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制度建設 促進科學發展
車曉端副主委代表省委會在省各民主黨派制度建設交流研討會上的發言
發布時間:2009-12-21 18:48:25
|
作者:
自身建設是民主黨派與生俱存的任務。自身建設包括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其中制度建設是自身建設的基礎,具有全局性、強制性和規范性。制度的全局性有利于服務大局,加強團結,減少內耗,形成合力;制度的強制性有利于明確目標,嚴肅責任,獎懲分明,各司其職;制度的規范性有利于統一規定,按章辦事,有序操作,提高效能。因此,完整、健全的制度對于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履行職能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制度的完善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為衡量一個政黨自身建設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
科學發展決定著制度的建設,制度建設是科學發展的具體體現。制度建設是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貫穿于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各個方面,是民主黨派切實履行職能和各項事業科學發展的必要保障。
民建浙江省委會一直重視制度建設,近幾年來,繼續在制度建設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加強制度建設所做的主要工作
民建省委會結合實際,按照參政黨地方組織建設的目標和要求,一是在全面疏理原有規章制度基礎上修訂和增補。民建省六大以來,用近一年的時間修訂規章制度14項,新制訂22項。其中會議制度6項;專委會制度4項;會務制度11項;機關管理制度15項。二是在工作中不斷完善。2004年增補了參政議政調研課題申報、經費使用及成果獎勵辦法等。去年以來,結合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查找不足,提出整改措施,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修訂了5項會議制度,新增了《主任委員民主生活會制度》等5項規章制度,并正在對機關管理制度再次梳理完善。同時,還試行搭建工作平臺、服務基層會員、干部掛職鍛煉等辦法,完善會的工作機制,推進會務工作開展。省委會的制度機制建設主要有四個方面:
1.規范領導班子工作制度。包括中心組學習制度、領導班子聯系分工辦法、領導聯系基層制度及各項會議制度、議事規則等9項。確定重大事項的議事決策程序、規則,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形成責任明確、民主團結、運轉有序的工作機制。領導班子成員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態度潛心研究會務工作規律,努力掌握黨派工作特點,加強對基層的指導和服務。制度建設推進了領導集體的整體優勢較好發揮。
2.完善參政議政工作機制。把加強參政議政制度建設與完善工作機制相結合,從全省選拔了三百多位會員,集中資源,上下聯動,建立了參政議政委員會、企業委員會、黨建理論委員會、婦女委員會等4個專門委員會及法律咨詢服務中心,并明確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為各專委會的主要職能和任務。制訂專委會工作總則和工作簡則;實行課題申報招標制度;試行重大課題主委、副主委帶隊調研辦法;推行基層支部議政活動,拓展收集社情民意渠道。制度建設促進了參政議政的科學性。
3.探索干部培養考察選拔機制。完善換屆工作程序,建立后備干部培養辦法。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和人才培養機制,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對被考察的人選綜合考察。針對機關干部“進出難”的實際情況,試行會內掛職制度,搭建培養干部的平臺。一是向有關部門推薦機關干部到政府部門掛職。2006年以來,選派2名處級干部到政府部門任副區長,在行政工作中得到鍛煉提高;二是選派干部到下一級民建機關掛職。2006年選派兩名干部分別到湖州、紹興市級機關,協助地方市委會工作,貼近基層,鍛煉干部。三是下級機關干部到省委會機關掛職。2007年選擇寧波、紹興、溫州市委會三名年輕干部到省委會掛職4個月,時值省委會換屆,掛職的同志既得到了鍛煉,又協助了省委會機關工作,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四是重視對干部的多崗位多職務培養和使用。五年來,全機關20名干部中,換崗交流14人次,機關呈現出團結、務實、向上的精神面貌。制度建設為培養干部鋪設了臺階。
4.健全機關工作制度。根據機關實際情況,建立包括《機關公文運行規則》等17項機關運行的工作規則,基本形成了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樹立服務中心、服務社會、服務會員、服務基層的意識。近幾年來形成了每年組織機關干部到基層調研的規范,聽取市、縣組織對省委會及機關工作的意見建議,努力整改存在問題,加強對基層的服務。制度建設推動了機關隊伍建設。
二、加強制度建設的體會
