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立65周年。會中央號召各級組織認真總結65年來加強自身建設的經驗,在新形勢下把會的自身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本文試就學習中共建黨經驗,推進會的自身建設問題,談一些認識和體會。
中國共產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領導核心,肩負著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任。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重視黨的建設。早在戰爭年代,把黨的建設作為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之一。建國以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更加重視黨的建設。通過各項政治運動和整黨學習,使黨員得到鍛煉和提高。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要求各民主黨派對共產黨進行監督。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大力進行撥亂反正,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迅速轉到了為四個現代化的建設上來。中國共產黨清醒地認識到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堅強領導是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為了使黨的基本路線得到全面正確的貫徹,不再發生像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歷史悲劇,保持黨的先進性,使黨始終成為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成為堅強領導核心,提出了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組織實施了加強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取得了新的成就,并在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值得我們很好的學習和借鑒。我就從以下三方面談些學習體會。
一
一是中共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居安思危,常懷憂患之心。
二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適時在全黨開展集中馬克思主義教育活動,針對性強,效果好。
三是堅持兩手抓,在加強對黨員教育的同時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嚴格執行黨的紀律。
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注視著世情國情黨情發生的變化,堅持加強黨的建設,幾代領導集體一以貫之。早在建國前夕,毛澤東就向全黨發出警告:“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鄧小平一貫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兩手抓。他提出,“經濟建設這一手我們搞得相當有成績,形勢喜人,這是我們國家的成功,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很成功又有什么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江澤民提出“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深刻地總結了黨的歷史經驗和汲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教訓,提出“全黨必須牢記,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
事實也是如此。中國共產黨并不因為有89年建黨歷史,有豐富的建黨經驗,現在擁有7300萬黨員,是世界上黨員人數最多的大黨而固步自封;也并不因為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而居功自傲,放松黨的建設。相反時刻在告誡全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以改革和創新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永不自滿,永不懈怠。”
聯系民建實際,參照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經驗,要不要提出從嚴治黨(會)加強自身建設呢?這個問題是有爭議的。一些同志認為沒有必要,民主黨派與共產黨情況不同,民主黨派工作搞得現在這樣已經可以了。持這樣觀點的同志有心安理得的思想,缺乏憂患意識和不斷進取的精神。
中國共產黨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民主黨派有必要參照這一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因為參政黨與執政黨建設是互動的關系。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推動參政黨和執政黨建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齊心協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奮斗。”從嚴治黨不是表現在口號上,主要應體現在加強自身建設工作力度的把握上。民建要按照建黨目標,切實加強會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提高會的組織程度和會員的覺悟程度,不斷增強開拓創新的內生動力。
下面我從兩個政黨的性質、組織結構、所處地位和擔負歷史使命作一簡要分析。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進分子所組成,是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工人階級先鋒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中處在領導和執政地位。中國共產黨現階段的任務是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人類崇高理想共產主義。而民建會是多黨合作制度中的參政黨之一,主要是由經濟界人士組成的,具有政治聯盟特點的、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
在分析兩者有區別的同時,還要注意到兩者在許多方面是共同的:
一是同處在一個歷史方位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擔負著共同的歷史使命(把一個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擁有13億人口、多民族的、經濟文化落后的大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面臨著同樣的考驗(除執政考驗外,同樣經受著改革開放的考驗,市場經濟的考驗,外部環境的考驗,當然承受巨大壓力的是中國共產黨)。
二是各民主黨派在長期革命、建設事業中與中國共產黨建立了親密友黨的關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總格局中彼此互相監督又真誠合作,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同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結成了命運的共同體。
