質量如此穩定的供貨商。”勛輝公司總經理陸如輝自豪地說:“管理能出大效益。”
“你的標準,是我登高的梯子”
“勛輝”是一家生產精密壓鑄模具和鋁、鎂、鋅壓鑄件的中小型企業,是德國博世、西門子、美國TRW、日本松下等知名大企業的指定配套供應商。它憑借什么獲得了跨國公司的青睞并進入它們的供應鏈?“勛輝”人透露了其中的奧秘:實力來自于以“零缺陷”為目標的質量管理體系。
跨國公司是質量要求最為苛刻的客戶。100萬個零件中,最多允許10個不合格產品———這是汽車廠商設定的質量標準。有一次,檢測人員檢測一個汽車零件時發現,圖紙顯示有一個半徑0.5毫米的圓弧要與其連接的直線相切,但在編制加工程序時,出現了小偏差。雖然這個差錯需要放大50倍的投影儀才能檢測出,且不影響使用性能,但因為沒有滿足圖紙要求,在客戶的標準中,仍屬于不合格產品。“勛輝”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報廢處理。
陸如輝感慨地說:“要進入跨國公司的供應鏈,得有承受壓力的超強耐心。”以汽配零部件線路板殼體為例,看似簡單,但客戶的產品質量標準十分嚴格,需要用純凈水清洗,無塵包裝,表面清潔度要求非常高。為了通過其門檻,僅這一線路板殼體的技術攻關“勛輝”就花了一年多時間。而打入該跨國公司的配套體系,“勛輝”用了整整3年。
對于“勛輝”來說,2008年11月德國博世汽車電動行業聯合考察團的來訪,將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勛輝”已是“博世”的電動機供應商,但還沒能進入這個全球汽車行業零部件份額最高的跨國公司的汽配供應鏈。在成為西門子、貝爾、TRW、德國大陸公司的汽配件供貨商之后,進入“博世”的汽配供應鏈,成為“勛輝”最迫切的愿望。為此,公司2008年又投入150萬元添置了世界頂級的檢測設備,而在此前,公司已投資七八千萬元引進了日韓的生產設備和美德的檢測設備,這使“勛輝”躋身于國內同行的第一梯隊。
跨國公司的產品體系是苛刻的。但在“勛輝”人眼里,這個質量標準更是一個標桿。借助跨國公司這把梯子,“勛輝”人一步步地提升著自身的管理水平。
“沒有一流的團隊,就生產不出一流的產品”
在“勛輝”采訪,記者聽到兩件新鮮事。一是這家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一線管理層中沒有一名老板的親戚,管理人員的親友不能進入公司,常務副總、技術副總以及物流、人事等部門的經理,都來自五湖四海;二是公司明文規定,新聘請的管理人員,一般半年內至多只能擔當副職,普通員工也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團隊磨合,達到上崗標準后才能正式上崗。陸如輝說:“只有優秀的團隊,才會創建一流的管理,生產一流的產品,才有機會為跨國公司做配套。”如何提高團隊的管理水平?勛輝公司的秘訣是:培訓。培訓首先從老總做起。只有初中學歷的陸如輝,每個月兩次要趕到大都市里聽高質量的講座。多年的學習思考,使他從作坊式業主成長為掌握先進管理理念的現代企業家。
培養職業經理人隊伍,是勛輝公司的重頭戲。每年公司都會選派一批中高層管理人員,參加清華大學EMBA高管課程培訓。新加盟的研發中心經理王先生說:“最近公司又派遣了5名管理人員參加培訓,我也等待著盡快走進這一課堂。”
每一名普通員工也必須經歷系統的職業培訓。除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進行講座或技術指導外,企業還先后導入臺灣健峰企業管理集團的5S和QCC管理模式,提升全員素養。
“企業對員工腦力的投入與對機器設備的投入同樣重要。”這家年銷售只有1億多元的民營企業,每年員工培訓費用多達50多萬元。
有了優秀的團隊,制度的執行力就有了保證。公司為有效推行質量管理體系及環境管理體系,選擇了最為嚴格的德國TUV認證公司,進行體系審核和認證。公司要求將這些體系轉化為管理制度并被細化,用通俗的語言寫在每個車間的“文件看板”上,詳細地告訴員工:誰來做、怎么做、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獎懲標準等。厚積才能薄發,經過多年的苦練“內功”,勛輝公司在跨國公司中的美譽度不斷提升。“勛輝”負責人說,今年公司銷售量可望比上年增長25%以上。
記者點評:
在國際市場需求減少、出口生產企業困難重重的形勢下,跨國大公司依然頻頻向“勛輝”下訂單。這告訴我們,提高勞動者素質和企業管理水平,是能出大效益的。
提高勞動者素質,創新管理,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當前,許多中小企業面臨著管理水平升級換代的迫切要求。勛輝公司把跨國公司嚴格的生產體系當作登高的標桿,腳踏實地,多年如一日地甘心經受“折磨”,終于使企業管理水平躍上了新臺階,打入了跨國公司的供應鏈,成為其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因此,企業只要有化壓力為動力的決心,眼睛向內抓管理抓基礎,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摘自2008年11月10日《浙江日報》,寧波勛輝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如輝系寧波北侖支部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