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行動準則和行為規范。制度建設是在總結和概括工作經驗及教訓的基礎上,找出一般規律,指導和規范成員行為,調節成員之間的關系,從而保證事業的順利發展的全過程。這幾年在加強制度建設過程中,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1.要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則,注重制度建立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建立制度的過程是發揚民主的過程,也是統一思想的過程,要發動成員廣泛參與,既要重視多數人的意見,又要尊重少數人的不同意見,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在制定相應制度時,一般都先在會員、各市委會進行廣泛的調查,學習民建其它省市委會及兄弟黨派省委會好的經驗,幾上幾下多次修改,并分別提交主委會、常委會、全會等討論通過,形成相關制度后匯編成冊下發各市委會和相關會員。
2.要從實際出發,注重制度建立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建設要從大處著眼,從細處入手,從實際出發,體現針對性、合理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內容要簡單明了,具體明確,并且盡可能量化,便于檢查考核;同時要有明確的流程、程序來保障。比如,我們根據公文處理規定、信息編印辦法、考勤辦法、車輛管理辦法等,都設計了相應的表格,明確審批權限和流程規則,保證制度的執行。目前機關正在探索辦公自動化,用電子化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
3.要與時俱進,注重制度執行的時效性。制度建設是一個制定、執行并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制度的動態過程。在實施過程中,只有經常抓制度創新,才能保證制度的有效性。省委會2003年完成規章制度匯編本后,并沒有一勞永逸,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和修訂。另外,注重把實際工作中的新方法、新經驗加以總結和完善,用制度固定下來。去年以來,各市委會相應出臺支部考核辦法,對規范基層組織建設、增強支部活力、推進支部工作發揮了很好作用。
4.要領導帶頭執行,注重制度執行的嚴肅性。制定的制度如果不嚴肅執行,則形同虛設,而且還會有諸多不良影響。對制度嚴格執行、加強督查,是使制度發揮作用的重要環節。執行制度要從領導開始,以身作則,保證制度的嚴肅性。如每次會議我們都對出缺情況以文件形式下發,年底在全會上公布相關領導和成員全年出缺情況,對執行會議請假制度,提高會議的出席率比較有效。同時抓好機關執行制度的自覺性,調動機關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自覺維護和遵守紀律,通過嚴肅制度督查和會內教育相結合,營造和諧的會內環境和良好的工作秩序。
三、存在的問題和思考
近幾年來,我們在制度建設中作了一些探索,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如省委會機關的自學制度不夠健全,落實也不夠;監督制度缺乏剛性,難以實施;激勵制度缺乏有效手段;思想動態分析制度在實踐中難以深入實施等等。我們要學習各兄弟黨派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制度,重在完善,重在實施,不斷提高自身建設水平。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1.建立會內監督制度。新世紀新階段,民主黨派參政議政任務越來越繁重,加強自身建設僅僅依靠教育引導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建立科學完整、系統規范、操作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2008年在各民主黨派中央二次全會上,各民主黨派中央設立了中央監督委員會,通過了民主黨派的內部監督條例,健全民主黨派內部監督機制。省委會正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積極摸索行之有效的辦法,制定相關的制度。會內監督的重點為:各級領導班子和會員遵守民主黨派章程和多黨合作政治準則、貫徹執行組織決議、決定和工作部署、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和各項制度、在政治安排和干部推薦中遵守制度和程序、執行領導班子談心會和民主評議制度、保障會員權利、廉潔自律和作風建設等情況。通過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監督自己,保持會的肌體健康。
2.探索有效的激勵機制。民主黨派成員分散在各個行業領域和單位,如何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一直是個難題。雖然我們在工作實踐中也探索出一些辦法,如開展單項工作評比,將參政議政成績與干部推薦掛鉤等,但并沒有系統的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黨派要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體現以人為本的要求,探索激勵的類型、途徑、方法和形式,開展激勵體系建設。一是探索隊伍培養機制。把會務工作與培養后備干部、干部推薦、實職任用掛鉤,讓發展的機會向德才兼備、成績突出的優秀人才傾斜。探索黨派機關與其他公共部門的交流輪崗渠道。二是采用綜合激勵手段。采用物質和精神并舉的方法,對作出貢獻的優秀會員,要及時表彰鼓勵并通報所在單位,提高會務活動的社會認知度。三是優化黨派機關運作機制。實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管理機制,更好地開展層級目標管理,努力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機關。
