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依靠廣大會員推進會的事業不斷創新
——學習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體會
發布時間:2011-11-29 11:20:05
|
作者: 程 煒
今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全面深刻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來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這就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書記講三件大事時,都提到要緊緊依靠人民。可見其意義之深、分量之重啊。總書記還說:“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他用樸素的語言,精辟地概括了黨和群眾的血肉關系,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從本質上講,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說得好:“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利益工作的。”教導我們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這是黨的優良作風、黨的生命線。
借鑒中共的建黨經驗,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總書記的“七一”重要精神貫徹到民主黨派的工作中去。具體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提高會的組織程度。針對民主黨派成員分布面廣、組織松散的特點,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提高會的組織程度。把原來分散的個體,通過組織起來,形成有機的整體,發揮其整體功能。各級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和基層支部要充分發揮在聯系會員群眾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搭建各種平臺,讓廣大會員有機會參加會的有關活動,聽到會中央的聲音,增加對會情的了解,有獻計出力的機會,有表達對會的工作意見和批評的場所,實行對會的工作監督。廣大會員是會的主體,是開拓會務工作的依靠力量,也是會的工作潛力和活力所在。他們和會組織是互動的關系,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提高會的組織程度,有利于發揮廣大會員的聰明才智,增強會的凝聚力,開創會的事業新局面。
二是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會員覺悟程度。思想建設是自身建設中的核心。提高會員的覺悟就是幫助會員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是會組織對會員政治上的關心。要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通過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學習,本會會史和會章學習,和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念,用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要提高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在長期革命建設實踐中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民建要始終保持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繼承發揚民建老一輩領導人優良傳統,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為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獻計出力、多做貢獻。要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做一個奮發向上無愧于時代的人。當今世界正處于大變革時代,“多元、多樣、多變”是社會特征,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會員覺悟程度尤為重要,我們必須繼承優良傳統,創新方式方法,突出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實效性,深入持久地做好這項工作。
三要建立參政黨利益綜合和表達機制,維護會員合法權益。這是根據統一戰線具有進步性和廣泛性相統一要求提出來的。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總框架下,我們既要引導會員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共同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又要照顧同盟者的合法利益。這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需要,也是調動廣大會員社會主義積極性、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是民主黨派職責所在,要高度重視,不能回避。
民建是聯系經濟界人士的參政黨。這些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一大批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相繼加入民建組織,目前在會員總數中已占相當大的比重。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支持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要求。它有利于打破壟斷,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有利于安置勞動就業,有利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有利于為市場提供更多的商品。我們要積極引導非公經濟會員愛國、敬業、誠信、守法,努力把自身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把個人富裕與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結合起來,把遵循市場法則和遵守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結合起來,成為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時刻關心非公經濟在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從宏觀層面看,在當前世界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形勢下,它們的生存發展環境如何,怎樣實現轉型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市場競爭中是否做到公平公正;如何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如何做好提升企業家素質工作等等。這些問題要持續跟蹤關注。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調查研究基礎上,通過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形式向各級黨委政府提出意見建議,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從微觀層面看,對一家企業某一具體事件的處理,是否依法行政,是否存在侵權行為,都要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分清是非。是企業自身的問題,要向企業家會員進行法制教育,予以改正。確屬于侵權行為的,要理直氣壯地向有關方面提出。民建組織要協助企業積極做好這方面工作。隨著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日趨完善,人們法制意識的不斷增強,這方面工作日顯重要,我們要完善參政黨利益綜合表達機制,努力探索工作規律,不斷積累經驗,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系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委會原主委)
借鑒中共的建黨經驗,我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總書記的“七一”重要精神貫徹到民主黨派的工作中去。具體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提高會的組織程度。針對民主黨派成員分布面廣、組織松散的特點,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提高會的組織程度。把原來分散的個體,通過組織起來,形成有機的整體,發揮其整體功能。各級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和基層支部要充分發揮在聯系會員群眾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搭建各種平臺,讓廣大會員有機會參加會的有關活動,聽到會中央的聲音,增加對會情的了解,有獻計出力的機會,有表達對會的工作意見和批評的場所,實行對會的工作監督。廣大會員是會的主體,是開拓會務工作的依靠力量,也是會的工作潛力和活力所在。他們和會組織是互動的關系,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提高會的組織程度,有利于發揮廣大會員的聰明才智,增強會的凝聚力,開創會的事業新局面。
二是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會員覺悟程度。思想建設是自身建設中的核心。提高會員的覺悟就是幫助會員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是會組織對會員政治上的關心。要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通過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學習,本會會史和會章學習,和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念,用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要提高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在長期革命建設實踐中形成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民建要始終保持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繼承發揚民建老一輩領導人優良傳統,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為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獻計出力、多做貢獻。要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做一個奮發向上無愧于時代的人。當今世界正處于大變革時代,“多元、多樣、多變”是社會特征,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會員覺悟程度尤為重要,我們必須繼承優良傳統,創新方式方法,突出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實效性,深入持久地做好這項工作。
三要建立參政黨利益綜合和表達機制,維護會員合法權益。這是根據統一戰線具有進步性和廣泛性相統一要求提出來的。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總框架下,我們既要引導會員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共同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又要照顧同盟者的合法利益。這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需要,也是調動廣大會員社會主義積極性、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是民主黨派職責所在,要高度重視,不能回避。
民建是聯系經濟界人士的參政黨。這些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一大批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相繼加入民建組織,目前在會員總數中已占相當大的比重。非公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鼓勵、支持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是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要求。它有利于打破壟斷,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有利于安置勞動就業,有利于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有利于為市場提供更多的商品。我們要積極引導非公經濟會員愛國、敬業、誠信、守法,努力把自身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把個人富裕與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結合起來,把遵循市場法則和遵守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結合起來,成為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時刻關心非公經濟在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從宏觀層面看,在當前世界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形勢下,它們的生存發展環境如何,怎樣實現轉型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市場競爭中是否做到公平公正;如何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如何做好提升企業家素質工作等等。這些問題要持續跟蹤關注。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調查研究基礎上,通過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形式向各級黨委政府提出意見建議,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從微觀層面看,對一家企業某一具體事件的處理,是否依法行政,是否存在侵權行為,都要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分清是非。是企業自身的問題,要向企業家會員進行法制教育,予以改正。確屬于侵權行為的,要理直氣壯地向有關方面提出。民建組織要協助企業積極做好這方面工作。隨著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日趨完善,人們法制意識的不斷增強,這方面工作日顯重要,我們要完善參政黨利益綜合表達機制,努力探索工作規律,不斷積累經驗,把這項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系省政協原副主席、省委會原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