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會員吳琤和總理一起出訪朝鮮
發布時間:2009-12-22 10:51:48
|
作者:
2009年10月8日下午,代表全國青年陪同溫家寶總理出訪朝鮮歸來的民建會員吳琤一回到金華,就被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團團圍住。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對她來說終生難忘。以往只能在電視、報紙里看到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外事出訪活動,自己竟有幸成為出訪團的一員。國慶期間,吳琤作為中國青年代表,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起出訪朝鮮。訪朝期間,吳琤和溫總理一起觀看朝版歌劇《紅樓夢》、憑吊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出席慶祝中朝建交60周年暨中朝友好年有關活動,親眼目睹了溫總理的外交風采,以及中朝兩國源遠流長的友誼。
兩個月前全國范圍精挑細選
陪同溫總理出訪的中國青年代表團一行100人,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精挑細選。
“8月,團省委打來電話,問我10月份有沒有時間去國外走走。我聽說是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帶隊,沒多加考慮就答應了。”吳琤說,當時她并不知道是和總理一起出訪,還以為僅僅是團中央組織的常規出訪活動。后來,她才知道,這次挑選有著嚴格的條件限制,要求是年齡35周歲以下的女性、省青聯委員,最好還是企業家。偌大一個浙江,符合條件的僅有兩人,除了吳琤,另外一位就是上虞團市委書記。
9月30日,吳琤和其他被選中的中國青年代表,從全國各地按時趕到北京指定地點進行集訓。當時,他們還不知道是跟誰出訪,為什么出訪。直到下午聽完外交部有關領導講話,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來,團中央從8月份開始就陸續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挑選了近70名青年代表,和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部分藝術家及團中央部分代表,組成一行100人的中國青年代表團,配合陪同溫總理在中朝建交60周年之際進行外事出訪。
“聽說是和敬愛的溫總理一起出訪,全場鼓掌歡呼,有的甚至激動得從座位上跳起來……”吳琤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沒想到在新中國60華誕的喜慶日子里,自己也迎來了人生最為喜慶的一刻——和總理一起出訪。
10月2日出訪前,吳琤和團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緊張集訓,內容包括外交禮儀、中朝關系解讀、基礎朝語會話、朝鮮風土人情等。“歌曲《中朝友誼萬古長青》,每個人都唱得滾瓜爛熟,后來在朝鮮許多場合,都派上了大用場。”吳琤笑著說,平時再簡單不過的搖旗、揮手也成為集訓的內容之一,什么時候揮手,旗搖得高一點還是低一點,可都有講究,作為中國青年的代表,他們的一言一行代表了中國青年的形象,是中國的友好使節,馬虎不得。
和總理一起上央視
訪朝期間,吳琤隨溫總理一起出席了多次活動,近距離目睹了總理的風采。