3.提高制度實施的效果。經過幾年來的不斷摸索,我們積累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涉及的面越來越廣,內容也日益完善。但也不可否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執行難到位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繼續開展深入的思想工作,形成共識,使遵守制度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另一方面要對規章制度進行完善,使其成為一個互相呼應的整體。同時制定配套的流程和程序,如同法律上的實體法和程序法,用程序來保證制度的有效實施。
科學發展決定著制度的建設,制度建設是科學發展的具體體現。制度建設是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貫穿于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各個方面,是民主黨派切實履行職能和各項事業科學發展的必要保障。
民建浙江省委會一直重視制度建設,近幾年來,繼續在制度建設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加強制度建設所做的主要工作
民建省委會結合實際,按照參政黨地方組織建設的目標和要求,一是在全面疏理原有規章制度基礎上修訂和增補。民建省六大以來,用近一年的時間修訂規章制度14項,新制訂22項。其中會議制度6項;專委會制度4項;會務制度11項;機關管理制度15項。二是在工作中不斷完善。2004年增補了參政議政調研課題申報、經費使用及成果獎勵辦法等。去年以來,結合政治交接學習教育活動,查找不足,提出整改措施,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修訂了5項會議制度,新增了《主任委員民主生活會制度》等5項規章制度,并正在對機關管理制度再次梳理完善。同時,還試行搭建工作平臺、服務基層會員、干部掛職鍛煉等辦法,完善會的工作機制,推進會務工作開展。省委會的制度機制建設主要有四個方面:
1.規范領導班子工作制度。包括中心組學習制度、領導班子聯系分工辦法、領導聯系基層制度及各項會議制度、議事規則等9項。確定重大事項的議事決策程序、規則,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形成責任明確、民主團結、運轉有序的工作機制。領導班子成員以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態度潛心研究會務工作規律,努力掌握黨派工作特點,加強對基層的指導和服務。制度建設推進了領導集體的整體優勢較好發揮。
2.完善參政議政工作機制。把加強參政議政制度建設與完善工作機制相結合,從全省選拔了三百多位會員,集中資源,上下聯動,建立了參政議政委員會、企業委員會、黨建理論委員會、婦女委員會等4個專門委員會及法律咨詢服務中心,并明確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為各專委會的主要職能和任務。制訂專委會工作總則和工作簡則;實行課題申報招標制度;試行重大課題主委、副主委帶隊調研辦法;推行基層支部議政活動,拓展收集社情民意渠道。制度建設促進了參政議政的科學性。
3.探索干部培養考察選拔機制。完善換屆工作程序,建立后備干部培養辦法。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和人才培養機制,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對被考察的人選綜合考察。針對機關干部“進出難”的實際情況,試行會內掛職制度,搭建培養干部的平臺。一是向有關部門推薦機關干部到政府部門掛職。2006年以來,選派2名處級干部到政府部門任副區長,在行政工作中得到鍛煉提高;二是選派干部到下一級民建機關掛職。2006年選派兩名干部分別到湖州、紹興市級機關,協助地方市委會工作,貼近基層,鍛煉干部。三是下級機關干部到省委會機關掛職。2007年選擇寧波、紹興、溫州市委會三名年輕干部到省委會掛職4個月,時值省委會換屆,掛職的同志既得到了鍛煉,又協助了省委會機關工作,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四是重視對干部的多崗位多職務培養和使用。五年來,全機關20名干部中,換崗交流14人次,機關呈現出團結、務實、向上的精神面貌。制度建設為培養干部鋪設了臺階。
4.健全機關工作制度。根據機關實際情況,建立包括《機關公文運行規則》等17項機關運行的工作規則,基本形成了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樹立服務中心、服務社會、服務會員、服務基層的意識。近幾年來形成了每年組織機關干部到基層調研的規范,聽取市、縣組織對省委會及機關工作的意見建議,努力整改存在問題,加強對基層的服務。制度建設推動了機關隊伍建設。
二、加強制度建設的體會
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行動準則和行為規范。制度建設是在總結和概括工作經驗及教訓的基礎上,找出一般規律,指導和規范成員行為,調節成員之間的關系,從而保證事業的順利發展的全過程。這幾年在加強制度建設過程中,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1.要遵循民主集中的原則,注重制度建立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建立制度的過程是發揚民主的過程,也是統一思想的過程,要發動成員廣泛參與,既要重視多數人的意見,又要尊重少數人的不同意見,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原則。在制定相應制度時,一般都先在會員、各市委會進行廣泛的調查,學習民建其它省市委會及兄弟黨派省委會好的經驗,幾上幾下多次修改,并分別提交主委會、常委會、全會等討論通過,形成相關制度后匯編成冊下發各市委會和相關會員。
