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懷念敬愛的孫起孟主席
發布時間:2010-05-04 15:23:19
|
作者: 程 煒
3月2日晚,我正在收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時,傳來了孫起孟主席不幸逝世的消息,我為之一怔,內心感到無比的悲痛,當晚我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入睡。
孫老是我會創建發起人之一。65年前,在國難當頭的關鍵時刻,他和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等一批有識之士,發起成立了民主建國會(后更名為中國民主建國會)。從此一個新的政黨出現在中國政治舞臺上。
孫老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在會內外享有盛譽。他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為民建會的創建、發展嘔心瀝血、忘我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孫老長期擔任我會的領導工作,是我會卓越的領導人。我有幸在他主持民建中央工作期間,同他有過接觸,聆聽過他的教誨,留給我的印象是:位高而不居功,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他的工作態度、理論修養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了我,他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下面我略舉幾件事:
孫老一貫倡導要發揚會內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他身體力行,為我們作出了榜樣
1985-1996年期間,我曾擔任民建第五屆中委,六屆、七屆中常委,每年要參加3-4次中常委會和1次中委會。去北京時間多了,自然與孫老接觸交流、聆聽他的講話機會也多了。孫老作為中央主席要主持會議并在會議上講話。由于每次會議的主題不同,講話不可能是千篇一律,講什么,怎么講,孫老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孫老十分講民主,不但每次小組召集人匯報會親臨參加,聽取各組討論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的意見建議,而且在會上坦誠征集大家的意見。他常說“你們看,在會議結束時還要我講些什么。”小組召集人各自談了自己的看法后,孫老不辭辛苦連夜作了認真思考,為第二天講話做好準備。孫老的講話不是一般性布置工作任務,不是就事論事談問題,而是把會議的主題與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緊密地聯系起來,把問題提到理論高度進行闡述分析,幫助大家進一步明確思路,把握實質。孫老的講話深入淺出、絲絲入扣、引人入勝。我聆聽他的講話仿佛是在聽政治輔導課,印象深刻,至今難以忘懷。這是孫老的領導藝術。
孫老十分關心干部的成長,重視干部的培養
1991年10月,民建中央從全國選調幾名干部,集中在北京香山飯店開會,研討本會章程修改工作。會中央領導同志參加的有馮梯云、馮克煦副主席,各地方組織有上海的王洪昌、黑龍江的朱元成、北京的陳春龍和浙江的我,為民建六大召開做準備。我們是在各地對章程討論修改提出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集中幾個主要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大家暢所欲言,各抒所見,氣氛熱烈。在會議將要結束前,孫老和萬國權副主席特地來到香山飯店,聽取我們討論情況的匯報,孫老最后作了重要講話,談了他的看法和意見。這次會議對我來說,是一次對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本會章程的再學習、再提高,我從未參加過這樣高層次會章的學習和討論,受益匪淺。
在我將要返程回杭之前,民建中央辦公廳通知我,起孟主席要約我談話。得知消息后,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孫老是大干部,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等要職,政務會務十分繁忙,不知他要和我談什么,我又能講什么。談話是在學院南路民建中央機關進行的,我到達后不久,孫老也到了,他邀我在主席辦公室坐下,親切地問我民建省委會的工作情況,當時我是省、市民建交叉兼職的,他問我遇到矛盾時如何解決,還問及有關家庭情況,勉勵我好好學習。孫老是用親切的談話方式考察干部,使我原來有點緊張的情緒頓然消失,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這是黨和民建組織對我政治上的關懷,激勵我要更加勤奮地工作。
九十年代,民建中央采用舉辦讀書會形式輪訓干部。我曾于1993年參加第9期讀書會。讀書會采用理論聯系實際方法,深入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方針政策。孫老在工作繁忙的情況下,仍關心干部讀書會,他不時擠出時間來到讀書會,先是坐在一旁細心聽大家的討論,到時他以一個學員的身份把討論的話題接過去,談他的學習體會。孫老閱歷豐富、理論功底深,講話很風趣,循循善誘,把有些看似簡單的問題,講出了深奧的道理,給與會同志啟迪很大。大家并沒有因為來了一位大干部,討論氣氛驟然嚴肅拘謹起來,反而更活躍。孫老在講話中講自己的很少,講得較多的是建國初期他參與新政協籌備工作時期跟隨周總理工作情況。講周總理對待工作的態度,總理思考問題周密、處事嚴謹、作風踏實,認真對待統一戰線工作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孫老據此說明統戰無小事,要求我們向周總理學習,認真做好黨派各項工作。
孫老學習刻苦認真,善于運用理論指導工作,是會內外公認的理論家
孫老理論造詣很深,源于他長期以來認真刻苦地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他理論聯系實際,工作結合學習,推動工作創新和發展。