“第一次和總理出席活動,是10月4日下午在平壤大劇院觀看朝版歌劇《紅樓夢》。”朝版歌劇《紅樓夢》是上世紀60年代在金日成主席倡議并指導下,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排演的。鄧小平等中國老一代領導人曾觀看此劇。2008年,金正日指示對該劇進一步潤色,作為中朝友好年一項重要活動,再次搬上舞臺。金正日多次就該劇提出指導意見,并數次觀看彩排和演出。吳琤清楚記得,溫總理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是從側門并排走進來的,溫總理在右,金正日在左??吹綔乜偫韥砹?,全場起立鼓掌。
“總理好!”被安排坐在大劇院第二層的中國青年代表團一行100人,更是個個激動不已,一個勁鼓掌、問好。
“總理抬頭看我們,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頻頻向我們揮手致意。”吳琤注意到,總理在座位上坐下后,又回頭朝他們的方向揮手、微笑,非常和藹可親。
幾次活動,最讓吳琤難忘的是10月5日上午和總理一起在朝鮮憑吊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吳琤和總理站在一排的鏡頭還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香港鳳凰衛視。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位于平壤以東約100公里處的平安南道檜倉郡,是朝鮮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志愿軍烈士陵園,包括毛岸英、黃繼光、楊根思、邱少云、羅盛教在內的134位志愿軍烈士長眠于此。1958年周恩來總理訪問朝鮮時曾來過這里。這里曾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所在地。
“郡相當于我們這里的縣城,從平壤開車到陵園大約兩三個小時。出平壤半個小時后,全是蜿蜒曲折的山路,塵土飛揚。山路上,每隔50米就有軍人站崗,看到我們經過,紛紛敬禮。”志愿軍烈士陵園群山環抱、滿目蒼翠,溫總理和全體人員手執白花,神情肅穆地在每一個墓碑前肅立默哀。
當天,代表團中有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一路哭個不停。吳琤問隨從她是不是毛家的親人,隨從沒有回答。憑吊快結束時,總理走到中年婦女面前:“我們再去看看岸英吧。”
總理和中年婦女走到岸英墓前,深情撫摸著墓碑,含淚說:“岸英啊,我再來看你一次,這么多年沒來看你,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來看你。”吳琤站在離總理不到一米的位置,聽到這,眼淚忍不住嘩嘩流了下來。
你是朝鮮人?中國話講得這么好
吳琤身材高挑、端莊秀麗,訪朝期間,多次被誤認為朝鮮人。同行的朝鮮翻譯更逗,盯著她看了又看,終于忍不住問:“你是朝鮮人?中國話講得這么好!”看到吳琤佩戴著“中國青年代表團”的胸徽,他似恍然大悟道:“哦,你原來也是翻譯。”
吳琤隨溫總理走到哪里,就把金華介紹到哪里。在歡迎晚宴上,吳琤向中國駐朝鮮大使劉曉明夫婦、朝青盟陪同人員敬酒時,一個勁介紹金華如何如何好,劉曉明喜形于色:“還沒有一個人這么賣力推薦自己的家鄉呢。”
吳琤莞爾一笑:“我是金華的一分子,我熱愛自己的家鄉,我有責任和義務向大家展示我家鄉的美好,歡迎你們到我家鄉來,我美麗的家鄉一定會讓你們記住它的。”
劉曉明頗為感動,拉著夫人和吳琤一起親熱地合影。
10月6日,溫總理離開平壤回國前,特地在中國駐朝鮮大使館接見了中國青年代表團、使館工作人員,在朝中資機構、華僑、留學生代表等,并一一合影留念。
那天,總理一進門就問:“你們看我今天精神好不好?”
大家齊聲回答:“非常好!”
總理笑著說:“我今天非常高興,出訪達到預期效果,非常成功!”原來,前一天晚上,總理帶領出訪團全體人員一起出席慶祝中朝建交60周年活動暨中朝友好年閉幕式活動后已是晚上9時,隨后他即與金正日會談至次日凌晨1時30分左右,雙方就中朝關系和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達成重要共識。
總理和出訪團成員一一握手時,吳琤動容地說:“總理您好,辛苦了!”總理動情地說:“這次你們辛苦了!”
