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樂委員:關于大力加強食品安全管控的提案
發布時間:2012-06-05 09:09:53
|
作者:
近幾年,常有食品安全問題被媒體曝光,2011年底,《小康》雜志社調查結果顯示,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
在我看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是食品安全標準混亂、不健全。現行中國食品安全標準10年以上標齡的占1/4,個別甚至已超20年未修訂。如地溝油的檢驗標準目前沒有精確的說法。二是違法成本低。按食品安全法規定,罰款上限是“貨值金額十倍以下罰款”或“十萬元以下罰款”,罰款不傷筋不動骨,一些違法企業即便被吊銷許可證,也能另起爐灶。
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影響國計民生,建議:
一、統一制定食品行業標準,合并交叉標準,增補空白標準
我國現有食品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四大類,主管部門各不相同。僅果蔬這一類行業標準,就分布在農業、林業、商檢、商業、輕工、供銷6個主管部門。這些標準長期并行,且互不溝通。在實際執行中就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按照一套標準監督檢查不合格的食品,按照另一套標準就有可能合格,造成商家有機可乘,消費者無處投訴。
從問題食品種類及技術標準看,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有500多個,不管從數量上,還是從范圍上,都不足以涵蓋所有食品。國家應該參照科學依據,結合中國國情,制定出全國統一的食品安全檢驗和認定標準,作為實施食品安全法的唯一依據。
此外,“中國標準”也亟待與國際標準接軌,當前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比例僅為23%,亟待改變。
二、完善食品監管機制,實行源頭追溯制
目前我國的食品監管機制涉及到農業、衛生、工商、質檢、食品和藥品監督等多個部門,存在權責利益不明,互相推諉,甚至還有職責重疊交叉的現象。
在部分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上越來越趨向于走兼并、垂直、高效的管理構架,在目前我國監管模式很難有根本性變化的前提下,當務之急更應該是探討如何進一步強化和完善。建議學習香港管理食品安全的經驗,實行源頭追溯機制。從發現問題的核心開始,通過產品原材料采購、加工、銷售等等,從產業鏈條上進行連帶追責。無論生產環節、流通環節還是消費環節,都要有人負責,方便全程監管和追查。同時,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者的監督,建立并嚴格執行巡查、督查等日常管理制度,對負主要責任的官員實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決。
三、采取強硬措施,增加違規企業的預期成本
從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到雙匯“瘦肉精”事件,再到近期思念、三全的“細菌門”,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囊括了很多行業龍頭企業。歸根到底,就是食品安全的違法成本較低。
食品安全本來是底線,現在反而不受企業真正重視。在國外,懲罰性賠償金制度讓“問題企業”不敢犯錯。建議我國政府各相關部門采取強硬措施,嚴厲處罰違規企業,從行業準入、經濟處罰、刑事責任追究等方面加大懲罰力度,增加違規企業的預期成本。
在我看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是食品安全標準混亂、不健全。現行中國食品安全標準10年以上標齡的占1/4,個別甚至已超20年未修訂。如地溝油的檢驗標準目前沒有精確的說法。二是違法成本低。按食品安全法規定,罰款上限是“貨值金額十倍以下罰款”或“十萬元以下罰款”,罰款不傷筋不動骨,一些違法企業即便被吊銷許可證,也能另起爐灶。
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影響國計民生,建議:
一、統一制定食品行業標準,合并交叉標準,增補空白標準
我國現有食品標準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四大類,主管部門各不相同。僅果蔬這一類行業標準,就分布在農業、林業、商檢、商業、輕工、供銷6個主管部門。這些標準長期并行,且互不溝通。在實際執行中就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按照一套標準監督檢查不合格的食品,按照另一套標準就有可能合格,造成商家有機可乘,消費者無處投訴。
從問題食品種類及技術標準看,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標準有500多個,不管從數量上,還是從范圍上,都不足以涵蓋所有食品。國家應該參照科學依據,結合中國國情,制定出全國統一的食品安全檢驗和認定標準,作為實施食品安全法的唯一依據。
此外,“中國標準”也亟待與國際標準接軌,當前我國食品安全標準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比例僅為23%,亟待改變。
二、完善食品監管機制,實行源頭追溯制
目前我國的食品監管機制涉及到農業、衛生、工商、質檢、食品和藥品監督等多個部門,存在權責利益不明,互相推諉,甚至還有職責重疊交叉的現象。
在部分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制上越來越趨向于走兼并、垂直、高效的管理構架,在目前我國監管模式很難有根本性變化的前提下,當務之急更應該是探討如何進一步強化和完善。建議學習香港管理食品安全的經驗,實行源頭追溯機制。從發現問題的核心開始,通過產品原材料采購、加工、銷售等等,從產業鏈條上進行連帶追責。無論生產環節、流通環節還是消費環節,都要有人負責,方便全程監管和追查。同時,加強對食品安全監管者的監督,建立并嚴格執行巡查、督查等日常管理制度,對負主要責任的官員實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決。
三、采取強硬措施,增加違規企業的預期成本
從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到雙匯“瘦肉精”事件,再到近期思念、三全的“細菌門”,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囊括了很多行業龍頭企業。歸根到底,就是食品安全的違法成本較低。
食品安全本來是底線,現在反而不受企業真正重視。在國外,懲罰性賠償金制度讓“問題企業”不敢犯錯。建議我國政府各相關部門采取強硬措施,嚴厲處罰違規企業,從行業準入、經濟處罰、刑事責任追究等方面加大懲罰力度,增加違規企業的預期成本。