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資源 完善機制 切實履行參政議政職能
車曉端代表紹興市委會在省七屆九次常委會議上的交流發言
發布時間:2009-12-22 10:54:01
|
作者:
紹興市委會把加強參政議政能力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圍繞黨委政府工作重點、改革發展難點、群眾關注熱點和易被忽視冷點,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積極建言獻策。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參政議政工作中,整合會員資源,發揮黨派優勢,加強調查研究,努力提高建言獻策的質量,取得了一些實效。
一、健全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的保障措施
1.加強協調指導。市委會主委辦公會議經常專題研究參政議政工作。市委會每年至少召開2次調研工作會議:年初商定調研重點,確定每個調研專題的牽頭領導;年末研究有關調研報告,確定政協集體提案。市委會委員在聯系基層組織工作中,上傳下達,起到橋梁作用,促進參政議政工作更好地統籌開展。市委會與政協提案部門保持經常性聯系,征求意見,邀請有關領導作輔導報告,加強指導。
2.健全組織機構。市委會設置專門的職能機構,建立了參政議政調研委員會。調研委員會由一位副主委擔任主任,選派會內具有較高專業水準、參政議政意識強、樂于奉獻的同志為調研委員會成員。調研委員會按照成員專業特長、行業特點,組合成立若干個專業調研組,并定期調整。調研委員會吸引、整合一大批會員精英,發揮了參政議政骨干作用。
3.強化工作機制。一是規范調研委員會工作機制。調研委員會分設調研小組。調研小組每年都按要求撰寫一定數量社情民意信息,完成市委會交給的調研任務。實行年度課題申報制度。調研小組須按照市委會年度工作思路申報課題,課題通過后,明確項目責任人。一般每隔兩年根據考核情況和成員意愿等對調研委員會成員進行調整,充實力量。二是強化基層組織業績考核機制。把參政議政工作與基層組織業績評定和考核掛鉤,制訂了《基層組織達標考核實施意見》,將參政議政成果納入支部考核內容,參政議政工作占支部年度考核分值的40%。三是健全激勵機制。在原有獎勵辦法的基礎上,重新制訂了《統戰理論研究、參政議政和宣傳(信息)稿件獎勵暫行辦法》等,建立健全激勵制度,促進參政議政工作開展。四是實施人才培訓提升機制。市委會采取“使用中提高”與“培養中壯大”并重,實踐和培訓相結合,一手抓“精英”,一手抓“基層”,通過“送出去”、“請進來”、座談交流、考察學習等途徑,著力提高會員參政議政水平。調研委員會成員和參政議政骨干定期參加有關培訓;新會員入會不久都要參加一次系統培訓;支部主任除參加一般培訓外,每年組織外出學習考察。五是探索與會員骨干使用掛鉤機制。市委會在推薦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人選時,將參政議政能力作為重要條件,并每年對擔任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會員提交提案、建議或社情民意信息情況進行考核;總支和支部班子換屆時,結合考慮會員骨干的參政議政能力和實績合理安排;在提拔使用會內干部和推薦后備干部時,把會員參政議政熱情和能力也作為條件之一。六是完善新會員發展培養機制。在考察申請入會人員其它方面素質的同時,注重考察其參政議政能力,并在入會后給予更多的培養和鍛煉機會,讓他們盡快發揮作用。在發展新會員時,比較關注已有政治安排、參政議政能力較強的的黨外人士;新會員入會前,一般安排超過半年以上的時間作為“會友”,期間安排他們參加指定支部的活動,參與課題調研、撰寫社情民意信息等;定期選擇優秀新會員加入調研小組。
二、探索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的實現路徑
1.發揮好調研委員會成員的作用。換屆以來,市委會進一步規范運行機制,配強工作班子,依靠專業優勢,開展專題調研,更好地發揮了調研委員會的職能。除調研工作會議部署研究工作外,平時,各調研組圍繞確定的課題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愿望,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市委會以調研委員會為主,確保每年完成15篇左右的調研報告,作為兩次市政協常委會專題協商和一次政協會議發言的材料,每年提交6件以上較高質量的集體提案。近三年由調研委員會提供并向市政協提交的《關于加強我市信息資源共享的建議》、《關于推進我市殘疾人就業保障的若干意見》和《當前形勢下我市中小企業穩定發展的對策建議》等,分別被市政協評為年度重點提案,由分管市長領辦,市政協主席會議督辦。
2.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用。每年在“兩會”前夕,召集會員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召開座談會進行動員,就參政議政工作作出具體安排。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參政議政情況定期匯總備案,將履職情況作為下一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人選組織推薦的重要依據。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會員向全國人大提交建議、議案24件;向省、市人大和政協會議提交建議和議案74件、個人提案342件;有25位會員在市、縣政協大會上發言。