總理非常健談,在發表了20分鐘的重要講話后,總理問身邊的工作人員:“我還有幾分鐘?”工作人員說:“還有兩三分鐘。”
“那我再說5分鐘。”結果,總理又說了十幾分鐘。吳琤記得總理說的每一句話,尤其是最后一番擲地有聲的話:“世界屬于你們,屬于我們,但最終屬于你們,屬于年輕人。”
溫家寶訪問朝鮮受到熱烈歡迎。10月2日,吳琤一行先行抵達平壤,在從機場到入住賓館的路上,看到許多人蹲在馬路上,吳琤搞不懂他們在干什么。走近一看,發現他們正拿著刷子在刷路邊的花崗巖。翻譯說,這是為了干干凈凈迎接溫總理的到來。10月4日,溫總理抵達平壤后,數十萬平壤市民身著節日盛裝,揮舞著中朝兩國國旗、花束和標語,高呼中朝友好口號,夾道歡迎。“為了歡迎溫總理的到來,許多單位都放了假。兩國人民高唱《中朝友誼萬古長青》,歌聲響徹云霄……”
和總理一起出訪的日子,吳琤用一個青年的眼光,看到了異域的風土人情、熱烈和友誼,也看到了泱泱大國總理的日理萬機、真誠和平易近人……
(吳琤系金華市委會委員、金華泰盛商貿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兩個月前全國范圍精挑細選
陪同溫總理出訪的中國青年代表團一行100人,早在兩個月前就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精挑細選。
“8月,團省委打來電話,問我10月份有沒有時間去國外走走。我聽說是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帶隊,沒多加考慮就答應了。”吳琤說,當時她并不知道是和總理一起出訪,還以為僅僅是團中央組織的常規出訪活動。后來,她才知道,這次挑選有著嚴格的條件限制,要求是年齡35周歲以下的女性、省青聯委員,最好還是企業家。偌大一個浙江,符合條件的僅有兩人,除了吳琤,另外一位就是上虞團市委書記。
9月30日,吳琤和其他被選中的中國青年代表,從全國各地按時趕到北京指定地點進行集訓。當時,他們還不知道是跟誰出訪,為什么出訪。直到下午聽完外交部有關領導講話,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來,團中央從8月份開始就陸續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挑選了近70名青年代表,和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部分藝術家及團中央部分代表,組成一行100人的中國青年代表團,配合陪同溫總理在中朝建交60周年之際進行外事出訪。
“聽說是和敬愛的溫總理一起出訪,全場鼓掌歡呼,有的甚至激動得從座位上跳起來……”吳琤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沒想到在新中國60華誕的喜慶日子里,自己也迎來了人生最為喜慶的一刻——和總理一起出訪。
10月2日出訪前,吳琤和團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緊張集訓,內容包括外交禮儀、中朝關系解讀、基礎朝語會話、朝鮮風土人情等。“歌曲《中朝友誼萬古長青》,每個人都唱得滾瓜爛熟,后來在朝鮮許多場合,都派上了大用場。”吳琤笑著說,平時再簡單不過的搖旗、揮手也成為集訓的內容之一,什么時候揮手,旗搖得高一點還是低一點,可都有講究,作為中國青年的代表,他們的一言一行代表了中國青年的形象,是中國的友好使節,馬虎不得。
和總理一起上央視
訪朝期間,吳琤隨溫總理一起出席了多次活動,近距離目睹了總理的風采。
“第一次和總理出席活動,是10月4日下午在平壤大劇院觀看朝版歌劇《紅樓夢》。”朝版歌劇《紅樓夢》是上世紀60年代在金日成主席倡議并指導下,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排演的。鄧小平等中國老一代領導人曾觀看此劇。2008年,金正日指示對該劇進一步潤色,作為中朝友好年一項重要活動,再次搬上舞臺。金正日多次就該劇提出指導意見,并數次觀看彩排和演出。吳琤清楚記得,溫總理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是從側門并排走進來的,溫總理在右,金正日在左??吹綔乜偫韥砹?,全場起立鼓掌。
“總理好!”被安排坐在大劇院第二層的中國青年代表團一行100人,更是個個激動不已,一個勁鼓掌、問好。
“總理抬頭看我們,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頻頻向我們揮手致意。”吳琤注意到,總理在座位上坐下后,又回頭朝他們的方向揮手、微笑,非常和藹可親。
