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3職業教育與共同富裕高層對話會在浙江金華永康市舉行。民建中央主席、中華職業教育社理事長郝明金,民建浙江省委會主委、浙江省中華職業教育社主任陳小平,中華職業教育社黨組書記、總干事王曉光,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金華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陳玲玲,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郭啟民,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二級巡視員李春等出席會議。永康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勇春主持開幕式。
郝明金在致辭中表示,職業教育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尤其是新時代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在解決就業、服務地方經濟、構建技能型社會等方面都充當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他強調,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以高質量職業教育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服務鄉村振興,助推共同富裕。
陳小平提出,加強東西部協作是浙江推動“八八戰略”走深走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重要途徑。要持續深化職業教育東西部協作,主動將職業教育幫扶納入東西部協作的大框架,融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大場景,嵌入“地域+領域”幫扶的大實踐等。
對話會以“協力創新 同心共富”為主題,由中華職業教育社、中國新聞社指導,中國新聞報、民建浙江省委會和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主辦。國內職業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及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學術機構代表等約300人圍繞東西協作、產教融合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當日還舉行了開幕式主論壇、職業教育發展創新主題分論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主題分論壇活動。在主論壇環節,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暉,人社部資深技工教育專家、教授黃景容分別以“職業教育推進‘三融’與東西部協作”“職業教育的‘東幫西就’”為題發表主旨演講。分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和各地職業教育代表就職業教育發展交流經驗、碰撞觀點,部分職業院校還分享了東西部協作案例。
本次會議舉辦地永康素有“百工之鄉”“五金之都”的美譽,當地于2021年開啟“東遷西歸”職教協作模式,讓中西部職教學生通過“2+1”模式到東部來學習技能,學生畢業在東部工作若干年后,政府鼓勵他們帶著積累的技術、管理經驗及資金回歸家鄉,帶動當地鄉親致富,推動實現共同富裕。該模式提出以來,得到5省10地黨委政府及職業院校的響應支持,在破解東部地區“技工荒”和中西部地區“就業難”問題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對話會結束后,調研組一行來到永康國際會展中心,先后了解東西部職業教育協作“東遷西歸”項目、參觀世界五金精品館。其間,郝明金深入了解“東遷西歸”助力共同富裕建設情況,仔細詢問數字化給職業教育帶來的新變化,并對120多位技能人才成為中西部發展“領頭雁”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民建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王暖、民建浙江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吳立軍以及金華市、永康市、金東區有關負責同志陪同參加上述相關活動。
在浙期間,郝明金一行還考察調研了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重點關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等情況。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邱啟文,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金楊華,民建省委會副主委、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校長鄭亞莉等陪同。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前身是建立于1975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2002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并經教育部備案正式建立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辦學48年來,學校培養了大批金融界高級管理人員、創業精英和6萬余名經濟金融人才,其中各級各類行長、經理約5000余人,被譽為“行長搖籃”“金融黃埔”。
郝明金深入了解了學院學生實訓基地、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情況、運行模式以及培育形式等。
(民建中央網站,中新社記者:王瀟婧、項菁、史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