孫老熟讀毛澤東同志《矛盾論》、《實踐論》、《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聯系統一戰線和民建工作實際,寫了許多重要文章,這些文章既是他對毛澤東思想的解讀,也是他的學習心得體會。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兩面性問題,堅持發揚自我教育優良傳統問題,民主集中制的理論基礎,“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認識,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等等。這些講話和文章收集在《孫起孟文稿選編》中,充滿唯物辯證法,是幫助我們加深理解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很好的教材。
孫老高瞻遠矚,時刻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思考在政治大背景下,民建如何依據黨的基本路線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行參政黨職能。如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開,鄧小平同志在開幕詞中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孫老學習鄧小平開幕詞后提出:“要把中共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民建的實際結合起來,在結合上下功夫。”1988年民建“五大”召開,明確民建的基本職能是政黨職能。孫老及時提出“民建要樹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總格局思想”。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前,討論憲法修改工作,李崇淮副主席提議要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寫入憲法序言,孫老積極支持,指定專人負責收集整理材料,報送全國人大常委會,得到全國人大的采納。
孫老在會內還提出參政議政要向兩頭延伸:一是研究國家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改;二是反映社情民意,做好信息工作。當孫老得知民建青島市委會在基層支部中開展“議政日”活動,效果很好。他十分贊同,指示工作部門要認真總結推廣這個經驗。
孫老的上述主張和建議,為會中央采納并付諸實施,推動了會的工作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孫老為此作出的重大貢獻將永載民建史冊。
孫老雖然離開了我們,但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孫起孟文稿選編》(第一至三卷)。這些文稿在出版前,孫老重新作了修訂校正,那時他已在醫院病榻上,病重不能說話,只能由秘書一篇篇念給他聽,他聽后用顫抖的手把修改意見寫在紙上,以頑強的革命意志克服病魔帶來的痛苦,終于完成了上百萬字的審稿工作。該文稿記錄了他的一生經歷的重要事件,體現了他的一貫光輝思想,彌足珍貴。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風,繼承發揚會的優良傳統,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系民建六屆省委會名譽主委,原省政協副主席)
孫老是我會創建發起人之一。65年前,在國難當頭的關鍵時刻,他和黃炎培、胡厥文、章乃器、施復亮等一批有識之士,發起成立了民主建國會(后更名為中國民主建國會)。從此一個新的政黨出現在中國政治舞臺上。
孫老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在會內外享有盛譽。他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為民建會的創建、發展嘔心瀝血、忘我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孫老長期擔任我會的領導工作,是我會卓越的領導人。我有幸在他主持民建中央工作期間,同他有過接觸,聆聽過他的教誨,留給我的印象是:位高而不居功,謙虛謹慎,平易近人,他的工作態度、理論修養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動了我,他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下面我略舉幾件事:
孫老一貫倡導要發揚會內民主,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他身體力行,為我們作出了榜樣
1985-1996年期間,我曾擔任民建第五屆中委,六屆、七屆中常委,每年要參加3-4次中常委會和1次中委會。去北京時間多了,自然與孫老接觸交流、聆聽他的講話機會也多了。孫老作為中央主席要主持會議并在會議上講話。由于每次會議的主題不同,講話不可能是千篇一律,講什么,怎么講,孫老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的。孫老十分講民主,不但每次小組召集人匯報會親臨參加,聽取各組討論審議常委會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的意見建議,而且在會上坦誠征集大家的意見。他常說“你們看,在會議結束時還要我講些什么。”小組召集人各自談了自己的看法后,孫老不辭辛苦連夜作了認真思考,為第二天講話做好準備。孫老的講話不是一般性布置工作任務,不是就事論事談問題,而是把會議的主題與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緊密地聯系起來,把問題提到理論高度進行闡述分析,幫助大家進一步明確思路,把握實質。孫老的講話深入淺出、絲絲入扣、引人入勝。我聆聽他的講話仿佛是在聽政治輔導課,印象深刻,至今難以忘懷。這是孫老的領導藝術。
孫老十分關心干部的成長,重視干部的培養
1991年10月,民建中央從全國選調幾名干部,集中在北京香山飯店開會,研討本會章程修改工作。會中央領導同志參加的有馮梯云、馮克煦副主席,各地方組織有上海的王洪昌、黑龍江的朱元成、北京的陳春龍和浙江的我,為民建六大召開做準備。我們是在各地對章程討論修改提出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集中幾個主要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提出修改意見。大家暢所欲言,各抒所見,氣氛熱烈。在會議將要結束前,孫老和萬國權副主席特地來到香山飯店,聽取我們討論情況的匯報,孫老最后作了重要講話,談了他的看法和意見。這次會議對我來說,是一次對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本會章程的再學習、再提高,我從未參加過這樣高層次會章的學習和討論,受益匪淺。
