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小茶葉做成了一個大產業
——記民建全國優秀會員、浙江誠茂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俞曉剛
發布時間:2011-11-29 11:43:13
|
作者: 紹 建
俞曉剛,男,1962年12月出生,大專學歷,浙江省新昌縣誠茂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2003年12月加入民建,現任民建新昌縣總支委員,紹興市六屆政協委員,兼任浙江省茶葉協會常務理事,紹興市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新昌縣名茶協會副會長、新昌香港同鄉會副會長,新昌縣工商聯副主席。
20多年來,俞曉剛帶著他創立的誠茂實業有限公司,大膽改革,開拓創新,實現了企業“茂盛”發展。公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現發展成為新昌縣當之無愧的業界老大,公司更是連續六年被授予“AAA”級信用等級企業,被評為浙江省骨干農業龍頭企業、中國茶葉行業百強、農業部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出口示范企業。俞曉剛和他的公司為新昌縣茶葉產業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企業和個人也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2010年,公司榮獲浙江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光榮稱號,俞曉剛被評為民建全國優秀會員。
熱愛民建事業, 履行職責,積極參政議政
“我的信仰有了組織的依靠,我為自己是一名民建會員而感到驕傲。”這是俞曉剛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俞曉剛深知自己今天的成績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偉大政策,得益于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自從2003年12月加入民建組織以來,俞曉剛一腔熱情撲在民建事業上,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他熱愛民建組織,認真履行會員義務,時時、處處、事事嚴以律己。不管是支部的組織活動還是其他組織的活動,他總是能妥善處理好本職工作和黨派工作的關系,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并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大家面前,始終保持著民建會員的良好形象。一直以來,俞曉剛利用市政協委員、省茶葉協會副會長、新昌旅港同鄉會副會長的特殊身份,積極參政議政,熱心會務,樂于奉獻,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多次承辦總支、支部較大的集體活動,主動參與慰問老會員和困難家庭會員,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俞曉剛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也樂于奉獻社會,尤其是關愛弱勢群體,針對山區老百姓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他深入調研,積極提出發展山區農業種植業的意見和建議,為農民脫貧致富盡到一名政協委員、民建會員應盡的責任。
立足本職崗位 做強企業,造福農民
地處浙江東部的新昌縣,綠水繞青山,十里聞茶香,是“中國名茶之鄉”,但新昌茶業發展也曾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境。要把新昌的茶葉銷出去,要把新昌的茶葉品牌打起來,要讓新昌的茶農富起來,越來越成為俞曉剛心頭迫切要去做的事。1999年,帶著這樣的美好心愿,俞曉剛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成立了新昌縣誠茂實業有限公司。從創業初期開始,俞曉剛便十分注重科技投入,投入技改資金6000多萬元,對現有的傳統加工業方式進行技術改造,很快使茶葉采制、加工、包裝等都走上了現代化加工模式,有效提高了茶葉品質和產出效益。
在注重內部挖潛的同時,他又積極帶領企業走出去。近年來,分別在省內外投資、控股茶葉基地20多萬畝,年出庫綠茶2.5萬噸,內銷邊銷茶、名茶4000噸,年銷售額3億多元,創匯50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年來,俞曉剛積極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企業經營新模式,先后建立有機茶基地5000多畝,合作開發種植有機茶1萬多畝。在俞曉剛的身后,不僅有著新昌名茶這個強大的品牌,更有著遍布新昌多個區域、面積達萬余畝的優質茶葉基地,基地的背后更直接維系著新昌千千萬萬的茶農。讓新昌的茶農富起來——在俞曉剛的努力下,已慢慢變成現實。