幾次活動,最讓吳琤難忘的是10月5日上午和總理一起在朝鮮憑吊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吳琤和總理站在一排的鏡頭還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香港鳳凰衛視。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位于平壤以東約100公里處的平安南道檜倉郡,是朝鮮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志愿軍烈士陵園,包括毛岸英、黃繼光、楊根思、邱少云、羅盛教在內的134位志愿軍烈士長眠于此。1958年周恩來總理訪問朝鮮時曾來過這里。這里曾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所在地。
“郡相當于我們這里的縣城,從平壤開車到陵園大約兩三個小時。出平壤半個小時后,全是蜿蜒曲折的山路,塵土飛揚。山路上,每隔50米就有軍人站崗,看到我們經過,紛紛敬禮。”志愿軍烈士陵園群山環抱、滿目蒼翠,溫總理和全體人員手執白花,神情肅穆地在每一個墓碑前肅立默哀。
當天,代表團中有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婦女,一路哭個不停。吳琤問隨從她是不是毛家的親人,隨從沒有回答。憑吊快結束時,總理走到中年婦女面前:“我們再去看看岸英吧。”
總理和中年婦女走到岸英墓前,深情撫摸著墓碑,含淚說:“岸英啊,我再來看你一次,這么多年沒來看你,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再來看你。”吳琤站在離總理不到一米的位置,聽到這,眼淚忍不住嘩嘩流了下來。
你是朝鮮人?中國話講得這么好
吳琤身材高挑、端莊秀麗,訪朝期間,多次被誤認為朝鮮人。同行的朝鮮翻譯更逗,盯著她看了又看,終于忍不住問:“你是朝鮮人?中國話講得這么好!”看到吳琤佩戴著“中國青年代表團”的胸徽,他似恍然大悟道:“哦,你原來也是翻譯。”
吳琤隨溫總理走到哪里,就把金華介紹到哪里。在歡迎晚宴上,吳琤向中國駐朝鮮大使劉曉明夫婦、朝青盟陪同人員敬酒時,一個勁介紹金華如何如何好,劉曉明喜形于色:“還沒有一個人這么賣力推薦自己的家鄉呢。”
吳琤莞爾一笑:“我是金華的一分子,我熱愛自己的家鄉,我有責任和義務向大家展示我家鄉的美好,歡迎你們到我家鄉來,我美麗的家鄉一定會讓你們記住它的。”
劉曉明頗為感動,拉著夫人和吳琤一起親熱地合影。
10月6日,溫總理離開平壤回國前,特地在中國駐朝鮮大使館接見了中國青年代表團、使館工作人員,在朝中資機構、華僑、留學生代表等,并一一合影留念。
那天,總理一進門就問:“你們看我今天精神好不好?”
大家齊聲回答:“非常好!”
總理笑著說:“我今天非常高興,出訪達到預期效果,非常成功!”原來,前一天晚上,總理帶領出訪團全體人員一起出席慶祝中朝建交60周年活動暨中朝友好年閉幕式活動后已是晚上9時,隨后他即與金正日會談至次日凌晨1時30分左右,雙方就中朝關系和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達成重要共識。
總理和出訪團成員一一握手時,吳琤動容地說:“總理您好,辛苦了!”總理動情地說:“這次你們辛苦了!”
總理非常健談,在發表了20分鐘的重要講話后,總理問身邊的工作人員:“我還有幾分鐘?”工作人員說:“還有兩三分鐘。”
“那我再說5分鐘。”結果,總理又說了十幾分鐘。吳琤記得總理說的每一句話,尤其是最后一番擲地有聲的話:“世界屬于你們,屬于我們,但最終屬于你們,屬于年輕人。”
溫家寶訪問朝鮮受到熱烈歡迎。10月2日,吳琤一行先行抵達平壤,在從機場到入住賓館的路上,看到許多人蹲在馬路上,吳琤搞不懂他們在干什么。走近一看,發現他們正拿著刷子在刷路邊的花崗巖。翻譯說,這是為了干干凈凈迎接溫總理的到來。10月4日,溫總理抵達平壤后,數十萬平壤市民身著節日盛裝,揮舞著中朝兩國國旗、花束和標語,高呼中朝友好口號,夾道歡迎。“為了歡迎溫總理的到來,許多單位都放了假。兩國人民高唱《中朝友誼萬古長青》,歌聲響徹云霄……”
和總理一起出訪的日子,吳琤用一個青年的眼光,看到了異域的風土人情、熱烈和友誼,也看到了泱泱大國總理的日理萬機、真誠和平易近人……
(吳琤系金華市委會委員、金華泰盛商貿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