3.發揮好會內領導、專家、學者的作用。市委會班子成員代表黨派參加有關會議活動前認真準備發言材料,主動參與撰寫調研報告和社情民意,起到較好的帶頭作用。每年調研委員會確定調研課題后,市委會主委、副主委分別牽頭承擔一個以上重點課題。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重點課題結題后,市委會組織會內專家、學者進行持續跟蹤調研,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連續多年就紹興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紹興旅游體制改革等全局性問題進行調研,多次提交相關提案、建議。撰寫的《構建紹興股權交易市場,激活民企存量股權流動》和《整合紹興旅游資源,創新紹興旅游品牌》調研報告,在政協大會和專題協商會上作發言,相關建議被政府有關部門采納;撰寫的有關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產業結構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提案、建議,曾被列為市政協的1號提案,在省政協大會上作書面發言;2009年提交的《關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過高問題的建議》在全國人大7429項建議中被列為8項重點建議之一。
4.發揮好基層組織的作用。各總支、支部相繼建立調研(或宣傳)小組,以總支、支部活動為載體,到基層和會員企業深入調研。“兩會”召開前夕,市直各支部都要召開提案、議案征集會議,集思廣益,征求提案、建議,經進一步調研撰稿,由政協委員作為個人提案上報,或提交市委會轉為集體提案。各縣(市)總支在當地人大、政協會議上每年都有較高質量的集體、個人提案和代表建議,每年有集體提案被縣(市)政協列為重點提案。
5.發揮好特約監督員的作用。重視抓好特約監督員隊伍建設,有38位會員擔任省、市、縣的各類特邀監督員。他們積極參加有關活動和會議,并經常通過暗訪、專訪、問卷等形式,了解實情,客觀分析,如實反映,提出中肯的建議意見。同時,還及時以信息、專題調研報告等形式把掌握的情況匯總給市委會。市委會定期召開特約監督員履職情況交流會,市直部分特約監督員年終還要向市委會提交述職報告。
6.發揮好社會資源的作用。參政議政工作也要善于借梯登高、借力發揮。近年來,市委會注重借助社會資源,與政府對口聯系部門組織聯合調研,取得各方面支持,掌握較全面的第一手資料。在提出建議意見前,先與相關部門進行充分討論溝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出的調研報告綜合性、統籌性、可操作性明顯提高。如2008年政協會議期間提交的《關于加強我市信息資源共享的建議》和市政協常委會專題協商會上提出“紹興旅游資源整合、籌建紹興旅游委員會協調相關部門工作”的建議,得到市政府采納,目前正在實施推進中。
參政議政是黨派工作的生命線,紹興市委會將繼續在省委會和中共紹興市委領導下,借鑒兄弟地區、兄弟黨派的先進經驗,形成上下聯動、內強外聯、多方滲透的參政議政格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更好地實現參政議政工作由應急部署向完善機制轉變,發揮會員個體作用向發揮會員整體優勢轉變,關注數量向提升質量轉變,切實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取得新的成績。(本刊有刪節)
一、健全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的保障措施
1.加強協調指導。市委會主委辦公會議經常專題研究參政議政工作。市委會每年至少召開2次調研工作會議:年初商定調研重點,確定每個調研專題的牽頭領導;年末研究有關調研報告,確定政協集體提案。市委會委員在聯系基層組織工作中,上傳下達,起到橋梁作用,促進參政議政工作更好地統籌開展。市委會與政協提案部門保持經常性聯系,征求意見,邀請有關領導作輔導報告,加強指導。
2.健全組織機構。市委會設置專門的職能機構,建立了參政議政調研委員會。調研委員會由一位副主委擔任主任,選派會內具有較高專業水準、參政議政意識強、樂于奉獻的同志為調研委員會成員。調研委員會按照成員專業特長、行業特點,組合成立若干個專業調研組,并定期調整。調研委員會吸引、整合一大批會員精英,發揮了參政議政骨干作用。
3.強化工作機制。一是規范調研委員會工作機制。調研委員會分設調研小組。調研小組每年都按要求撰寫一定數量社情民意信息,完成市委會交給的調研任務。實行年度課題申報制度。調研小組須按照市委會年度工作思路申報課題,課題通過后,明確項目責任人。一般每隔兩年根據考核情況和成員意愿等對調研委員會成員進行調整,充實力量。二是強化基層組織業績考核機制。把參政議政工作與基層組織業績評定和考核掛鉤,制訂了《基層組織達標考核實施意見》,將參政議政成果納入支部考核內容,參政議政工作占支部年度考核分值的40%。三是健全激勵機制。在原有獎勵辦法的基礎上,重新制訂了《統戰理論研究、參政議政和宣傳(信息)稿件獎勵暫行辦法》等,建立健全激勵制度,促進參政議政工作開展。四是實施人才培訓提升機制。市委會采取“使用中提高”與“培養中壯大”并重,實踐和培訓相結合,一手抓“精英”,一手抓“基層”,通過“送出去”、“請進來”、座談交流、考察學習等途徑,著力提高會員參政議政水平。調研委員會成員和參政議政骨干定期參加有關培訓;新會員入會不久都要參加一次系統培訓;支部主任除參加一般培訓外,每年組織外出學習考察。五是探索與會員骨干使用掛鉤機制。市委會在推薦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人選時,將參政議政能力作為重要條件,并每年對擔任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會員提交提案、建議或社情民意信息情況進行考核;總支和支部班子換屆時,結合考慮會員骨干的參政議政能力和實績合理安排;在提拔使用會內干部和推薦后備干部時,把會員參政議政熱情和能力也作為條件之一。六是完善新會員發展培養機制。在考察申請入會人員其它方面素質的同時,注重考察其參政議政能力,并在入會后給予更多的培養和鍛煉機會,讓他們盡快發揮作用。在發展新會員時,比較關注已有政治安排、參政議政能力較強的的黨外人士;新會員入會前,一般安排超過半年以上的時間作為“會友”,期間安排他們參加指定支部的活動,參與課題調研、撰寫社情民意信息等;定期選擇優秀新會員加入調研小組。