服務地方經濟 建設茶葉,發展茶文化
2008年4月18日,在俞曉剛的積極努力下,經過遷址、改造的“中國茶市”在新昌縣正式開市,這個投資4億元,建成總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的全國最大、設施最齊全的名茶交易市場、規模茶葉市場,牽動著全國茶葉市場行情的神經,也直接掀起了新昌茶產業接下來的一連串變革。
一頭連著茶農,一頭接著茶商,隨著交易網絡和交易模式的日趨完善,中國茶市知名度進一步擴大,覆蓋了周邊縣市的60多萬畝茶園,去年該茶市交易總額突破16億元。茶市通過各類活動直接鼓勵和引導廣大茶農、茶商積極應對變化,適時調整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做大做強茶葉產業。而更令新昌人感到驕傲的是,2010年4月21日,國內首個綠茶價格指數———大佛龍井價格指數在中國茶市正式發布,它意味著中國綠茶步入指數時代,“大佛龍井”從此成為全國綠茶價格的風向標、綠茶市場的“指南針”。這一系列成績背后,是俞曉剛和他的中國茶市帶來的豐碩成果。
同時,隨著中國茶市市場的發展和繁榮,直接提升了新昌茶產業、旅游業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中國茶市先后榮獲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四星級市場、農業部定點市場、商務部“雙百市場”稱號。
致富不忘奉獻 回報社會,熱心公益事業
俞曉剛在辦好企業、做好茶產業的同時,更是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回報社會,彰顯社會責任。關心民眾,心系社會,這是俞曉剛的追求,他說:“企業的財富來源于社會,亦應回饋社會。”去年4月份,新昌國際茶葉博覽會在中國茶市盛大啟幕,當時青海玉樹發生了大地震,俞曉剛在茶博會開幕現場,當即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被茶界人士傳為美談。這僅僅是俞曉剛心系公益的一個縮影。近五年來,俞曉剛及其公司已累計向社會各界捐款200多萬元,2006年,還為新昌的臨江社區捐贈價值300萬元的一幢辦公樓,在構建和諧社會建設中寫下了精彩一筆。
事實上,俞曉剛20年如一日艱苦創業,熱心公益,回報社會,在青年企業家中,在民建會員中,成績十分突出,在業界更是有口皆碑。在榮獲民建全國優秀會員的時候,俞曉剛謙遜地說,榮譽是組織給予的,也是群眾給予的,誠茂實業要在不斷發展壯大中多為經濟社會發展、多為社會公益事業出點力。
從俞曉剛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民建會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的樸實形象,耕耘之下的收獲是那么的豐碩。
20多年來,俞曉剛帶著他創立的誠茂實業有限公司,大膽改革,開拓創新,實現了企業“茂盛”發展。公司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現發展成為新昌縣當之無愧的業界老大,公司更是連續六年被授予“AAA”級信用等級企業,被評為浙江省骨干農業龍頭企業、中國茶葉行業百強、農業部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出口示范企業。俞曉剛和他的公司為新昌縣茶葉產業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企業和個人也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2010年,公司榮獲浙江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光榮稱號,俞曉剛被評為民建全國優秀會員。
熱愛民建事業, 履行職責,積極參政議政
“我的信仰有了組織的依靠,我為自己是一名民建會員而感到驕傲。”這是俞曉剛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俞曉剛深知自己今天的成績得益于改革開放的偉大政策,得益于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自從2003年12月加入民建組織以來,俞曉剛一腔熱情撲在民建事業上,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他熱愛民建組織,認真履行會員義務,時時、處處、事事嚴以律己。不管是支部的組織活動還是其他組織的活動,他總是能妥善處理好本職工作和黨派工作的關系,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并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大家面前,始終保持著民建會員的良好形象。一直以來,俞曉剛利用市政協委員、省茶葉協會副會長、新昌旅港同鄉會副會長的特殊身份,積極參政議政,熱心會務,樂于奉獻,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多次承辦總支、支部較大的集體活動,主動參與慰問老會員和困難家庭會員,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俞曉剛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也樂于奉獻社會,尤其是關愛弱勢群體,針對山區老百姓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他深入調研,積極提出發展山區農業種植業的意見和建議,為農民脫貧致富盡到一名政協委員、民建會員應盡的責任。