2.要從實際出發,注重制度建立的程序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建設要從大處著眼,從細處入手,從實際出發,體現針對性、合理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內容要簡單明了,具體明確,并且盡可能量化,便于檢查考核;同時要有明確的流程、程序來保障。比如,我們根據公文處理規定、信息編印辦法、考勤辦法、車輛管理辦法等,都設計了相應的表格,明確審批權限和流程規則,保證制度的執行。目前機關正在探索辦公自動化,用電子化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
3.要與時俱進,注重制度執行的時效性。制度建設是一個制定、執行并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制度的動態過程。在實施過程中,只有經常抓制度創新,才能保證制度的有效性。省委會2003年完成規章制度匯編本后,并沒有一勞永逸,而是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和修訂。另外,注重把實際工作中的新方法、新經驗加以總結和完善,用制度固定下來。去年以來,各市委會相應出臺支部考核辦法,對規范基層組織建設、增強支部活力、推進支部工作發揮了很好作用。
4.要領導帶頭執行,注重制度執行的嚴肅性。制定的制度如果不嚴肅執行,則形同虛設,而且還會有諸多不良影響。對制度嚴格執行、加強督查,是使制度發揮作用的重要環節。執行制度要從領導開始,以身作則,保證制度的嚴肅性。如每次會議我們都對出缺情況以文件形式下發,年底在全會上公布相關領導和成員全年出缺情況,對執行會議請假制度,提高會議的出席率比較有效。同時抓好機關執行制度的自覺性,調動機關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自覺維護和遵守紀律,通過嚴肅制度督查和會內教育相結合,營造和諧的會內環境和良好的工作秩序。
三、存在的問題和思考
近幾年來,我們在制度建設中作了一些探索,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如省委會機關的自學制度不夠健全,落實也不夠;監督制度缺乏剛性,難以實施;激勵制度缺乏有效手段;思想動態分析制度在實踐中難以深入實施等等。我們要學習各兄弟黨派的好經驗好做法,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制度,重在完善,重在實施,不斷提高自身建設水平。重點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1.建立會內監督制度。新世紀新階段,民主黨派參政議政任務越來越繁重,加強自身建設僅僅依靠教育引導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建立科學完整、系統規范、操作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2008年在各民主黨派中央二次全會上,各民主黨派中央設立了中央監督委員會,通過了民主黨派的內部監督條例,健全民主黨派內部監督機制。省委會正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積極摸索行之有效的辦法,制定相關的制度。會內監督的重點為:各級領導班子和會員遵守民主黨派章程和多黨合作政治準則、貫徹執行組織決議、決定和工作部署、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和各項制度、在政治安排和干部推薦中遵守制度和程序、執行領導班子談心會和民主評議制度、保障會員權利、廉潔自律和作風建設等情況。通過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監督自己,保持會的肌體健康。
2.探索有效的激勵機制。民主黨派成員分散在各個行業領域和單位,如何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一直是個難題。雖然我們在工作實踐中也探索出一些辦法,如開展單項工作評比,將參政議政成績與干部推薦掛鉤等,但并沒有系統的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黨派要充分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體現以人為本的要求,探索激勵的類型、途徑、方法和形式,開展激勵體系建設。一是探索隊伍培養機制。把會務工作與培養后備干部、干部推薦、實職任用掛鉤,讓發展的機會向德才兼備、成績突出的優秀人才傾斜。探索黨派機關與其他公共部門的交流輪崗渠道。二是采用綜合激勵手段。采用物質和精神并舉的方法,對作出貢獻的優秀會員,要及時表彰鼓勵并通報所在單位,提高會務活動的社會認知度。三是優化黨派機關運作機制。實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管理機制,更好地開展層級目標管理,努力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機關。
3.提高制度實施的效果。經過幾年來的不斷摸索,我們積累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涉及的面越來越廣,內容也日益完善。但也不可否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執行難到位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需要繼續開展深入的思想工作,形成共識,使遵守制度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另一方面要對規章制度進行完善,使其成為一個互相呼應的整體。同時制定配套的流程和程序,如同法律上的實體法和程序法,用程序來保證制度的有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