在我將要返程回杭之前,民建中央辦公廳通知我,起孟主席要約我談話。得知消息后,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孫老是大干部,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等要職,政務會務十分繁忙,不知他要和我談什么,我又能講什么。談話是在學院南路民建中央機關進行的,我到達后不久,孫老也到了,他邀我在主席辦公室坐下,親切地問我民建省委會的工作情況,當時我是省、市民建交叉兼職的,他問我遇到矛盾時如何解決,還問及有關家庭情況,勉勵我好好學習。孫老是用親切的談話方式考察干部,使我原來有點緊張的情緒頓然消失,一股暖流涌上心頭,這是黨和民建組織對我政治上的關懷,激勵我要更加勤奮地工作。
九十年代,民建中央采用舉辦讀書會形式輪訓干部。我曾于1993年參加第9期讀書會。讀書會采用理論聯系實際方法,深入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方針政策。孫老在工作繁忙的情況下,仍關心干部讀書會,他不時擠出時間來到讀書會,先是坐在一旁細心聽大家的討論,到時他以一個學員的身份把討論的話題接過去,談他的學習體會。孫老閱歷豐富、理論功底深,講話很風趣,循循善誘,把有些看似簡單的問題,講出了深奧的道理,給與會同志啟迪很大。大家并沒有因為來了一位大干部,討論氣氛驟然嚴肅拘謹起來,反而更活躍。孫老在講話中講自己的很少,講得較多的是建國初期他參與新政協籌備工作時期跟隨周總理工作情況。講周總理對待工作的態度,總理思考問題周密、處事嚴謹、作風踏實,認真對待統一戰線工作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孫老據此說明統戰無小事,要求我們向周總理學習,認真做好黨派各項工作。
孫老學習刻苦認真,善于運用理論指導工作,是會內外公認的理論家
孫老理論造詣很深,源于他長期以來認真刻苦地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他理論聯系實際,工作結合學習,推動工作創新和發展。
孫老熟讀毛澤東同志《矛盾論》、《實踐論》、《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聯系統一戰線和民建工作實際,寫了許多重要文章,這些文章既是他對毛澤東思想的解讀,也是他的學習心得體會。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兩面性問題,堅持發揚自我教育優良傳統問題,民主集中制的理論基礎,“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認識,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等等。這些講話和文章收集在《孫起孟文稿選編》中,充滿唯物辯證法,是幫助我們加深理解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很好的教材。
孫老高瞻遠矚,時刻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思考在政治大背景下,民建如何依據黨的基本路線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行參政黨職能。如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開,鄧小平同志在開幕詞中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孫老學習鄧小平開幕詞后提出:“要把中共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民建的實際結合起來,在結合上下功夫。”1988年民建“五大”召開,明確民建的基本職能是政黨職能。孫老及時提出“民建要樹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總格局思想”。1993年,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前,討論憲法修改工作,李崇淮副主席提議要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將長期存在和發展”寫入憲法序言,孫老積極支持,指定專人負責收集整理材料,報送全國人大常委會,得到全國人大的采納。
孫老在會內還提出參政議政要向兩頭延伸:一是研究國家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改;二是反映社情民意,做好信息工作。當孫老得知民建青島市委會在基層支部中開展“議政日”活動,效果很好。他十分贊同,指示工作部門要認真總結推廣這個經驗。
孫老的上述主張和建議,為會中央采納并付諸實施,推動了會的工作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孫老為此作出的重大貢獻將永載民建史冊。
孫老雖然離開了我們,但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孫起孟文稿選編》(第一至三卷)。這些文稿在出版前,孫老重新作了修訂校正,那時他已在醫院病榻上,病重不能說話,只能由秘書一篇篇念給他聽,他聽后用顫抖的手把修改意見寫在紙上,以頑強的革命意志克服病魔帶來的痛苦,終于完成了上百萬字的審稿工作。該文稿記錄了他的一生經歷的重要事件,體現了他的一貫光輝思想,彌足珍貴。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風,繼承發揚會的優良傳統,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切實加強自身建設,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鞏固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系民建六屆省委會名譽主委,原省政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