立足本職崗位 做強企業,造福農民
地處浙江東部的新昌縣,綠水繞青山,十里聞茶香,是“中國名茶之鄉”,但新昌茶業發展也曾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境。要把新昌的茶葉銷出去,要把新昌的茶葉品牌打起來,要讓新昌的茶農富起來,越來越成為俞曉剛心頭迫切要去做的事。1999年,帶著這樣的美好心愿,俞曉剛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成立了新昌縣誠茂實業有限公司。從創業初期開始,俞曉剛便十分注重科技投入,投入技改資金6000多萬元,對現有的傳統加工業方式進行技術改造,很快使茶葉采制、加工、包裝等都走上了現代化加工模式,有效提高了茶葉品質和產出效益。
在注重內部挖潛的同時,他又積極帶領企業走出去。近年來,分別在省內外投資、控股茶葉基地20多萬畝,年出庫綠茶2.5萬噸,內銷邊銷茶、名茶4000噸,年銷售額3億多元,創匯50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近五年來,俞曉剛積極實施“公司+基地+農戶”的現代農業企業經營新模式,先后建立有機茶基地5000多畝,合作開發種植有機茶1萬多畝。在俞曉剛的身后,不僅有著新昌名茶這個強大的品牌,更有著遍布新昌多個區域、面積達萬余畝的優質茶葉基地,基地的背后更直接維系著新昌千千萬萬的茶農。讓新昌的茶農富起來——在俞曉剛的努力下,已慢慢變成現實。
服務地方經濟 建設茶葉,發展茶文化
2008年4月18日,在俞曉剛的積極努力下,經過遷址、改造的“中國茶市”在新昌縣正式開市,這個投資4億元,建成總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的全國最大、設施最齊全的名茶交易市場、規模茶葉市場,牽動著全國茶葉市場行情的神經,也直接掀起了新昌茶產業接下來的一連串變革。
一頭連著茶農,一頭接著茶商,隨著交易網絡和交易模式的日趨完善,中國茶市知名度進一步擴大,覆蓋了周邊縣市的60多萬畝茶園,去年該茶市交易總額突破16億元。茶市通過各類活動直接鼓勵和引導廣大茶農、茶商積極應對變化,適時調整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做大做強茶葉產業。而更令新昌人感到驕傲的是,2010年4月21日,國內首個綠茶價格指數———大佛龍井價格指數在中國茶市正式發布,它意味著中國綠茶步入指數時代,“大佛龍井”從此成為全國綠茶價格的風向標、綠茶市場的“指南針”。這一系列成績背后,是俞曉剛和他的中國茶市帶來的豐碩成果。
同時,隨著中國茶市市場的發展和繁榮,直接提升了新昌茶產業、旅游業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中國茶市先后榮獲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四星級市場、農業部定點市場、商務部“雙百市場”稱號。
致富不忘奉獻 回報社會,熱心公益事業
俞曉剛在辦好企業、做好茶產業的同時,更是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回報社會,彰顯社會責任。關心民眾,心系社會,這是俞曉剛的追求,他說:“企業的財富來源于社會,亦應回饋社會。”去年4月份,新昌國際茶葉博覽會在中國茶市盛大啟幕,當時青海玉樹發生了大地震,俞曉剛在茶博會開幕現場,當即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被茶界人士傳為美談。這僅僅是俞曉剛心系公益的一個縮影。近五年來,俞曉剛及其公司已累計向社會各界捐款200多萬元,2006年,還為新昌的臨江社區捐贈價值300萬元的一幢辦公樓,在構建和諧社會建設中寫下了精彩一筆。
事實上,俞曉剛20年如一日艱苦創業,熱心公益,回報社會,在青年企業家中,在民建會員中,成績十分突出,在業界更是有口皆碑。在榮獲民建全國優秀會員的時候,俞曉剛謙遜地說,榮譽是組織給予的,也是群眾給予的,誠茂實業要在不斷發展壯大中多為經濟社會發展、多為社會公益事業出點力。
從俞曉剛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民建會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的樸實形象,耕耘之下的收獲是那么的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