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寧寧,民建省委會參政議政委員會社會法制委員會秘書長、臺州市路橋區政府辦公室信息科負責人。曾獲民建中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個人、浙江民建年度人物參政議政年度人物、民建省委會優秀信息員特別獎。
傳統的信息工作模式,經常是信息員獨自選題、調研、思考、編寫、核稿然后上報。但從我這一兩年的經驗來看,把信息工作做好做精做出彩,不能再靠單打獨斗!我覺得很有必要打造一條具有韌性的信息工作鏈,像做工業產品一樣去做信息。
瞄準“需求”
“無需求不產品”“無需求不信息”。產品需要把握市場需求,而信息則需要把握領導需求。信息是領導的“千里眼”“順風耳”,所以選題很重要。選題是信息工作的靈魂,決定了信息工作效果的90%以上。只有選題選好了、選準了,才能精準服務領導。我在工作中按需求梳理了3張清單,包括中央對浙江的關注事項、政府工作報告要點和國務院常務會議要點。去年上報的信息基本都集中在“6+2+2”,6即“六穩六保”;2即財政、貨幣;另一個2即改革、開放。包括《基層反映外貿企業對出口信用保險存“一擴兩降兩提”期盼》《基層反映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執行效果良好仍存四大實際問題亟待解決》《基層反映發展多式聯運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成效明顯,但仍存問題亟待解決》等20多篇被全國政協采用的信息基本都在這個框架內。
打造“鏈主”
“鏈主”是指在一條產業鏈中起到決定性作用,能夠貫穿、整合上下游資源的龍頭企業,肩負著提升產業鏈績效的重任。在信息供應鏈里,也需要更多“鏈主”。我也在努力讓自己向“鏈主”轉型,千方百計提升自己的專業性和影響力,比如關注南方周末、瞭望、澎湃以及國家各部委、浙江省各廳局微信公眾號,比如每天必讀財經、經濟時報等,比如抽空學習MBA知識等,以更好地“取勢”“明道”“優術”“合眾”,推動“供應鏈”伙伴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獲得更多的采用和批示,在構建協同、高效、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工作鏈上貢獻更多力量。
培育“鏈屬”
屈原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也即每個人各有其長處和短處。我們民建會員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雖然未必每個會員都有精力去整合一篇完整的信息,但我相信每個會員都可以提供一些信息點、一些觀點或者一些案例,這就是“鏈屬”的價值。另外,鏈主和鏈屬的關系可以隨時切換,比如年初的時候我們報了一篇信息《基層調研反映企業“頻入會”“頻參會”導致負擔加重亟待關注》,這個選題是臺州市委會主委彭永軍在和我們一起開會時提出的,當時我自告奮勇接下了這個任務,我們會員企業浙江某模具有限公司和浙江某機電制造有限公司兩位老總都讓助理幫我做了張表格,每年需要繳納哪些費用非常清晰,我再請各鎮(街道)信息員補充了幾個案例。以彭主委為鏈主,充分發揮鏈屬們的作用,形成了一篇完整的社情民意信息,被民建中央采用。當我們有更多的“鏈主”和“鏈屬”,并能隨意切換,形成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的有機整體,我們信息鏈的韌性就會大幅提升。
強化“質檢”
信息質量的波動是客觀存在的,因此,通過檢驗實行把關職能,是完全必要的。為了確保“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需要進一步把關信息的底線、信息的質量,甚至給信息做進一步的包裝、提亮和美化。所以,也要在這里感謝省委會、市委會老師默默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他們是我們信息工作鏈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