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發布時間:2011-08-04 09:40:46
|
作者: 程 煒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在慶祝這個偉大節日到來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過去的苦難。90年前的舊中國,遭受帝國列強瓜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亂不已,黎民百姓過著黑暗痛苦的日子。革命先輩們、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結束了幾千年封建專制統治,但是中國社會面貌沒有根本改變。無數革命運動為什么最后均以失敗而告終。主要原因是缺乏堅強的正確的領導階級及其政黨。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大地很快傳播開來。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是改變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偉大事件,從此星星之火燎原,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席卷全國,揭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這是中國歷史上經歷時間最長、斗爭最殘酷,人民生命財產犧牲最大的民族戰爭。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浴血奮戰在第一線,成了抗日戰爭中流砥柱,改變了中國人民做亡國奴的命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我小的時候飽嘗過戰亂的痛苦和做亡國奴的味道。我的母親帶著我和弟妹四處逃難,躲避戰亂,兩個弟弟在逃難途中因病無錢醫治而死亡。在上海我親眼目睹外國租界林立。我家附近是法租界和日租界交界處,馬路中間設置鐵絲網,由外國憲兵把守,來往的中國人要受檢查,遇到緊急情況時實行戒嚴。中國人的地盤成了外國人的世界。
是中國共產黨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帶領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偉大勝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億萬人民發自肺腑之聲,是歷史作出的結論。
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同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血肉聯系的政黨,是一個經受長期斗爭考驗成熟了的政黨。中國共產黨90年建黨史中最寶貴的經驗,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外國的經驗,既不是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也不是一概照搬,而是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取得了成功,調動了億萬群眾積極性,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我們要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史,進一步加深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理解和把握,并和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民建會史會章和弘揚民建優良傳統緊密地結合起來,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切實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積極為“十二五”規劃的實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作者系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委會原主委)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大地很快傳播開來。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是改變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偉大事件,從此星星之火燎原,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席卷全國,揭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抗戰,終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這是中國歷史上經歷時間最長、斗爭最殘酷,人民生命財產犧牲最大的民族戰爭。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浴血奮戰在第一線,成了抗日戰爭中流砥柱,改變了中國人民做亡國奴的命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我小的時候飽嘗過戰亂的痛苦和做亡國奴的味道。我的母親帶著我和弟妹四處逃難,躲避戰亂,兩個弟弟在逃難途中因病無錢醫治而死亡。在上海我親眼目睹外國租界林立。我家附近是法租界和日租界交界處,馬路中間設置鐵絲網,由外國憲兵把守,來往的中國人要受檢查,遇到緊急情況時實行戒嚴。中國人的地盤成了外國人的世界。
是中國共產黨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帶領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偉大勝利。“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億萬人民發自肺腑之聲,是歷史作出的結論。
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由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同人民群眾始終保持血肉聯系的政黨,是一個經受長期斗爭考驗成熟了的政黨。中國共產黨90年建黨史中最寶貴的經驗,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外國的經驗,既不是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也不是一概照搬,而是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取得了成功,調動了億萬群眾積極性,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我們要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史,進一步加深對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理解和把握,并和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民建會史會章和弘揚民建優良傳統緊密地結合起來,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切實加強自身建設,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積極為“十二五”規劃的實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作者系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委會原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