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杭:在全國率先發展“低碳經濟”
發布時間:2009-12-18 10:50:45
|
作者: 陳江英
在全球氣候逐漸惡化,環保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低碳經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地的關注。浙江是能源消耗大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任務繁重,在省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省政協常委、民建省委會副主委黃小杭呼吁,浙江要把“低碳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全國率先發展“低碳經濟”,在金融危機形勢下更好地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推動轉型升級和生態文明。
據了解,“低碳經濟”是近年來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倡導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逐步減少使用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資源,大規模采用太陽能、海洋能、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的清潔能源。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導發展可再生資源,黃小杭認為這一方向完全正確,他同時提出,“低碳經濟”、“低碳社會”比“可再生資源”內容更新,范圍更廣,意義更為重大,不僅對經濟發展,而且對生活方式、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均產生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黃小杭通過對比分析認為,浙江是經濟大省和資源小省,資源供求矛盾十分尖銳,一邊是石油、煤炭等資源需求量不斷增加,幾乎全部從國內外輸入,一邊則是資源利用率比較低,污染較為嚴重。更讓他感到憂慮的是,浙江以重化工業、制造業為支柱產業,眼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基本建設大投入,而同時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把碳密集企業和高能耗項目向中國轉移。“這些項目三五十年內很難搬遷,如果我們的建設仍沿用當前的非低碳技術,那么高能耗高污染將長期無法逆轉。”黃小杭認為這并非杞人憂天,長此以往將對我省的產業、就業、環境等產生巨大的沖擊。
與此同時,“低碳經濟”帶來的能源機遇正在日益受到關注。在黃小杭看來,雖然“低碳經濟”、“低碳社會”仍處在起步階段,“低碳”如何融入經濟、融入社會發展還在破題,但毫無疑問這將是發展方向。為此,他建議浙江要適應并引領科學發展新潮流,在全國率先叫響發展“低碳經濟”、“低碳社會”,制定專項發展規劃,作為戰略性、長期性的任務,加快攻克相關高精尖的技術難題,從根本上解決節能減排,實現轉型升級和生態文明。
(摘自2009年1月24日《聯誼報》)
據了解,“低碳經濟”是近年來國際社會應對人類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氣候災害性變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倡導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逐步減少使用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資源,大規模采用太陽能、海洋能、風能、生物能等可再生的清潔能源。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導發展可再生資源,黃小杭認為這一方向完全正確,他同時提出,“低碳經濟”、“低碳社會”比“可再生資源”內容更新,范圍更廣,意義更為重大,不僅對經濟發展,而且對生活方式、城市建設、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均產生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黃小杭通過對比分析認為,浙江是經濟大省和資源小省,資源供求矛盾十分尖銳,一邊是石油、煤炭等資源需求量不斷增加,幾乎全部從國內外輸入,一邊則是資源利用率比較低,污染較為嚴重。更讓他感到憂慮的是,浙江以重化工業、制造業為支柱產業,眼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基本建設大投入,而同時一些發達國家正在把碳密集企業和高能耗項目向中國轉移。“這些項目三五十年內很難搬遷,如果我們的建設仍沿用當前的非低碳技術,那么高能耗高污染將長期無法逆轉。”黃小杭認為這并非杞人憂天,長此以往將對我省的產業、就業、環境等產生巨大的沖擊。
與此同時,“低碳經濟”帶來的能源機遇正在日益受到關注。在黃小杭看來,雖然“低碳經濟”、“低碳社會”仍處在起步階段,“低碳”如何融入經濟、融入社會發展還在破題,但毫無疑問這將是發展方向。為此,他建議浙江要適應并引領科學發展新潮流,在全國率先叫響發展“低碳經濟”、“低碳社會”,制定專項發展規劃,作為戰略性、長期性的任務,加快攻克相關高精尖的技術難題,從根本上解決節能減排,實現轉型升級和生態文明。
(摘自2009年1月24日《聯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