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迎執政新起點
發布時間:2011-09-16 11:22:17
|
作者: 郭吉豐
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90年的風雨,民建會也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走過了66年。90年來,中國共產黨從建黨之初的十幾個黨員,發展到今天的近8000萬黨員,帶領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在建黨90周年這個歷史節點上,回顧歷史,總結經驗,解決目前面臨的各種問題,把我們的黨建設得更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這應是我們紀念的著眼點。紀念的目的就是把注意力引導到我們尚未解決的政治、組織任務上來,凝聚人心,繼續贏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仡欀袊伯a黨90年的歷史可以看出,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從建黨之初便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因此,不管是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歷程中,還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后的國家建設中,中國共產黨都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
新時期,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當前既是戰略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社會風險因素增多,矛盾碰頭疊加,執政難度加大,需要中國共產黨保持高度謙虛謹慎的態度,深入研究國情,慎重對待處理發展中的新問題、新挑戰,實現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又處在轉折點上。
首先,在國際上,中國威脅論不斷高漲,對中國不友好的心態有所抬頭。中國共產黨如何為中國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其次,在國內,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已遭遇資源、能源、環境等瓶頸,人民群眾對貧富差距、社會公平正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怎樣使社會發展更加協調和諧,怎樣使社會各階層都能夠過上富裕體面的生活,都能夠感到公平公正,執政黨需要明確地回答。再有,在黨內,盡管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自身建設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問題也顯而易見,比如腐敗的存在等,需要執政黨自身的創新和變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建黨90周年,給中國共產黨提供了一個重溫歷史、再次定位的契機。其核心要義便是在當前條件下如何繼續贏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對中國共產黨同樣適用。令人欣慰的是,面對這些新問題新挑戰,中國共產黨已經有了對策和解決的思路,下一步的關鍵在于如何貫徹落實,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展望未來,我們應該對黨和我們的國家充滿信心。
對我們民主黨派來說,要對中國共產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理性的認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更好地團結起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與中共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做好工作,為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自身建設方面,首先,要使會員及其所聯系的群眾更加了解中國共產黨,在了解的基礎上就會有更加理性的認同,這對于凝聚黨心、凝聚民心有著重要作用。其次,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市級組織換屆,加快政治交接,強化“四種能力”的提升,堅持正確道路。同時,進一步激活基層組織的活力,強化基層組織活動的制度化和規范化。最后,通過紀念、學習等活動,推進全省民建機關的“四型”建設。
在履職方面,要緊扣黨和政府的發展大局,發揮民建的特色和傳統,重點是推動“十二五”規劃的啟動和落實,進一步服務好會員,服務好社會,外塑民建形象,內聚民建合力。
(作者系省委會專職副主委、省人大常委)
在建黨90周年這個歷史節點上,回顧歷史,總結經驗,解決目前面臨的各種問題,把我們的黨建設得更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這應是我們紀念的著眼點。紀念的目的就是把注意力引導到我們尚未解決的政治、組織任務上來,凝聚人心,繼續贏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仡欀袊伯a黨90年的歷史可以看出,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從建黨之初便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因此,不管是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歷程中,還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后的國家建設中,中國共產黨都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
新時期,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當前既是戰略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社會風險因素增多,矛盾碰頭疊加,執政難度加大,需要中國共產黨保持高度謙虛謹慎的態度,深入研究國情,慎重對待處理發展中的新問題、新挑戰,實現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又處在轉折點上。
首先,在國際上,中國威脅論不斷高漲,對中國不友好的心態有所抬頭。中國共產黨如何為中國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其次,在國內,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已遭遇資源、能源、環境等瓶頸,人民群眾對貧富差距、社會公平正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怎樣使社會發展更加協調和諧,怎樣使社會各階層都能夠過上富裕體面的生活,都能夠感到公平公正,執政黨需要明確地回答。再有,在黨內,盡管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自身建設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問題也顯而易見,比如腐敗的存在等,需要執政黨自身的創新和變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建黨90周年,給中國共產黨提供了一個重溫歷史、再次定位的契機。其核心要義便是在當前條件下如何繼續贏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對中國共產黨同樣適用。令人欣慰的是,面對這些新問題新挑戰,中國共產黨已經有了對策和解決的思路,下一步的關鍵在于如何貫徹落實,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展望未來,我們應該對黨和我們的國家充滿信心。
對我們民主黨派來說,要對中國共產黨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更加理性的認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更好地團結起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與中共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做好工作,為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自身建設方面,首先,要使會員及其所聯系的群眾更加了解中國共產黨,在了解的基礎上就會有更加理性的認同,這對于凝聚黨心、凝聚民心有著重要作用。其次,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市級組織換屆,加快政治交接,強化“四種能力”的提升,堅持正確道路。同時,進一步激活基層組織的活力,強化基層組織活動的制度化和規范化。最后,通過紀念、學習等活動,推進全省民建機關的“四型”建設。
在履職方面,要緊扣黨和政府的發展大局,發揮民建的特色和傳統,重點是推動“十二五”規劃的啟動和落實,進一步服務好會員,服務好社會,外塑民建形象,內聚民建合力。
(作者系省委會專職副主委、省人大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