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堵車時我們乘上了直升機”
會員企業天寶坊成功對接央企的啟示
發布時間:2009-12-21 16:19:23
|
作者: 李 菲
“這就像大家一起堵車時,我們乘上了一架‘直升機’突圍,以高度帶動速度的優勢超越競爭對手。”紹興市區府橫街“天寶坊”三樓辦公室,李建鋼指著桌上一張“黃金回收證”對記者說。
2009年4月,這位“天寶坊”掌舵人名片上多了一個頭銜:紹興中金黃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旗下六家集買金、賣金和投資黃金三位一體功能的中國黃金專賣店,陸續在市區、紹興縣和新昌縣營業,另三家也在緊張籌備中。
“通過與中國黃金集團的對接,‘天寶坊’實現了商業模式的一個突破,從一家普通的‘黃金珠寶批零商’躍升為‘黃金交易所’。”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這是紹興首飾行業的一個突破。”
對接央企,一夢兩年
2007年初,李建鋼就有一個夢想,與中國黃金行業唯一的央企中國黃金集團“聯姻”。“這也是國內許多首飾行業企業夢寐以求的事,因為中國黃金代表著國家的實力和信譽。”他說。
不料,實現這個夢想竟然整整花了兩年多時間。“開始的一年多時間里,不要說談對接的事,對方相關負責人的面也見不著。”李建鋼說,“事實上第一次見面,因為企業規模差距太大不匹配而很難融入。”
但在這段時間里,李建鋼做了兩件事。2007年以來,先后與有著上市公司背景的中國商業名牌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攜手,在市區東街、中興路開設了上海老鳳祥銀樓紹興專賣店。2008年底,他又牽手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在紹興市區開設了上海老廟黃金銀樓,這為“天寶坊”成功與央企“聯姻”打下了基礎。
今年3月,在中國黃金配貨中心內,李建鋼第一次見到了陳雄偉,他對這位異常忙碌的中國黃金集團營銷有限公司董事長說:“在紹興,我能讓中國黃金與國內首飾零售行業‘冠亞軍’并肩做生意。”后者眼睛為之一亮。
“你憑什么跟我對接?”這是陳雄偉拋給李建鋼的第一個問題。回憶起這一幕,李建鋼說,“也許有人以為我們是憑實力,其實不然,我們這點實力在央企眼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不是實力,那是什么?是潛力!
李建鋼除了“老鳳祥”與“老廟黃金”兩個戰略合作伙伴外,他同時給陳雄偉看了兩塊牌子,一塊是省級“誠信企業”,另一塊是團中央頒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當時他問我,你下面有人才嗎?我就指著這塊牌子告訴他,我不能保證像你們一樣,普通的員工很多都具備研究生學歷,但我們可以保證員工達到本科學歷,并且會逐步提高。”
之后,對接進展就相當快了。今年4月初,牫灤畚翱疾熗酥泄平鶘芐似旖⒌旰螅判氖愕囟醞飩綾硎荊骸拔頤塹哪勘曄譴蛟焐芐聳滴锘平鶩蹲實諞黃放啤!?
合作雙贏,“聯姻”前提
“怎樣才能讓央企看上我?”在各地政府和企業爭相與央企“握手”的今天,這是許多人心頭的疑問。
和央企的對接,在李建鋼看來,完全不在于資金的收獲。與許多民營企業經營困難時,希望通過央企投資實現“解困”的思路完全不同,李建鋼一開始就沒有去想這個問題。
“這絕對是個誤區。”他對記者說,央企同樣是市場主體,而不是布施者,他們與民企“聯姻”,首要考慮的不是民企的利益,而是自己能否得到回報。
“老鳳祥”與“老廟黃金”也屬國企,但對接難度與中國黃金集團不可同日而語,因為此前,中國黃金集團根本不做“零售生意”。但在李建鋼看來,這恰巧是一個突破點。“因為如果是他們非常成熟的業務,沒有理由跟我們這樣的中小型民企合作。”
李建鋼說,三次對接的著眼點均不在“資金”,他更看重的是“管理”、“人才”、“渠道”等要素的嫁接。“我相信,只要這種合作的過程使雙方得益,那么資金和項目的注入,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與中國黃金集團對接后,“天寶坊”具有了與此前完全不同的底氣。“之前任何黃金首飾批零店銷售金條都只能銷售而不能回購,但是現在我們有黃金回購授權證,也許并不是每一個消費者手中的黃金都需要回購,但我為他們提供了多一種的可能,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李建鋼對記者說,這就是創新。