二、探索履行參政議政職能的實現路徑
1.發揮好調研委員會成員的作用。換屆以來,市委會進一步規范運行機制,配強工作班子,依靠專業優勢,開展專題調研,更好地發揮了調研委員會的職能。除調研工作會議部署研究工作外,平時,各調研組圍繞確定的課題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愿望,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市委會以調研委員會為主,確保每年完成15篇左右的調研報告,作為兩次市政協常委會專題協商和一次政協會議發言的材料,每年提交6件以上較高質量的集體提案。近三年由調研委員會提供并向市政協提交的《關于加強我市信息資源共享的建議》、《關于推進我市殘疾人就業保障的若干意見》和《當前形勢下我市中小企業穩定發展的對策建議》等,分別被市政協評為年度重點提案,由分管市長領辦,市政協主席會議督辦。
2.發揮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用。每年在“兩會”前夕,召集會員中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召開座談會進行動員,就參政議政工作作出具體安排。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參政議政情況定期匯總備案,將履職情況作為下一屆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人選組織推薦的重要依據。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會員向全國人大提交建議、議案24件;向省、市人大和政協會議提交建議和議案74件、個人提案342件;有25位會員在市、縣政協大會上發言。
3.發揮好會內領導、專家、學者的作用。市委會班子成員代表黨派參加有關會議活動前認真準備發言材料,主動參與撰寫調研報告和社情民意,起到較好的帶頭作用。每年調研委員會確定調研課題后,市委會主委、副主委分別牽頭承擔一個以上重點課題。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重點課題結題后,市委會組織會內專家、學者進行持續跟蹤調研,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連續多年就紹興股權交易市場建設、紹興旅游體制改革等全局性問題進行調研,多次提交相關提案、建議。撰寫的《構建紹興股權交易市場,激活民企存量股權流動》和《整合紹興旅游資源,創新紹興旅游品牌》調研報告,在政協大會和專題協商會上作發言,相關建議被政府有關部門采納;撰寫的有關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產業結構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提案、建議,曾被列為市政協的1號提案,在省政協大會上作書面發言;2009年提交的《關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過高問題的建議》在全國人大7429項建議中被列為8項重點建議之一。
4.發揮好基層組織的作用。各總支、支部相繼建立調研(或宣傳)小組,以總支、支部活動為載體,到基層和會員企業深入調研。“兩會”召開前夕,市直各支部都要召開提案、議案征集會議,集思廣益,征求提案、建議,經進一步調研撰稿,由政協委員作為個人提案上報,或提交市委會轉為集體提案。各縣(市)總支在當地人大、政協會議上每年都有較高質量的集體、個人提案和代表建議,每年有集體提案被縣(市)政協列為重點提案。
5.發揮好特約監督員的作用。重視抓好特約監督員隊伍建設,有38位會員擔任省、市、縣的各類特邀監督員。他們積極參加有關活動和會議,并經常通過暗訪、專訪、問卷等形式,了解實情,客觀分析,如實反映,提出中肯的建議意見。同時,還及時以信息、專題調研報告等形式把掌握的情況匯總給市委會。市委會定期召開特約監督員履職情況交流會,市直部分特約監督員年終還要向市委會提交述職報告。
6.發揮好社會資源的作用。參政議政工作也要善于借梯登高、借力發揮。近年來,市委會注重借助社會資源,與政府對口聯系部門組織聯合調研,取得各方面支持,掌握較全面的第一手資料。在提出建議意見前,先與相關部門進行充分討論溝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出的調研報告綜合性、統籌性、可操作性明顯提高。如2008年政協會議期間提交的《關于加強我市信息資源共享的建議》和市政協常委會專題協商會上提出“紹興旅游資源整合、籌建紹興旅游委員會協調相關部門工作”的建議,得到市政府采納,目前正在實施推進中。
參政議政是黨派工作的生命線,紹興市委會將繼續在省委會和中共紹興市委領導下,借鑒兄弟地區、兄弟黨派的先進經驗,形成上下聯動、內強外聯、多方滲透的參政議政格局。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更好地實現參政議政工作由應急部署向完善機制轉變,發揮會員個體作用向發揮會員整體優勢轉變,關注數量向提升質量轉變,切實履行參政議政職能,取得新的成績。(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