三是民建成員大多數具有雙重身份,他們是民建會員,要遵守會的章程。會章規定:“本會會員必須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努力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但他們又同時是社會公民,作為社會公民要守住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的底線。有的同志還是各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各種特約員,或在政府機關和司法機關擔任領導職務,他們是國家公職人員,要真情履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我們分析的目的是找準自己所處的歷史方位,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增強光榮感、使命感、責任感。認識到只有不斷地加強自身建設才能擔當起歷史賦予的重任,才能建立起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和諧政黨關系。民主黨派與共產黨既有不同又有共同。但身份并不影響我們為社會作貢獻,身份只是代表一種責任、一種鞭策的力量。記得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時候,全國和省級評選出來的有突出貢獻最有影響力人物中有的是民主黨派成員或無黨派人士。在抗震救災中不顧個人安危、沖鋒在前的英雄模范人物中,有的什么都不是,只是普通一員。這是世界觀、價值觀的問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條件下,西方敵對勢力在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戰略,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侵蝕我們的肌體。如果放松要求自己,理想信念就會發生動搖,就會喪失警惕甚至陷入泥坑,這樣的事例是不少的。
二
中國共產黨在近90年建黨歷史中,始終是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不斷地加強對黨員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特別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組織黨員開展“三講”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等教育活動,這樣大規模的集中教育活動一直沒有間斷過,在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中國共產黨是民主黨派政治上的引路人,引導民建從愛國主義走向社會主義,進而堅定地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十分關心和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并以此作為一項重要政治責任。支持民主黨派依據各自章程規定的參政黨建設目標,按照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體現政治聯盟特點、體現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的原則,幫助民主黨派提高自身建設水平。民主黨派虛心向中共學習建黨工作中有益經驗,運用到黨派工作中去,提高黨派參政能力和水平。
以最近開展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為例,我們從中學習到了許多經驗:
一是黨中央對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高度重視,設計一套完整的科學合理的教育計劃,并精心組織實施。這個計劃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不時將一些新內容、新要求增加進去。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支援玉樹抗震救災斗爭等。
二是主題鮮明、抓住了根本。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目的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黨員頭腦,指導實踐,推動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教育黨員牢記黨的宗旨,保持黨的先進性,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密切黨和人民群眾關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思想、政治、組織基礎。
三是方法得當,以正面教育為主,突出了實踐特色。學習實踐活動堅持以人為本,解放思想,貫徹群眾路線,緊緊圍繞“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要求展開,強調重在建設。這三句話不但通俗易懂記得牢,而且充滿唯物辯證法,把認識和實踐有機地聯系起來,把服務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自身建設科學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較好地解決兩脫節兩分離的問題。
四是堅持兩手抓,在開展教育同時加強了制度建設。思想教育是必要的,但光靠教育是不夠的,還必須同時加強制度建設,以制度鞏固教育成果,以教育成果推進制度建設。自律與他律相結合。有了制度自律就有了明確標準,體現以預防為主的方針。有了制度還要嚴格執行,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中國共產黨重要的黨內法規都是由黨中央頒布的,實施細則由地方制定,這樣可以統一標準,提高黨內法規的權威性。
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經驗,對我們提高自身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明確指導思想,搞好制度建設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在學習時必須和民主黨派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不能生搬硬套,主要是學習對重大理論、重大方針政策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一些工作方式方法應該因地制宜。
在向中共學習建黨經驗的同時,我們還必須認真總結會的自身建設的經驗。加強自身建設是我會的優良傳統。建國初期,民建就確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本會的綱領,將“接受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即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共同綱領為準則,團結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并代表其合法的利益”寫入本會章程。在紀念本會成立40周年大會上,把堅持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作為本會繼承發揚三大優良傳統之一。而后,在紀念本會成立60周年大會上,把“五個堅持”、“四種精神”總結為60年來基本經驗,將“堅持與時俱進,在自我教育中不斷提高會的素質”列入其中。我會歷屆領導人對本會加強自身建設重要性都作過許多重要指示。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還在全會開展了各種主題學習教育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學習中共建黨經驗時,應同我會自身建設情況進行對照、比較,找準結合點,以改進提高會的工作,注重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
當前統一戰線大好形勢鼓舞著我們不斷前進。我們要向中共學習建黨經驗,同時要認真總結自身建設的經驗,并使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把經驗上升為理論,指導實踐,相信經過不懈努力,我們一定會把自身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事業和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作者系民建浙江省委會六屆名譽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