今年,“天寶坊”的銷售額增長率有望達到200%左右,而此前年均增長率只有15%左右。
(李建鋼系紹興市委會委員)
2009年4月,這位“天寶坊”掌舵人名片上多了一個頭銜:紹興中金黃金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旗下六家集買金、賣金和投資黃金三位一體功能的中國黃金專賣店,陸續在市區、紹興縣和新昌縣營業,另三家也在緊張籌備中。
“通過與中國黃金集團的對接,‘天寶坊’實現了商業模式的一個突破,從一家普通的‘黃金珠寶批零商’躍升為‘黃金交易所’。”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這是紹興首飾行業的一個突破。”
對接央企,一夢兩年
2007年初,李建鋼就有一個夢想,與中國黃金行業唯一的央企中國黃金集團“聯姻”。“這也是國內許多首飾行業企業夢寐以求的事,因為中國黃金代表著國家的實力和信譽。”他說。
不料,實現這個夢想竟然整整花了兩年多時間。“開始的一年多時間里,不要說談對接的事,對方相關負責人的面也見不著。”李建鋼說,“事實上第一次見面,因為企業規模差距太大不匹配而很難融入。”
但在這段時間里,李建鋼做了兩件事。2007年以來,先后與有著上市公司背景的中國商業名牌上海老鳳祥有限公司攜手,在市區東街、中興路開設了上海老鳳祥銀樓紹興專賣店。2008年底,他又牽手上海老廟黃金有限公司,在紹興市區開設了上海老廟黃金銀樓,這為“天寶坊”成功與央企“聯姻”打下了基礎。
今年3月,在中國黃金配貨中心內,李建鋼第一次見到了陳雄偉,他對這位異常忙碌的中國黃金集團營銷有限公司董事長說:“在紹興,我能讓中國黃金與國內首飾零售行業‘冠亞軍’并肩做生意。”后者眼睛為之一亮。
“你憑什么跟我對接?”這是陳雄偉拋給李建鋼的第一個問題。回憶起這一幕,李建鋼說,“也許有人以為我們是憑實力,其實不然,我們這點實力在央企眼中根本算不了什么。”
不是實力,那是什么?是潛力!
李建鋼除了“老鳳祥”與“老廟黃金”兩個戰略合作伙伴外,他同時給陳雄偉看了兩塊牌子,一塊是省級“誠信企業”,另一塊是團中央頒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當時他問我,你下面有人才嗎?我就指著這塊牌子告訴他,我不能保證像你們一樣,普通的員工很多都具備研究生學歷,但我們可以保證員工達到本科學歷,并且會逐步提高。”
之后,對接進展就相當快了。今年4月初,牫灤畚翱疾熗酥泄平鶘芐似旖⒌旰螅判氖愕囟醞飩綾硎荊骸拔頤塹哪勘曄譴蛟焐芐聳滴锘平鶩蹲實諞黃放啤!?
合作雙贏,“聯姻”前提
“怎樣才能讓央企看上我?”在各地政府和企業爭相與央企“握手”的今天,這是許多人心頭的疑問。
和央企的對接,在李建鋼看來,完全不在于資金的收獲。與許多民營企業經營困難時,希望通過央企投資實現“解困”的思路完全不同,李建鋼一開始就沒有去想這個問題。
“這絕對是個誤區。”他對記者說,央企同樣是市場主體,而不是布施者,他們與民企“聯姻”,首要考慮的不是民企的利益,而是自己能否得到回報。
“老鳳祥”與“老廟黃金”也屬國企,但對接難度與中國黃金集團不可同日而語,因為此前,中國黃金集團根本不做“零售生意”。但在李建鋼看來,這恰巧是一個突破點。“因為如果是他們非常成熟的業務,沒有理由跟我們這樣的中小型民企合作。”
李建鋼說,三次對接的著眼點均不在“資金”,他更看重的是“管理”、“人才”、“渠道”等要素的嫁接。“我相信,只要這種合作的過程使雙方得益,那么資金和項目的注入,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在與中國黃金集團對接后,“天寶坊”具有了與此前完全不同的底氣。“之前任何黃金首飾批零店銷售金條都只能銷售而不能回購,但是現在我們有黃金回購授權證,也許并不是每一個消費者手中的黃金都需要回購,但我為他們提供了多一種的可能,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李建鋼對記者說,這就是創新。
今年,“天寶坊”的銷售額增長率有望達到200%左右,而此前年均增長率只有15%左右。
(李建鋼系紹興市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